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了解大剂量孕激素保守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重度不典型增生的妊娠结局及相关因素。方法1996年6月至2010年1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年轻早期子宫内膜癌 (38例) 及子宫内膜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 (13例) 共51例,采用连续口服大剂量孕激素治疗,每3个月诊刮了解子宫内膜变化情况,病理检查证实完全缓解后给予个体化的后续治疗。回顾性分析其妊娠结局及相关因素。结果51例患者的中位年龄为29岁。有
【机 构】
:
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10073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大剂量孕激素保守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重度不典型增生的妊娠结局及相关因素。
方法1996年6月至2010年1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年轻早期子宫内膜癌 (38例) 及子宫内膜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 (13例) 共51例,采用连续口服大剂量孕激素治疗,每3个月诊刮了解子宫内膜变化情况,病理检查证实完全缓解后给予个体化的后续治疗。回顾性分析其妊娠结局及相关因素。
结果51例患者的中位年龄为29岁。有45例 (88%,45/51) 患者获得完全缓解,迫切要求生育且随诊满3个月者有34例。共有16例患者成功妊娠22次,妊娠率为47% (16/34) ;12例获得活产儿,生育率为35% (12/34) 。年龄>35岁和≤35岁者妊娠率分别为0/2和50% (16/32),治疗前有和无不孕症病史者妊娠率分别为40% (8/20) 和8/14,子宫内膜癌和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妊娠率分别为40% (10/25) 和6/9;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采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口服促排卵药物及未助孕治疗期待自然妊娠者妊娠率分别为7/7、6/16和3/11,3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结论大剂量连续口服孕激素保守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重度不典型增生可获得较高的完全缓解率;辅助生殖技术可显著提高治疗后的妊娠率。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前哨淋巴结 (SLN) 对早期 (Ⅰa2~Ⅰb1期) 宫颈鳞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状态的预测价值,探讨SLN检测结果指导腹式宫颈广泛性切除术 (RAT) 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9年6月间山东省肿瘤医院收治的31例早期宫颈鳞癌患者,术中检测SLN并原位切除,然后行盆腔淋巴清扫术,术中行快速冰冻病理检查排除淋巴结转移后,行RAT,术后将SLN及其他盆腔淋巴结石蜡包埋行常规病
目的探讨靶向RhoA基因的短发夹状RNA (sh RNA) 对卵巢上皮性癌 (卵巢癌) 裸鼠移植瘤的影响及可能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卵巢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荷瘤裸鼠随机分为3组,即实验组 (予携带靶向Rho A基因的shRNA慢病毒液治疗) 、阴性对照组 (予携带针对随机无关序列的shRNA慢病毒液治疗) 、空白对照组 (予磷酸盐缓冲液),比较3组裸鼠的移植瘤生长情况,包括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4 (STAT4) 基因多态性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 (URSA) 的易感相关性。方法分别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RFLP) 技术检测并比较246例URSA患者 (URSA组) 和183例健康妇女 (对照组) STAT4基因3个位点 (rs7574865 G/T、rs10181656 C/G及rs16833431 C/T) 的基因型分布。结果 (1)
目的探讨应用经阴道三维超声 (3D-TVS) 诊断中隔子宫的价值及其相关参数与不良妊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福建省妇幼保健院采用3D-TVS诊断的73例中隔子宫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不全中隔子宫患者均测量中隔宽度、中隔角度、中隔长度和剩余宫腔长度,并计算宫腔变形率。以宫腔镜手术作为诊断的金标准,分析3D-TVS对中隔子宫的诊断价值;应用受试者工作特性 (ROC) 曲线评价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GnRH-a) 治疗内异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北京安贞医院2010年1—12月收治的198例内异症患者,分成3组,腹腔镜组52例,单纯行腹腔镜手术治疗;亮丙瑞林组76例,腹腔镜手术后加用国产醋酸亮丙瑞林 (其他名称:贝依) 3.75 mg/28 d×3;戈舍瑞林组70例,腹腔镜手术后加用进口醋酸戈舍瑞林 (其他名称:诺雷德) 3.6 mg/
目的评估国内现有的有创性产前诊断技术中母体细胞污染 (MCC) 的发生率及其对产前诊断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中心大样本量研究方案,在2011年10月至2012年1月期间采用PowerPlex 16系统对519例孕中期羊水标本、57例孕早期绒毛标本及对应的576例孕妇外周血标本进行短串联重复序列 (STR) 分型,根据分型结果判断是否存在MCC及MCC的程度;结合核型分析结果和分子遗传学诊断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年轻的早期 (Ⅰa1~Ⅰb1期) 子宫颈癌患者行不同方式的宫颈广泛性切除术 (RT) 后的安全性和生育情况,并分析其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4年5月至2012年7月间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行RT的32例年轻 (< 40岁) 的早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32例患者分为两组:行阴式RT (RVT) +腹腔镜下盆腔淋巴结切除术 (RVT组),共1
目的探讨体外延伸野调强加腔内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子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治疗的46例Ⅰb1期~Ⅳa期 (包括Ⅰb1期1例、Ⅱb期8例、Ⅲa期2例、Ⅲb期33例、Ⅳa期2例) 子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46例子宫颈癌患者均予体外延伸野调强加腔内放疗联合化疗,具体方法为:采用体外延伸野调强放疗,延伸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