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播种期是整个小麦生育期病虫防治的关键期,所以播期病虫防治的好坏,决定小麦的出苗情况,决定病源和虫源的基数,决定来年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因此抓好小麦秋播期至苗期病虫防治是确保苗全苗壮的重要技术内容,小麦播期和苗期也是很多病虫草害防治的关键时期,一旦防治不及时,往往造成缺苗断垄或弱苗病苗。主要病虫草害种类有地下害虫、土蝗、麦蜘蛛、早期麦蚜(黄矮病传毒媒介)、灰飞虱(丛矮病传毒媒介)、根腐病、纹枯病、全蚀病、黑穗(粉)病、恶性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等。防治技术建议如下:
一、选用抗病品种
要因地制宜,针对当地主要病虫发生情况,有针对性的合理选择当家品种并搞好布局,避免大范围种植同一感病品种。选用的品种必须是通过植物检疫的健康无病种子,对带有全蚀病和节节麦等的小麦不得作种用。
二、加强栽培管理措施
1.及时除草
秋播前及时清除麦田周边杂草。减少田间菌源、虫源数量。
2.适时晚播
减轻多种土传病害的发生程度或有效避开传毒昆虫传播丛矮病和黄矮病的盛期。
3.轮作倒茬
全蚀病、纹枯病等发生重的地块,有条件的地方可与棉花、蔬菜、甘薯等非寄主作物轮作2~3年,能有效控制其发生和发展。
三、种子处理
1.种子包衣
选用对路有机磷农药和杀菌剂种衣剂对小麦进行种子包衣。
2.杀菌剂拌种
一是全蚀病。选用①12.5%全蚀净(硅噻菌胺)20~30ml,对水100ml,拌麦种10kg,搅拌均匀堆闷3h;②4.8%适麦丹(2.4%苯醚甲环唑+ 2.4%咯菌腈)30~40ml拌麦种20~25kg(二亩地的种子量),堆闷3h。如果以上药剂不能满足生产需要的情况下,可用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按种子量的0.03%~0.05%(有效成份)拌种堆闷6h后晾干播种,并在小麦起身期前后用15%三唑酮500倍液及时灌根。二是小麦散黑穗病、腥黑穗病、根腐病、纹枯病、白粉病等。选用①4.8%适麦丹(2.4%苯醚甲环唑+ 2.4%咯菌腈)20ml拌麦种20~25kg(二亩地的种子量),堆闷3h。②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20ml加水兑成100-150ml拌种种子10~15kg(一亩地的播种量);③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按种子量的0.03%~0.05%(有效成份)拌种,堆闷6h;④2.5%咯菌腈15~20g,对水100ml,拌麦种10kg,堆闷3h。
3.杀虫剂拌种
用70%吡虫啉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40%甲基异柳磷乳油或每70g吡虫啉粉剂+50g甲基异柳磷乳油对水1.5~2kg稀释成母液,均匀拌种20~25kg(二亩地的种子量),堆闷3~4h,待吸收晾干后播种,能有效防治蛴螬、金针虫、蝼蛄和灰飞虱、蚜虫,预防丛矮病和黄矮病。注意不要在地面拌种,拌种后不可暴晒,以免降低药效。
4.杀虫剂、杀菌剂合理混合拌种
以上病害和虫害混发区,可根据病虫发生种类选用以上有关杀菌剂和杀虫剂混合拌种,达到一拌多防的效果,但要注意:先拌杀虫剂,闷种晾干再拌杀菌剂;先拌乳剂,待吸收晾干再拌粉剂。拌后的种子一般不宜久放,要随拌随用。
四、化学除草
大力推广杂草秋治。在小麦3~5叶期,禾本科杂草2~5叶期,麦田各类杂草基本出齐苗,田间不泥泞积水,晴天且4天内无霜冻和大雨时,喷药防治杂草。一是防除恶性禾本科杂草。在小麦出土后3~5叶期,杂草2~4叶期,选用70%彪虎(氟唑磺隆),6.9%骠马(精恶唑禾草灵),或3%世玛(甲基二磺隆)进行除治。其中,彪虎对节节麦防治效果不理想,对其他多种禾本科杂草均有良好防治效果,安全性好;骠马对雀麦、节节麦、黑麦草等防治效果不好,要注意杂草品种;世玛对禾本科杂草防治具有广谱性,但安全性差,要切实把握好用药关键期,并且,硬质麦、角质麦、优质麦等不宜使用。所以,要针对不同禾本科杂草种类选用对路的除草剂品种。二是防除播娘蒿、荠菜、麦瓶草等越年生阔叶杂草。在小麦出土后2~4叶期及时选用苯磺隆、2,4-D丁酯等进行喷雾防治。其中2,4-D丁酯在秋季用药中可按常规用药量减少1/3的剂量,防止药害发生,注意药械要专用。恶性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混发区可选用以上相应的除草剂品种混合喷施。
冬前未进行阔叶杂草除治和以藜为主的麦田,在春季小麦起身至拔节期阔叶杂草2~4叶期,可选用二甲四氯钠盐、苯磺隆等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
五、苗期病虫害防治
土蝗和传毒昆虫灰飞虱的防治是秋苗期的防治重点,小麦出苗期要注意防治麦田周边杂草中的土蝗和灰飞虱等传毒昆虫,特别对有潜在威胁的麦田要及时选用有机磷类、菊酯类等药剂进行喷雾,一般沿麦田周围向里喷5~10m的保护药带,对有危害趋势的要及时全田喷治。另外。防治土蝗还可以配制毒饵撒施,一般亩用菊酯类农药如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或甲基异柳磷乳油50ml,拌麦麸5~10kg,于上午10点后撒施于麦田。
一、选用抗病品种
要因地制宜,针对当地主要病虫发生情况,有针对性的合理选择当家品种并搞好布局,避免大范围种植同一感病品种。选用的品种必须是通过植物检疫的健康无病种子,对带有全蚀病和节节麦等的小麦不得作种用。
二、加强栽培管理措施
1.及时除草
秋播前及时清除麦田周边杂草。减少田间菌源、虫源数量。
2.适时晚播
减轻多种土传病害的发生程度或有效避开传毒昆虫传播丛矮病和黄矮病的盛期。
3.轮作倒茬
全蚀病、纹枯病等发生重的地块,有条件的地方可与棉花、蔬菜、甘薯等非寄主作物轮作2~3年,能有效控制其发生和发展。
三、种子处理
1.种子包衣
选用对路有机磷农药和杀菌剂种衣剂对小麦进行种子包衣。
2.杀菌剂拌种
一是全蚀病。选用①12.5%全蚀净(硅噻菌胺)20~30ml,对水100ml,拌麦种10kg,搅拌均匀堆闷3h;②4.8%适麦丹(2.4%苯醚甲环唑+ 2.4%咯菌腈)30~40ml拌麦种20~25kg(二亩地的种子量),堆闷3h。如果以上药剂不能满足生产需要的情况下,可用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按种子量的0.03%~0.05%(有效成份)拌种堆闷6h后晾干播种,并在小麦起身期前后用15%三唑酮500倍液及时灌根。二是小麦散黑穗病、腥黑穗病、根腐病、纹枯病、白粉病等。选用①4.8%适麦丹(2.4%苯醚甲环唑+ 2.4%咯菌腈)20ml拌麦种20~25kg(二亩地的种子量),堆闷3h。②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20ml加水兑成100-150ml拌种种子10~15kg(一亩地的播种量);③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按种子量的0.03%~0.05%(有效成份)拌种,堆闷6h;④2.5%咯菌腈15~20g,对水100ml,拌麦种10kg,堆闷3h。
3.杀虫剂拌种
用70%吡虫啉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40%甲基异柳磷乳油或每70g吡虫啉粉剂+50g甲基异柳磷乳油对水1.5~2kg稀释成母液,均匀拌种20~25kg(二亩地的种子量),堆闷3~4h,待吸收晾干后播种,能有效防治蛴螬、金针虫、蝼蛄和灰飞虱、蚜虫,预防丛矮病和黄矮病。注意不要在地面拌种,拌种后不可暴晒,以免降低药效。
4.杀虫剂、杀菌剂合理混合拌种
以上病害和虫害混发区,可根据病虫发生种类选用以上有关杀菌剂和杀虫剂混合拌种,达到一拌多防的效果,但要注意:先拌杀虫剂,闷种晾干再拌杀菌剂;先拌乳剂,待吸收晾干再拌粉剂。拌后的种子一般不宜久放,要随拌随用。
四、化学除草
大力推广杂草秋治。在小麦3~5叶期,禾本科杂草2~5叶期,麦田各类杂草基本出齐苗,田间不泥泞积水,晴天且4天内无霜冻和大雨时,喷药防治杂草。一是防除恶性禾本科杂草。在小麦出土后3~5叶期,杂草2~4叶期,选用70%彪虎(氟唑磺隆),6.9%骠马(精恶唑禾草灵),或3%世玛(甲基二磺隆)进行除治。其中,彪虎对节节麦防治效果不理想,对其他多种禾本科杂草均有良好防治效果,安全性好;骠马对雀麦、节节麦、黑麦草等防治效果不好,要注意杂草品种;世玛对禾本科杂草防治具有广谱性,但安全性差,要切实把握好用药关键期,并且,硬质麦、角质麦、优质麦等不宜使用。所以,要针对不同禾本科杂草种类选用对路的除草剂品种。二是防除播娘蒿、荠菜、麦瓶草等越年生阔叶杂草。在小麦出土后2~4叶期及时选用苯磺隆、2,4-D丁酯等进行喷雾防治。其中2,4-D丁酯在秋季用药中可按常规用药量减少1/3的剂量,防止药害发生,注意药械要专用。恶性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混发区可选用以上相应的除草剂品种混合喷施。
冬前未进行阔叶杂草除治和以藜为主的麦田,在春季小麦起身至拔节期阔叶杂草2~4叶期,可选用二甲四氯钠盐、苯磺隆等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
五、苗期病虫害防治
土蝗和传毒昆虫灰飞虱的防治是秋苗期的防治重点,小麦出苗期要注意防治麦田周边杂草中的土蝗和灰飞虱等传毒昆虫,特别对有潜在威胁的麦田要及时选用有机磷类、菊酯类等药剂进行喷雾,一般沿麦田周围向里喷5~10m的保护药带,对有危害趋势的要及时全田喷治。另外。防治土蝗还可以配制毒饵撒施,一般亩用菊酯类农药如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或甲基异柳磷乳油50ml,拌麦麸5~10kg,于上午10点后撒施于麦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