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里院是青岛颇具特色的住宅建筑形式,它不仅是”老青岛”的居所、城市的脉络,更是青岛历史文化发展演化的重要舞台。它记录了历史的变迁,斑驳的石墙上镌刻着往昔的美好回忆。每个里院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值得淘洗和追寻的传奇般的经历,里面的趣闻、掌故蕴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好像一座座民俗风情的博物馆,烙下了人们各种社会生活的印记。
有人说,旧里院不但是老青岛人避风挡雨的居所,更是青岛历史的见证。这里的一砖一瓦都带着一百多年前雨水的味道。这样的描述很浪漫,然而青岛老里院内的生活环境却并不如想象中的那般诗情画意——人口密度大、住房紧张,居住人口老龄化、复杂化,公共设施陈旧落后,安全卫生堪忧等等都是里院拆迁的原因。
随着城市改造的推进,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作为青岛市政府2007年十件大事之一,青岛市区的18片包括里院在内的旧城区已经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在政府福利政策的帮助下,曾经同处一个屋檐下的老街坊们也都住上了舒适的公寓房。十几年后的今天他們重新回到里院,重拾邻里之情,感受青岛的变化,触摸这“看得见的幸福”。
里院的由来
“里”原本是土地的丈量单位,春秋时始作为城内区域的名称而出现,之后演变为中国古代基层行政机构。青岛的里院形成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为德国殖民地时期由德国规划并结合德国民居移植改造而成,是旧青岛各机关小职员、小商贩等中下层市民的聚居地。青岛的里院曾主要集中在三个片区,一是观城路以南、四川路以东、寿张路以西和磁山路以北。二是海关后一带,三是四方路、海泊路,它们积淀着老青岛厚重的人文历史,每一个院落都充满了无数喜怒哀乐的城市故事。
里院的文化
青岛里院是中西文化的交融,是特殊的城市符号。每个里院都有自己的特点。很多天井内设有书场及简易戏台,供艺人表演,马三立、新凤霞等艺人就曾到访于此,再比如广兴里内曾设小型电影院、剧场和书场以及云南路里院的各种酒肆饭馆、货栈旅馆、日用百货店和南北小吃铺。最有名的里院则是中山路附近的劈柴院,这是老青岛闻名遐迩的“美食院”和“乐子院”。江湖艺人云集此处,有说书的、唱曲儿的、说相声的、玩杂耍的,琳琅满目,颇为热闹。在历史长河中沉积下来的里院文化,体现了青岛居民和谐共济的居住理念和简约、明了、诚恳、直接的人生哲学。里院文化是青岛本土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里院的变迁
十年前的春寒料峭之时,多年的职业敏感和对老青岛的深厚感情促使青岛画报的记者在搬迁的尾声,走进了青岛里院的街头巷口,感受这里最后的时光。
通过现场走访原居民,多名摄影师用家庭影像这种抢救式的摄影方式在短时间内共同来完成40多个以家庭或单位为单元的原居民群体影像的最后留影。这些影像浓缩了同居于一里的居民之间的亲和力和归属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里院是缩小了的大社会,在围合起来的小环境中间,人际关系的融洽和守望相助,是里院文化最显著的标志,更是今天身居高楼里的居民们时时怀念的“邻里情”。
2018年,里院的邻里乡亲再度聚首,现在的他们不需再为拮据的水电资源担忧,更不需再为拥挤的居住环境烦恼,虽然告别了那片其乐融融的小天地,但热爱生活的“里院人”仍然像从前一样在新社区里搞起了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太极拳、二胡演奏、健身跑步等等。时代变迁,喜欢猫狗花鸟的王琦一家依旧保持着养宠物的爱好,而刘焕斌家的两个孩子早已长大……
里院的回望与展望
很多人在改造伊始不愿搬出里院,有的并非条件不允许,而是一种不舍的情绪在悄然作祟,用老人们的话来说:幸福不是家财万贯,而是能自在享受习惯。不管街里的生活多么嘈杂,只要穿过拱门,就能瞬间安静下来。他们选择居住在老房子,是一种情怀,一种习惯而已。
历史学家、文学家郭沫若曾有一首诗:“前事不忘后事师,自来坟典萃先知。犹龙柱下窥藏史,呼凤舆前听诵诗。国步何由探轨迹,民情从以识端倪。上林春讯人间满,剪出红梅花万枝。”正是如此,在青岛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的同时,还有许许多多的故事等待我们去发掘,去记录,用相片和文字为我们的后人留下宝贵的财富。
有人说,旧里院不但是老青岛人避风挡雨的居所,更是青岛历史的见证。这里的一砖一瓦都带着一百多年前雨水的味道。这样的描述很浪漫,然而青岛老里院内的生活环境却并不如想象中的那般诗情画意——人口密度大、住房紧张,居住人口老龄化、复杂化,公共设施陈旧落后,安全卫生堪忧等等都是里院拆迁的原因。
随着城市改造的推进,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作为青岛市政府2007年十件大事之一,青岛市区的18片包括里院在内的旧城区已经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在政府福利政策的帮助下,曾经同处一个屋檐下的老街坊们也都住上了舒适的公寓房。十几年后的今天他們重新回到里院,重拾邻里之情,感受青岛的变化,触摸这“看得见的幸福”。
里院的由来
“里”原本是土地的丈量单位,春秋时始作为城内区域的名称而出现,之后演变为中国古代基层行政机构。青岛的里院形成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为德国殖民地时期由德国规划并结合德国民居移植改造而成,是旧青岛各机关小职员、小商贩等中下层市民的聚居地。青岛的里院曾主要集中在三个片区,一是观城路以南、四川路以东、寿张路以西和磁山路以北。二是海关后一带,三是四方路、海泊路,它们积淀着老青岛厚重的人文历史,每一个院落都充满了无数喜怒哀乐的城市故事。
里院的文化
青岛里院是中西文化的交融,是特殊的城市符号。每个里院都有自己的特点。很多天井内设有书场及简易戏台,供艺人表演,马三立、新凤霞等艺人就曾到访于此,再比如广兴里内曾设小型电影院、剧场和书场以及云南路里院的各种酒肆饭馆、货栈旅馆、日用百货店和南北小吃铺。最有名的里院则是中山路附近的劈柴院,这是老青岛闻名遐迩的“美食院”和“乐子院”。江湖艺人云集此处,有说书的、唱曲儿的、说相声的、玩杂耍的,琳琅满目,颇为热闹。在历史长河中沉积下来的里院文化,体现了青岛居民和谐共济的居住理念和简约、明了、诚恳、直接的人生哲学。里院文化是青岛本土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里院的变迁
十年前的春寒料峭之时,多年的职业敏感和对老青岛的深厚感情促使青岛画报的记者在搬迁的尾声,走进了青岛里院的街头巷口,感受这里最后的时光。
通过现场走访原居民,多名摄影师用家庭影像这种抢救式的摄影方式在短时间内共同来完成40多个以家庭或单位为单元的原居民群体影像的最后留影。这些影像浓缩了同居于一里的居民之间的亲和力和归属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里院是缩小了的大社会,在围合起来的小环境中间,人际关系的融洽和守望相助,是里院文化最显著的标志,更是今天身居高楼里的居民们时时怀念的“邻里情”。
2018年,里院的邻里乡亲再度聚首,现在的他们不需再为拮据的水电资源担忧,更不需再为拥挤的居住环境烦恼,虽然告别了那片其乐融融的小天地,但热爱生活的“里院人”仍然像从前一样在新社区里搞起了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太极拳、二胡演奏、健身跑步等等。时代变迁,喜欢猫狗花鸟的王琦一家依旧保持着养宠物的爱好,而刘焕斌家的两个孩子早已长大……
里院的回望与展望
很多人在改造伊始不愿搬出里院,有的并非条件不允许,而是一种不舍的情绪在悄然作祟,用老人们的话来说:幸福不是家财万贯,而是能自在享受习惯。不管街里的生活多么嘈杂,只要穿过拱门,就能瞬间安静下来。他们选择居住在老房子,是一种情怀,一种习惯而已。
历史学家、文学家郭沫若曾有一首诗:“前事不忘后事师,自来坟典萃先知。犹龙柱下窥藏史,呼凤舆前听诵诗。国步何由探轨迹,民情从以识端倪。上林春讯人间满,剪出红梅花万枝。”正是如此,在青岛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的同时,还有许许多多的故事等待我们去发掘,去记录,用相片和文字为我们的后人留下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