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冷暴力”,是暴力的一种,指不通过殴打等暴力行为解决问题,而是表现出冷淡、轻视、放任、疏远和漠不关心,致使他人受到精神上的伤害。
“教育冷暴力”(这里仅探讨校园中的“教育冷暴力”,不涉及家庭领域)是相对于体罚等暴力惩戒行为而言的一种“精神体罚”,常见的表现形式包括对学生冷淡、放任、嘲讽、区别对待等,往往会对学生造成心灵层面的伤害。
作为一名班主任,应深刻认识“教育冷暴力”所带来的负面效果,深入思考如何避免“教育冷暴力”的出现,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本期“专题研讨”围绕“班主任工作应杜绝‘教育冷暴力’”这个话题展开讨论。
“冷暴力”是对学生的心灵体罚,也是老师存在心灵“亚健康”的表现。改变校园内教育“冷暴力”的现状,学校必须深化学校教育在管理理念、环境塑造等方面的改革,让每一所学校成为有文化底蕴、师生喜爱的家园。
近几年来,随着新闻媒体对教育的关注力度不断加大,社会对学校、班主任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关注教育中的惩罚行为,老师稍有“越界”便引来一片声讨,于是个别班主任开始把实施“教育冷暴力”作为治理班级、管教学生的法宝,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班主任压力过大——“教育冷暴力”滋生的温床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待愈加强烈,班主任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在目前仍以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为主要形式的背景下,一些学校对班主任、班主任对学生都是采取统一要求、统一行动的教育方式,个别班主任迫于学校和家长的压力,为了提高管理班级的实效性而变得急功近利、求全责备,对学生的情感投入降低,不愿意花额外的时间和精力对存在行为规范问题的学生进行耐心教育、给予细心帮助,而是把他们冷落在一边,甚至还对这些学生产生厌烦、嫌弃心理,由此滋生出“教育冷暴力”倾向。
师生沟通障碍——“教育冷暴力”扩大的症结
苏霍姆林斯基说:“生硬的话、粗暴的行为、强制的办法,这一切都蹂躏人的心灵,使人对周围世界和自己采取了冷漠的态度。”充满“冷暴力”的教育无疑是失败的教育,如果任其自由发展,就可能导致个别班主任过分地以自我为中心,高高在上,不愿与家长、学生沟通,更不会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而是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借口,无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独立思想,生硬、粗暴地要求学生“整齐划一”。
个别班主任因为爱和平等的教育理念缺位,在与家长、学生的沟通中造成的阻碍,让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伤害,常常感受到挫败与恐惧,“教育冷暴力”由此滋生漫延。
孤立问题学生——“教育冷暴力”存在的表现
如今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个性张扬,自主意识格外强烈,不愿事事顺从他人的安排,一些心理、行为偏差因此产生。面对其中偏差情况尤其严重的所谓“问题学生”,有些班主任选择采用“冷暴力”的方式,甚至暗示全班学生不要和这类学生来往,使他们在集体中被孤立、被抛弃。
正是因为一些班主任不仅没有花时间与精力去了解每一个“问题学生”,也不注意处理学生问题时的技巧,这才导致“教育冷暴力”的不良后果严重扩大:
轻则伤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则导致他们厌倦学习,消极自卑,甚至人格扭曲,最终毁了他们的一生。因此,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才是降低“教育冷暴力”对学生造成伤害的最直接、最有效方式。
人文关怀,减轻班主任压力
对于处于高压下的班主任群体,学校要进行人文关怀,并通过各种途径、方式缓解其压力。
例如,学校可以建立心理咨询室,为个别压力过大的班主任提供心理疏导,让他们重新关爱学生;学校可以试着改革对班主任的评价体系,或积极尝试小班教育,让班主任有更充裕的时间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组织班主任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教育艺术性,以便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学校可以构建激励机制,并通过各种外部诱因来满足班主任的兴趣、情感等的需求,促进他们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将教育的智慧惠及每一个学生。
用爱唤醒,构建和谐关系
著名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曾经说过:“从早到晚我一直生活在他们中间,我的手牵着他们的手,我的眼睛注视他们的眼睛,我随着他们流泪而流泪,我随着他们微笑而微笑。”
美好的人生都是由爱唤起的,爱是儿童成长的基本心理需求,儿童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物质基础,更需要一个充满爱的环境。因此,班主任对成绩较差、个性特别、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需要用爱心去关心和体贴他们,使之摆脱自卑、增强信心和勇气;遇到行为习惯不良的学生,班主任更要学会仔细分析其深层原因,努力走进学生的内心,真正了解他们的需求,而不是往他們的伤口上撒盐。
用爱去缩小师生间的距离,拉近师生间的关系,使师生关系变得融洽,不仅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还能避免“教育冷暴力”的发生。
了解个性,公正对待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了解学生,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想、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因此,了解学生的爱好、才能、个性特点及他们的精神世界,才能引导他们成为有个性、有志向、有智慧的人。
每个学生都有着和别人不同的性格与思想,有着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方式。特别是那些所谓的“问题生”,他们的思想同样独特。班主任只有换位思考,走进他们的心灵,了解他们的个性,尊重他们的认知、人格和创造精神,才能与学生产生共鸣,并对其进行引导教育。
班主任还要树立平等的教育观念,不能把自己的意识强加于学生身上,而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要用正确的方法听取学生好的意见或建议,用自己的信任与关切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与创造欲,因为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可以让他们的心灵远离“教育冷暴力”,呵护他们健康成长,而我们也能从中体会到教育职业的幸福感。
总之,“教育冷暴力”的出现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共同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让他们远离伤害,还教育一个美好的明天。
(作者单位:福建省德化县浔中中心小学)
“教育冷暴力”(这里仅探讨校园中的“教育冷暴力”,不涉及家庭领域)是相对于体罚等暴力惩戒行为而言的一种“精神体罚”,常见的表现形式包括对学生冷淡、放任、嘲讽、区别对待等,往往会对学生造成心灵层面的伤害。
作为一名班主任,应深刻认识“教育冷暴力”所带来的负面效果,深入思考如何避免“教育冷暴力”的出现,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本期“专题研讨”围绕“班主任工作应杜绝‘教育冷暴力’”这个话题展开讨论。
“冷暴力”是对学生的心灵体罚,也是老师存在心灵“亚健康”的表现。改变校园内教育“冷暴力”的现状,学校必须深化学校教育在管理理念、环境塑造等方面的改革,让每一所学校成为有文化底蕴、师生喜爱的家园。
近几年来,随着新闻媒体对教育的关注力度不断加大,社会对学校、班主任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关注教育中的惩罚行为,老师稍有“越界”便引来一片声讨,于是个别班主任开始把实施“教育冷暴力”作为治理班级、管教学生的法宝,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班主任压力过大——“教育冷暴力”滋生的温床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待愈加强烈,班主任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在目前仍以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为主要形式的背景下,一些学校对班主任、班主任对学生都是采取统一要求、统一行动的教育方式,个别班主任迫于学校和家长的压力,为了提高管理班级的实效性而变得急功近利、求全责备,对学生的情感投入降低,不愿意花额外的时间和精力对存在行为规范问题的学生进行耐心教育、给予细心帮助,而是把他们冷落在一边,甚至还对这些学生产生厌烦、嫌弃心理,由此滋生出“教育冷暴力”倾向。
师生沟通障碍——“教育冷暴力”扩大的症结
苏霍姆林斯基说:“生硬的话、粗暴的行为、强制的办法,这一切都蹂躏人的心灵,使人对周围世界和自己采取了冷漠的态度。”充满“冷暴力”的教育无疑是失败的教育,如果任其自由发展,就可能导致个别班主任过分地以自我为中心,高高在上,不愿与家长、学生沟通,更不会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而是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借口,无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独立思想,生硬、粗暴地要求学生“整齐划一”。
个别班主任因为爱和平等的教育理念缺位,在与家长、学生的沟通中造成的阻碍,让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伤害,常常感受到挫败与恐惧,“教育冷暴力”由此滋生漫延。
孤立问题学生——“教育冷暴力”存在的表现
如今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个性张扬,自主意识格外强烈,不愿事事顺从他人的安排,一些心理、行为偏差因此产生。面对其中偏差情况尤其严重的所谓“问题学生”,有些班主任选择采用“冷暴力”的方式,甚至暗示全班学生不要和这类学生来往,使他们在集体中被孤立、被抛弃。
正是因为一些班主任不仅没有花时间与精力去了解每一个“问题学生”,也不注意处理学生问题时的技巧,这才导致“教育冷暴力”的不良后果严重扩大:
轻则伤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则导致他们厌倦学习,消极自卑,甚至人格扭曲,最终毁了他们的一生。因此,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才是降低“教育冷暴力”对学生造成伤害的最直接、最有效方式。
人文关怀,减轻班主任压力
对于处于高压下的班主任群体,学校要进行人文关怀,并通过各种途径、方式缓解其压力。
例如,学校可以建立心理咨询室,为个别压力过大的班主任提供心理疏导,让他们重新关爱学生;学校可以试着改革对班主任的评价体系,或积极尝试小班教育,让班主任有更充裕的时间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组织班主任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教育艺术性,以便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学校可以构建激励机制,并通过各种外部诱因来满足班主任的兴趣、情感等的需求,促进他们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将教育的智慧惠及每一个学生。
用爱唤醒,构建和谐关系
著名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曾经说过:“从早到晚我一直生活在他们中间,我的手牵着他们的手,我的眼睛注视他们的眼睛,我随着他们流泪而流泪,我随着他们微笑而微笑。”
美好的人生都是由爱唤起的,爱是儿童成长的基本心理需求,儿童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物质基础,更需要一个充满爱的环境。因此,班主任对成绩较差、个性特别、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需要用爱心去关心和体贴他们,使之摆脱自卑、增强信心和勇气;遇到行为习惯不良的学生,班主任更要学会仔细分析其深层原因,努力走进学生的内心,真正了解他们的需求,而不是往他們的伤口上撒盐。
用爱去缩小师生间的距离,拉近师生间的关系,使师生关系变得融洽,不仅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还能避免“教育冷暴力”的发生。
了解个性,公正对待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了解学生,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想、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因此,了解学生的爱好、才能、个性特点及他们的精神世界,才能引导他们成为有个性、有志向、有智慧的人。
每个学生都有着和别人不同的性格与思想,有着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方式。特别是那些所谓的“问题生”,他们的思想同样独特。班主任只有换位思考,走进他们的心灵,了解他们的个性,尊重他们的认知、人格和创造精神,才能与学生产生共鸣,并对其进行引导教育。
班主任还要树立平等的教育观念,不能把自己的意识强加于学生身上,而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要用正确的方法听取学生好的意见或建议,用自己的信任与关切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与创造欲,因为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可以让他们的心灵远离“教育冷暴力”,呵护他们健康成长,而我们也能从中体会到教育职业的幸福感。
总之,“教育冷暴力”的出现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共同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让他们远离伤害,还教育一个美好的明天。
(作者单位:福建省德化县浔中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