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廉洁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文章就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目标、原则和主要内容三个基本问题进行了探讨。明确这些问题有利于进一步指明大学生廉洁教育工作的方向,从而更好地指导廉洁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关键词】大学生 廉洁教育 目标 原则 主要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0-0023-02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文化发展更趋多元化,众多优秀的文化成果逐步形成。与此同时,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不良的风气。针对这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党和国家提出了面向全党全社会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的要求。廉洁教育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一旦形成一种相对稳定且系统的传播渠道,就会在教育中逐步加强人们的廉洁意识。大学生廉洁教育是廉洁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重要的作用。
一、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目标
大学廉洁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总体要求,把反腐倡廉与干部、教师的思想道德、法纪教育、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以艰苦奋斗、廉洁奉公为主题,以多种文化活动为载体,以促进党员干部廉洁从政为重点,以师生理想信念、道德观念、法制意识为主旨,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感染力、吸引力、渗透力和亲和力,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师生员工遵纪守法,增强廉洁自律的意识,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在高等学校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道德情操的良好风气,逐步构建起与培养人才任务相适应、与大学育人传统相传承、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相协调的具有大学特色的廉洁文化体系,在大学校园里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道德风尚,以党员干部的模范行为带动广大师生员工发扬敬业奉献、诚信友爱的精神以及和睦相助、团结互助的良好风尚,形成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生动活泼、文明高雅的文化氛围。通过道德意识的积淀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健康发展,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创建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目标应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健全大学生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人格是指个人稳定的心理品质。一个人具有健全的人格就能够时时地调整自己内心的矛盾和冲突,使动机和行为之间保持和谐一致。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将有助于形成和巩固其健康的人格。大学生走上社会以后,在权力、金钱以及其他各种利益诱惑面前,不可避免地会燃起种种欲望,导致内心的多种矛盾和冲突。但他们如果能具备敬廉崇洁的坚定信念,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做到“见贤而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焉”,就能保持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和谐一致,达到人格的内在统一。从而形成“廉洁光荣、腐败可耻”行为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强化大学生的廉洁意志,规范廉洁行为。
廉洁意志是人们为了履行廉洁义务而克服内心障碍和外部障碍所作出的自觉的、坚持不懈的努力。大家知道,履行廉洁义务有时会遇到某些阻力,有时也要牺牲自己的利益。这些来自客观和主观方面的困难,往往会使情绪波动使个人的欲望与廉洁从政的约束发生冲突。廉洁意志能促使人们排除各种干扰和阻力,并坚持按廉洁从政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这种意志是克服各种困难的力量之源。因此,大学生廉洁教育必须强化大学生的廉洁意志。并在此基础上,使大学生的廉洁从政认知与廉洁价值判断统一起来,使大学生的廉洁从政责任与廉洁从政义务统一起来,使大学生廉洁从政良知与廉洁从政行为统一起来,做到言行一致、知行统一,做到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做廉洁自律的表率,自觉与腐败行为作斗争。
3.培养大学生的廉洁良知,增强廉洁情感。
一个人的廉洁良知主要是指让他们懂得在今后工作中的是非与善恶,对个人与社会的行为做出准确的道德判断,并自觉按照一定的是非标准来引导自己的意识和行为。而这一切都必须以正确的廉洁认知为基础。因为认知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正确的廉洁认知,就无法形成良好的廉洁行为习惯。因此,廉洁认知是廉洁教育的起点,是实现其他环节的基础和前提。培养学生的廉潔良知就是要通过教育,使大学生能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腐败现象的本质、成因及其危害,而不为世俗的表象和社会的浮躁所左右,正确理解和掌握反腐倡廉的基本理论、原则、规范、形成正确的廉洁理念,从而形成对影响廉洁从政的行为产生的爱僧、好恶的态度的廉洁情感。有了廉洁认知并不等于就能有廉洁行为,还必需有高尚的廉洁情操,否则就不能自觉履行廉洁从政的义务,学生时代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情感处于尚不稳定的时期,也是培养情感的最好时期,因此,高校的廉洁教育必须把大学生的廉洁良知和廉洁情感的培养作为重要的目标之一。
4.传授大学生廉洁知识,形成正确的廉洁理念。
《教育部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大学阶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和主导,加强法制和诚信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组织学习党和国家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因此,要通过教育,使大学生对中外廉政思想、当前反腐败的理论与实践有理论上的了解和感性上的认识,了解我们党和国家确定的反腐败政策措施、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正确看待当前的反腐败斗争形势,充分认识到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的特点,从而树立反腐败斗争必胜的信念。
二、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原则
廉洁教育是高校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为了切实保证大学生廉洁教育落实到位,并能取得充分的实效,就必须要坚持正确的工作原则。 1.正面引导原则
坚持正面引导,就是要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大力宣传先进典型,积极引导和激励大学生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思想道德观念。
2.心理疏导原则
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学生内心世界比较单纯,其心理承受能力不强和社会阅历有限,因此高校廉洁教育应善于进行心理疏导,立足于促进大学生心灵的健康发展和人格的全面完善。只有坚持心理疏导的原则,善于加强与受教育者的思想交流和心理沟通,引导大学生把各种意见和心理话说出来,并对其进行深刻分析,肯定其正确之处,指明其谬误之处,才能把各种不同的思想和言论引导到积极的、正确的、健康的轨道上来。
3.全面渗透原则
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不能用廉洁教育取代所有的德育工作,也不可认为德育教育就是廉洁教育,而是要将廉洁教育融入各种教育载体、内容和环节之中,渗透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之中。只有坚持全面渗透原则,才能真正夯实校园廉洁教育的基础,提高廉洁教育的整体效应,提升廉洁教育的空间层次。
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坚持主渠道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等多渠道教育相结合。通过课堂主渠道,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积极开展社会实践,调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形成廉洁教育的合力。
5.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原则
在继承党的反腐倡廉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要力求准确把握新形势下开展廉洁教育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遵循大学生思想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客观规律,适应大学生的年龄层次、心理特点、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科学安排廉洁教育内容,讲究方式方法,注意先进性和大众性、思想性和趣味性的统一,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切实增强廉洁教育的实际效果,凸显时代意义。
6.坚持不懈原则
坚持把大学生廉洁教育纳入教育常规工作中,突出重点,常抓不懈。廉洁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的工作。廉洁教育的效果要经过一段很长的时间才能显现出来。开展廉洁教育不能急功近利,要坚持将廉洁教育作为教育常规工作,贯穿、渗透于学校教学工作之中,与办学工作无缝对接,常抓不懈,真正抓出实效。
三、大学生廉洁教育的主要内容
1.理想和信念教育
理想和信念是一个人成就事业的力量源泉和强大的精神支柱,是人们奋发向上、开拓进取、实现人生价值的精神动力。今天的高校大学生有相当一部分就是明天的管理者,他们的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对党的事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现在的高校大学生大多从学校到学校,单一的生活环境和人生经历使他们对党的认识较多地停留在感性认识上,而并非经过认真的理性思考,尤其是在理想信念方面还没有机会去亲身体验经受考验。他们中的有些人一旦走向社会,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尤其是各种各样的诱惑,很难保证他们的理想信念不会出问题。因此,对高校学生进行党风廉洁教育,必须牢牢抓住并认真抓好理想和信念教育,使他们在思想上扎实根基,从而使他们政治立场坚定,经得起任何风浪考验,真正做到廉洁从业。
2.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教育
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教育,既要准确地描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现状,看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为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提供了必要条件和重要保证,又要清醒地看到当前腐败现象依然比较严重,反腐败任务还很艰巨,同时还要准确地把握反腐败斗争的走向和发展趋势。通过教育,使他们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思想水平,增强信心和责任感,从而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打好思想基础。
3.法制教育
法律是一种强制性的“他律”手段,是“惩恶扬善”的锐利武器。我们在进行廉洁教育的过程中,要让高校学生清楚什么是合法的,什么是违法的,违法将会受到什么惩罚。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在学习和掌握有关法律知识的过程中,认识到如不“自律”,将要付出惨重的代價,从而增强廉洁自律的自觉性。
4.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培育大学生的核心价值体系,就必须立足于大学生价值观的现实表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需要,准确定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目标,才能使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教思政[2007]4号)
2 高建林、何玉叶.从廉洁文化的功能特性看高校廉洁教育的架构及应把握的环节[J].思想教育研究,2009(8)
3 张文军.关于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6(4)
4 赵凯博、付军.高校学生廉洁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09(6)
【关键词】大学生 廉洁教育 目标 原则 主要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0-0023-02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文化发展更趋多元化,众多优秀的文化成果逐步形成。与此同时,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不良的风气。针对这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党和国家提出了面向全党全社会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的要求。廉洁教育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一旦形成一种相对稳定且系统的传播渠道,就会在教育中逐步加强人们的廉洁意识。大学生廉洁教育是廉洁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重要的作用。
一、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目标
大学廉洁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总体要求,把反腐倡廉与干部、教师的思想道德、法纪教育、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以艰苦奋斗、廉洁奉公为主题,以多种文化活动为载体,以促进党员干部廉洁从政为重点,以师生理想信念、道德观念、法制意识为主旨,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感染力、吸引力、渗透力和亲和力,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师生员工遵纪守法,增强廉洁自律的意识,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在高等学校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道德情操的良好风气,逐步构建起与培养人才任务相适应、与大学育人传统相传承、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相协调的具有大学特色的廉洁文化体系,在大学校园里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道德风尚,以党员干部的模范行为带动广大师生员工发扬敬业奉献、诚信友爱的精神以及和睦相助、团结互助的良好风尚,形成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生动活泼、文明高雅的文化氛围。通过道德意识的积淀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健康发展,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创建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目标应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健全大学生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人格是指个人稳定的心理品质。一个人具有健全的人格就能够时时地调整自己内心的矛盾和冲突,使动机和行为之间保持和谐一致。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将有助于形成和巩固其健康的人格。大学生走上社会以后,在权力、金钱以及其他各种利益诱惑面前,不可避免地会燃起种种欲望,导致内心的多种矛盾和冲突。但他们如果能具备敬廉崇洁的坚定信念,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做到“见贤而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焉”,就能保持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和谐一致,达到人格的内在统一。从而形成“廉洁光荣、腐败可耻”行为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强化大学生的廉洁意志,规范廉洁行为。
廉洁意志是人们为了履行廉洁义务而克服内心障碍和外部障碍所作出的自觉的、坚持不懈的努力。大家知道,履行廉洁义务有时会遇到某些阻力,有时也要牺牲自己的利益。这些来自客观和主观方面的困难,往往会使情绪波动使个人的欲望与廉洁从政的约束发生冲突。廉洁意志能促使人们排除各种干扰和阻力,并坚持按廉洁从政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这种意志是克服各种困难的力量之源。因此,大学生廉洁教育必须强化大学生的廉洁意志。并在此基础上,使大学生的廉洁从政认知与廉洁价值判断统一起来,使大学生的廉洁从政责任与廉洁从政义务统一起来,使大学生廉洁从政良知与廉洁从政行为统一起来,做到言行一致、知行统一,做到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做廉洁自律的表率,自觉与腐败行为作斗争。
3.培养大学生的廉洁良知,增强廉洁情感。
一个人的廉洁良知主要是指让他们懂得在今后工作中的是非与善恶,对个人与社会的行为做出准确的道德判断,并自觉按照一定的是非标准来引导自己的意识和行为。而这一切都必须以正确的廉洁认知为基础。因为认知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正确的廉洁认知,就无法形成良好的廉洁行为习惯。因此,廉洁认知是廉洁教育的起点,是实现其他环节的基础和前提。培养学生的廉潔良知就是要通过教育,使大学生能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腐败现象的本质、成因及其危害,而不为世俗的表象和社会的浮躁所左右,正确理解和掌握反腐倡廉的基本理论、原则、规范、形成正确的廉洁理念,从而形成对影响廉洁从政的行为产生的爱僧、好恶的态度的廉洁情感。有了廉洁认知并不等于就能有廉洁行为,还必需有高尚的廉洁情操,否则就不能自觉履行廉洁从政的义务,学生时代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情感处于尚不稳定的时期,也是培养情感的最好时期,因此,高校的廉洁教育必须把大学生的廉洁良知和廉洁情感的培养作为重要的目标之一。
4.传授大学生廉洁知识,形成正确的廉洁理念。
《教育部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大学阶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和主导,加强法制和诚信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组织学习党和国家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因此,要通过教育,使大学生对中外廉政思想、当前反腐败的理论与实践有理论上的了解和感性上的认识,了解我们党和国家确定的反腐败政策措施、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正确看待当前的反腐败斗争形势,充分认识到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的特点,从而树立反腐败斗争必胜的信念。
二、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原则
廉洁教育是高校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为了切实保证大学生廉洁教育落实到位,并能取得充分的实效,就必须要坚持正确的工作原则。 1.正面引导原则
坚持正面引导,就是要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大力宣传先进典型,积极引导和激励大学生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思想道德观念。
2.心理疏导原则
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学生内心世界比较单纯,其心理承受能力不强和社会阅历有限,因此高校廉洁教育应善于进行心理疏导,立足于促进大学生心灵的健康发展和人格的全面完善。只有坚持心理疏导的原则,善于加强与受教育者的思想交流和心理沟通,引导大学生把各种意见和心理话说出来,并对其进行深刻分析,肯定其正确之处,指明其谬误之处,才能把各种不同的思想和言论引导到积极的、正确的、健康的轨道上来。
3.全面渗透原则
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不能用廉洁教育取代所有的德育工作,也不可认为德育教育就是廉洁教育,而是要将廉洁教育融入各种教育载体、内容和环节之中,渗透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之中。只有坚持全面渗透原则,才能真正夯实校园廉洁教育的基础,提高廉洁教育的整体效应,提升廉洁教育的空间层次。
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坚持主渠道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等多渠道教育相结合。通过课堂主渠道,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积极开展社会实践,调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形成廉洁教育的合力。
5.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原则
在继承党的反腐倡廉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要力求准确把握新形势下开展廉洁教育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遵循大学生思想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客观规律,适应大学生的年龄层次、心理特点、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科学安排廉洁教育内容,讲究方式方法,注意先进性和大众性、思想性和趣味性的统一,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切实增强廉洁教育的实际效果,凸显时代意义。
6.坚持不懈原则
坚持把大学生廉洁教育纳入教育常规工作中,突出重点,常抓不懈。廉洁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的工作。廉洁教育的效果要经过一段很长的时间才能显现出来。开展廉洁教育不能急功近利,要坚持将廉洁教育作为教育常规工作,贯穿、渗透于学校教学工作之中,与办学工作无缝对接,常抓不懈,真正抓出实效。
三、大学生廉洁教育的主要内容
1.理想和信念教育
理想和信念是一个人成就事业的力量源泉和强大的精神支柱,是人们奋发向上、开拓进取、实现人生价值的精神动力。今天的高校大学生有相当一部分就是明天的管理者,他们的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对党的事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现在的高校大学生大多从学校到学校,单一的生活环境和人生经历使他们对党的认识较多地停留在感性认识上,而并非经过认真的理性思考,尤其是在理想信念方面还没有机会去亲身体验经受考验。他们中的有些人一旦走向社会,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尤其是各种各样的诱惑,很难保证他们的理想信念不会出问题。因此,对高校学生进行党风廉洁教育,必须牢牢抓住并认真抓好理想和信念教育,使他们在思想上扎实根基,从而使他们政治立场坚定,经得起任何风浪考验,真正做到廉洁从业。
2.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教育
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教育,既要准确地描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现状,看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为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提供了必要条件和重要保证,又要清醒地看到当前腐败现象依然比较严重,反腐败任务还很艰巨,同时还要准确地把握反腐败斗争的走向和发展趋势。通过教育,使他们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思想水平,增强信心和责任感,从而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打好思想基础。
3.法制教育
法律是一种强制性的“他律”手段,是“惩恶扬善”的锐利武器。我们在进行廉洁教育的过程中,要让高校学生清楚什么是合法的,什么是违法的,违法将会受到什么惩罚。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在学习和掌握有关法律知识的过程中,认识到如不“自律”,将要付出惨重的代價,从而增强廉洁自律的自觉性。
4.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培育大学生的核心价值体系,就必须立足于大学生价值观的现实表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需要,准确定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目标,才能使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教思政[2007]4号)
2 高建林、何玉叶.从廉洁文化的功能特性看高校廉洁教育的架构及应把握的环节[J].思想教育研究,2009(8)
3 张文军.关于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6(4)
4 赵凯博、付军.高校学生廉洁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