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听的历史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_jinz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作家吉尔伯特·海厄特在《偷听谈话的妙趣》一文中说:“荷马有个经久不衰、被人用滥了的比喻——生着翅膀的语言。别人谈话中的只言片语就长着翅膀,它们宛如蝴蝶在空中飞来飞去。趁它们飞过身边时一把逮住,那真是件乐事。”
  连英国的查尔斯王子也把偷听别人的谈话当作乐事。在BBC(英国广播公司)的一部关于查尔斯的海格洛夫庄园的纪录片中,查尔斯说,他喜欢偷听别人说话。有人问他,是否会偷听去他家做客的人谈话,他笑着回答:“我干过,但只是在他们到窗户外面的时候。得躺在地上听。”查尔斯真不该透露他这一爱好,因为往后他就没法再偷听了,别人在谈话时肯定会说:“哦,我猜查尔斯正在偷听咱们说话。”
  纽约城市大学语言学教授约翰·洛克在《偷听的历史》一书中说,偷听不仅是一桩乐事,还是一种需要。没有偷听,我们的文化将非常贫乏。对作家们来说,在火车上、咖啡馆里和排队时偷听别人的谈话是做调研,他们会知道别人在谈论什么,如何谈论。剧作家彼得·凯跟父母住在一起时,会偷偷地把一个录音机放在前厅里,录下家人的对话。他的理由是:“你没法虚构这种对话。”
  诗人也经常收集别人的谈话。艾略特的《荒原》中有三十多行句子,都是两位女工人轻率的唠叨:“我说,替可怜的阿尔伯特想一想,他在军队里待了四年,他想痛快痛快,你不让他痛快,有的是别人。”这段话不是艾略特凭空杜撰出的,而是他在伦敦一个酒馆里偷听到的,他记了下来,改写到他的诗歌里。
  偷听一般被认为是泼妇或爱惹是生非的人才爱干的事,但艾略特认为,偷听表现了所有人了解他人私生活的愿望。他援引大量心理学、人类学和动物行为学理论证明,应该把偷听看作一种重要的适应策略,它使我们收集到关于在哪儿能获得食物、配偶和援兵的信息。
  大猩猩通过互相监视来维持秩序,我们人类则有邻居监视程序。“我们教人们只关注自己的事情,但这是一个相当糟糕的建议。这是危险的,因为你将看不到隔壁孩子遭到虐待或者丈夫殴打妻子。”动物之间一直上演着偷听和反偷听的戏剧。有些植物在遭到食草动物袭击时,会发出求救信号,释放出一种物质。食草动物的天敌也可以发现这种物质,接收到信息,从而抓获猎物。以海豹为食的虎鲸发出的脉冲要比食鱼的虎鲸少,因为海豹能听到脉冲。
  英语中的“偷听”一词,原意是屋檐的雨水滴落处,因为站在那儿偷听屋里的谈话最为方便,所以它成了偷听的代名词。洛克说,经常偷听别人谈话的是那些机会最多、动机最强的人——仆人。早年间,主人要使用很多仆人,仆人掌握雇主的幕后生活之后会获得一定的权力,来制衡那些有权处置他们的人。“仆人能见证很多跟私生活有关的细节:凌乱的床单,被不忠的妻子弄脏的沙发,来访的绅士在穿衣服时的故作镇定。仆人和主人的故事如同小说,服从、忠诚和荣誉等美德与轻蔑、背叛和耻辱等恶行交织在一起,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贿赂和勒索。”
  布朗大学教授安·盖林在《小说中的偷听:从奥斯丁到普鲁斯特》中说,从古希腊戏剧开始,偷听一直被用作推进小说情节的手段。《哈姆雷特》中,波洛涅斯受命躲在内宫帷幕后面偷听哈姆雷特母子谈话,被哈姆雷特刺死。但直到19世纪,偷听才成为关键的情节设置,因为从那时起人们开始注重保护隐私,当人们躲在墙后面时,需要借助偷听来重建感官接触。巴尔扎克的小说都倚重或偶然或故意的偷听。比如《高老头》,其背景是一个租住的公寓,在那里,人人都偷听并传播流言。
  有了手机之后,我们经常被迫偷听别人的谈话。研究者发现,别人的电话通话比两个人当面交谈更容易吸引我们的注意,也要耗费我们更多的注意力。由于我们只能听到其中一个人的谈话内容,所以听一个人打电话会让我们感到恼怒。另外,那些声音很大的通话通常非常无趣。所以,当着陌生人的面拿着手机说个不停的人,应该說点好玩的,讲点秘闻、趣事。
  (刘 振摘自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假装读过》一书,黎 青图)
其他文献
织女〔意大利〕乔凡尼·塞冈提尼  我躺在这春天的小山上:  白云变成我的翅膀,  一只小鳥在我前面飞。  啊,告诉我,孤独的姑娘,  你在哪里,让我留在你身旁!  可是你和风,你们都无家可归。  我的心开放,仿佛向日葵一样,  在爱与  希望中  向往而扩张,  春天,你有何憧憬?  我何时能安静?  我看到白云移动,河水奔腾,  太阳的金色的亲吻  深深渗入我的血中;  我这奇妙的醉醺醺的眼睛 
期刊
有人認为我们可以从激情中全身而退,其疯狂程度,不亚于有些人真的相信能够在沙漠中,顶着沙漠风暴建造房子或庇护所。  激情之于生活的意义,类似于意识、节制和周全防护的意义。只有依据自身特点,自然而真诚地将自己交给执着于身体和性格的人,才是真正懂得顺应自然规律的聪明人。但他不会成为动物,因为他知道边界在哪儿,自己应该在这骤然而至的欲望风暴中竭尽全力守住理智的界限。不要否定身体,要像驯兽师般公正、严厉地对
期刊
一個年轻人在沙漠漫游时,发现了一泓清澈、甘甜的湖水。他把随身携带的皮革水壶装得满满的,打算带给他曾经的老师。  四天后,他一回到家就赶往学校,热情地把水壶递给老师。老师深深地喝了一大口,随即流露出非常陶醉的表情。接着,老师让另一个学生品尝。结果,那个学生喝了后全吐了出来,皱着眉头连声说太苦。年轻人根本不信,于是,接过水壶喝了一口,果如其言。显然这是因为水在皮革容器里放久了而变了味。  年轻人狐疑地
期刊
电影《走出非洲》里,女主角凯伦和两位客人丹尼斯、科尔晚餐后坐在壁炉前聊天。丹尼斯听说凯伦会讲故事,就提议玩故事接龙。他起了个头:“从前有一个叫秦旺的放荡不羁的中国人,和一个叫夏莉的姑娘。”凯伦接着往下讲:“夏莉是教士的女儿,会说中国话,秦旺孤身一人住在台湾街……”凯伦讲着讲着,蜡烛变短了——丹尼斯看凯伦的眼神亮了,在丹尼斯眼里,这个会讲故事的女人闪闪发光。  恋人的世界和孩童的世界一样,是充满想象
期刊
某日,胡適读《诗经·邶风》,发议论道:“盖诗之为物,本乎天性。”“诗者,天趣也。”纯天然的东西,值得玩味,令人珍惜。诗歌的灵感得自瞬间,火花四射之际,大笔一挥,那句子就成了。  胡适自己的诗作其实并不好。《尝试集》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但诸如“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之类,连文学初学者都糊弄不了。胡适缺少写诗的天赋,但他懂得一个道理,这个道理很多人写了一辈子诗都不懂——只有给语言松绑
期刊
在这个特别的时刻,我没有  特别的人要哀悼,尽管一定有  许多,许多我不认识的人正慢慢地  归于尘土,没有人记得他们曾经做过什么,  或还有什么没做。对于他们,我悲痛,  不偏不火,无法欺骗。  他们怎样生活,或者怎样死去,这些都完全不知,  以及,那些给我的悲伤带来纯洁的事实——  一个与我沒有关系的重要的人,  或一张模糊的独自漂走的脸。  我记得的这两个或所有的人,都有一处安身之地。  我与
期刊
如果我闹着玩,就变成一朵金香木花,长在那树的高枝上,在风中笑得摇摇摆摆,在新生嫩叶上跳舞,妈妈,你认得出我吗?   你会叫唤:“孩子,你在哪儿啊?”我暗自发笑,一声也不吭。   我要暗暗展开花瓣,看着你工作。   你洗澡之后,湿发披在两肩。你穿过金香木花的阴影,走到小院子里去祈祷时,会闻到花香芬芳,可你不知道这芳香是从我身上发出来的。   午餐之后,你坐在窗边读《罗摩衍那》,树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头
期刊
电影《克莱默夫妇》海报一  电影《克莱默夫妇》中有一个场景,被视为电影史上最经典的创作之一,这是一个发生在厨房里的场景。  克莱默是个电影演员,他沉醉于自己的事业,从来没想过每天做早餐有多么不容易,也没想过让孩子乖乖坐在餐桌边吃饭是什么难事——因为他家中有个贤妻良母式的女人。  他妻子乔安娜尽职尽责,是一个好妻子和好母亲,她任劳任怨,甚至很多时候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女人……终于有一天,她发现除了是妻子
期刊
〔意大利〕喬凡尼·塞冈提尼。油画  西乡来的工人和他的妻子正忙着替砖窑挖土。他们的小女儿在河边的渡头上,无休无息地擦洗锅盘。  她的小弟弟光着头,赤裸着黝黑的涂满泥土的身躯,跟着她,听她的话,在高高的河岸上耐心地等着她。  她顶着满瓶的水,平稳地走回家去,左手提着发亮的铜壶,右手拉着那个孩子——她是妈妈的小丫头,繁重的家务使她变得严肃了。  有一天,我看见那赤裸的孩子伸着腿坐着,他姐姐坐在水里,用
期刊
“你知道海伦·凯勒的故事吗?”  “不知道……”  “她从小失明、失聪,后来却成为著名的作家,还是20世纪美国的十大偶像之一。”  “那我还能听、能看,还能上学呢!”  第一次见到小聪,是在赣州一个小县城的项目治疗点。他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做着治疗,与周围活泼的小朋友们形成了鲜明对比……  原来小聪两侧听力受损,并伴有左眼弱视,对他来说,所有的声音都是遥远的,所有的面庞都是模糊的。他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