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冷静观察课堂上那热烈讨论的合作场面,不难发现不少合作学习还只是停留在把学生分成几个合作小组的外显形式上,合作学习的内涵和优势没有得到体现,学生的合作欲望和合作能力没有提升。以上种种不能不引起我们对数学课堂上合作学习的反思。
一、 从学生合作的需求处出发,准确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
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的教学课堂中,老师出示情景图问:“小朋友,你们在图上都看见了什么?”许多同学都对图上的内容进行了自己的描述。老师紧接着问:“你们看着图能提出哪些问题呢?”学生迫不及待地举起了手,老师却说四人小组进行讨论,然后派代表交流。这是我们课堂上屡见不鲜的现象。显然,学生根据图上的内容进行提问是一个思考容量不大学习环节,学生能马上解决完成的问题,教师偏偏要组织“合作、交流”,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也只是互相交流了各自的想法,既没有互相的质疑,也没有互相的补充等,在后来再进行全班交流。因此,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找准活动切入口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实效的关键点之一。
1. 操作实验时合作。通常的数学实验,如公式推导的转化实验,实际测量实验、收集整理统计数据的操作等都是学生个人能力无法独立完成的,相互配合、说理,互相提醒、补充、完善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合作热情,体现合作的价值。
2. 独立思考有困难时合作。教学中要处理好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当大部分学生对一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让合作学习发挥互帮互助、取长补短的功效,发挥集体的力量,合作学习定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3. 意见出现分歧时合作。当学生的意见不统一时,无论是一个判断还是一个概念的理解,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成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展开辩论,这样在相互尊重与理解的基础上展开的合作学习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
4. 内化知识、分享成果时合作。当学生的发言欲望强烈,课堂展示时间有限时,教师可以以小组互说的形式让学生内化知识、分享乐趣、满足表现欲。
二、 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保护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学习过程必须是思考的过程,让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既是暴露学生的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同时也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创造成果的过程。如果教学中一味地追求合作、交流,排斥学生的独立思考与个性,低估、漠视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忽视、压制学生独立学习的要求,会导致学生独立性的不断丧失。
如在一次三年级《两步连乘应用题》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出示:“有6袋乒乓球,每袋5个,每个2元,一共要多少元?”问:“这个问题该怎样解决呢?你们能想出几种不同的方法来?”(同学们跃跃欲试,有的举起手来……)师:“小组一起合作讨论,我们马上来比比哪组的方法多,思路清晰。”老师没有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实践,动手尝试的机会,就马上组织学生进行合作讨论。在交流中思维敏捷的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就急于表达,而那些反映相对慢的学生在没有一定的独立思考机会,则在交流中处于听的位置。这样,则不能很好集中小组的智慧归纳例题的思路和方法,为应用题解题思路的畅通铺平道路,提升合作学习的水平。
三、 注重学生小组合作过程,精心策划活动后的交流
学生的学习过程,没有各种观点的碰撞、争论和比较,结论就难以真正获得、理解和巩固。而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不少老师仅仅停留在展示活动的结论上,忽视了隐含其中精彩而又独特的思维过程。如教六年级《圆的周长计算》,老师让学生了解圆的周长与半径、直径的密切关系,要求学生利用工具和圆形的物体,小组合作量一量、算一算。在交流时,教师就只让学生说说测量计算后得到的数据,然后教师总结:“是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学生得到的仅限于实验的结论,这种由开放走回封闭的活动,又会让学生有什么活动体验、活动反思呢?
教师要精心策划和组织活动后的交流。首先,教师要提出明确的交流内容,除了结论的展示以外,还要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合作过程的介绍,如对合作中出现的困难、解决的策略的讲述、合作学习方法的描述、实验操作过程的展示、合作学习中的困惑或心得的阐述等。其次,教师要善于创设民主、开放的谈话环境,学生发言时,应该代表其合作小组,组内成员可以互相补充、完善,其他小组成员对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提出质疑,大胆地摆出自己不同的见解,以形成多种观点的碰撞、论证和比较。最后,教师要善于提炼、规范、总结各合作小组的发言,以赏识的眼光从不同的角度对各小组的发言予以肯定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合作观念。
(作者单位:太仓市经贸小学)
一、 从学生合作的需求处出发,准确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
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的教学课堂中,老师出示情景图问:“小朋友,你们在图上都看见了什么?”许多同学都对图上的内容进行了自己的描述。老师紧接着问:“你们看着图能提出哪些问题呢?”学生迫不及待地举起了手,老师却说四人小组进行讨论,然后派代表交流。这是我们课堂上屡见不鲜的现象。显然,学生根据图上的内容进行提问是一个思考容量不大学习环节,学生能马上解决完成的问题,教师偏偏要组织“合作、交流”,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也只是互相交流了各自的想法,既没有互相的质疑,也没有互相的补充等,在后来再进行全班交流。因此,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找准活动切入口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实效的关键点之一。
1. 操作实验时合作。通常的数学实验,如公式推导的转化实验,实际测量实验、收集整理统计数据的操作等都是学生个人能力无法独立完成的,相互配合、说理,互相提醒、补充、完善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合作热情,体现合作的价值。
2. 独立思考有困难时合作。教学中要处理好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当大部分学生对一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让合作学习发挥互帮互助、取长补短的功效,发挥集体的力量,合作学习定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3. 意见出现分歧时合作。当学生的意见不统一时,无论是一个判断还是一个概念的理解,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成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展开辩论,这样在相互尊重与理解的基础上展开的合作学习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
4. 内化知识、分享成果时合作。当学生的发言欲望强烈,课堂展示时间有限时,教师可以以小组互说的形式让学生内化知识、分享乐趣、满足表现欲。
二、 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保护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学习过程必须是思考的过程,让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既是暴露学生的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同时也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创造成果的过程。如果教学中一味地追求合作、交流,排斥学生的独立思考与个性,低估、漠视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忽视、压制学生独立学习的要求,会导致学生独立性的不断丧失。
如在一次三年级《两步连乘应用题》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出示:“有6袋乒乓球,每袋5个,每个2元,一共要多少元?”问:“这个问题该怎样解决呢?你们能想出几种不同的方法来?”(同学们跃跃欲试,有的举起手来……)师:“小组一起合作讨论,我们马上来比比哪组的方法多,思路清晰。”老师没有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实践,动手尝试的机会,就马上组织学生进行合作讨论。在交流中思维敏捷的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就急于表达,而那些反映相对慢的学生在没有一定的独立思考机会,则在交流中处于听的位置。这样,则不能很好集中小组的智慧归纳例题的思路和方法,为应用题解题思路的畅通铺平道路,提升合作学习的水平。
三、 注重学生小组合作过程,精心策划活动后的交流
学生的学习过程,没有各种观点的碰撞、争论和比较,结论就难以真正获得、理解和巩固。而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不少老师仅仅停留在展示活动的结论上,忽视了隐含其中精彩而又独特的思维过程。如教六年级《圆的周长计算》,老师让学生了解圆的周长与半径、直径的密切关系,要求学生利用工具和圆形的物体,小组合作量一量、算一算。在交流时,教师就只让学生说说测量计算后得到的数据,然后教师总结:“是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学生得到的仅限于实验的结论,这种由开放走回封闭的活动,又会让学生有什么活动体验、活动反思呢?
教师要精心策划和组织活动后的交流。首先,教师要提出明确的交流内容,除了结论的展示以外,还要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合作过程的介绍,如对合作中出现的困难、解决的策略的讲述、合作学习方法的描述、实验操作过程的展示、合作学习中的困惑或心得的阐述等。其次,教师要善于创设民主、开放的谈话环境,学生发言时,应该代表其合作小组,组内成员可以互相补充、完善,其他小组成员对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提出质疑,大胆地摆出自己不同的见解,以形成多种观点的碰撞、论证和比较。最后,教师要善于提炼、规范、总结各合作小组的发言,以赏识的眼光从不同的角度对各小组的发言予以肯定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合作观念。
(作者单位:太仓市经贸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