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花生是我国北方常见的种农作物,近几年花生的种植面积在逐步扩大,甚至已经成为有些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自己多年的花生栽培管理经验,对如何提高花生产量和质量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字】花生;高产花生;栽培;管理
近年来,花生在我国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但是,有的地方由于种植技术落后或者缺少科学的管理方法,产量一直上不去,停留在667㎡200kg左右。花生种植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对花生的产量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要想提高花生的产量,就必须注意花生栽培过程中的每个环节。
1 耕作土壤的管理
花生是一种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农作物,花生的根部生长需要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土壤中的水分、养料、热量必须协调才能保证花生茁壮地生长。与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相比,花生生长对土壤的要求显得格外苛刻。
1.1 深耕
深耕顾名思义就是在花生种植之前,将种植土壤进行较深的耕作,也就是翻土。深耕可以使土壤松弛,增加土壤中的空气含量,增强花生的抗旱抗涝能力,进而促进花生的生长发育。深耕的深度一般把握在30cm左右,每3年进行一次深耕即可。
1.2 改良黏土
如果种植花生的土壤主要成分为黏土,那么在种植之前必须对土壤进行压沙改良。因为黏土虽然对土壤中的肥料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但是其通透性较差,下雨时容易发涝而干旱时土壤常常坚硬无比,这样不仅不利于花生的生长发育,而且给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的锄刨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困难。压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压沙量根据不同土壤的实际情况而定,大约保持在15m3/667㎡左右,将沙子撒在土壤表面,然后进行深耕操作,使黏土与沙子均匀混合。
1.3 进行轮作
每种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从土壤中汲取的养分大致是相同的,在同一块土壤中连续种植某种植物,会使土壤中的养分失调、生物链失衡、病虫害高发,从而阻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花生对这此的敏感度非常高,据试验调查表明:在同一块土壤中连续两年种植花生会使花生减产20%左右,连续3年种植会减产35%,连续种植年限越多花生产量越低。因此,要想实现花生的高产优质就必须进行轮作种植,不能在同一块土壤中连续种植花生。可以和花生进行轮作的农作物有棉花、蔬菜等,轮作周期一般控制在3年左右。
2 种子的选择和播种前处理
2.1 种子的选择
高产花生的种植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是种子选择。在选择花生种子时,要根据土壤实际情况以及本地区的气候情况选择最适合在本地区栽种的优良种子。优良种子不仅可以提高花生的成活率,而且生长出来的花生茎枝粗壯,叶子肥大整齐,可以很好地抵抗倒伏现象的发生。选择适合本地区栽种的优良品种,还可以提高单株花生的结果数目,而且单个果实也非常饱满。选择经过审定并已经推广、生育期适中、株型紧凑、果实集中、抗旱抗病能力较强的优良种子,如;唐油四号、白沙1016、锦花5号、大白沙、鲁花十二等非常重要。
2.2 播种前处理
种植前必须对花生种子进行适当的处理,具体措施如下:
2.2.1 种子发芽试验
在播种前,随机取少量的花生种子进行发芽试验,发芽率至少达到90%以上才算合格,否则就必须另选种子。
2.2.2 晒种去皮
播种前要对花生种子进行带壳晾晒,一般在花生种植前15d左右进行,选择晴朗的天气,从上午9时晾晒到下午3时左右。具体方法是:找一块比较平整干燥的地方,将花生种子平铺,厚度保持在10cm左右,每隔一段时间进行翻动,晒种时间3d左右为宜。晒种可以有效解决种子在存放过程中的受潮问题,也避免了病菌感染等问题的发生。带壳晒种完成后进行去皮处理。
2.2.3 种子再筛选
区别于上述2.1中所描述的选种,此次种子筛选不是对种子品种的筛选,而是在种子品种确定的前提下,选择花生仁相对较大、整齐饱满、色泽良好、没有受到机械损害的花生仁,使种子的质量进一步提高,有利于提高花生产量。
2.2.4 根瘤菌拌种
在花生播种之前,将花生种子沾上与之相适应的根瘤菌,这样做有利于花生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结瘤固氮。花生种子拌根瘤菌的量要把握适中,一般每700㎡加拌26g的根瘤菌粉比较合适,将花生根瘤菌粉加120m水进行溶解,最后将花生根瘤菌溶液均匀的涂抹在花生种子上。
3 合理整地施肥
花生的生长发育对土壤有很高的要求,栽种花生的土壤必须具备深厚的活土层和疏松的耕作层,以保证土壤有良好的通透性。种子在发育过程中要从空气中吸收大量的元素以及进行有氧呼吸等,所以在种植花生之前要对土壤进行合理的翻整。在上一轮作物收割完成后对土壤进行灭茬秋翻等操作,最后做成新垄,根据需要选择地膜进行覆盖,让土地好好地休息。在整地过程中还要对土壤适量施肥,选择合适的绿色农家肥,将肥料均匀地撒在土壤表面,让肥料随着整地的进行与土壤均匀混合。根据土壤的实际情况一般每公顷施磷酸二铵200kg、硫酸钾100kg。如果是酸性土壤,则还必须在施基肥时加施石灰,酸碱度在6.0~6.5之间的,每公顷施石灰400kg;酸碱度在5.5~6.0之间的,每公顷施石灰700kg。
4 选择最佳时间播种
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每种农作物都有自己适宜的耕种季节,花生的种植也不例外。花生一般种植在距离土壤表面大约5cm的地方,春季5cm的地层温度大概在15℃摄氏度,这个温度最适合花生出苗期和幼苗期的生长。种植时间在五月上旬较为适宜。选择种植时间时还要检测土壤中的墒情,必须在墒情较好的时候把花生种植下去,以保证花生在出苗期和幼苗期有足够的水分。若遇到干旱年景,还要在种植花生之前进行人工造墒,在花生种植的沟或者坑里注入水分,然后再种植。 5 种植密度合理
花生和其他的农作物一样,生长过程中需要养分、水分、光照等。因此,在种植时必须考虑种植密度。种植密度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种植密度过大会导致花生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养分、水分、光照等不足,使花生不能健壮成长,进而影响花生的产量和质量;种植密度太小,虽然每株花生的养分、水分、光照、空气等条件得到满足,但又降低了土地的利用率,即使每株花生都长得很好,但其数量较少,总产量还是上不去。合理的花生种植有两种方式:第一,垄作。采用垄作方式进行种植,要求垄与垄之间的距离大致保持在50cm左右,穴与穴的距离在15cm左右较为适宜,如果按照以上的要求进行栽培,既能保证每株花生的健康生长,又能避免种植面积的浪费,进而提高花生的产量和质量。第二,覆膜畦作。畦作要求一畦两行,小行距为40cm,穴与穴的距离保持在13~17cm。无论采用哪种方法种植,都是每穴两粒种子,每公顷大约为12万~15万穴。
6 田间管理
播种只是完成了花生种植的第一步,要想让花生高产还必须有良好的田间管理。
6.1 出苗后松土
为了保证花生幼苗时期的良好发育,必须在花生出苗后及时松土,以提高土壤的通透性,让花生根部可以自由地进行有氧呼吸,促进花生苗的生长。此外,有的花生种子没有出苗很大原因是由于土壤表面板结,阻挡了部分花生苗的出土。松土可以将土壤表面的板结层打破,让土壤变得疏松,进而帮助那些未出苗的种子快速出苗,提高花生种子的出苗率。
6.2 出苗后浇水和施肥
花生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都需要充足的水分,所以必须适时地给花生苗浇水,防止因为干旱而影响花生的产量与质量。在浇水时必须采用小水浇灌,有条件的采用喷灌。浇灌时切忌用大水,因为大水一方面会使土壤板结严重从而阻碍花生下针;另一方面会使土壤发软,容易使花生植株发生倒伏现象。最可怕的是不能把握适当的浇水量,将花生根部直接浸泡在水中,如果不及时排水则会造成根部腐烂的严重后果。在花生苗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如果发现有叶片发黄的现象,则说明土壤中的养分不足,应适当施肥,以保证充足的养分供应,例如在土壤中追施适量的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等肥料。当然,施肥必须保证适量均匀,过量的肥料会将花生苗烧死。
6.3 喷施叶肥
叶子是光合作用发生的主要场所,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光合作用。为了有效地延长叶子的功能期,在花生的栽培过程中必须施叶肥。施叶肥的时间一般在花生结果的中后期进行,因为此时叶子的功能已开始逐渐衰退,施叶肥可以延长叶子的功能期,使叶子在结果时还能给花生提供足够的能量,保证花生种子饱满,对提高花生产量有直接作用。浓度较低的磷酸二氢钾、尿素溶液都是很好的叶面肥,每隔七d喷一次,共喷3次即可。
7 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我国常见的花生病虫害包括病毒病、褐斑病、黑斑病、青枯病和锈病5种。本文着重介绍病毒病、黑斑病和褐斑病的症状以及防治措施。
7.1 病毒病及其防治方法
7.1.1 常见病毒病的种类及其发病症状
轻斑驳、黄花叶、牙枯是我国常见的花生病毒病。
花生轻斑驳病毒病是由花生条纹病毒引起的,感染此病毒的植株首先会在嫩叶子上出现褪绿斑,然后演变成浅绿色和绿色的斑駁。该病毒发病比较早,且病毒扩散的速度非常快,一旦发现必须马上采取措施进行根治。
花生黄花叶病毒病是由黄瓜花叶病毒引起的,其主要症状是:前期在顶端嫩叶上会出现褪绿黄斑,叶片呈卷曲状,后期会发展为黄绿相间的黄花叶。感染黄花叶病毒的植株相较于其他健康植株较矮,而且黄花叶病毒的传染速度也很快。
牙枯病是由番茄斑萎病毒引发的,其主要症状是:感染植株的顶端叶子上会出现褪黄绿色斑点,后期会逐渐导致花生叶子枯萎脱落,顶端生长受到严重抑制。
7.1.2 病毒病的防止方法
病毒病的防范措施很多。一是在种子培育时,采用隔离繁殖的方法,可以培养出病毒少或者无毒的种子,有效减少侵染源。二是选用豫花1号、豫花7号等感染危害不大,且传染率较低的花生种子,最好选择大粒花生仁的进行栽种。三是尽量采用地膜覆盖技术,地膜覆盖种植花生可以有效地减少病毒的传染。四是及时清除田间的杂草,减少病毒的来源。五是定期进行病毒检查,发现病毒马上根治,及时切断病毒的传播路径,严禁从病毒区选取种子。六是采用药剂根除病毒,根据实际病毒的种类和感染程度,选择合适的药剂,配置成溶液喷洒在患病的植株上。药剂的浓度一定要把握好,浓度过大会将花生植株杀死,浓度过小则不能根治病毒的传染。
7.2 褐斑病和黑斑病的防止措施
褐斑病和黑斑病也是花生常见的病虫害之一,防止方法如下:
7.2.1 换茬轮作
褐斑病和黑斑病的寄主比较单一,只寄生在花生植株上,将花生与其他的农作物轮作,可以使病毒因失去寄主而死亡,进而减少病毒感染的可能性。
7.2.2 减少病源
在花生种植前,先将上一茬遗留下来的病毒叶子清理干净,避免将病毒传染下去,这样就有效地减少了病毒源,降低了花生感染褐斑病和黑斑病的概率。
7.2.3 合理选种
选用耐病的品种做花生种子,这样花生自身的抵抗病毒能力加强,不容易感染褐斑病和黑斑病。
7.2.4 加强管理
合理密植、及时除草、适时喷洒药剂等都可以有效地防止褐斑病和黑斑病的感染与传播。
8 适时收割
除了上面提到的增产方法外,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收割也是增加花生产量的有效措施之一。根据多年的花生栽培管理经验,笔者认为判断花生是否已经到达最适宜的收获时间主要考虑三个方面:
(1)根据所选花生品种的生育期来判断。不同的品种从种植到收割的时间不同。普通花生的生育期大约为三个月左右。
(2)从气候方面考虑。主要考虑的是温度,一般情况下,当昼夜平均温度低于12℃时,花生几乎就不再生长,这时便可以进行收割。
(3)对花生植株进行观察。当花生的果实已经饱满时,花生植株的顶端就会停止生长,顶端的叶子就会变黄,植株中部的叶子就会从植株上脱落下来,看到这种现象,就可以对花生进行收割了。
9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获得高产高质的花生,必须注意花生种植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例如土壤的改良、种子的选择、病虫害的防治、种植和收割时间的适宜都是影响花生产量的重要因素,如果每个环节的工作都尽量做好,获得高产优质的花生就不是一件难事。
参考文献
[1]高金芬.地膜花生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报,2007(03).
[2]李芬.花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报,2008(09).
[3]余露.优拌花生创优产[J].农药市场信息报,2011(11).
[4]姚士昌.谈谈花生种子的收获贮藏问题[J].花生学报,2012(03).
[5]戴小红.花生高产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2009(04).
【关键字】花生;高产花生;栽培;管理
近年来,花生在我国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但是,有的地方由于种植技术落后或者缺少科学的管理方法,产量一直上不去,停留在667㎡200kg左右。花生种植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对花生的产量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要想提高花生的产量,就必须注意花生栽培过程中的每个环节。
1 耕作土壤的管理
花生是一种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农作物,花生的根部生长需要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土壤中的水分、养料、热量必须协调才能保证花生茁壮地生长。与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相比,花生生长对土壤的要求显得格外苛刻。
1.1 深耕
深耕顾名思义就是在花生种植之前,将种植土壤进行较深的耕作,也就是翻土。深耕可以使土壤松弛,增加土壤中的空气含量,增强花生的抗旱抗涝能力,进而促进花生的生长发育。深耕的深度一般把握在30cm左右,每3年进行一次深耕即可。
1.2 改良黏土
如果种植花生的土壤主要成分为黏土,那么在种植之前必须对土壤进行压沙改良。因为黏土虽然对土壤中的肥料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但是其通透性较差,下雨时容易发涝而干旱时土壤常常坚硬无比,这样不仅不利于花生的生长发育,而且给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的锄刨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困难。压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压沙量根据不同土壤的实际情况而定,大约保持在15m3/667㎡左右,将沙子撒在土壤表面,然后进行深耕操作,使黏土与沙子均匀混合。
1.3 进行轮作
每种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从土壤中汲取的养分大致是相同的,在同一块土壤中连续种植某种植物,会使土壤中的养分失调、生物链失衡、病虫害高发,从而阻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花生对这此的敏感度非常高,据试验调查表明:在同一块土壤中连续两年种植花生会使花生减产20%左右,连续3年种植会减产35%,连续种植年限越多花生产量越低。因此,要想实现花生的高产优质就必须进行轮作种植,不能在同一块土壤中连续种植花生。可以和花生进行轮作的农作物有棉花、蔬菜等,轮作周期一般控制在3年左右。
2 种子的选择和播种前处理
2.1 种子的选择
高产花生的种植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是种子选择。在选择花生种子时,要根据土壤实际情况以及本地区的气候情况选择最适合在本地区栽种的优良种子。优良种子不仅可以提高花生的成活率,而且生长出来的花生茎枝粗壯,叶子肥大整齐,可以很好地抵抗倒伏现象的发生。选择适合本地区栽种的优良品种,还可以提高单株花生的结果数目,而且单个果实也非常饱满。选择经过审定并已经推广、生育期适中、株型紧凑、果实集中、抗旱抗病能力较强的优良种子,如;唐油四号、白沙1016、锦花5号、大白沙、鲁花十二等非常重要。
2.2 播种前处理
种植前必须对花生种子进行适当的处理,具体措施如下:
2.2.1 种子发芽试验
在播种前,随机取少量的花生种子进行发芽试验,发芽率至少达到90%以上才算合格,否则就必须另选种子。
2.2.2 晒种去皮
播种前要对花生种子进行带壳晾晒,一般在花生种植前15d左右进行,选择晴朗的天气,从上午9时晾晒到下午3时左右。具体方法是:找一块比较平整干燥的地方,将花生种子平铺,厚度保持在10cm左右,每隔一段时间进行翻动,晒种时间3d左右为宜。晒种可以有效解决种子在存放过程中的受潮问题,也避免了病菌感染等问题的发生。带壳晒种完成后进行去皮处理。
2.2.3 种子再筛选
区别于上述2.1中所描述的选种,此次种子筛选不是对种子品种的筛选,而是在种子品种确定的前提下,选择花生仁相对较大、整齐饱满、色泽良好、没有受到机械损害的花生仁,使种子的质量进一步提高,有利于提高花生产量。
2.2.4 根瘤菌拌种
在花生播种之前,将花生种子沾上与之相适应的根瘤菌,这样做有利于花生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结瘤固氮。花生种子拌根瘤菌的量要把握适中,一般每700㎡加拌26g的根瘤菌粉比较合适,将花生根瘤菌粉加120m水进行溶解,最后将花生根瘤菌溶液均匀的涂抹在花生种子上。
3 合理整地施肥
花生的生长发育对土壤有很高的要求,栽种花生的土壤必须具备深厚的活土层和疏松的耕作层,以保证土壤有良好的通透性。种子在发育过程中要从空气中吸收大量的元素以及进行有氧呼吸等,所以在种植花生之前要对土壤进行合理的翻整。在上一轮作物收割完成后对土壤进行灭茬秋翻等操作,最后做成新垄,根据需要选择地膜进行覆盖,让土地好好地休息。在整地过程中还要对土壤适量施肥,选择合适的绿色农家肥,将肥料均匀地撒在土壤表面,让肥料随着整地的进行与土壤均匀混合。根据土壤的实际情况一般每公顷施磷酸二铵200kg、硫酸钾100kg。如果是酸性土壤,则还必须在施基肥时加施石灰,酸碱度在6.0~6.5之间的,每公顷施石灰400kg;酸碱度在5.5~6.0之间的,每公顷施石灰700kg。
4 选择最佳时间播种
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每种农作物都有自己适宜的耕种季节,花生的种植也不例外。花生一般种植在距离土壤表面大约5cm的地方,春季5cm的地层温度大概在15℃摄氏度,这个温度最适合花生出苗期和幼苗期的生长。种植时间在五月上旬较为适宜。选择种植时间时还要检测土壤中的墒情,必须在墒情较好的时候把花生种植下去,以保证花生在出苗期和幼苗期有足够的水分。若遇到干旱年景,还要在种植花生之前进行人工造墒,在花生种植的沟或者坑里注入水分,然后再种植。 5 种植密度合理
花生和其他的农作物一样,生长过程中需要养分、水分、光照等。因此,在种植时必须考虑种植密度。种植密度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种植密度过大会导致花生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养分、水分、光照等不足,使花生不能健壮成长,进而影响花生的产量和质量;种植密度太小,虽然每株花生的养分、水分、光照、空气等条件得到满足,但又降低了土地的利用率,即使每株花生都长得很好,但其数量较少,总产量还是上不去。合理的花生种植有两种方式:第一,垄作。采用垄作方式进行种植,要求垄与垄之间的距离大致保持在50cm左右,穴与穴的距离在15cm左右较为适宜,如果按照以上的要求进行栽培,既能保证每株花生的健康生长,又能避免种植面积的浪费,进而提高花生的产量和质量。第二,覆膜畦作。畦作要求一畦两行,小行距为40cm,穴与穴的距离保持在13~17cm。无论采用哪种方法种植,都是每穴两粒种子,每公顷大约为12万~15万穴。
6 田间管理
播种只是完成了花生种植的第一步,要想让花生高产还必须有良好的田间管理。
6.1 出苗后松土
为了保证花生幼苗时期的良好发育,必须在花生出苗后及时松土,以提高土壤的通透性,让花生根部可以自由地进行有氧呼吸,促进花生苗的生长。此外,有的花生种子没有出苗很大原因是由于土壤表面板结,阻挡了部分花生苗的出土。松土可以将土壤表面的板结层打破,让土壤变得疏松,进而帮助那些未出苗的种子快速出苗,提高花生种子的出苗率。
6.2 出苗后浇水和施肥
花生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都需要充足的水分,所以必须适时地给花生苗浇水,防止因为干旱而影响花生的产量与质量。在浇水时必须采用小水浇灌,有条件的采用喷灌。浇灌时切忌用大水,因为大水一方面会使土壤板结严重从而阻碍花生下针;另一方面会使土壤发软,容易使花生植株发生倒伏现象。最可怕的是不能把握适当的浇水量,将花生根部直接浸泡在水中,如果不及时排水则会造成根部腐烂的严重后果。在花生苗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如果发现有叶片发黄的现象,则说明土壤中的养分不足,应适当施肥,以保证充足的养分供应,例如在土壤中追施适量的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等肥料。当然,施肥必须保证适量均匀,过量的肥料会将花生苗烧死。
6.3 喷施叶肥
叶子是光合作用发生的主要场所,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光合作用。为了有效地延长叶子的功能期,在花生的栽培过程中必须施叶肥。施叶肥的时间一般在花生结果的中后期进行,因为此时叶子的功能已开始逐渐衰退,施叶肥可以延长叶子的功能期,使叶子在结果时还能给花生提供足够的能量,保证花生种子饱满,对提高花生产量有直接作用。浓度较低的磷酸二氢钾、尿素溶液都是很好的叶面肥,每隔七d喷一次,共喷3次即可。
7 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我国常见的花生病虫害包括病毒病、褐斑病、黑斑病、青枯病和锈病5种。本文着重介绍病毒病、黑斑病和褐斑病的症状以及防治措施。
7.1 病毒病及其防治方法
7.1.1 常见病毒病的种类及其发病症状
轻斑驳、黄花叶、牙枯是我国常见的花生病毒病。
花生轻斑驳病毒病是由花生条纹病毒引起的,感染此病毒的植株首先会在嫩叶子上出现褪绿斑,然后演变成浅绿色和绿色的斑駁。该病毒发病比较早,且病毒扩散的速度非常快,一旦发现必须马上采取措施进行根治。
花生黄花叶病毒病是由黄瓜花叶病毒引起的,其主要症状是:前期在顶端嫩叶上会出现褪绿黄斑,叶片呈卷曲状,后期会发展为黄绿相间的黄花叶。感染黄花叶病毒的植株相较于其他健康植株较矮,而且黄花叶病毒的传染速度也很快。
牙枯病是由番茄斑萎病毒引发的,其主要症状是:感染植株的顶端叶子上会出现褪黄绿色斑点,后期会逐渐导致花生叶子枯萎脱落,顶端生长受到严重抑制。
7.1.2 病毒病的防止方法
病毒病的防范措施很多。一是在种子培育时,采用隔离繁殖的方法,可以培养出病毒少或者无毒的种子,有效减少侵染源。二是选用豫花1号、豫花7号等感染危害不大,且传染率较低的花生种子,最好选择大粒花生仁的进行栽种。三是尽量采用地膜覆盖技术,地膜覆盖种植花生可以有效地减少病毒的传染。四是及时清除田间的杂草,减少病毒的来源。五是定期进行病毒检查,发现病毒马上根治,及时切断病毒的传播路径,严禁从病毒区选取种子。六是采用药剂根除病毒,根据实际病毒的种类和感染程度,选择合适的药剂,配置成溶液喷洒在患病的植株上。药剂的浓度一定要把握好,浓度过大会将花生植株杀死,浓度过小则不能根治病毒的传染。
7.2 褐斑病和黑斑病的防止措施
褐斑病和黑斑病也是花生常见的病虫害之一,防止方法如下:
7.2.1 换茬轮作
褐斑病和黑斑病的寄主比较单一,只寄生在花生植株上,将花生与其他的农作物轮作,可以使病毒因失去寄主而死亡,进而减少病毒感染的可能性。
7.2.2 减少病源
在花生种植前,先将上一茬遗留下来的病毒叶子清理干净,避免将病毒传染下去,这样就有效地减少了病毒源,降低了花生感染褐斑病和黑斑病的概率。
7.2.3 合理选种
选用耐病的品种做花生种子,这样花生自身的抵抗病毒能力加强,不容易感染褐斑病和黑斑病。
7.2.4 加强管理
合理密植、及时除草、适时喷洒药剂等都可以有效地防止褐斑病和黑斑病的感染与传播。
8 适时收割
除了上面提到的增产方法外,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收割也是增加花生产量的有效措施之一。根据多年的花生栽培管理经验,笔者认为判断花生是否已经到达最适宜的收获时间主要考虑三个方面:
(1)根据所选花生品种的生育期来判断。不同的品种从种植到收割的时间不同。普通花生的生育期大约为三个月左右。
(2)从气候方面考虑。主要考虑的是温度,一般情况下,当昼夜平均温度低于12℃时,花生几乎就不再生长,这时便可以进行收割。
(3)对花生植株进行观察。当花生的果实已经饱满时,花生植株的顶端就会停止生长,顶端的叶子就会变黄,植株中部的叶子就会从植株上脱落下来,看到这种现象,就可以对花生进行收割了。
9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获得高产高质的花生,必须注意花生种植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例如土壤的改良、种子的选择、病虫害的防治、种植和收割时间的适宜都是影响花生产量的重要因素,如果每个环节的工作都尽量做好,获得高产优质的花生就不是一件难事。
参考文献
[1]高金芬.地膜花生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报,2007(03).
[2]李芬.花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报,2008(09).
[3]余露.优拌花生创优产[J].农药市场信息报,2011(11).
[4]姚士昌.谈谈花生种子的收获贮藏问题[J].花生学报,2012(03).
[5]戴小红.花生高产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