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美好生活愿景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直接目标。美好生活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逻辑起点,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美好生活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精神价值。文章在把握美好生活时代意蕴的基础之上,从真、善、美三个维度分别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之于实现美好生活的路径,即追求美好生活之“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服人;追求美好生活之“善”:思想政治教育要立德树人;追求美好生活之“美”: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美育人。
[关键词] 美好生活;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意蕴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1) 09-0040-05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是人们劳动实践的内在动力,也是人们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的重要来源。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对于回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引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一、美好生活的时代意蕴
美好生活是人类世代相续的追求。美好,是指人符合其本性的状态。[2]追求真善美又是人类的天性,从价值观角度上看,美好生活就是建立在真善美的基础上与人的本性相一致的生活,能否形成真善美的价值观是能否实现美好生活的价值依据。由于现代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使得每个人对美好生活的理解都各不相同,概括而言,其内涵规定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美好生活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3]这里的人民不是指少部分人、少数的财富占有者,而是社会上的绝大多数人、全体社会成员。中国共产党始终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维护好人民利益,依靠人民共同奋斗,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党的初心和使命,这充分展现了美好生活“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新时代美好生活与民生问题因其天然的内在逻辑而紧密关联,因此要把民生问题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任务,只有依靠人民、为了人民、以人民为中心,改善人民的生活品质,才能为美好生活的实现提供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
(二)美好生活是物质与精神协调发展的生活
美好生活不是仅仅在物质生活或精神生活单一方面得到保障就能够实现的,它包括丰裕的物质生活和权利得到有效保障的安心生活、人格得到尊重的平等生活、美德受到敬重的道德生活、个性得到完善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生活。[4]其中,物质丰裕是人民美好生活的物质基础。人的生存离不开物质前提,而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5]只有人们挣脱“物”的枷锁,满足了基本的生活需要,才能实现美好生活。合法权利得到有效保护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只有人们的合法权利得到了应有的保障,才能真正反映出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减少社会矛盾,达到美好生活的标准。人格得到尊重是人民美好生活的本质要求。社会生活中的每个人作为独立的个体,都依法享有被尊重的权利。美德受到敬重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特征。美好生活不仅包括社会风貌的建设,还包括个体的道德精神面貌,只有人们遵道守德,社会崇道敬德,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才能不断提升。个性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人民美好生活的最终目标。人民所向往的美好生活就是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三)美好生活是每个人都能够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生活
每个人都能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实现“美好生活”的最终目标。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所具备的所有能力都能得到充足的发展,包括劳动能力、社会关系、个性等。只有个体的这些能力都能充分而自由的发展起来的时候,人才是自由的人。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發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1]也就是说,新时代美好生活要在蓬勃发展的动态进程中创造一切前提,使社会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尽可能地处于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状态,包括使每个人的能力都尽可能得到发展,每个人的需要尽可能得到满足,每个人的人格尽可能得到尊重,每个人的尊严尽可能得到敬重,个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
二、美好生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生成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顺应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逻辑起点和价值旨归,引领着思想政治教育在改革中发展、在创新中前进,积极回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一)美好生活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逻辑起点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所提升,生活需要也进一步升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是伴随社会的物质文明发展而产生的,可以说,一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史,也是人民物质文明需要向美好生活需要转变的前进史。美好生活需要中蕴含着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既有人民对物质生活的基本追求,也体现了人民对建构精神世界的渴望。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物质基础相对薄弱,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制度也未完全付诸构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人们思想的不确定和不稳定性因素纷繁复杂,迫切需要正确的理论来指导生活和实践,即马列主义和共产主义。所以这一阶段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更侧重于凸显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也就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巩固红色政权,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来塑造人的精神世界。人们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充分发挥了建构精神世界、进行自我约束的重要作用,激发了对生活的热情和愿望。 改革开放后,人民物质生活需求凸显,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尤其重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思想政治教育牢牢把握住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进方向,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共产党关于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并重的理念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也迈出了新步伐,注重发挥精神引领和价值导向作用,在引导人民群众、凝聚改革共识、引领社会思潮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为美好生活的制度性构建夯实了精神根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奋斗目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社会物质财富的快速增长日益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物质生活需要的期待,为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前提性条件。为了回应新时代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6]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实现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
追求真善美相统一的美好生活,是人类一切社会实践活动的动力源泉。思想政治教育之于美好生活的价值就在于通过思想启发和示范引导帮助人们自觉塑造自己的精神世界,用真理性价值满足美好生活需要之“真”,用道德性价值满足美好生活需要之“善”,用审美性价值满足美好生活需要之“美”,实现真善美的和谐统一。
1.思想政治教育用真理性价值满足美好生活需要之“真”
“真”往往代表着客观事物及其固有的规律性,是与客观事实相符合的客观真理。因此我们可以说,“真”也就是与事实相符,是真实的客观存在,它结合了儒道两家对于“真”的理解。儒家主张的以诚为“真”在现代更是流传为固定的词语,即真诚,提倡人们真诚待人,不能虚情假意,更不能心存不良。
美好生活需要之“真”表现为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真理性的需要。真理是以真实为前提的,美好生活之所以美好,首要在于它是真实的美好。这一方面体现在社会生活的人际关系中。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在共同的生活条件下而相互联系起来的人群,只有社会文明程度得以提高,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才能和谐,人们所期望的美好生活才是真实的美好生活。另一方面体现在人民对于生活的物质性需要上,真实的美好生活以物质需要为前提,物质需要同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中最基本的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包含着对世界的真理性认识,通过满足人们对于追求世界真理的需要来满足其对美好生活之“真”的需要。一方面,何为美好生活,需要从真理性的角度加以界定。从表面看,美好生活是一个纯粹的主观性概念,对于美好生活的定义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或依据,生活是否美好是由人们的主观认识和感受来决定的。但不是所有人的感受都是正确的、符合主流价值观念的,也不是所有的实践活动都是为了满足实现美好生活需要而产生的。人们如何将自身需要提升到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层面、何为美好生活,根本上还有赖于从真理认识的角度来把握。因此,界定人们的美好生活需要不能仅仅靠人的主观判断,还必须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来支持,而思想政治教育正是通过对世界的真理性认识助益于求解美好生活的本质属性。另一方面,受教育者通过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对自身的真理性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受教育者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客观、全面地看待自己,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找到在社会中的定位,并在与人的交往过程中扬长避短,促进人们之间的和谐相处,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构建美好社会。实现美好生活需要个体的共同努力,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正确思想的指导和引领,使我们获得对自身的真理性认识,有的放矢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助力于实现美好生活。
2.思想政治教育用道德性价值满足美好生活需要之“善”
“真”是指客观真理,而“善”则是真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行为上的真理。“善”在哲学上说就是事物的合目的性,是事物最高的价值归宿,它作为生活的一种价值追求,既要有內容的方面,还要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也就是说“善”的道德伦理既要内化于心,又要外化于行。
在新时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人民所追求的美好生活之“善”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7]因此,美好生活之“善”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充分弘扬与实现,人民拥有善良之心,与人为善,于己为善,形成人人向善的社会生活。
思想政治教育用道德性价值来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以此来满足美好生活需要之“善”。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性价值体现在个体和社会两个方面。就个体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在认识层面上使学生知德。思想政治教育为了使受教育者掌握与理解一定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要全面系统地向其传授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道德理念、道德价值。在情感层面上使学生好德。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发挥在激发道德情感、坚定道德信仰等方面的作用。在行为层面上使学生行德。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仅纸上谈兵,还要引导个体的道德行为,培养个体的道德行为能力,实现知行合一。就社会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传播特定阶级的道德价值观念来引导一定的社会行为,也就是通过弘扬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人心向善的美好生活。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通过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实现美好生活所需要的道德观念、理想信念植根于每个社会成员的精神世界中,个体通过这些思想理论的学习,不断认识道德发展的必要性,立足现实阶段的具体条件,完善和丰富已有的道德体系,使其不断走向科学化,在社会内部形成一种正确的价值导向。思想政治教育为在主流价值观念下弘扬时代主旋律、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维护社会稳定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思想政治教育用审美性价值满足美好生活需要之“美”
“真”和“善”的结合是“美”,根据前面对于“真”和“善”的理解,可以将“美”概括为是一种具有真理性行为的形象。“美”,是人“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的產品。[5]人把整个世界创造为自己的产品,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产生积极的情感和审美体验。
新时代美好生活所追求的“美”是实践的产物,在美好生活中,人们具备美的人格,按照“美”的规律进行活动,每个人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与实现,使社会整体呈现出向上向美的氛围和局面。美的人格要求人具备完整的审美知觉、广阔的审美心胸、成熟的审美能力。因此,美好生活之“美”就是要使个体形成美的人格,实现全面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提升个体的精神境界,使人得到一种审美愉悦以满足人们追求美好生活之“美”的需要。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陶冶情操。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以其强大的感染力启迪、激发受教育者的真情实感,在教育人、影响人的同时给人以美的愉悦感,陶冶人的情操。其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高审美素养。真正的美好生活是建立在思想政治教育向受教育者传递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念以引导受教育者做出正确、恰当的实践行为之上的。其三,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温润心灵。思想政治教育使人具备认识美、欣赏美、评价美、创造美的能力,丰富精神生活,具备美的人格。
三、思想政治教育之于美好生活的实践路径
实现美好生活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追求,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重要路径,它蕴含了人用以观察社会和安身立命的真善美的价值标准,并用先进的理论成果来教育人、引导人,注重以理服人、以德树人、以美育人,把不断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的美好作为自身的不懈追求。
(一)追求美好生活之“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服人
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直接提及陶行知的名言,教师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句话的前提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服人,即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授的内容必须是客观真理,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做到真诚。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就应该做到真实、真诚,传授知识和表达情感要“真讲、真信、真学、真用”。“真讲”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将真理性知识讲活、讲深、讲透。“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只有思想政治教育者“真信”,才能使受教育者的学习入脑入心,把科学的思想理论转变为自己内心的力量。“真学”就是学习态度要端正,要真心付出时间和精力的学,不应付、不浮于表面。思想政治教育者还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将思想理论转化为外在行为,做到“真用”,实现对真理性认识的自觉追求与践行。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有真理性。面对多元文化和社会思潮交流交融交锋的现实境遇,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有效引领和整合社会意识和社会思潮。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重点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认识世情、国情、党情,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尊重和维护宪法法律权威,识大局、尊法治、修美德;矢志不渝地听党话跟党走,争做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8]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要真实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大精深,包含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因此要做到全面学习、重点把握。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在把握精神实质、精髓要义的基础上,重点学习全局性、大势性论述,在全面中把握重点。也就是要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尤其要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二)追求美好生活之“善”:思想政治教育要立德树人
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教人“向善”的,构建人人向善的美好生活,思想政治教育要立德树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9]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使受教育者提升思想觉悟和道德素质,做到知情意行合一,境界提升,生命完善。
传授道德知识。知识不仅是人们进行价值判断的内在依据,也是指导行为实践的先导。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想做好知识的传授者,思想政治理论功底必须深厚、学识必须渊博,必须要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答惑解疑,施教有方,向受教育者系统地传授社会的道德价值观念、道德理论知识,帮助受教育者理解与掌握一定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
激发道德情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根本上是做人的工作,“生而为人,皆有情感”,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把个人的情感倾注于课堂教学,做到声情并茂授课、真诚关怀育人;要融入学生,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沟通,循循善诱地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先用道理讲解,然后情感升华,真正落实关爱学生、服务学生、感化学生的教育理念。思想政治教育者还要关注学生道德情感的激发与养成,促使道德直达学生生命的深处。
锻造意志品质。意志力对于个体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者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文化的沉淀,也必须强调意志品质的锻造,无论是在课程讲授、课后实践,还是在科研项目、团队建设中,要使受教育者形成对道德行为的坚强意志,从而能在实现道德行为的过程中克服一切艰难险阻。
培养行为习惯。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高度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激发受教育者的主人翁意识,鼓励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受教育者的道德行为能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使受教育者能依据一定的道德要求自觉地履行道德义务,将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建设之中,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三)追求美好生活之“美”: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美育人
思想政治教育的“美”是建立在“真”和“善”基础上的更高境界,是思想政治教育给人以更高层次的精神要求,即以美育人,培育美的人格。人格是人的内在品质结构与外部行为方式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是决定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内在动力系统,美的人格能够促使受教育者对外界产生积极反应,从而形成正面的活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美育人,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感知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加强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相融合,充分挖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体现中华美育精神与民族审美特质的心灵美、礼乐美、语言美、行为美、科学美、秩序美、健康美、勤劳美、艺术美等丰富美育资源。[10]把这些教学资源中美的形象作用于学生感官,使学生通过对美的感受对其产生认可和欣赏,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引起心灵共鸣,对美好的事物进行反复理解和体验,感知美的本质。
体验美。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只是徘徊在知识层面,仅仅使受教育者看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表面,还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受教育者的美的人格。要建立常态化学生全员艺术展演机制,大力推广惠及全体学生的合唱、合奏、集体舞、课本剧、艺术实践工作坊和博物馆、非遗展示传习场所体验学习等实践活动。[10]
展现美。思想政治教育在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前提下,还要着力培养学生创造美、表现美的行為,使学生在感知美和体验美的基础上进一步展现美。要加强国家级示范性学生艺术团建设,遴选优秀学生艺术团参与国家重大演出活动,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导向,发挥示范引领作用。[10]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9.
[2]丁亚春,马玲.新时代美好生活价值承诺的四维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36(2):38-41.
[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9.
[4]王淑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意蕴[N].光明日报,2018-1-18.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共产党员网.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EB/OL].http://cpc.people.com.cn/n1
/2020/1030/c64094-31911721.html
[7]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5-5.
[8]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EB/OL].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01/01/content_5576046.htm.
[9]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10]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s78/A01/s4561/jgfwzx_zcwj/202010/t20201019_495584.html
(责任编辑:刘洁)
[关键词] 美好生活;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意蕴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1) 09-0040-05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是人们劳动实践的内在动力,也是人们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的重要来源。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对于回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引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一、美好生活的时代意蕴
美好生活是人类世代相续的追求。美好,是指人符合其本性的状态。[2]追求真善美又是人类的天性,从价值观角度上看,美好生活就是建立在真善美的基础上与人的本性相一致的生活,能否形成真善美的价值观是能否实现美好生活的价值依据。由于现代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使得每个人对美好生活的理解都各不相同,概括而言,其内涵规定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美好生活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3]这里的人民不是指少部分人、少数的财富占有者,而是社会上的绝大多数人、全体社会成员。中国共产党始终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维护好人民利益,依靠人民共同奋斗,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党的初心和使命,这充分展现了美好生活“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新时代美好生活与民生问题因其天然的内在逻辑而紧密关联,因此要把民生问题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任务,只有依靠人民、为了人民、以人民为中心,改善人民的生活品质,才能为美好生活的实现提供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
(二)美好生活是物质与精神协调发展的生活
美好生活不是仅仅在物质生活或精神生活单一方面得到保障就能够实现的,它包括丰裕的物质生活和权利得到有效保障的安心生活、人格得到尊重的平等生活、美德受到敬重的道德生活、个性得到完善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生活。[4]其中,物质丰裕是人民美好生活的物质基础。人的生存离不开物质前提,而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5]只有人们挣脱“物”的枷锁,满足了基本的生活需要,才能实现美好生活。合法权利得到有效保护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只有人们的合法权利得到了应有的保障,才能真正反映出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减少社会矛盾,达到美好生活的标准。人格得到尊重是人民美好生活的本质要求。社会生活中的每个人作为独立的个体,都依法享有被尊重的权利。美德受到敬重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特征。美好生活不仅包括社会风貌的建设,还包括个体的道德精神面貌,只有人们遵道守德,社会崇道敬德,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才能不断提升。个性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人民美好生活的最终目标。人民所向往的美好生活就是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三)美好生活是每个人都能够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生活
每个人都能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实现“美好生活”的最终目标。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所具备的所有能力都能得到充足的发展,包括劳动能力、社会关系、个性等。只有个体的这些能力都能充分而自由的发展起来的时候,人才是自由的人。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發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1]也就是说,新时代美好生活要在蓬勃发展的动态进程中创造一切前提,使社会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尽可能地处于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状态,包括使每个人的能力都尽可能得到发展,每个人的需要尽可能得到满足,每个人的人格尽可能得到尊重,每个人的尊严尽可能得到敬重,个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
二、美好生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生成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顺应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逻辑起点和价值旨归,引领着思想政治教育在改革中发展、在创新中前进,积极回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一)美好生活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逻辑起点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所提升,生活需要也进一步升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是伴随社会的物质文明发展而产生的,可以说,一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史,也是人民物质文明需要向美好生活需要转变的前进史。美好生活需要中蕴含着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既有人民对物质生活的基本追求,也体现了人民对建构精神世界的渴望。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物质基础相对薄弱,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制度也未完全付诸构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人们思想的不确定和不稳定性因素纷繁复杂,迫切需要正确的理论来指导生活和实践,即马列主义和共产主义。所以这一阶段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更侧重于凸显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也就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巩固红色政权,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来塑造人的精神世界。人们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充分发挥了建构精神世界、进行自我约束的重要作用,激发了对生活的热情和愿望。 改革开放后,人民物质生活需求凸显,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尤其重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思想政治教育牢牢把握住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进方向,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共产党关于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并重的理念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也迈出了新步伐,注重发挥精神引领和价值导向作用,在引导人民群众、凝聚改革共识、引领社会思潮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为美好生活的制度性构建夯实了精神根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奋斗目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社会物质财富的快速增长日益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物质生活需要的期待,为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前提性条件。为了回应新时代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6]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实现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
追求真善美相统一的美好生活,是人类一切社会实践活动的动力源泉。思想政治教育之于美好生活的价值就在于通过思想启发和示范引导帮助人们自觉塑造自己的精神世界,用真理性价值满足美好生活需要之“真”,用道德性价值满足美好生活需要之“善”,用审美性价值满足美好生活需要之“美”,实现真善美的和谐统一。
1.思想政治教育用真理性价值满足美好生活需要之“真”
“真”往往代表着客观事物及其固有的规律性,是与客观事实相符合的客观真理。因此我们可以说,“真”也就是与事实相符,是真实的客观存在,它结合了儒道两家对于“真”的理解。儒家主张的以诚为“真”在现代更是流传为固定的词语,即真诚,提倡人们真诚待人,不能虚情假意,更不能心存不良。
美好生活需要之“真”表现为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真理性的需要。真理是以真实为前提的,美好生活之所以美好,首要在于它是真实的美好。这一方面体现在社会生活的人际关系中。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在共同的生活条件下而相互联系起来的人群,只有社会文明程度得以提高,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才能和谐,人们所期望的美好生活才是真实的美好生活。另一方面体现在人民对于生活的物质性需要上,真实的美好生活以物质需要为前提,物质需要同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中最基本的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包含着对世界的真理性认识,通过满足人们对于追求世界真理的需要来满足其对美好生活之“真”的需要。一方面,何为美好生活,需要从真理性的角度加以界定。从表面看,美好生活是一个纯粹的主观性概念,对于美好生活的定义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或依据,生活是否美好是由人们的主观认识和感受来决定的。但不是所有人的感受都是正确的、符合主流价值观念的,也不是所有的实践活动都是为了满足实现美好生活需要而产生的。人们如何将自身需要提升到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层面、何为美好生活,根本上还有赖于从真理认识的角度来把握。因此,界定人们的美好生活需要不能仅仅靠人的主观判断,还必须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来支持,而思想政治教育正是通过对世界的真理性认识助益于求解美好生活的本质属性。另一方面,受教育者通过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对自身的真理性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受教育者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客观、全面地看待自己,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找到在社会中的定位,并在与人的交往过程中扬长避短,促进人们之间的和谐相处,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构建美好社会。实现美好生活需要个体的共同努力,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正确思想的指导和引领,使我们获得对自身的真理性认识,有的放矢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助力于实现美好生活。
2.思想政治教育用道德性价值满足美好生活需要之“善”
“真”是指客观真理,而“善”则是真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行为上的真理。“善”在哲学上说就是事物的合目的性,是事物最高的价值归宿,它作为生活的一种价值追求,既要有內容的方面,还要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也就是说“善”的道德伦理既要内化于心,又要外化于行。
在新时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人民所追求的美好生活之“善”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7]因此,美好生活之“善”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充分弘扬与实现,人民拥有善良之心,与人为善,于己为善,形成人人向善的社会生活。
思想政治教育用道德性价值来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以此来满足美好生活需要之“善”。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性价值体现在个体和社会两个方面。就个体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在认识层面上使学生知德。思想政治教育为了使受教育者掌握与理解一定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要全面系统地向其传授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道德理念、道德价值。在情感层面上使学生好德。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发挥在激发道德情感、坚定道德信仰等方面的作用。在行为层面上使学生行德。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仅纸上谈兵,还要引导个体的道德行为,培养个体的道德行为能力,实现知行合一。就社会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传播特定阶级的道德价值观念来引导一定的社会行为,也就是通过弘扬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人心向善的美好生活。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通过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实现美好生活所需要的道德观念、理想信念植根于每个社会成员的精神世界中,个体通过这些思想理论的学习,不断认识道德发展的必要性,立足现实阶段的具体条件,完善和丰富已有的道德体系,使其不断走向科学化,在社会内部形成一种正确的价值导向。思想政治教育为在主流价值观念下弘扬时代主旋律、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维护社会稳定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思想政治教育用审美性价值满足美好生活需要之“美”
“真”和“善”的结合是“美”,根据前面对于“真”和“善”的理解,可以将“美”概括为是一种具有真理性行为的形象。“美”,是人“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的產品。[5]人把整个世界创造为自己的产品,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产生积极的情感和审美体验。
新时代美好生活所追求的“美”是实践的产物,在美好生活中,人们具备美的人格,按照“美”的规律进行活动,每个人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与实现,使社会整体呈现出向上向美的氛围和局面。美的人格要求人具备完整的审美知觉、广阔的审美心胸、成熟的审美能力。因此,美好生活之“美”就是要使个体形成美的人格,实现全面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提升个体的精神境界,使人得到一种审美愉悦以满足人们追求美好生活之“美”的需要。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陶冶情操。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以其强大的感染力启迪、激发受教育者的真情实感,在教育人、影响人的同时给人以美的愉悦感,陶冶人的情操。其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高审美素养。真正的美好生活是建立在思想政治教育向受教育者传递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念以引导受教育者做出正确、恰当的实践行为之上的。其三,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温润心灵。思想政治教育使人具备认识美、欣赏美、评价美、创造美的能力,丰富精神生活,具备美的人格。
三、思想政治教育之于美好生活的实践路径
实现美好生活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追求,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重要路径,它蕴含了人用以观察社会和安身立命的真善美的价值标准,并用先进的理论成果来教育人、引导人,注重以理服人、以德树人、以美育人,把不断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的美好作为自身的不懈追求。
(一)追求美好生活之“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服人
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直接提及陶行知的名言,教师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句话的前提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服人,即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授的内容必须是客观真理,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做到真诚。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就应该做到真实、真诚,传授知识和表达情感要“真讲、真信、真学、真用”。“真讲”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将真理性知识讲活、讲深、讲透。“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只有思想政治教育者“真信”,才能使受教育者的学习入脑入心,把科学的思想理论转变为自己内心的力量。“真学”就是学习态度要端正,要真心付出时间和精力的学,不应付、不浮于表面。思想政治教育者还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将思想理论转化为外在行为,做到“真用”,实现对真理性认识的自觉追求与践行。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有真理性。面对多元文化和社会思潮交流交融交锋的现实境遇,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有效引领和整合社会意识和社会思潮。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重点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认识世情、国情、党情,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尊重和维护宪法法律权威,识大局、尊法治、修美德;矢志不渝地听党话跟党走,争做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8]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要真实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大精深,包含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因此要做到全面学习、重点把握。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在把握精神实质、精髓要义的基础上,重点学习全局性、大势性论述,在全面中把握重点。也就是要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尤其要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二)追求美好生活之“善”:思想政治教育要立德树人
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教人“向善”的,构建人人向善的美好生活,思想政治教育要立德树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9]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使受教育者提升思想觉悟和道德素质,做到知情意行合一,境界提升,生命完善。
传授道德知识。知识不仅是人们进行价值判断的内在依据,也是指导行为实践的先导。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想做好知识的传授者,思想政治理论功底必须深厚、学识必须渊博,必须要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答惑解疑,施教有方,向受教育者系统地传授社会的道德价值观念、道德理论知识,帮助受教育者理解与掌握一定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
激发道德情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根本上是做人的工作,“生而为人,皆有情感”,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把个人的情感倾注于课堂教学,做到声情并茂授课、真诚关怀育人;要融入学生,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沟通,循循善诱地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先用道理讲解,然后情感升华,真正落实关爱学生、服务学生、感化学生的教育理念。思想政治教育者还要关注学生道德情感的激发与养成,促使道德直达学生生命的深处。
锻造意志品质。意志力对于个体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者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文化的沉淀,也必须强调意志品质的锻造,无论是在课程讲授、课后实践,还是在科研项目、团队建设中,要使受教育者形成对道德行为的坚强意志,从而能在实现道德行为的过程中克服一切艰难险阻。
培养行为习惯。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高度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激发受教育者的主人翁意识,鼓励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受教育者的道德行为能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使受教育者能依据一定的道德要求自觉地履行道德义务,将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建设之中,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三)追求美好生活之“美”: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美育人
思想政治教育的“美”是建立在“真”和“善”基础上的更高境界,是思想政治教育给人以更高层次的精神要求,即以美育人,培育美的人格。人格是人的内在品质结构与外部行为方式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是决定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内在动力系统,美的人格能够促使受教育者对外界产生积极反应,从而形成正面的活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美育人,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感知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加强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相融合,充分挖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体现中华美育精神与民族审美特质的心灵美、礼乐美、语言美、行为美、科学美、秩序美、健康美、勤劳美、艺术美等丰富美育资源。[10]把这些教学资源中美的形象作用于学生感官,使学生通过对美的感受对其产生认可和欣赏,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引起心灵共鸣,对美好的事物进行反复理解和体验,感知美的本质。
体验美。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只是徘徊在知识层面,仅仅使受教育者看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表面,还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受教育者的美的人格。要建立常态化学生全员艺术展演机制,大力推广惠及全体学生的合唱、合奏、集体舞、课本剧、艺术实践工作坊和博物馆、非遗展示传习场所体验学习等实践活动。[10]
展现美。思想政治教育在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前提下,还要着力培养学生创造美、表现美的行為,使学生在感知美和体验美的基础上进一步展现美。要加强国家级示范性学生艺术团建设,遴选优秀学生艺术团参与国家重大演出活动,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导向,发挥示范引领作用。[10]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9.
[2]丁亚春,马玲.新时代美好生活价值承诺的四维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36(2):38-41.
[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9.
[4]王淑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意蕴[N].光明日报,2018-1-18.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共产党员网.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EB/OL].http://cpc.people.com.cn/n1
/2020/1030/c64094-31911721.html
[7]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5-5.
[8]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EB/OL].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01/01/content_5576046.htm.
[9]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10]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s78/A01/s4561/jgfwzx_zcwj/202010/t20201019_495584.html
(责任编辑: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