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血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因素研究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ming26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主要因素,以提升临床检验的准确性。方法:随机收集我院于2012年8月~2013年8月的不合格血常规标本100份进行分析。结果:在100份不合格血常规标本中,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为:人为因素43份,占43.00%;生理因素31份,占31.00%;试剂因素26份,占26.00%。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必须要重视这些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以提高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及可靠性。
  关键词:血常规;临床检验;影响因素
  血常规检验是临床中最常见的检验项目之一,血常规检验结果能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1]。但在实际的血常规检验工作中,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多种多样,使检验结果产生较大的偏差,不利于临床诊断及治疗工作的开展。为了分析对血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我院将100份不合格血常规标本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收集我院于2012年8月~2013年8月的不合格血常规标本100份,其中男62份,女38份,年龄22~57岁,平均为(39.6±3.3)岁。
  1.2方法
  将100份不合格血常规标本送至血液检验室分析,采用迈瑞—5500全自动分析仪(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进行检测;抗凝剂选用乙二胺四乙酸盐,浓度为1.5mg/mL。
  1.3观察指标
  根据研究目的自行设计影响因素调查表,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生理状态、标本采集时间、采集方法及临床诊断等。
  2 结果
  在100份不合格血常规标本中,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三种:人为因素43份,占43.00%;生理因素31份,占31.00%;试剂因素26份,占26.00%。
  3 讨论
  血常规检验作为临床检验中的三大常规检验之一,也是检验科的基础工作[2]。血常规检验结果不仅为各种血液病提供依据,还能为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但在实际的临床血常规检验工作中,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多种多样,使检验结果产生较大的偏差,从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本研究中,通过分析不合格血常规标本发现,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主要因素包括人为因素、生理因素、试剂因素、病理因素以及静脉采血因素等。
  3.1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是影响血常规结果最主要的因素之一[3]。本研究中,人为因素占总影响因素的43.00%。在血常规检验工作中,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差错。由于部分检验人员的专业水平偏低或责任心不强,造成在收取标本时容易出现标本编号弄错或收错标本等情况,还有就是在检验时加错标本试剂或用量,从而影响血常规结果;(2)凝集,未充分混匀。
  末梢毛细血管和静脉血之间差异最小的血样是手指血,相对于静脉血,手指血的血小板计数比较低,白细胞计数较高,故可重复性及准确性较低。但在采血时,由于采血人员的专业水平较低,在取血时采用手指血,而非静脉血,导致血样容易产生凝集,未能充分混匀,在加上对抗凝剂的选择不合理,也容易导致血样凝聚,另外标本量和抗凝剂的比例过大或过小,也会导致溶血或凝血的发生;(3)采血技术不熟悉。采血时未能选择完整、无溃烂的皮肤,注射器与针头的连接等不紧固及针尖定位、进针方向等不合理,导致标本出现溶血及血肿;(4)输液时取血。患者在输液时进行取血,未能做到输液位置的对侧取血,只是在患者输液的同侧或输液留置针处取血,从而导致血液稀释,从而影响检验结果;(5)标本的运送、保存及检测时间。在血常规工作中,若血液标本的保存与运送时间过长,容易导致血细胞蒸发或出现代谢活动等,从而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另外,对于未能及时及时送检的标本,应及时储存到密闭容器中,严格控制低温(4±2)℃,但不允许高温或冷冻;如标本掉在油汀上,就会导致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偏高,从而影响检验结果。因此,在采用血液分析仪时应采用静脉血,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可靠性。主要是由于静脉血标本能有效预防血样形成小凝块,使进样时标本的混匀更充分。在采血过程中,应认真观察患者的采血部位的表面情况,并观察血液样本的稀释、抗凝性等,观察是否出现溶血或凝血状态。如在患者输液时进行采血,应于患者输液位置的对侧采血,以防发生交叉感染,并减少或预防血样被稀释,从而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3.2生理因素
  临床研究表明,在不同的生理时期,机体的血小板数量、白细胞数量及嗜酸性粒细胞数量都会出现一定的波动[4]。本研究中,生理因素占总影响因素的31.00%。因此,在血常规检验工作中,必须要提高对生理因素的重视。在采集血样前,应先询问患者在近期有无服用过可能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的药物。同时指导患者在血样采取前不得做剧烈运动,以防血细胞参数出现偏差,因此机体在剧烈运动后就会出现血液收缩现象,若此时采血检验,可能会出现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等指标偏高情况;当患者非空腹取血时,其体内的血液就会产生生理性稀释作用,从而导致Hb、RBC等指标偏低。当患者在静脉采血时,若存在紧张、恐惧等心理情绪,容易造成血液浓缩,从而影响检验结果。另外,还有少数患者的血小板对EDTA-K2不抗凝,从而导致血小板计数极少。因此,在血常规检验工作中,对于非急诊患者,应制定一个最合适的时间点进行采血,使患者在采血前保持最佳的生理状态,并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抗凝剂,以提高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3.3试剂因素
  在血常规检验工作中,对血液样本均需要先进行抗凝处理后再检验。医用抗凝剂的种类多种多样,不同的抗凝剂对血样的影响不同。临床研究表明,乙二胺四乙酸盐对血液中血小板及白细胞形态的影响比较小,是临床血常规检验最常用的抗凝剂[5]。本研究中,试剂因素占总影响因素的26.00%。通常情况下,抗凝剂与血液间的混合比例也会对血样质量造成影响,若血液的比例较小,而抗凝剂就会出现剩余,从而影响血样指标;而抗凝剂较少时,血液所占的比例较高,导致患者血浆容易产生微凝血块,而微凝血块会导致检验仪器阻塞,从而影响血液指标的测定。另外,血样经抗凝处理后,血液中白细胞形态机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而且白细胞形态的改变与抗凝剂的浓度、时间也有一定的关系。在血常规检验中,乙二胺四乙酸盐的抗凝浓度通常为1.5mg/mL,但当血样较少时,乙二胺四乙酸盐浓度就会不断升高,从而影响检验结果。
  3.4小结
  综上所述,在血常规检验工作中,检验人员在每一个操作步骤中都要认真对待,细心操作,以减少各种影响因素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同时提高对影响因素的重视,及时找出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提高血样质量及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及可靠性。
  参考文献:
  [1]束翠娟.影响血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因素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3,24(13):44-45.
  [2]虞红建.影响临床检验结果的因素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42(30):210.
  [3]岳彩霞.临床影响血常规的因素分析与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2013,28(12):74-75.
  [4]尚尉.血常规检验结果中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4,10(4):64-65.
  [5]于广亚.影响血常规检测结果相关因素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21(14):8-9.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评价结核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在快速诊断结核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确诊或疑诊结核患者进行 T-SPOT.TB 检测,检测其诊断结核病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在结核性疾病T-SPOT TB检测灵敏度为 90%(72/80),特异度为91.2%(62/68)。肺结核组T-SPOT.TB检测灵敏度为92.8 %(52/ 56),结核性胸膜炎组,检测灵敏度为83%(20/2
期刊
摘要:目的:对比研究不同方法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6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妈富隆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月经周期、经期天数、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及止血时间,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6个月并比较临床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在月经周期、经期天数、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和解决临床产科手术椎管内麻醉并发症头痛和腰痛。方法 对我院2009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600例临床产科剖宫产手术行椎管内CSEA麻醉,在行CSEA麻醉穿刺时,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穿刺,观察组单独使用联合麻醉穿刺包中腰穿细针穿刺,术后48小时、一周、两周、一月、三月随访患者椎管内麻醉并发症头痛和腰痛的发生率两组对照。结果 椎管内麻醉并发症头痛和腰痛的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肺部空洞性病变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100例CT扫描表现为肺内空洞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经病理确诊或临床综合诊断证实其病变性质,研究其影像学表现特征。结果 肺结核52例,肺癌19例,肺真菌病14例,肺脓肿13例,韦格氏肉芽肿2例。结论 肺内空洞性病变以结核性、癌性空洞最多见。对空洞分部、形态、大小、密度及周边结构的综合分析,是判断肺内空洞性病变性质的关键。  关键词:肺内空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咳喘宁治疗小儿寒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62例寒性咳嗽患儿,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1例患儿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31例患儿行基于中医理论研制的小儿咳喘宁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一个疗程后,观察组31例患儿中,痊愈16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31例患者中,痊愈9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有效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研究组给予小切口白内障摘除+PMMA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照组给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PMMA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变化情况、角膜水肿消失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经不同外科手术方法治疗后两组视力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13.33%,显著低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产前B超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检查的30例胎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胎儿均在分娩前给予超声检查。比较胎儿产后的脐带绕颈结果与B超检查结果。结果:产时确定具有脐带绕颈的共有11例,其中脐带绕颈1周有8例,脐带绕颈2周有2例,脐带绕颈3周有1例;采用B超诊断准确具有脐带绕颈的共有11例,脐带绕颈1周有8例,脐带绕颈2周有2例,脐
期刊
摘要:目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HA)术后选择3种不同时间开始康复训练对关节功能的影响,选择出康复效果最佳的时间。方法选择本院THA术后患者90例,用抽签法随机分为3组(各30例)。结果术后1个月末THA1与THA3组、THA2与THA3组Harri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术后3个月末THA1与THA2、3组的Harris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术后6个月末3组间Ha
期刊
摘要:目的对胎膜早破行阴道分挽的处理方法及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8月至2014年2月入住本院的52例胎膜早破行阴道分挽的孕产妇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入院的52例胎膜未破行阴道分挽的正常孕产妇作为对照组;并对两组孕产妇阴道分挽处理方法、母婴结局等资料作回顾性分析与对比。结果通过对两组行阴道分挽后的母婴结局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研究组在第二产程延长、产后出血、产粉助产、产褥感染、新生儿窒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轻量型部分可吸收超普疝装置(UHS)行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总结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应用UHS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12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27例全部治愈,随访 115例,随访率 90.5%,随访时间 1~24个月,平均10个月。术后发生腹股沟区慢性疼痛 5例,阴囊水肿 3例,皮下淤血 2例,脂肪液化2例,无感染、疝复发、睾丸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