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虽然在数百年间其对我国经济发展、能源保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与保障,但由于过度开采,近年来我国煤炭储量急剧下降,开采所造成的生态破坏、能源浪费现象也愈加严重。如何在保证煤炭资源最大限度的促进经济发展,同时又能实现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循环经济;煤炭企业;生态平衡;制约因素
循环经济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以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靠资源消耗的粗放型经济模式,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发展的集约型经济模式。我国是煤炭资源大国,煤炭年产量世界第一。在我国,生产与生活中70%的能源都是靠煤炭及以煤炭为原料的能源来提供。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煤炭都将作为我国能源主体,这一地位不会改变。
近几年来,煤炭行业的传统的生产模式显露出的弊端越来越严重,逐步暴露的深层次问题引起了专家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十届人大提出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更加促进了人们对于循环经济的认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与运行质量是当前我国煤炭行业必须做出的不二选择。
从国内外煤炭市场来看,国内煤炭受到外来煤炭的冲击,低价国际煤价造成国内煤炭市场的萎缩,国内产煤呈现供过于求的现象。由于煤炭行业严重制约工业发展,而这近几年国内工业发展速度放缓,经济增速下滑,国内对煤炭的需求量将持续减弱。目前尚在建设中的各种大型矿井将在未来几年中进一步增加国内煤炭产量,届时由于供过于求而产生的产能过剩问题将更加明显,煤炭价格将会下跌。结合以上原因可知,煤炭企业的销售量与利润将逐步下降。我国煤炭行业由于长期缺乏卓有远见的规划管理、不重视资源的高效利用、储备管理体系设立的不太科学,导致了煤炭行业片面追求产量和经济效益的畸形现象。这种长期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生产模式将最终使我国煤炭行业走向绝境。而煤炭行业内部竞争将持续加强,拥有低成本、能够降低成本的企业将会取得巨大优势并最终能在竞争中生存下来。因此,在能源供应逐渐紧张的状况下,发展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循环经济,加强煤炭的综合开发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煤炭企业是实施循环经济最重要的主体。企业的动力在于追求利益,而发展循环经济所节约的巨额成本正是企业追求的目标之一。工业长期的发展离不开循环经济的实现,而循环经济将减少污染的排放、生产出更受欢迎的产品、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以及原料成本、最合理的使用资源等。同时循环经济模式还响应了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与各种倡议,使企业更有利于得到技术支持、政策优惠等实际利益。
为了实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现有以下几个建议:第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改良传统工业,结合产业的结构与特点,将清洁生产、废料的回收与利用、作业流程的改进作为重点发展区域。探索并研究最适合行业发展的新模式。第二,结合现代企业制度与当地法律政策,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与生产模式。研究新的节能模式,尽量实现肥料的重新利用,使之重新进入生产循环,推动节能产技术与清洁生产技术的发展,实现增效、降耗、节能、减污的目标。第三,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研究并应用新的技术,尤其是资源节约、材料替代技术、能量的阶梯式利用(如热量),延长产业链、零排放等技术。实现有毒害以及高成本材料的廉替代、废弃物的回收与综合利用。对于普遍性的问题加强注意与研究,解决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第四,建议咨询服务系统与新理念引入系统。及时发布有关循环经济技术、管理和政策等信息。同时充分利用现有的研究机构、服务机构以及各种社团的力量,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推广、宣传培训工作。使循环经济思想深入人心。
我国煤炭行业一直处于高消费、高污染的状态,煤炭企业的发展模式大多是:快速建矿,强力开采,废物直接排放,没有治理。这种传统的发展模式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为人类生活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也带来了许许多多能源、环境问题。煤炭行业经济发展长期没有足够的资源和环境容量来支持今后的可持续发展。从企业层面上要求煤矿企业降低能耗,减少矿物、服务资源的使用量,减少矿物产品、服务能源的消耗,减少废物排放,加强煤炭资源循环利用能力,最大限度利用可再生矿产资源。加强区域建设,强化生态园区的建设,根据煤炭资源的条件,延长和拓宽生产链条,完善煤炭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循环技术在经济上不合理的要尽量不用,或者尽量不要大规模采用。通过加大在环境方面的投入,实现矿井水、煤矸石等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从而逐步实现循环经济的生产模式。只有通过循环经济,煤炭企业才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我国煤炭资源分布广泛,储藏量大,许多产煤区域对我国整体资源和国内外能源形式认识不够深刻,缺乏随循环经济的重要性、迫切性的认识。对煤炭行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不理解甚至不愿意接触和理解,大部分煤炭企业仍停留在生产、销售原煤的阶段,煤炭产业集中化程度和产品附加值普遍较低。因此发展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技术、开发煤气共存资源技术,延伸产业链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世界范围来看,许多国家都出台了新的技术并积累了许多新的实践经验。目前情况下我国的煤矿综合利用率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很大。巨大的煤矿资源储量与现实中低效率的开发使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近年来,煤炭企业传统的发展模式受到广泛关注。从资源开采、生产消费、废弃物利用和社会消费等环节,加快资源利用和循环利用使得社会与企业更加发现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减量是对废物的产生进行预防而不是通过末端治理而加以避免;再利用是指能够反复使用生产中消耗量很小的非原料物件;再循环指废弃物的回收利用以及综合利用;再修复指修复生态系统。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作为支撑,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来巩固。煤炭行业需要充分利用我国出台的一系列与循环经济发展相关的生态环境保护、资源保护和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等法律、法规和税收减免政策,促进矿区发展循环经济。通过改变传统观念,树立资源不断循环利用的经济理念。
煤炭行业的本质就是开发经营不可再生资源,而其中的关键在于经营。通过借鉴国外的技术与经验,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煤炭开发方案。从经济与政策两个方面建立促进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激励机制,提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中长期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建设。采用新工艺,把产生的矸石,粉煤灰等废弃物经过加工作为原料,可以生产水泥和墙体等建筑材料,在减少排放的同时增加了就业。加强环境管理,环保问题永远不要放松,良好的环境将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积极采取煤矸分流,减少煤矸石的产量;推广矿井水复用技术,实现矿井水的循环利用,尽量减少开采浪费。
为建设集约型煤炭企业,企业应在进行成本管理时,将全体员工都视为成本管理的主体。在企业内部形成职工的循环经济意识,通过讲座,移动传媒等方式,宣传上述思想,调动员工减少能耗、降低成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建立责任目标成本管理制,组成承包考核制,建立相应的激励措施与约束措施。通过责任的深化与细化实现成本管理的最优化。
大型煤炭企业转型是在国家大环境下不可避免的过程。在转型过程中,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节约型、友好型经济模式为导向,根据社会趋势、国家政策要求、市场需求以及企业自身的状况,选择正确的方向。从长期稳定的大市场体系,到灵活多变的小市场体系发现规律并统一协调。把握好稳定性与灵活性的关系,把握好市场变化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周期规律,提前在战略上、全局观上来考虑对策,稳步推进煤炭市场改革进程,早日确立循环经济体系。
参 考 文 献
[1]张福来.关于现代大型煤炭企业转型发展的思考[N].陕西日报
[2]霍铁武.煤炭企业发展对策研究.DISCOVERING VALUE
【关键词】循环经济;煤炭企业;生态平衡;制约因素
循环经济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以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靠资源消耗的粗放型经济模式,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发展的集约型经济模式。我国是煤炭资源大国,煤炭年产量世界第一。在我国,生产与生活中70%的能源都是靠煤炭及以煤炭为原料的能源来提供。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煤炭都将作为我国能源主体,这一地位不会改变。
近几年来,煤炭行业的传统的生产模式显露出的弊端越来越严重,逐步暴露的深层次问题引起了专家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十届人大提出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更加促进了人们对于循环经济的认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与运行质量是当前我国煤炭行业必须做出的不二选择。
从国内外煤炭市场来看,国内煤炭受到外来煤炭的冲击,低价国际煤价造成国内煤炭市场的萎缩,国内产煤呈现供过于求的现象。由于煤炭行业严重制约工业发展,而这近几年国内工业发展速度放缓,经济增速下滑,国内对煤炭的需求量将持续减弱。目前尚在建设中的各种大型矿井将在未来几年中进一步增加国内煤炭产量,届时由于供过于求而产生的产能过剩问题将更加明显,煤炭价格将会下跌。结合以上原因可知,煤炭企业的销售量与利润将逐步下降。我国煤炭行业由于长期缺乏卓有远见的规划管理、不重视资源的高效利用、储备管理体系设立的不太科学,导致了煤炭行业片面追求产量和经济效益的畸形现象。这种长期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生产模式将最终使我国煤炭行业走向绝境。而煤炭行业内部竞争将持续加强,拥有低成本、能够降低成本的企业将会取得巨大优势并最终能在竞争中生存下来。因此,在能源供应逐渐紧张的状况下,发展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循环经济,加强煤炭的综合开发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煤炭企业是实施循环经济最重要的主体。企业的动力在于追求利益,而发展循环经济所节约的巨额成本正是企业追求的目标之一。工业长期的发展离不开循环经济的实现,而循环经济将减少污染的排放、生产出更受欢迎的产品、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以及原料成本、最合理的使用资源等。同时循环经济模式还响应了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与各种倡议,使企业更有利于得到技术支持、政策优惠等实际利益。
为了实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现有以下几个建议:第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改良传统工业,结合产业的结构与特点,将清洁生产、废料的回收与利用、作业流程的改进作为重点发展区域。探索并研究最适合行业发展的新模式。第二,结合现代企业制度与当地法律政策,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与生产模式。研究新的节能模式,尽量实现肥料的重新利用,使之重新进入生产循环,推动节能产技术与清洁生产技术的发展,实现增效、降耗、节能、减污的目标。第三,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研究并应用新的技术,尤其是资源节约、材料替代技术、能量的阶梯式利用(如热量),延长产业链、零排放等技术。实现有毒害以及高成本材料的廉替代、废弃物的回收与综合利用。对于普遍性的问题加强注意与研究,解决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第四,建议咨询服务系统与新理念引入系统。及时发布有关循环经济技术、管理和政策等信息。同时充分利用现有的研究机构、服务机构以及各种社团的力量,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推广、宣传培训工作。使循环经济思想深入人心。
我国煤炭行业一直处于高消费、高污染的状态,煤炭企业的发展模式大多是:快速建矿,强力开采,废物直接排放,没有治理。这种传统的发展模式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为人类生活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也带来了许许多多能源、环境问题。煤炭行业经济发展长期没有足够的资源和环境容量来支持今后的可持续发展。从企业层面上要求煤矿企业降低能耗,减少矿物、服务资源的使用量,减少矿物产品、服务能源的消耗,减少废物排放,加强煤炭资源循环利用能力,最大限度利用可再生矿产资源。加强区域建设,强化生态园区的建设,根据煤炭资源的条件,延长和拓宽生产链条,完善煤炭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循环技术在经济上不合理的要尽量不用,或者尽量不要大规模采用。通过加大在环境方面的投入,实现矿井水、煤矸石等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从而逐步实现循环经济的生产模式。只有通过循环经济,煤炭企业才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我国煤炭资源分布广泛,储藏量大,许多产煤区域对我国整体资源和国内外能源形式认识不够深刻,缺乏随循环经济的重要性、迫切性的认识。对煤炭行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不理解甚至不愿意接触和理解,大部分煤炭企业仍停留在生产、销售原煤的阶段,煤炭产业集中化程度和产品附加值普遍较低。因此发展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技术、开发煤气共存资源技术,延伸产业链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世界范围来看,许多国家都出台了新的技术并积累了许多新的实践经验。目前情况下我国的煤矿综合利用率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很大。巨大的煤矿资源储量与现实中低效率的开发使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近年来,煤炭企业传统的发展模式受到广泛关注。从资源开采、生产消费、废弃物利用和社会消费等环节,加快资源利用和循环利用使得社会与企业更加发现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减量是对废物的产生进行预防而不是通过末端治理而加以避免;再利用是指能够反复使用生产中消耗量很小的非原料物件;再循环指废弃物的回收利用以及综合利用;再修复指修复生态系统。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作为支撑,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来巩固。煤炭行业需要充分利用我国出台的一系列与循环经济发展相关的生态环境保护、资源保护和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等法律、法规和税收减免政策,促进矿区发展循环经济。通过改变传统观念,树立资源不断循环利用的经济理念。
煤炭行业的本质就是开发经营不可再生资源,而其中的关键在于经营。通过借鉴国外的技术与经验,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煤炭开发方案。从经济与政策两个方面建立促进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激励机制,提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中长期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建设。采用新工艺,把产生的矸石,粉煤灰等废弃物经过加工作为原料,可以生产水泥和墙体等建筑材料,在减少排放的同时增加了就业。加强环境管理,环保问题永远不要放松,良好的环境将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积极采取煤矸分流,减少煤矸石的产量;推广矿井水复用技术,实现矿井水的循环利用,尽量减少开采浪费。
为建设集约型煤炭企业,企业应在进行成本管理时,将全体员工都视为成本管理的主体。在企业内部形成职工的循环经济意识,通过讲座,移动传媒等方式,宣传上述思想,调动员工减少能耗、降低成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建立责任目标成本管理制,组成承包考核制,建立相应的激励措施与约束措施。通过责任的深化与细化实现成本管理的最优化。
大型煤炭企业转型是在国家大环境下不可避免的过程。在转型过程中,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节约型、友好型经济模式为导向,根据社会趋势、国家政策要求、市场需求以及企业自身的状况,选择正确的方向。从长期稳定的大市场体系,到灵活多变的小市场体系发现规律并统一协调。把握好稳定性与灵活性的关系,把握好市场变化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周期规律,提前在战略上、全局观上来考虑对策,稳步推进煤炭市场改革进程,早日确立循环经济体系。
参 考 文 献
[1]张福来.关于现代大型煤炭企业转型发展的思考[N].陕西日报
[2]霍铁武.煤炭企业发展对策研究.DISCOVERING VAL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