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角钻出一朵茶花

来源 :海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you3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她的现实是一朵花蕾,那么一定是理想使她绽放,尽管那绽放是那么短暂,但是对于她来说,已经足够了,已经无憾了,她没有果实,但是却在某种意义上比那些看似有果实的花朵更加动人。
  初中时候读过《茶花女》,当时懵懵懂懂的,只是为主人公的大胆与热情所吸引,看到她的勇敢与坚毅,不屈从于世间的禁锢,身上显现的人性光辉熠熠夺目。最后的最后翻来覆去的领略其中的深意,才觉得算是真正看过了。其实想想好多的书都是这样,我们似乎对于经典的认识越来越只停留在名称上,不能不让人感到唏嘘。
  墙角里钻出一朵茶花。一个阴冷、黑暗、潮湿、没有阳光的墙角,糜烂是它的养料。然而,这茶花却比别的茶花,甚至别的任何一种花都美丽,美得脱俗,美得惊人,美得如痴如醉。可凡是花都是向往阳光的。努力、再努力一点,在茶花碰触到阳光那一刹那,在它因阳光的滋润而娇艳欲滴的那一刹那,无情的风折断了花枝,让它又倒在了阴冷的角落,无力再爬起,再去触摸那伸手可及的阳光。上帝是仁慈的,为了弥补命运对它的不公,没让它凋零后再死,而是让它保持着美貌离开了世间。
  玛格丽特的爱情悲剧故事就是这样的。一介弱质女流在放荡且无目的的生命中找寻到了真爱,为此放弃了自己习以为常的大量物质享受,放弃了一切能使自己暂时快乐的糜烂生活习惯,只为求能和最爱的人呆在一起。要从深陷的泥潭中爬出来,是要花很大的力气和决心的,况且还要使自己最小程度地被泥水污染。玛格丽特做到了,而且做的非常出色。可如此巨大的付出,换回的仍是人们的不理解和排挤,还有自私的人们的恶意中伤。巨大的阻力最终还是使玛格丽特和爱人分开了,误会使最爱的人在自己最需要安慰的时候羞辱她,这是何等痛苦的事情?也许真的只有死亡可以拯救她。是的,玛格丽特死了,孤独的死去,再也没了活着时的奢华,以前无数的情人也忘了她。
  茶花的花语:理想之爱。我想,这或许就是暗示了玛格丽特的精神寄托与命运。因为即使沦为妓女,红颜薄命,她也曾经渴望,也曾经经历过一场她从来不悔的、理想主义的、精神层面的恋爱。身陷风月的玛格丽特本想能和自己深爱的阿尔芒开始一段全新的单纯的生活,告别过去的风花雪月纸醉金迷。但是由于各方原因,尤其是阿尔芒的父亲以阿尔芒的妹妹的幸福作为“威胁”,她最终选择了离开,回到了过去,牺牲了自己即将获得的渴望已久的幸福。理想再一次被粉碎,玛格丽特只能始终是一个没有真爱的烟花女子,最终被疾病夺去了红颜,孤独的躺在冰冷的墓中。
  她死了。生前的生活愈是轰动,死的时候就愈是冷清。但她是抱着一个幸福的理想离开的,她从没有忘记他,忘记他们曾经的短暂的田园生活。他也没有忘记她,他永远让她的坟头绽放着纯白的茶花,一如她曾经的美丽,一如他们曾经的美丽约誓。理想或许就像是一只风筝,可以飞得很高很远,可以以广阔的天空作为她的舞台,但是却永远有着一根线系着她,控制着她,这线,就是现实。
  或许很多人都认为,理想的失败是注定的,就像肥皂泡固然美丽,但却是那么不堪一击。以这样写下去,会觉得越来越悲。但我想有一点是无疑的,没有过理想的人注定是可悲的,一味的挣扎于现实的泥沼,而从不敢抬头看天空的人,一定是可悲的。茶花女毕竟有过一个令她心向往之的梦,或许那曾经的梦是她离开他后生活中唯一的慰藉。对她来说,也是一种幸福吧。如果她的现实是一朵花蕾,那么一定是理想使她绽放,尽管那绽放是那么短暂,但是对于她来说,已经足够了,已经无憾了,她没有果实,但是却在某种意义上比那些看似有果实的花朵更加动人。
  人,需要绽放。
其他文献
服饰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也是认识和区分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更是一种民族重要的社会文化符号和载体。黎族妇女传统服饰是其传统民族文化的一部形象的“百科全书”,更是其民族发展的“活化石”。  黎族因居住环境、语言、服饰等的不同,其内部分成哈、杞、润、赛、美孚五大方言。黎族不仅创造了本民族悠久的历史,而且纺织艺术和服饰文化在我国纺织史上有过光辉的一页,为我国史志所称颂。其中润方言的纺织工艺与服饰,历史悠
期刊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从海口一路往三亚行驶,远远的看到对面道上立着一块“万宁欢迎您”, 哦,原来到了万宁、陵水的边界了。一路甚是疲惫,对面的咖啡厅刚好可以歇个脚丫补充个能量。  车子沿着路标转入分界洲界地,选了外场的位置,可远眺大海,略带点咸涩的海风,揉着阳光扑面而来,清爽一下
期刊
是偶然吧,最近看的几部片子,都与复杂恋情,多角恋爱有关。    《外出》(四月之雪)    由于导演许秦豪和男主角裴勇俊的知名度,这部影片被高调宣传。  但是,老实说,和许秦豪之前的《八月照相馆》、《春逝》相比,这部片子不过是平庸之作。  《八月照相馆》。一个本应有着无限可能的青年男子,得知自己患了绝症,身后事,一一安排。爱情,在这部戏里,只是一个背景、一点惆怅,活着人的惆怅。他已经不在了,她却还
期刊
摇一叶江南的乌蓬船,撑一把油纸伞, 沿吴越名水香溪、胥江而下,寻西施当年住处,访乾隆民间行宫,游古镇、赏历史、品园艺,一头扎进千年“木渎”的怀抱去品位那姑苏城的风雅……  “姑苏繁华图,一半在木渎”。在苏州大大小小的各式景点中,我认为最能代表姑苏古城气质的当数江南名镇“木渎”古镇了。  这座有着约3000年历史的古镇,地处太湖之滨,依山而筑、傍水而居,几乎与苏州城同岁。木渎,除了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
期刊
现代快节奏的生活,留时间体味这种纯正的味道的习惯已日渐淡化。重口味麻木了我们的舌尖,以至于常常忽略这种平淡细致的感觉。心也一样,每天受到重口味信息的狂轰乱炸,自然对那些细微的东西失去敏感!  我是个重口味的人,对海南菜的清淡总觉得寡然无味,而印象中,黎家更是“无菜可食”的,偶尔也会读到黎家“无菜”的文章。记忆中常常是黎家女子背个小腰篓,随便一片石头便能找来山菇、山芋、山竹笋、莉嫩、子温、子干、卜凡
期刊
衣服是穿在身上的心灵。  黎家姑娘参照自己的本心,无拘无束的开始在腰织机上作画。  前些日子,海南大学周伟民、唐玲玲教授应前来海南开会的美国太平洋艺术交流中心刘莉老师的邀请,前往探访黎锦制作,笔者有幸陪同。刘莉老师一直致力于艺术的交流,曾在美国举办过一次苗族服饰展,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周伟民、唐玲玲教授自退休以后,一直从事于黎族文化研究,因此,前往进行田野调查将让我收获不少。我们的目的地是海南西部黎
期刊
天,开始下起了瓢泼大雨,我希望雨下久一点,最好能困住我。如此,便能心安理得的逃开那些喧闹与烦躁,享受这份闲适与厚重了。  在往西线的凤翔路上,总有一幢“异类”的墨绿色外墙的建筑冲击着视线。强烈的好奇心驱使我不得不去一探究竟,哦,是城市森林酒店。  踏入酒店,古船木结构的大门和栈桥。簇拥成群的槟榔、椰树、芭蕉等热带植物,流淌着大自然天籁之音的火山瀑布。小桥、流水,古朴气息的芳香扑来,整个大堂犹如一个
期刊
马龙·布兰多最后几年一直隐居在洛杉矶贝费利山庄马尔霍兰大道他家的主卧室。这位大腕演员成了与世隔绝的一个肥胖、多疑、受病痛折磨的隐士。但是,他有一个地方,只要一闭上眼睛,就可以逃遁其中。这是南太平洋一个很远的地方,距离坦希提岛以北大约56公里,是一个岛屿,名叫“泰蒂亚罗”,面积70平方公里,外围有一个堡礁环绕。布兰多可以在遐思中看到轻柔信风中摇曳的椰子树;一遍遍轻舔晶莹白沙的蔚蓝海水;翱翔万里碧空的
期刊
今年6月9日是我国第七个“文化遗产日”。自2009年,海南黎锦纺染织绣技艺作为海南唯一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急需保护项目”,成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近四个年头。为此,海风杂志专门邀请了海南省部分黎锦研究专家召开了专题会。参加选题会的专家学者主要有(以下排名部分前后):  海南大学学者:唐玲玲、阎根齐、孙海兰、张朔仁教授;海南大学图书馆馆长詹长智博士;省博物王辉山、王恩研究员、贾世杰;省非
期刊
我们天生都是彼此的学者,谁又知道世界灭亡在哪一刻  唯一欣慰的是有你陪我迎接那一刻  曾经说好的,取了就不能舍  《春娇与志明》对我的来说,最大的影响是让我对并不喜欢的杨幂和黄晓明改观;最大的收获是看到了阔别大屏幕已久的郑伊健;最深的感悟是,别惹爱情,真心惹不起。  故事讲述的是一对彼此相爱的恋人,因为理念不同加上一些矛盾而分开从此天各一方,然后各自结交了新的伴侣。这时候,二人又再重逢,发现原来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