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典诗词是以汉语言文言文为载体,以语言节奏的和谐性再现生活抒情言志的艺术。古典风体诗歌格律比较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
古典诗词通常的结构形式是先写景叙事后议论抒情,写景叙事为议论抒情作铺垫,而观点态度、思想感情也一定在写景叙事的基础上阐发。最常见的有“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使文章结构严谨有序。“起”句为首句,有统帅全诗,奠定基调,渲染气氛的作用。杜甫《登高》诗首联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开篇便以急风、高天、长啸的猿声,清渚、白沙、盘旋的飞鸟这六个秋天特有的意象,描绘出了一幅萧瑟、肃杀的三峡秋景图,奠定了全诗低沉的基调。这种开头借景渲染气氛的“起”句在现代文中也经常用到。如八年级上册《芦花荡》的开头描写了苇塘的阴森黑暗,苇子的狠狠往上钻等情态,渲染了故事笼罩在恐怖残酷的战争气氛,烘托了顽强的生存姿态,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承”是“起”的延续、深化,故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再如杜甫《登高》的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的“落木”“长江”分别紧承首联的“风急天高”“渚清沙白”,把秋意推向深广,境界更为旷远,为后面抒发孤愁提供了有力的依托。这好比是现代文中的过渡句段的作用。也如《芦花荡》中的第六段首句“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它既概括了上文的意思,更点明了老英雄性格的核心,贯穿文章的始终,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线索。尤其是“过于”二字用得非常准确,老头子的全部功过都由这一点生发出来。
“转”在结构上起转折作用,前面铺垫蓄势已足,陡然一转,别开生面,让诗歌顿生波澜。如杜甫《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由前面写景到此时的抒情,抒发自己羁旅漂泊之苦,晚年抱病登台的孤独。这种方式好比现代文中行文中的议论抒情。例如孙犁的《芦花荡》中的当大菱受伤后老头子的心理描写“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写出了老头子羞愧、自责、懊悔的心理,同时也进一步表明了他“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特点,更丰富了人物形象。感情的波澜由此生发,避免了文章的平铺直叙。更让读者尽快的明白作者的思路,体察作者真正的写作意图。
最后的“合”是对前面的合成,常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再如杜甫的《登高》“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中的“艰难苦恨”四字极写自己的痛苦悲愁有多深。起到点明中心,揭示主旨。再如孙犁的《芦花荡》中的结尾段“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这一句从侧面写出了老头子英雄行为的传奇色彩,他用巧妙杀敌的实际行动,在二菱面前捍卫了自尊。尤其是“英雄”二字直接点明老头子的人物形象,起到了收束全文,画龙点睛的作用。
若我们写作文能像古人写诗歌一样注重起承转合,那我们的文章在思路上肯定是清晰的,结构上肯定是严谨的,中心上肯定是明确的。所以说“起承转合”的这种构思技巧很值得我们借鉴。
当然诗歌中还有很多写法值得我们学习。像用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如陆游的《游山西村》以游踪为线索,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生活画卷。按时间推移,空间转换展开叙述,先描写了村外山环水绕的美丽风景,再而转写村内美好淳朴的风土人情。全诗无一“游”字,而处处切“游”字,游兴十足,游意不尽;又层次分明,“以游村情事作起,徐音境地之幽,风俗之美,愿为频来之约”。又如杜甫的《望岳》全诗紧扣“望”字展开描写。首联写远望泰山:青翠连绵,一望无际;颔联写近望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颈联写细望泰山:飞鸟入林,眼眶睁裂。全诗由远到近再到细,描写角度由大到小,层层深入,极力地表现了泰山的雄奇,表达了诗人的雄心。现代文中用这种写法者不胜枚举。例如朱自清的《背影》,作者将“背影”作为本文线索和感情抒发的焦点,多处作了独具匠心的布局:开头设疑,点出背影,造成悬念;文中刻画背影,细腻深刻,令人感动;父子分手,惜别背影,催人泪下;结尾思念,再现背影,回应开头。这样先作铺垫,后到高潮,感情自然,使得文章结构合理,思路清晰。
还有古诗词中的对比衬托手法也经常运用。这能使主旨更加突出。如晏殊的《浣溪沙》,词人巧妙地运用了“新”与“旧”的对比,“旧”是主,“新”是宾,用“新”来反衬“旧”,强化怀旧伤情的气氛。同时为下句抒发感慨暗下铺垫。后词人又运用“来”与“去”的对比,“去”是主,“来”是宾,以“来”反衬“去”,强化了“无可奈何”的惆怅。通过几组对比使词人感伤惆怅之情跃然纸上。现代文也经常运用此种写法来突出主旨。比如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作者将圆明园与古希腊的巴特农神庙相比,肯定了圆明园的艺术价值在世界上的地位。将圆明园这座万园之园的富丽堂皇与英法联军对它的劫掠焚毁相比,揭露了英法联军的滔天罪行。在将欧洲人的“文明”与中国人的“野蛮”相比中,作者既批评了欧洲人自鸣得意的心态,又严厉地谴责了英法联军的暴行,充分表达了作者鲜明的爱憎态度,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效果,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古诗词出除了上述几种写法值得我们写作中借鉴外,还有如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景喻理、虚实相映、动静结合、比喻说理、托物言志等等手法都值得我们揣摩运用。
总之,我们在阅读古诗词时要注意赏析它的构思技巧,养成积累的习惯,然后有意识的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相信这样坚持下去,我们的现代文写作水平定能有质的飞跃。
(作者单位:江西省于都实验中学)
古典诗词通常的结构形式是先写景叙事后议论抒情,写景叙事为议论抒情作铺垫,而观点态度、思想感情也一定在写景叙事的基础上阐发。最常见的有“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使文章结构严谨有序。“起”句为首句,有统帅全诗,奠定基调,渲染气氛的作用。杜甫《登高》诗首联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开篇便以急风、高天、长啸的猿声,清渚、白沙、盘旋的飞鸟这六个秋天特有的意象,描绘出了一幅萧瑟、肃杀的三峡秋景图,奠定了全诗低沉的基调。这种开头借景渲染气氛的“起”句在现代文中也经常用到。如八年级上册《芦花荡》的开头描写了苇塘的阴森黑暗,苇子的狠狠往上钻等情态,渲染了故事笼罩在恐怖残酷的战争气氛,烘托了顽强的生存姿态,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承”是“起”的延续、深化,故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再如杜甫《登高》的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的“落木”“长江”分别紧承首联的“风急天高”“渚清沙白”,把秋意推向深广,境界更为旷远,为后面抒发孤愁提供了有力的依托。这好比是现代文中的过渡句段的作用。也如《芦花荡》中的第六段首句“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它既概括了上文的意思,更点明了老英雄性格的核心,贯穿文章的始终,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线索。尤其是“过于”二字用得非常准确,老头子的全部功过都由这一点生发出来。
“转”在结构上起转折作用,前面铺垫蓄势已足,陡然一转,别开生面,让诗歌顿生波澜。如杜甫《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由前面写景到此时的抒情,抒发自己羁旅漂泊之苦,晚年抱病登台的孤独。这种方式好比现代文中行文中的议论抒情。例如孙犁的《芦花荡》中的当大菱受伤后老头子的心理描写“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写出了老头子羞愧、自责、懊悔的心理,同时也进一步表明了他“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特点,更丰富了人物形象。感情的波澜由此生发,避免了文章的平铺直叙。更让读者尽快的明白作者的思路,体察作者真正的写作意图。
最后的“合”是对前面的合成,常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再如杜甫的《登高》“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中的“艰难苦恨”四字极写自己的痛苦悲愁有多深。起到点明中心,揭示主旨。再如孙犁的《芦花荡》中的结尾段“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这一句从侧面写出了老头子英雄行为的传奇色彩,他用巧妙杀敌的实际行动,在二菱面前捍卫了自尊。尤其是“英雄”二字直接点明老头子的人物形象,起到了收束全文,画龙点睛的作用。
若我们写作文能像古人写诗歌一样注重起承转合,那我们的文章在思路上肯定是清晰的,结构上肯定是严谨的,中心上肯定是明确的。所以说“起承转合”的这种构思技巧很值得我们借鉴。
当然诗歌中还有很多写法值得我们学习。像用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如陆游的《游山西村》以游踪为线索,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生活画卷。按时间推移,空间转换展开叙述,先描写了村外山环水绕的美丽风景,再而转写村内美好淳朴的风土人情。全诗无一“游”字,而处处切“游”字,游兴十足,游意不尽;又层次分明,“以游村情事作起,徐音境地之幽,风俗之美,愿为频来之约”。又如杜甫的《望岳》全诗紧扣“望”字展开描写。首联写远望泰山:青翠连绵,一望无际;颔联写近望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颈联写细望泰山:飞鸟入林,眼眶睁裂。全诗由远到近再到细,描写角度由大到小,层层深入,极力地表现了泰山的雄奇,表达了诗人的雄心。现代文中用这种写法者不胜枚举。例如朱自清的《背影》,作者将“背影”作为本文线索和感情抒发的焦点,多处作了独具匠心的布局:开头设疑,点出背影,造成悬念;文中刻画背影,细腻深刻,令人感动;父子分手,惜别背影,催人泪下;结尾思念,再现背影,回应开头。这样先作铺垫,后到高潮,感情自然,使得文章结构合理,思路清晰。
还有古诗词中的对比衬托手法也经常运用。这能使主旨更加突出。如晏殊的《浣溪沙》,词人巧妙地运用了“新”与“旧”的对比,“旧”是主,“新”是宾,用“新”来反衬“旧”,强化怀旧伤情的气氛。同时为下句抒发感慨暗下铺垫。后词人又运用“来”与“去”的对比,“去”是主,“来”是宾,以“来”反衬“去”,强化了“无可奈何”的惆怅。通过几组对比使词人感伤惆怅之情跃然纸上。现代文也经常运用此种写法来突出主旨。比如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作者将圆明园与古希腊的巴特农神庙相比,肯定了圆明园的艺术价值在世界上的地位。将圆明园这座万园之园的富丽堂皇与英法联军对它的劫掠焚毁相比,揭露了英法联军的滔天罪行。在将欧洲人的“文明”与中国人的“野蛮”相比中,作者既批评了欧洲人自鸣得意的心态,又严厉地谴责了英法联军的暴行,充分表达了作者鲜明的爱憎态度,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效果,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古诗词出除了上述几种写法值得我们写作中借鉴外,还有如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景喻理、虚实相映、动静结合、比喻说理、托物言志等等手法都值得我们揣摩运用。
总之,我们在阅读古诗词时要注意赏析它的构思技巧,养成积累的习惯,然后有意识的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相信这样坚持下去,我们的现代文写作水平定能有质的飞跃。
(作者单位:江西省于都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