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代中国,科学文化建设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必经之路,是构建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推动力,更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科学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向社会化的方向发展,使得科学文化本身包含了社会层面的因素。在科学文化向社会化靠拢的过程中,还应当重视科学普及和科学教育,从而让科学文化建设更加具有创新性和活力。本文将主要从中国科学文化现状和推动科学文化建设的建议两个方面来对科学文化建设进行探讨。
关键词:科学文化建设;科学普及;科学教育
我国长期以来将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作为科学事业发展进步的重要途径,虽然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备受重视,但其中所蕴含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还远远没有得到内化,还没有完全被公众理解,公众对科学文化的理解还停留在一个比较浅显的程度。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我国的科学文化建设应该更偏向于科学普及和科学教育两个方面,从而让科学文化的发展更加具有创新意识和活力。
一、中国科学文化建设现状
(一)公民科学素质水平
公众对科学文化的理解、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基本反映了公民的科学素质水平。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我国的公民科学素质调查中,具有科学素质的公民占比在缓慢增加。尽管和一些发达国家想比,我国在这方面还有很大差距,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的科学文化在向前发展进步。就用美国举例来说,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到21实际初期的二十年时间里,美国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在快速提升,这与美国当时所推行的科学普及和科学教育改革有密切的关系。从上述例子来看,受教育的程度决定着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水平。具备科学文化素质的公民比例是随着公民文化程度的提高而增加的。除了受教育程度,科学素质的提高还离不开科学教育。
(二)公众对科学家群体的态度
公众对科学家的社会声望以及职业期待从来都是排在前五名的,但是从最近十年的情况来看,公众对科学家群体的社会声望和职业期待出现下降的趋势。在我国,公众对科学家群体的态度反映的是公众对科学为社会带来的社会价值的认同程度以及社会文化中是否具有科学因素,但这种认同程度和科学因素却在不断降低。相关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有期望进入科学相关行业的学生不足美国的一半,远低于OECD國家的均值。显然,公众对科学家的职业期待与学生的从业意愿没有很大的关联,但也足以表明和受教育程度存在关联。
(三)公众对科学技术的支持态度
中国的公众对科学技术一直持支持态度,且支持的比例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程度,公众基础较为广泛。例如,有的科学研究虽然不能立刻产生明显的作用和效益,但是公众认为这样的研究是有必要的,政府方面应当予以支持,支持这种说法的公民比例在十一年间就从74%攀升到了81%,可见公众对基础研究的重要性的认识在不断提升,但这仍与更深层次的科学研究有着较远的距离。
二、推动科学文化建设的建议
(一)科学教育方面
若要推动科学文化建设,就必须重视科学教育,但从当前我国中小学的教育现状来看,义务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部分教师的科学素质不高、教材的版本与实际情况不符、课程标准定位模糊等。因此,进一步推动中小学教育的发展需要热爱教育事业的科学家的加入,参与到课程标准的制定以及教材的编写上来,让科学与教育彼此融合,实现有效衔接。除此之外,要对科学教师进行定期的专业化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还需要对现有的教育体制进行改革,否则会严重制约着科学教育的发展。
(二)科学普及方面
科学普及除了要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外,还要利用科普活动等来提升公众对科学文化的参与度,要推动科学文化向更大范围辐射。除此之外,还要提升政府机关公务员和媒体从业人员的科学素质水平,政府机关公务员的科学素质对社会的科学文化建设水平有着重要影响,关乎科学文化未来的发展,而媒体从业人员的科学素质会影响到公众对科学的态度及认知,所以提升公务员和媒体从业人员的科学素质是很有必要的。
(三)科学文化建设的核心
科学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在科学普及和科学教育的基础上,对科学进行更深入地探究,以此让公众的头脑中形成科学精神。要特别注重科学精神在公众之间的宣扬和培育,要为公众澄清谣言,为他们讲解正确权威的答案。科学文化建设,重在科学实践和科学精神,科学结论正确与否,需要通过实践才能检验出来,而科学精神是要求公众保持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用辩证和批判的意识来看待科学,在探索中学习和体验科学,享受科学带来的乐趣,进一步解放公众的思想,推动科学文化建设向更长远的方向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科学文化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我国的多年发展结果表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就必须大力搞建设,一心一意发展科学文化,要提高公众对科学文化的认同感,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利用信息技术为科学文化的发展拓宽道路。科学文化建设不仅需要科学教育,即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还要注重科学普及,让更多的社会主体融入到科学文化建设中来,实现“内外兼修”。
参考文献:
[1]郑念.应高度重视科学文化的建设和传播[J].科学与社会,2019,9(01).
[2]李正风,武晨箫.关于科学文化建设相关问题的思考[J].科学与社会,2017,7(03).
[3]郑念,王明.科学文化建设:现实需求与未来走向[J].科学与社会,2017,7(02).
关键词:科学文化建设;科学普及;科学教育
我国长期以来将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作为科学事业发展进步的重要途径,虽然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备受重视,但其中所蕴含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还远远没有得到内化,还没有完全被公众理解,公众对科学文化的理解还停留在一个比较浅显的程度。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我国的科学文化建设应该更偏向于科学普及和科学教育两个方面,从而让科学文化的发展更加具有创新意识和活力。
一、中国科学文化建设现状
(一)公民科学素质水平
公众对科学文化的理解、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基本反映了公民的科学素质水平。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我国的公民科学素质调查中,具有科学素质的公民占比在缓慢增加。尽管和一些发达国家想比,我国在这方面还有很大差距,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的科学文化在向前发展进步。就用美国举例来说,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到21实际初期的二十年时间里,美国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在快速提升,这与美国当时所推行的科学普及和科学教育改革有密切的关系。从上述例子来看,受教育的程度决定着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水平。具备科学文化素质的公民比例是随着公民文化程度的提高而增加的。除了受教育程度,科学素质的提高还离不开科学教育。
(二)公众对科学家群体的态度
公众对科学家的社会声望以及职业期待从来都是排在前五名的,但是从最近十年的情况来看,公众对科学家群体的社会声望和职业期待出现下降的趋势。在我国,公众对科学家群体的态度反映的是公众对科学为社会带来的社会价值的认同程度以及社会文化中是否具有科学因素,但这种认同程度和科学因素却在不断降低。相关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有期望进入科学相关行业的学生不足美国的一半,远低于OECD國家的均值。显然,公众对科学家的职业期待与学生的从业意愿没有很大的关联,但也足以表明和受教育程度存在关联。
(三)公众对科学技术的支持态度
中国的公众对科学技术一直持支持态度,且支持的比例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程度,公众基础较为广泛。例如,有的科学研究虽然不能立刻产生明显的作用和效益,但是公众认为这样的研究是有必要的,政府方面应当予以支持,支持这种说法的公民比例在十一年间就从74%攀升到了81%,可见公众对基础研究的重要性的认识在不断提升,但这仍与更深层次的科学研究有着较远的距离。
二、推动科学文化建设的建议
(一)科学教育方面
若要推动科学文化建设,就必须重视科学教育,但从当前我国中小学的教育现状来看,义务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部分教师的科学素质不高、教材的版本与实际情况不符、课程标准定位模糊等。因此,进一步推动中小学教育的发展需要热爱教育事业的科学家的加入,参与到课程标准的制定以及教材的编写上来,让科学与教育彼此融合,实现有效衔接。除此之外,要对科学教师进行定期的专业化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还需要对现有的教育体制进行改革,否则会严重制约着科学教育的发展。
(二)科学普及方面
科学普及除了要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外,还要利用科普活动等来提升公众对科学文化的参与度,要推动科学文化向更大范围辐射。除此之外,还要提升政府机关公务员和媒体从业人员的科学素质水平,政府机关公务员的科学素质对社会的科学文化建设水平有着重要影响,关乎科学文化未来的发展,而媒体从业人员的科学素质会影响到公众对科学的态度及认知,所以提升公务员和媒体从业人员的科学素质是很有必要的。
(三)科学文化建设的核心
科学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在科学普及和科学教育的基础上,对科学进行更深入地探究,以此让公众的头脑中形成科学精神。要特别注重科学精神在公众之间的宣扬和培育,要为公众澄清谣言,为他们讲解正确权威的答案。科学文化建设,重在科学实践和科学精神,科学结论正确与否,需要通过实践才能检验出来,而科学精神是要求公众保持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用辩证和批判的意识来看待科学,在探索中学习和体验科学,享受科学带来的乐趣,进一步解放公众的思想,推动科学文化建设向更长远的方向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科学文化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我国的多年发展结果表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就必须大力搞建设,一心一意发展科学文化,要提高公众对科学文化的认同感,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利用信息技术为科学文化的发展拓宽道路。科学文化建设不仅需要科学教育,即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还要注重科学普及,让更多的社会主体融入到科学文化建设中来,实现“内外兼修”。
参考文献:
[1]郑念.应高度重视科学文化的建设和传播[J].科学与社会,2019,9(01).
[2]李正风,武晨箫.关于科学文化建设相关问题的思考[J].科学与社会,2017,7(03).
[3]郑念,王明.科学文化建设:现实需求与未来走向[J].科学与社会,2017,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