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丘吉尔曾经说过“站起来发言需要勇气,坐下来倾听,需要的也是勇气。”有效的倾听是成功沟通的一半。自从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们惊喜地发现我们的数学课堂变得活跃了,学生胆子也变大了,他们都敢于提出问题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见到这样的情境,如一位学生在发言,还没等他讲完,其余学生却高高举起了手,大声嚷道:“老师, 让我来,让我来。”叫声回响在整个教室,唯恐别人抢了先,当老师再指名一位学生发言时,未能发言的学生却叹息起来,垂头丧气,根本没有心思听其它同学的发言。
又如,当老师讲得津津有味时,有些学生却在旁边若无其人地干着自己的事,还有我们课堂上需要进行小组讨论时,还没有听完或听清老师的要求,便热热闹闹地展开了……凡此种种现象在数学课堂上是普遍存在的,这也不由得让人深思。面对今天的学生,越来越多的教师感受到这些学生没有倾听习惯,不会倾听,而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觉得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我们的教师。也许我们并没有意识到,恰恰是我们自己忽视了对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试想:学生如果不会倾听,不愿倾听,又如何学会思考?又如何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呢?因此,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也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倾听习惯的培养,因为倾听是一种重要的学习习惯,是其它活动的基础,而对小学生来说,倾听就显得更为重要。那么,到底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呢?我从小学数学这门学科,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注意倾听学生的呼声
教师在倾听时,应该保持中立的态度,专心地听学生谈话,始终将目光注视着他们,不做无关动作,尤其是对于讲话时要“卡壳”的学生。因为对于一个渴望与你交流的学生来说,你的动作说明你的心理。例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可以站在黑板前,将学生说的过程板书出来,不轻易打断他们的回答,即使回答是错误的;或者可以站在原地聚精会神地听,并不时用眼神传递回复给学生,我在认真听;又或者可以慢慢地走到教室的中间,以学生的身份来倾听,增进亲切感。孩子们谁不想当赢家,谁不愿意被尊重。如果教师的表现心不在焉,其他同学怎么还可能认真听呢,回答的学生又怎么会有兴趣和激情讲下去呢?因此,作为教师,对任何一个学生的回答,都应该保持着积极的心态,耐心去读懂孩子的心声。
二、引导学生正确倾听
在课堂上坐得端端正正的同学听讲的同学就在正确的倾听吗?未必。课堂倾听是一种含有听课技巧和听课艺术的积极高效的听课,它还包含鉴赏性思考、主动性理解、批判性接受等方面。听力和理解是它的基本要素。课堂上应首先把这种基本要素作为强调和培養的目标。教师授课时,不能满足于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认真状态”,要对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等进行大胆创意,引导学生最大程度的处于积极的倾听状态,以提高授课和听课效率。
(一)引导“听什么”——进行对话的前提
学生坐在课堂上是来听课的,可是很多学生根本不知道到底该听些什么,更有甚者,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把不该听进去的错误倒记住了,而该记住的却出门了。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听,听回答者的不同之处,不要求面面俱到,但至少要听出一点,和别人不同的一点。
(二)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
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认真听,可到底怎样才算认真听呢?首先要让学生做到心静,这是倾听的前提条件,还要强化听的意识。新接到一个班级,在上第一节课时,我就会告诉学生:听与说同样重要,说是让别人明白,听是尊重别人、弄懂别人的意思。在班级中,我对学生提出学会倾听要做到三心:一是专心听,无论是在听老师讲课,还是同学发言,都要听清老师同学所讲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二是耐心听,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再站起来发表自己的意见。三是细心听,当别人发言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并把同学的发言经过选择、转化成自己的东西,还要对不同方法进行比较、梳理、归类。在这里,通过让学生补充同学的想法,评价同学的想法来训练学生学会倾听,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
(三)引导“为什么听”——进行对话的目的
现在的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往往我行我素——凭什么听你的,我也有我的想法,我就算不听也照样能说。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听是为了说。例如,教学一上的《时间的认识》时,我在教学前就有所担心,倒不是担心他们不认识时间,而是说法的不统一。因为我们习惯把7:00说成是“7点”,而课本上却是用“7时”来表示。对于习惯的叫法需要纠正,比从0起点教学还要难。当练习时,我特地请那些自认为早已经会了的学生来回答,他们依然“8点、长针、短针”地顾自己说,同学们听了都开始笑了,回答者也知道自己答错了,明白只有听清楚了,才能正确地回答问题,才能和对方成功地进行对话。认真听讲能学到新知识,进一步讲,当听懂对方说的内容时,就能找出对方的不足之处,用自己更厉害的想法去说服他,向他挑战;如果他的确比自己说得好,那就能取其精华,将别人的知识变为己有。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知道了为什么要仔细听,学生就能怀揣问题进行对话了。
三、运用灵活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上课要有节奏、有弹性,做到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学生喜欢挑战、喜欢有趣,所以在教学中,我总是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产生倾听的愿望,使学生乐于倾听。例如,在教学《四边形的认识》时,运用多媒体,首先让学生看到几个学徒修补椅子的事,分别模拟横着钉、竖着钉、斜着钉的旧椅子承受推拉的情境,在学生个个捧腹大笑的时候产生一个问题:“为什么斜着钉成三角形的椅子不会摇摆,而其它钉法的椅子修补后还是会摇摆呢?”“钉椅子”这司空见惯的事物,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这时要求学生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由于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倾听别人的想法,课堂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冰尝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光,相击而发火花,只要我们去做有心人,一定能成为“荡水、击石”的高手。让我们共同来关注学生的倾听习惯吧!
又如,当老师讲得津津有味时,有些学生却在旁边若无其人地干着自己的事,还有我们课堂上需要进行小组讨论时,还没有听完或听清老师的要求,便热热闹闹地展开了……凡此种种现象在数学课堂上是普遍存在的,这也不由得让人深思。面对今天的学生,越来越多的教师感受到这些学生没有倾听习惯,不会倾听,而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觉得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我们的教师。也许我们并没有意识到,恰恰是我们自己忽视了对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试想:学生如果不会倾听,不愿倾听,又如何学会思考?又如何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呢?因此,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也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倾听习惯的培养,因为倾听是一种重要的学习习惯,是其它活动的基础,而对小学生来说,倾听就显得更为重要。那么,到底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呢?我从小学数学这门学科,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注意倾听学生的呼声
教师在倾听时,应该保持中立的态度,专心地听学生谈话,始终将目光注视着他们,不做无关动作,尤其是对于讲话时要“卡壳”的学生。因为对于一个渴望与你交流的学生来说,你的动作说明你的心理。例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可以站在黑板前,将学生说的过程板书出来,不轻易打断他们的回答,即使回答是错误的;或者可以站在原地聚精会神地听,并不时用眼神传递回复给学生,我在认真听;又或者可以慢慢地走到教室的中间,以学生的身份来倾听,增进亲切感。孩子们谁不想当赢家,谁不愿意被尊重。如果教师的表现心不在焉,其他同学怎么还可能认真听呢,回答的学生又怎么会有兴趣和激情讲下去呢?因此,作为教师,对任何一个学生的回答,都应该保持着积极的心态,耐心去读懂孩子的心声。
二、引导学生正确倾听
在课堂上坐得端端正正的同学听讲的同学就在正确的倾听吗?未必。课堂倾听是一种含有听课技巧和听课艺术的积极高效的听课,它还包含鉴赏性思考、主动性理解、批判性接受等方面。听力和理解是它的基本要素。课堂上应首先把这种基本要素作为强调和培養的目标。教师授课时,不能满足于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认真状态”,要对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等进行大胆创意,引导学生最大程度的处于积极的倾听状态,以提高授课和听课效率。
(一)引导“听什么”——进行对话的前提
学生坐在课堂上是来听课的,可是很多学生根本不知道到底该听些什么,更有甚者,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把不该听进去的错误倒记住了,而该记住的却出门了。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听,听回答者的不同之处,不要求面面俱到,但至少要听出一点,和别人不同的一点。
(二)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
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认真听,可到底怎样才算认真听呢?首先要让学生做到心静,这是倾听的前提条件,还要强化听的意识。新接到一个班级,在上第一节课时,我就会告诉学生:听与说同样重要,说是让别人明白,听是尊重别人、弄懂别人的意思。在班级中,我对学生提出学会倾听要做到三心:一是专心听,无论是在听老师讲课,还是同学发言,都要听清老师同学所讲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二是耐心听,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再站起来发表自己的意见。三是细心听,当别人发言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并把同学的发言经过选择、转化成自己的东西,还要对不同方法进行比较、梳理、归类。在这里,通过让学生补充同学的想法,评价同学的想法来训练学生学会倾听,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
(三)引导“为什么听”——进行对话的目的
现在的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往往我行我素——凭什么听你的,我也有我的想法,我就算不听也照样能说。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听是为了说。例如,教学一上的《时间的认识》时,我在教学前就有所担心,倒不是担心他们不认识时间,而是说法的不统一。因为我们习惯把7:00说成是“7点”,而课本上却是用“7时”来表示。对于习惯的叫法需要纠正,比从0起点教学还要难。当练习时,我特地请那些自认为早已经会了的学生来回答,他们依然“8点、长针、短针”地顾自己说,同学们听了都开始笑了,回答者也知道自己答错了,明白只有听清楚了,才能正确地回答问题,才能和对方成功地进行对话。认真听讲能学到新知识,进一步讲,当听懂对方说的内容时,就能找出对方的不足之处,用自己更厉害的想法去说服他,向他挑战;如果他的确比自己说得好,那就能取其精华,将别人的知识变为己有。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知道了为什么要仔细听,学生就能怀揣问题进行对话了。
三、运用灵活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上课要有节奏、有弹性,做到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学生喜欢挑战、喜欢有趣,所以在教学中,我总是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产生倾听的愿望,使学生乐于倾听。例如,在教学《四边形的认识》时,运用多媒体,首先让学生看到几个学徒修补椅子的事,分别模拟横着钉、竖着钉、斜着钉的旧椅子承受推拉的情境,在学生个个捧腹大笑的时候产生一个问题:“为什么斜着钉成三角形的椅子不会摇摆,而其它钉法的椅子修补后还是会摇摆呢?”“钉椅子”这司空见惯的事物,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这时要求学生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由于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倾听别人的想法,课堂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冰尝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光,相击而发火花,只要我们去做有心人,一定能成为“荡水、击石”的高手。让我们共同来关注学生的倾听习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