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拉善左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边陲,著名的腾格里、乌兰布和两大沙漠横贯全境,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有85公里流经境内;全旗总人口15万,有蒙、汉、回等23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33%。
早在新石器时代,阿拉善左旗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自春秋战国时代起,狄、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纥、吐蕃、蒙古等少数民族曾先后在这里繁衍生息。汉唐以来这里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阿拉善第一代开拓者从新疆、青海迁入定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设立阿拉善和硕特旗,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1949年9月23日,阿拉善旗和平解放,进入了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改革开放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十年来,阿拉善左旗经济社会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工业方面,阿拉善左旗依托资源优势形成煤化工、盐(硝)化工、冶金、建材等优势特色产业。农业方面,不断调整种植结构,着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畜牧业则是自治区牲畜总头数超百万的大旗之一。
“我是牧民的儿子,出生在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的阿格坦乌素嘎查,从小就骑骆驼、放骆驼,也就是我们阿拉善著名的双峰驼。我喜欢骆驼的坚忍不拔!.....欢迎来报道我们这个正在快速发展、民族特色浓郁、充满活力的好地方!”阿拉善左旗旗长魏巴依尔是典型的蒙古族领导干部,性情直爽、开朗,身材魁梧,古铜色的面容和蔼可亲,目光质朴友善、充满自信。出于对奇石的相同爱好,他与记者有一见如故之感。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阿拉善左旗位于西北和华北的结合部,地处呼和浩特—包头—银川经济带,东与乌海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相连,南与宁夏交界,西与甘肃为邻,北与蒙古国接壤,国境线长188公里。乌海至巴彦浩特一级公路、银川至巴彦浩特二级公路(银巴高速公路即将建成)、旗通公路构成了阿拉善左旗交通运输大动脉。巴彦浩特距离银川和乌海机场、火车站均在130公里左右。随着银川—巴彦浩特高速、临河—策克铁路、临河—哈密高速、通勤机场以及中蒙乌力吉口岸的陆续建设,区位优势将更为凸现。
阿拉善左旗幅员广阔,地形地貌丰富多彩,土壤类型多样,现有农业用地535.29万公顷,其中牧草地524.3万公顷、耕地2.1万公顷、林地8.42万公顷。旗内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原始次生林54万亩,是内蒙古自治区乃至西北的天然生态屏障。阿拉善双峰驼和白绒山羊是两大地方优良畜种。骆驼数量曾居全国旗县之首,有“骆驼之乡”美称,所产驼绒荣获美国“阿米卡驼绒奖”,被誉为“纤维宝石”的阿拉善型白绒山羊绒荣获意大利第三届国际“柴格那羊绒奖”,其细度、光度、白度列世界同类产品之首,为绒中极品。矿产资源相对富集。已发现矿产61种,产地316处,其中湖盐、无烟煤、花岗岩、冰洲石已探明储量居内蒙古第一位。阿拉善左旗是世界葡萄玛瑙的唯一产地,2008年7月被国土资源厅、中国观赏石协会授予全国第一个“中国观赏石之城”。
阿拉善左旗景色宜人,同阿拉善盟其他四个旗区一样,是造物主的赐予,不仅赐予它丰富的物产,更赐予它鬼斧神工般的自然杰作。在阿拉善左旗8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黄羊、野驴等珍奇野生动物和云杉、银叶林、油松等690多种天然野生植物,是我国原始生态物种保留较好的地区之一。
近年来,阿拉善左旗旅游以“新、奇、险、特”著称。浩瀚雄宏的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湖泊星罗棋布,秀丽俊美。月亮湖、通湖、贺兰山、天鹅湖等旅游区,让海内外游客在领略沙漠的神秘、恢宏和自然的静谧、清新的同时,又可体验到蒙古族人民独有的生活情趣和民族风情。西部梦幻峡谷是阿拉善最具特色的地质景观之一,峡谷有七彩神山、人根峰、玉女洞、石骆驼等近十处奇特景致,它们的形似与神似堪称自然界奇观。
文化方面,阿拉善左旗蒙古族悠扬的长调,清新的短调,极富感染力的民族舞蹈,喜庆的阿拉善婚礼,华贵的蒙古族服饰,盛大的那达慕,隆重的祭敖包、独特的民族餐饮,丰富的体育竞技活动等,展示着阿拉善的独特风土人情和文化神韵,是世界蒙古民族传统礼仪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之一,成为我国民族艺术的瑰宝。多年来,阿拉善左旗积极建设文化大旗,经过多年的挖掘和弘扬,打造了蒙语诗歌、呼麦、奇石文化等有较强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文化名片,使这块土地充满了灵气和魅力,形成了多元、厚重、包容的区域文化特色,同“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阿拉善精神一道,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
采访期间,记者随阿拉善左旗宣传部同志,来到阿拉善盟委、行署和阿拉善左旗旗委、政府所在地巴彦浩特镇。巴彦浩特以前叫定远营,始建于1730年。相传这里是东汉时爱国将领班超的驻地,因班超被封为定远侯,故名之。康熙四十一年以后,有12位皇室宗亲的公主嫁给阿拉善和硕特蒙古族的历代亲王。定远营由此也引进了京城的先进文化,促进了这一地区游牧文化向都市文化、商业文化的迅速嬗变。其中的亲王府建筑仿北京宫殿式样,画栋雕梁,古雅精致,旗内官吏平民以及喇嘛,纷纷仿效京城建筑和京城生活方式,形成一个特立于塞外的京城风格的市镇,故巴彦浩特镇素有“塞外小北京”的美誉。
魏巴依尔告诉记者,定远营建筑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王府、延福寺、传统民居、城墙、城门遗存及城内历史街区、历史文化遗存、遗迹等。这些建筑体现了中原主流文化与蒙藏文化的融合,定远营的营建是和硕特部从游牧走上定居的一个标志和起始点,是阿拉善左旗历史的缩影与见证。200多年来,定远营一直是阿拉善历史上的重要城市和经济、文化、宗教中心,是今天巴彦浩特镇发展的起始点,也是巴彦浩特及内蒙古西部最具传统特色、保存历史文化遗产最为集中、文物资源最为丰富的文化古城。2006年5月,定远营古城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文物局于2008年10月批准了《阿拉善左旗定远营保护总体规划》,目前,阿拉善左旗有关部门正组织对定远营进行恢复修缮。
在城市建设方面,阿拉善左旗近年来先后建成新世纪广场、多功能体育场等一批标志性工程,打造了营盘山景观公园等一批新亮点,实施了旧城改造、街景亮化、美化、硬化、供水管网改造、集中供热、污水处理、天然气等工程,建成了一大批住宅小区。仅2009年,阿拉善左旗通过土地储备贷款、项目融资等多渠道筹资,完成城镇建设投资10亿元,城镇主要街道绿化、美化、亮化成效明显,品位进一步提升。一个既古老、久远,而又现代时尚的边陲名城展现在世人面前。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近年来,从城乡群众医保、低保、养老保险的提标扩面,到住房、饮水等条件改善,从多方面改善民生,让群众共享发展改革成果。
2009年阿拉善左旗生产总值完成191.3亿元,可比增长23.6%;完成财政收入25.4亿元,增长2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7.6亿元,增长3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6516元和6171元,增长11%和15%。2010年年初以来,阿拉善左旗以富民强旗为统揽,加强生态和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三化”互动,在经济发展上狠抓项目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坚持城乡统筹,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平稳运行,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持续向好态势。阿拉善左旗旗域综合实力位居西部百强县第32位,并跻身于内蒙古工业十强旗县行列。
“不到阿拉善,不算到内蒙古,不到巴彦浩特,不算到阿拉善!”采访结束时,魏巴依尔旗长自信地说。
早在新石器时代,阿拉善左旗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自春秋战国时代起,狄、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纥、吐蕃、蒙古等少数民族曾先后在这里繁衍生息。汉唐以来这里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阿拉善第一代开拓者从新疆、青海迁入定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设立阿拉善和硕特旗,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1949年9月23日,阿拉善旗和平解放,进入了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改革开放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十年来,阿拉善左旗经济社会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工业方面,阿拉善左旗依托资源优势形成煤化工、盐(硝)化工、冶金、建材等优势特色产业。农业方面,不断调整种植结构,着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畜牧业则是自治区牲畜总头数超百万的大旗之一。
“我是牧民的儿子,出生在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的阿格坦乌素嘎查,从小就骑骆驼、放骆驼,也就是我们阿拉善著名的双峰驼。我喜欢骆驼的坚忍不拔!.....欢迎来报道我们这个正在快速发展、民族特色浓郁、充满活力的好地方!”阿拉善左旗旗长魏巴依尔是典型的蒙古族领导干部,性情直爽、开朗,身材魁梧,古铜色的面容和蔼可亲,目光质朴友善、充满自信。出于对奇石的相同爱好,他与记者有一见如故之感。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阿拉善左旗位于西北和华北的结合部,地处呼和浩特—包头—银川经济带,东与乌海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相连,南与宁夏交界,西与甘肃为邻,北与蒙古国接壤,国境线长188公里。乌海至巴彦浩特一级公路、银川至巴彦浩特二级公路(银巴高速公路即将建成)、旗通公路构成了阿拉善左旗交通运输大动脉。巴彦浩特距离银川和乌海机场、火车站均在130公里左右。随着银川—巴彦浩特高速、临河—策克铁路、临河—哈密高速、通勤机场以及中蒙乌力吉口岸的陆续建设,区位优势将更为凸现。
阿拉善左旗幅员广阔,地形地貌丰富多彩,土壤类型多样,现有农业用地535.29万公顷,其中牧草地524.3万公顷、耕地2.1万公顷、林地8.42万公顷。旗内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原始次生林54万亩,是内蒙古自治区乃至西北的天然生态屏障。阿拉善双峰驼和白绒山羊是两大地方优良畜种。骆驼数量曾居全国旗县之首,有“骆驼之乡”美称,所产驼绒荣获美国“阿米卡驼绒奖”,被誉为“纤维宝石”的阿拉善型白绒山羊绒荣获意大利第三届国际“柴格那羊绒奖”,其细度、光度、白度列世界同类产品之首,为绒中极品。矿产资源相对富集。已发现矿产61种,产地316处,其中湖盐、无烟煤、花岗岩、冰洲石已探明储量居内蒙古第一位。阿拉善左旗是世界葡萄玛瑙的唯一产地,2008年7月被国土资源厅、中国观赏石协会授予全国第一个“中国观赏石之城”。
阿拉善左旗景色宜人,同阿拉善盟其他四个旗区一样,是造物主的赐予,不仅赐予它丰富的物产,更赐予它鬼斧神工般的自然杰作。在阿拉善左旗8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黄羊、野驴等珍奇野生动物和云杉、银叶林、油松等690多种天然野生植物,是我国原始生态物种保留较好的地区之一。
近年来,阿拉善左旗旅游以“新、奇、险、特”著称。浩瀚雄宏的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湖泊星罗棋布,秀丽俊美。月亮湖、通湖、贺兰山、天鹅湖等旅游区,让海内外游客在领略沙漠的神秘、恢宏和自然的静谧、清新的同时,又可体验到蒙古族人民独有的生活情趣和民族风情。西部梦幻峡谷是阿拉善最具特色的地质景观之一,峡谷有七彩神山、人根峰、玉女洞、石骆驼等近十处奇特景致,它们的形似与神似堪称自然界奇观。
文化方面,阿拉善左旗蒙古族悠扬的长调,清新的短调,极富感染力的民族舞蹈,喜庆的阿拉善婚礼,华贵的蒙古族服饰,盛大的那达慕,隆重的祭敖包、独特的民族餐饮,丰富的体育竞技活动等,展示着阿拉善的独特风土人情和文化神韵,是世界蒙古民族传统礼仪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之一,成为我国民族艺术的瑰宝。多年来,阿拉善左旗积极建设文化大旗,经过多年的挖掘和弘扬,打造了蒙语诗歌、呼麦、奇石文化等有较强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文化名片,使这块土地充满了灵气和魅力,形成了多元、厚重、包容的区域文化特色,同“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阿拉善精神一道,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
采访期间,记者随阿拉善左旗宣传部同志,来到阿拉善盟委、行署和阿拉善左旗旗委、政府所在地巴彦浩特镇。巴彦浩特以前叫定远营,始建于1730年。相传这里是东汉时爱国将领班超的驻地,因班超被封为定远侯,故名之。康熙四十一年以后,有12位皇室宗亲的公主嫁给阿拉善和硕特蒙古族的历代亲王。定远营由此也引进了京城的先进文化,促进了这一地区游牧文化向都市文化、商业文化的迅速嬗变。其中的亲王府建筑仿北京宫殿式样,画栋雕梁,古雅精致,旗内官吏平民以及喇嘛,纷纷仿效京城建筑和京城生活方式,形成一个特立于塞外的京城风格的市镇,故巴彦浩特镇素有“塞外小北京”的美誉。
魏巴依尔告诉记者,定远营建筑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王府、延福寺、传统民居、城墙、城门遗存及城内历史街区、历史文化遗存、遗迹等。这些建筑体现了中原主流文化与蒙藏文化的融合,定远营的营建是和硕特部从游牧走上定居的一个标志和起始点,是阿拉善左旗历史的缩影与见证。200多年来,定远营一直是阿拉善历史上的重要城市和经济、文化、宗教中心,是今天巴彦浩特镇发展的起始点,也是巴彦浩特及内蒙古西部最具传统特色、保存历史文化遗产最为集中、文物资源最为丰富的文化古城。2006年5月,定远营古城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文物局于2008年10月批准了《阿拉善左旗定远营保护总体规划》,目前,阿拉善左旗有关部门正组织对定远营进行恢复修缮。
在城市建设方面,阿拉善左旗近年来先后建成新世纪广场、多功能体育场等一批标志性工程,打造了营盘山景观公园等一批新亮点,实施了旧城改造、街景亮化、美化、硬化、供水管网改造、集中供热、污水处理、天然气等工程,建成了一大批住宅小区。仅2009年,阿拉善左旗通过土地储备贷款、项目融资等多渠道筹资,完成城镇建设投资10亿元,城镇主要街道绿化、美化、亮化成效明显,品位进一步提升。一个既古老、久远,而又现代时尚的边陲名城展现在世人面前。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近年来,从城乡群众医保、低保、养老保险的提标扩面,到住房、饮水等条件改善,从多方面改善民生,让群众共享发展改革成果。
2009年阿拉善左旗生产总值完成191.3亿元,可比增长23.6%;完成财政收入25.4亿元,增长2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7.6亿元,增长3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6516元和6171元,增长11%和15%。2010年年初以来,阿拉善左旗以富民强旗为统揽,加强生态和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三化”互动,在经济发展上狠抓项目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坚持城乡统筹,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平稳运行,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持续向好态势。阿拉善左旗旗域综合实力位居西部百强县第32位,并跻身于内蒙古工业十强旗县行列。
“不到阿拉善,不算到内蒙古,不到巴彦浩特,不算到阿拉善!”采访结束时,魏巴依尔旗长自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