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主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主动学习语文知识,通过质疑、探究、讨论等方式,掌握课文相关内容,提高语文综合素质。它是新课改下积极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注重发挥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锻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真正的主人。本文从多方面阐述提高中学生语文自主性学习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自主性学习;品质;培养方法
一、营造氛围,激发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兴趣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过程,并不是教师一人的活动,而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以及学生与文本之间全方位的教学活动。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构建良好的合作学习机制,努力营造一种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主动学习,从而产生自主性学习的意识,并能够使学生在每一堂语文课中体会新鲜感,激发其自主性学习的兴趣。语文教师要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自主学习。例如:在语文实践课堂“漫游语文世界”的教学中,教师并没有按照“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方式来教学,而是设计这样一个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文字游戏,请同学们先准备三张纸,一张写本人的名字,一张写在什么地方,一张写干什么,并要求学生尽最大的力量写的丰富多彩”。然后,教师随机进行抽取,在课堂上念出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这样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就会高涨,积极地投入语文实践活动中,不仅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率,也锻炼了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能力。
二、贵在坚持,注重学生自主阅读习惯的培养
自主阅读习惯的养成是语文自主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增强学生阅读能力,奠定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具有重要的作用。自主性阅读有时在学生主动、愉悦的气氛下进行,有时在遇到问题,解决困难的情况下进行。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让学生养成边读边想的习惯、不动笔不读书的习惯以及勤用工具书解决阅读困难的习惯。学生一旦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能自己主动阅读,并获得相关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将会终身受用。当然,在语文课堂学习中,教师也可以通过课文教学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学习,比如,有的课文内容比较难理解,如果单靠课堂上教师讲解来引导学生阅读学习,既浪费课堂时间,又使学生学习的不够深刻。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自己动手查阅相关资料,这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有重要意义,还能促使学生养成主动查找资料的习惯,为学生自主性阅读打下良好基础。
三、注重引导,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技能
1.善于质疑、主动解疑的能力
语文自主性学习的关键就是能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疑问,继而去解决问题,提高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例如:在学习《桃花源记》时,有一句这样的话“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这时有的学生提出这样的疑问:桃花源里的人们过着基本上是与世隔绝的生活,因为他们不知道曾经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了,而他们的衣服却“悉如外人”,这不矛盾吗?针对学生提出的疑问,教师及时予以鼓励,并和学生一起查阅相关资料,让学生自己解答,这样既能够对课文知识理解得更深刻,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2.注重合作交流技能的培养
面对不懂的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能够发表不同见解。如果学生的想法和教师产生矛盾,教师千万不能束缚学生的思维活动,应耐心倾听,让学生有机会说出自己的思路。对于思考不够深刻的学生,教师要积极引导,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向更深处延伸。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励学生勇于提问,乐于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学生自主学习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并汇报学习情况,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表达,尽量不点名提问,这样课堂气氛会更加活跃。
3.加强动手技能训练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动手动脑习惯的培养,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培养,比如,在预习时,让学生自主查找资料、整理资料、重难点、写读后感等。又如,学完一个单元后,让学生把这一单元的知识点、作者简介、作品赏析、写作手法等制作成语文手抄报。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在宣传栏中及时更新手抄报,让学生可以随时浏览、欣赏,在不知不觉中增长见识,积累知识。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动手能力,还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当然,由于受到各方面条件的影响,学生在情感、能力等各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在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过程中,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所提问题都要体现层次性,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不同实施不同的评价方式,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小平.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0(9):31.
[2]吴玉霞.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阅读与鉴赏旬刊,2012(11):20-21.
[3]王彩云.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4(12):78.
关键词:语文教学;自主性学习;品质;培养方法
一、营造氛围,激发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兴趣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过程,并不是教师一人的活动,而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以及学生与文本之间全方位的教学活动。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构建良好的合作学习机制,努力营造一种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主动学习,从而产生自主性学习的意识,并能够使学生在每一堂语文课中体会新鲜感,激发其自主性学习的兴趣。语文教师要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自主学习。例如:在语文实践课堂“漫游语文世界”的教学中,教师并没有按照“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方式来教学,而是设计这样一个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文字游戏,请同学们先准备三张纸,一张写本人的名字,一张写在什么地方,一张写干什么,并要求学生尽最大的力量写的丰富多彩”。然后,教师随机进行抽取,在课堂上念出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这样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就会高涨,积极地投入语文实践活动中,不仅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率,也锻炼了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能力。
二、贵在坚持,注重学生自主阅读习惯的培养
自主阅读习惯的养成是语文自主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增强学生阅读能力,奠定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具有重要的作用。自主性阅读有时在学生主动、愉悦的气氛下进行,有时在遇到问题,解决困难的情况下进行。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让学生养成边读边想的习惯、不动笔不读书的习惯以及勤用工具书解决阅读困难的习惯。学生一旦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能自己主动阅读,并获得相关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将会终身受用。当然,在语文课堂学习中,教师也可以通过课文教学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学习,比如,有的课文内容比较难理解,如果单靠课堂上教师讲解来引导学生阅读学习,既浪费课堂时间,又使学生学习的不够深刻。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自己动手查阅相关资料,这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有重要意义,还能促使学生养成主动查找资料的习惯,为学生自主性阅读打下良好基础。
三、注重引导,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技能
1.善于质疑、主动解疑的能力
语文自主性学习的关键就是能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疑问,继而去解决问题,提高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例如:在学习《桃花源记》时,有一句这样的话“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这时有的学生提出这样的疑问:桃花源里的人们过着基本上是与世隔绝的生活,因为他们不知道曾经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了,而他们的衣服却“悉如外人”,这不矛盾吗?针对学生提出的疑问,教师及时予以鼓励,并和学生一起查阅相关资料,让学生自己解答,这样既能够对课文知识理解得更深刻,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2.注重合作交流技能的培养
面对不懂的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能够发表不同见解。如果学生的想法和教师产生矛盾,教师千万不能束缚学生的思维活动,应耐心倾听,让学生有机会说出自己的思路。对于思考不够深刻的学生,教师要积极引导,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向更深处延伸。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励学生勇于提问,乐于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学生自主学习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并汇报学习情况,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表达,尽量不点名提问,这样课堂气氛会更加活跃。
3.加强动手技能训练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动手动脑习惯的培养,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培养,比如,在预习时,让学生自主查找资料、整理资料、重难点、写读后感等。又如,学完一个单元后,让学生把这一单元的知识点、作者简介、作品赏析、写作手法等制作成语文手抄报。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在宣传栏中及时更新手抄报,让学生可以随时浏览、欣赏,在不知不觉中增长见识,积累知识。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动手能力,还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当然,由于受到各方面条件的影响,学生在情感、能力等各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在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过程中,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所提问题都要体现层次性,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不同实施不同的评价方式,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小平.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0(9):31.
[2]吴玉霞.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阅读与鉴赏旬刊,2012(11):20-21.
[3]王彩云.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4(1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