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服饰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也是认识和区分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更是一种民族重要的社会文化符号和载体。黎族妇女传统服饰是其传统民族文化的一部形象的“百科全书”,更是其民族发展的“活化石”。
黎族因居住环境、语言、服饰等的不同,其内部分成哈、杞、润、赛、美孚五大方言。黎族不仅创造了本民族悠久的历史,而且纺织艺术和服饰文化在我国纺织史上有过光辉的一页,为我国史志所称颂。其中润方言的纺织工艺与服饰,历史悠久,独具特色。
润方言分布于白沙黎族自治县境内,人口5万多人。传统服饰大都是自纺、自染、自织、自绣。
服饰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也是认识和区分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更是一种民族重要的社会文化符号和载体。黎族妇女传统服饰是其传统民族文化的一部形象的“百科全书”,更是其民族发展的“活化石”。
润方言妇女服饰构造独特,色彩鲜丽,由头饰、贯头衣、筒裙组成(图一 润方言妇女服饰)。头饰包括头巾、梳子和发簪。头巾有绣花和不绣花两种,平时缠的是不绣花的头巾,参加各种活动时,则缠上绣有美丽、精致花纹的头巾。巾长1米多、宽约30厘米,折成长条状,一层一层地缠在头上。头上插梳子和骨簪,插梳子较为普遍。梳身是用竹片制成,宽约3厘米,由骨、银或铜做梳柄,梳柄上刻有花纹图案。骨簪原为男子头饰,但随着发型的改变,又以其独特的造型,精美的图案而逐渐受到女子的喜爱。它是润方言妇女的珍贵头饰,长约20厘米、宽约2厘米。上刻单人头像或双人头像,还雕有花草和动植物纹、几何纹等。纹饰精美,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民皆服布如单被,穿中央为贯头”。 所谓的“贯头”,颜师古解释说“著时从头而贯之”。 早在《汉书·地理志》中就记述了黎族人民穿的贯头衣,这种贯首衣今天在润方言居住的地区仍然可以看到。贯头衣可说是人类最早的服饰形式,也是人类从无纺时代进入纺织时代后的一种古老服饰。润方言的贯头衣一般为蓝色和黑色的自织棉布。长袖无领、无钮。中间一块较长,正中开个“V”形领口,用红布条滚边或小珠子作装饰,在此块布的两侧剪开两个袖口,袖口绣上花作为边饰。衣下摆绣着图腾图案,以人纹、龙纹为多。衣的两侧下方以白布做底,绣上黑、红、黄、绿、紫等色线,图案以人形纹和动物纹为主,这部分精美图案就是著名的双面绣。润方言的双面绣,工艺精巧,最有特色。在白色的平纹布上,运用各种色线,绣成正反一模一样的双面绣图案。在粗犷的质地上表现出丰富而统一,绚丽而细致的色彩效果。我国著名的民族学家梁钊韬先生对双面绣给予极大的评价:“黎族中的本地黎(即润方言黎族)妇女则长于双面绣,而以构图、造型精巧为特点,她们刺出的双面绣,工艺奇美,不逊于苏州地区的汉族双面绣”。(图二 双面绣)
黎族妇女的下裙,无褶无缝,形状似布筒,又称为筒裙。润方言筒裙长度约30厘米,由裙头、裙身、裙尾三部分组成。裙头较窄,花纹简单,一般以黑、白、褐色织成纵向花纹,图案是小米、植物果子或小动物等;裙身通常以白线作基线,织进红、蓝、黑和少许的黄、绿色线,绣上人纹、蛙纹等图案;裙尾由两块同样花纹的布料缝合而成,多以黑色为基色,镶进反差较大的红、白、黄色线,也有镶进云母片的,主要图案是人纹、蛙纹、龙纹等,花纹精致,制作工序复杂。其筒裙为黎族五大方言妇女筒裙中最短的一种服饰。
润方言服饰图案的取材,多采用平日喜闻乐见的自然景物。在造型上,运用直线、平行线、方形、三角形、菱形等几何形纹饰,把人物的动作或活动,自然物中的鱼虫鸟,山川景物等图案,抽象地在服饰上表现出来,构成既淳朴又绚丽且有装饰风格的花纹图案。在构图上,主要以母体图案组成,子体图案作陪衬。一般是母体图案多为人形纹,子体图案为动植物纹及其他纹样。在色彩上,以黑色为主,黑色表示吉祥、庄重和驱邪逐妖;红色,以红见喜,表示兴旺、尊严、权贵;黄色表示快乐、平安长寿;白色视为纯洁素雅、吉祥如意。黎族妇女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通过纺织工艺把大自然中吉祥或美的物体内涵,织出了一幅幅精美的图案,也织出她们的思想和情感。
黎族因居住环境、语言、服饰等的不同,其内部分成哈、杞、润、赛、美孚五大方言。黎族不仅创造了本民族悠久的历史,而且纺织艺术和服饰文化在我国纺织史上有过光辉的一页,为我国史志所称颂。其中润方言的纺织工艺与服饰,历史悠久,独具特色。
润方言分布于白沙黎族自治县境内,人口5万多人。传统服饰大都是自纺、自染、自织、自绣。
服饰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也是认识和区分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更是一种民族重要的社会文化符号和载体。黎族妇女传统服饰是其传统民族文化的一部形象的“百科全书”,更是其民族发展的“活化石”。
润方言妇女服饰构造独特,色彩鲜丽,由头饰、贯头衣、筒裙组成(图一 润方言妇女服饰)。头饰包括头巾、梳子和发簪。头巾有绣花和不绣花两种,平时缠的是不绣花的头巾,参加各种活动时,则缠上绣有美丽、精致花纹的头巾。巾长1米多、宽约30厘米,折成长条状,一层一层地缠在头上。头上插梳子和骨簪,插梳子较为普遍。梳身是用竹片制成,宽约3厘米,由骨、银或铜做梳柄,梳柄上刻有花纹图案。骨簪原为男子头饰,但随着发型的改变,又以其独特的造型,精美的图案而逐渐受到女子的喜爱。它是润方言妇女的珍贵头饰,长约20厘米、宽约2厘米。上刻单人头像或双人头像,还雕有花草和动植物纹、几何纹等。纹饰精美,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民皆服布如单被,穿中央为贯头”。 所谓的“贯头”,颜师古解释说“著时从头而贯之”。 早在《汉书·地理志》中就记述了黎族人民穿的贯头衣,这种贯首衣今天在润方言居住的地区仍然可以看到。贯头衣可说是人类最早的服饰形式,也是人类从无纺时代进入纺织时代后的一种古老服饰。润方言的贯头衣一般为蓝色和黑色的自织棉布。长袖无领、无钮。中间一块较长,正中开个“V”形领口,用红布条滚边或小珠子作装饰,在此块布的两侧剪开两个袖口,袖口绣上花作为边饰。衣下摆绣着图腾图案,以人纹、龙纹为多。衣的两侧下方以白布做底,绣上黑、红、黄、绿、紫等色线,图案以人形纹和动物纹为主,这部分精美图案就是著名的双面绣。润方言的双面绣,工艺精巧,最有特色。在白色的平纹布上,运用各种色线,绣成正反一模一样的双面绣图案。在粗犷的质地上表现出丰富而统一,绚丽而细致的色彩效果。我国著名的民族学家梁钊韬先生对双面绣给予极大的评价:“黎族中的本地黎(即润方言黎族)妇女则长于双面绣,而以构图、造型精巧为特点,她们刺出的双面绣,工艺奇美,不逊于苏州地区的汉族双面绣”。(图二 双面绣)
黎族妇女的下裙,无褶无缝,形状似布筒,又称为筒裙。润方言筒裙长度约30厘米,由裙头、裙身、裙尾三部分组成。裙头较窄,花纹简单,一般以黑、白、褐色织成纵向花纹,图案是小米、植物果子或小动物等;裙身通常以白线作基线,织进红、蓝、黑和少许的黄、绿色线,绣上人纹、蛙纹等图案;裙尾由两块同样花纹的布料缝合而成,多以黑色为基色,镶进反差较大的红、白、黄色线,也有镶进云母片的,主要图案是人纹、蛙纹、龙纹等,花纹精致,制作工序复杂。其筒裙为黎族五大方言妇女筒裙中最短的一种服饰。
润方言服饰图案的取材,多采用平日喜闻乐见的自然景物。在造型上,运用直线、平行线、方形、三角形、菱形等几何形纹饰,把人物的动作或活动,自然物中的鱼虫鸟,山川景物等图案,抽象地在服饰上表现出来,构成既淳朴又绚丽且有装饰风格的花纹图案。在构图上,主要以母体图案组成,子体图案作陪衬。一般是母体图案多为人形纹,子体图案为动植物纹及其他纹样。在色彩上,以黑色为主,黑色表示吉祥、庄重和驱邪逐妖;红色,以红见喜,表示兴旺、尊严、权贵;黄色表示快乐、平安长寿;白色视为纯洁素雅、吉祥如意。黎族妇女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通过纺织工艺把大自然中吉祥或美的物体内涵,织出了一幅幅精美的图案,也织出她们的思想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