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元曲作为一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形式,无论在内容、文体、格律上与诗词赋相比都更为复杂精巧,戏曲又以多层次的艺术形式,集合音乐、服装、诗词、表演等,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可以说,戏曲不仅是中华民族心理、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传统民俗的重要载体。
一、渗透式教学法——传统文化渗透教学始终
渗透式教学法在高中戏曲教学中应用,可以将传统文化渗透于戏曲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引发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思考。笔者对渗透式教学法在传承传统文化中的优势与渗透教学法的实施策略做出以下详细的阐述:
(一)渗透式教学法在传承传统文化中的优势
1.润物无声,紧连各部。渗透式教学法有润物无声,紧连各部的教学功能,通过渗透式教学法可以将传统文化如春雨般融入到戏曲教学中,将传统文化渗透在教学的各个部分,使学生即受到传统文化、传统思想的教育,又接受戏曲教学,在无形中形成传承的意识。
2.强化教学,任务驱动。教师针对戏曲人物或章节在每一部分设置一些问题,使学生带着任务进行探究性学习,实现学生对戏曲以及对戏曲中的传统文化的思考,实现戏曲教学与传统文化教学的双重胜利,提升了戏曲教学在语文教育中的地位。
(二)渗透式教学法在戏曲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实施策略
1.精准定位戏曲教学教育的切入点。每一部戏曲中都有独特的曲折故事和鲜明人物,不同戏曲所传达出的内涵也是不相同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戏曲教学时,要精准定位戏曲教学教育的切入点,从而更有利于渗透传统文化,提高戏曲教学的价值。以《窦娥冤》为例,教师应不再仅将教学重点放在戏曲社会背景、人物性格的分析上,而是要将教学的切入点放在窦娥精神对当下的意义上,尤其窦娥的“孝”,在押赴刑场之际,窦娥想到的依旧是年迈的婆婆,考虑到婆婆身体原因则从后街赶赴刑场。尤其00后基本都为独生子女,通过以“孝”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对“孝”的思考,将传统文化思想中的“孝道”渗透于戏曲教学中。
2.以问题形式渗透于戏曲教学环节中。首先,渗透教学主题。授课之前,教师要将传统文化渗透于教学主题之中,使学生明确学习讨论的主方向,从而保证传统文化的顺利渗透。以《窦娥冤》为例,教师可以明确本节课的教学主题,即“《窦娥冤》中传统美德对当下的启示探究”。
其次,渗透课前预习。戏曲教学的课前预习阶段,也要实现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师可以设置有关《窦娥冤》的问题,在问题中融入传统文化。例如,①元曲与诗词的区别;②关汉卿及其作品介绍等。借用此形式,学生在课前可以区分元曲与诗词的区别,感受元曲的精妙,促进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接受更多的传统文化形式。
再次,渗透课堂讨论。将传统文化渗透与课堂讨论之中,使学生在讨论中增加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进一步理解戏曲中的内涵。例如,《窦娥冤》教学时,教师可以设置讨论的问题:①窦娥有哪些可贵的德行;②窦娥誓愿成真除了窦娥真的冤枉感动上苍,还有什么;③窦娥最值得学习的品质是什么,对你有何启发,并谈谈未来你如何养成。
最后,渗透课堂总结。为了深化学生对传统知识的吸收,对戏曲内容的掌握,进行课堂总结是必不可少,通过师生互动的形式提高传统文化渗透的效率。
二、对比式教学法——在对比中深化传统文化理解
对比教学法可以选取我国不同时期的戏曲作品进行对比,但基于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接受度这一要求,通过将国内外戏曲作品进行对比,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民族心理、民族精神的认同。本节将分析对比式教学法在传承传统文化中的优势以及对比教学法实施策略。
(一)对比式教学在传承传统文化中的优势
1.对比异同,深化理解
在高中語文戏曲教学中采用对比式教学法可以通过对比中外戏曲的不同,帮助学生深化对传统戏曲的理解,从而提升学生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笔者选取《窦娥冤》与《哈姆雷特》做对比教学,以“孝”为对比点,使学生通过戏曲分析中外有关“孝”的认识与做法,促进传统“孝道”的传承。
2.举一反三,掌握精髓
通过对比中外戏剧的不同,学生更容易掌握本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例如《窦娥冤》与《哈姆雷特》的对比教学,学生更能充分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含蓄,为学生开辟传统文化学习的新方法。
(二)对比式教学法在戏曲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实施策略
1.选择同类型戏剧作对比。选择同类型戏剧作为对比对象,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中外对某一事件处理方式的不同,另一方面可以在对比中感受中外价值观念的差异。以《窦娥冤》与《哈姆雷特》为例,两篇戏剧都为悲剧,同类型戏剧进行对比才更有可比性,通过对比中西方两部悲剧代表的戏剧,不仅可以发现两篇戏剧在写作背景、社会环境、价值观念上的巨大不同,还可以发现一些相似之处。通过同类型戏剧的对比,在中外戏剧作品的不同中认识中国传统社会心理、民族风俗、民族价值观等。
2.找出对比对象的情感交合线。虽然《窦娥冤》与《哈姆雷特》对比有很大的不同,但是而这却有一条情感交合线,即“孝”。中西方在对待“孝”上有很大不同,比起哈姆雷特为父报仇、手刃仇人的直接,中国人的孝道则藏于细节之处,更能贴近现实生活。《窦娥冤》中描写到,窦娥由于担心婆婆看到自己被斩首的画面,担心婆婆身体,便改变了去往法场的路,从后街赶赴法场。这种对待长辈的“孝”是如此的细腻,在生活中小小的细节见证中国人的“孝道”,通过这种对比可以更深刻阐释中外孝道的不同,促进学生传统孝道的传承。
三、表演式教学法——亲身参与激发感悟与兴趣
表演式教学法在于学生参与,通过学生参与到表演中深刻体会戏曲中的人物精神与人物性格。本节将分析表演式教学法在传承传统文化中的优势以及表演式教学法实施策略。 (一)表演式教学在传承传统文化中的优势
1.学生本位,引人入情。表演式教学法重在学生的表演,这就肯定了学生本体地位。通过表演将学生引入戏曲的情境中,带动学生个人情感,大大提高学生理解与接受能力,而这也是促进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关键。
2.亲身体验,理解透彻。进行戏曲的演出,需要学生一遍一遍的排练与琢磨,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更细致的考究人物的性格和人物精神,实现对人物全面的认识,从而使学生在思想、价值观等上产生共鸣,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理解传统的认知观念,提高学生对传统戏剧的兴趣。
(二)表演式教学法在戏曲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实施策略
1.引导人物分析,加强表演指导。首先,人物分析。人物分析不仅需要学生自学理解,还需要同学、教师的引导,以此保证对人物形成全面的、深刻的认识。例如,在《窦娥冤》中,对窦娥人物的分析,包括勤劳、坚贞、勇敢、孝顺、节俭、善良等,窦娥人物所传达出的精神与美德则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缩影,学生通过人物分析可以看到劳动人民身上所具备的高贵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价值观,促进民族精神的传承。其次,加强表演指导。教师要进一步针对学生的表演做出指导,使学生更深刻的感受人物所传达的情感。
2.总结表演感悟,培养戏曲兴趣。组织学生总结表演感悟,促进学生将戏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窦娥冤》可以说是元曲艺术成就的最高代表,其作品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性,还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学生戏曲学习的佳品。戏曲兼容并蓄,在嬉笑怒骂中展现人间百态,一字一句皆是戏,以戏曲演化现实生活,形象的展现中国传统民俗,真实再现传统民族心理,因此戏曲是进行传统文化传承的有力载体。而戏曲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以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与鲜活的人物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对戏曲的喜爱,促进传戏曲的传承。
在高中戏曲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学,可以进一步提升语文的人文性特征,深化语文教学的文化行为,促进语文教学承担起人文思想与人文精神教育重任,是高中语文教学文本精神的集中体现。
参考文献:
[1]李妺,毛萍钰.高中古诗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探析——以孙立权的古诗文教学为例[J].山西青年,2020,000(007):243,245.
[2]廖聪文.从文体特征出发进行戏曲教学——以《窦娥冤》为例[J].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20(4):38-40.
[3]刘亚军.高中语文教學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探讨[J].精品,2020,000(003):P.1-1.
[4]曾禹梅.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与策略[J].新课程·下旬,2019(15):18-18.
[5]王文瑞.重拾《元曲》本该有的地位——以窦娥冤为例[J].青年时代,2019,000(011):11,30.
代纪兵,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第八高级中学教师。
一、渗透式教学法——传统文化渗透教学始终
渗透式教学法在高中戏曲教学中应用,可以将传统文化渗透于戏曲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引发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思考。笔者对渗透式教学法在传承传统文化中的优势与渗透教学法的实施策略做出以下详细的阐述:
(一)渗透式教学法在传承传统文化中的优势
1.润物无声,紧连各部。渗透式教学法有润物无声,紧连各部的教学功能,通过渗透式教学法可以将传统文化如春雨般融入到戏曲教学中,将传统文化渗透在教学的各个部分,使学生即受到传统文化、传统思想的教育,又接受戏曲教学,在无形中形成传承的意识。
2.强化教学,任务驱动。教师针对戏曲人物或章节在每一部分设置一些问题,使学生带着任务进行探究性学习,实现学生对戏曲以及对戏曲中的传统文化的思考,实现戏曲教学与传统文化教学的双重胜利,提升了戏曲教学在语文教育中的地位。
(二)渗透式教学法在戏曲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实施策略
1.精准定位戏曲教学教育的切入点。每一部戏曲中都有独特的曲折故事和鲜明人物,不同戏曲所传达出的内涵也是不相同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戏曲教学时,要精准定位戏曲教学教育的切入点,从而更有利于渗透传统文化,提高戏曲教学的价值。以《窦娥冤》为例,教师应不再仅将教学重点放在戏曲社会背景、人物性格的分析上,而是要将教学的切入点放在窦娥精神对当下的意义上,尤其窦娥的“孝”,在押赴刑场之际,窦娥想到的依旧是年迈的婆婆,考虑到婆婆身体原因则从后街赶赴刑场。尤其00后基本都为独生子女,通过以“孝”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对“孝”的思考,将传统文化思想中的“孝道”渗透于戏曲教学中。
2.以问题形式渗透于戏曲教学环节中。首先,渗透教学主题。授课之前,教师要将传统文化渗透于教学主题之中,使学生明确学习讨论的主方向,从而保证传统文化的顺利渗透。以《窦娥冤》为例,教师可以明确本节课的教学主题,即“《窦娥冤》中传统美德对当下的启示探究”。
其次,渗透课前预习。戏曲教学的课前预习阶段,也要实现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师可以设置有关《窦娥冤》的问题,在问题中融入传统文化。例如,①元曲与诗词的区别;②关汉卿及其作品介绍等。借用此形式,学生在课前可以区分元曲与诗词的区别,感受元曲的精妙,促进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接受更多的传统文化形式。
再次,渗透课堂讨论。将传统文化渗透与课堂讨论之中,使学生在讨论中增加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进一步理解戏曲中的内涵。例如,《窦娥冤》教学时,教师可以设置讨论的问题:①窦娥有哪些可贵的德行;②窦娥誓愿成真除了窦娥真的冤枉感动上苍,还有什么;③窦娥最值得学习的品质是什么,对你有何启发,并谈谈未来你如何养成。
最后,渗透课堂总结。为了深化学生对传统知识的吸收,对戏曲内容的掌握,进行课堂总结是必不可少,通过师生互动的形式提高传统文化渗透的效率。
二、对比式教学法——在对比中深化传统文化理解
对比教学法可以选取我国不同时期的戏曲作品进行对比,但基于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接受度这一要求,通过将国内外戏曲作品进行对比,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民族心理、民族精神的认同。本节将分析对比式教学法在传承传统文化中的优势以及对比教学法实施策略。
(一)对比式教学在传承传统文化中的优势
1.对比异同,深化理解
在高中語文戏曲教学中采用对比式教学法可以通过对比中外戏曲的不同,帮助学生深化对传统戏曲的理解,从而提升学生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笔者选取《窦娥冤》与《哈姆雷特》做对比教学,以“孝”为对比点,使学生通过戏曲分析中外有关“孝”的认识与做法,促进传统“孝道”的传承。
2.举一反三,掌握精髓
通过对比中外戏剧的不同,学生更容易掌握本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例如《窦娥冤》与《哈姆雷特》的对比教学,学生更能充分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含蓄,为学生开辟传统文化学习的新方法。
(二)对比式教学法在戏曲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实施策略
1.选择同类型戏剧作对比。选择同类型戏剧作为对比对象,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中外对某一事件处理方式的不同,另一方面可以在对比中感受中外价值观念的差异。以《窦娥冤》与《哈姆雷特》为例,两篇戏剧都为悲剧,同类型戏剧进行对比才更有可比性,通过对比中西方两部悲剧代表的戏剧,不仅可以发现两篇戏剧在写作背景、社会环境、价值观念上的巨大不同,还可以发现一些相似之处。通过同类型戏剧的对比,在中外戏剧作品的不同中认识中国传统社会心理、民族风俗、民族价值观等。
2.找出对比对象的情感交合线。虽然《窦娥冤》与《哈姆雷特》对比有很大的不同,但是而这却有一条情感交合线,即“孝”。中西方在对待“孝”上有很大不同,比起哈姆雷特为父报仇、手刃仇人的直接,中国人的孝道则藏于细节之处,更能贴近现实生活。《窦娥冤》中描写到,窦娥由于担心婆婆看到自己被斩首的画面,担心婆婆身体,便改变了去往法场的路,从后街赶赴法场。这种对待长辈的“孝”是如此的细腻,在生活中小小的细节见证中国人的“孝道”,通过这种对比可以更深刻阐释中外孝道的不同,促进学生传统孝道的传承。
三、表演式教学法——亲身参与激发感悟与兴趣
表演式教学法在于学生参与,通过学生参与到表演中深刻体会戏曲中的人物精神与人物性格。本节将分析表演式教学法在传承传统文化中的优势以及表演式教学法实施策略。 (一)表演式教学在传承传统文化中的优势
1.学生本位,引人入情。表演式教学法重在学生的表演,这就肯定了学生本体地位。通过表演将学生引入戏曲的情境中,带动学生个人情感,大大提高学生理解与接受能力,而这也是促进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关键。
2.亲身体验,理解透彻。进行戏曲的演出,需要学生一遍一遍的排练与琢磨,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更细致的考究人物的性格和人物精神,实现对人物全面的认识,从而使学生在思想、价值观等上产生共鸣,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理解传统的认知观念,提高学生对传统戏剧的兴趣。
(二)表演式教学法在戏曲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实施策略
1.引导人物分析,加强表演指导。首先,人物分析。人物分析不仅需要学生自学理解,还需要同学、教师的引导,以此保证对人物形成全面的、深刻的认识。例如,在《窦娥冤》中,对窦娥人物的分析,包括勤劳、坚贞、勇敢、孝顺、节俭、善良等,窦娥人物所传达出的精神与美德则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缩影,学生通过人物分析可以看到劳动人民身上所具备的高贵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价值观,促进民族精神的传承。其次,加强表演指导。教师要进一步针对学生的表演做出指导,使学生更深刻的感受人物所传达的情感。
2.总结表演感悟,培养戏曲兴趣。组织学生总结表演感悟,促进学生将戏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窦娥冤》可以说是元曲艺术成就的最高代表,其作品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性,还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学生戏曲学习的佳品。戏曲兼容并蓄,在嬉笑怒骂中展现人间百态,一字一句皆是戏,以戏曲演化现实生活,形象的展现中国传统民俗,真实再现传统民族心理,因此戏曲是进行传统文化传承的有力载体。而戏曲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以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与鲜活的人物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对戏曲的喜爱,促进传戏曲的传承。
在高中戏曲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学,可以进一步提升语文的人文性特征,深化语文教学的文化行为,促进语文教学承担起人文思想与人文精神教育重任,是高中语文教学文本精神的集中体现。
参考文献:
[1]李妺,毛萍钰.高中古诗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探析——以孙立权的古诗文教学为例[J].山西青年,2020,000(007):243,245.
[2]廖聪文.从文体特征出发进行戏曲教学——以《窦娥冤》为例[J].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20(4):38-40.
[3]刘亚军.高中语文教學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探讨[J].精品,2020,000(003):P.1-1.
[4]曾禹梅.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与策略[J].新课程·下旬,2019(15):18-18.
[5]王文瑞.重拾《元曲》本该有的地位——以窦娥冤为例[J].青年时代,2019,000(011):11,30.
代纪兵,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第八高级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