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教学方法的探讨、研究是教练员永恒不变的主题,教练员的工作就是在不断的探索中找到高效、实用的教学方法。本文浅显地论述了篮球技术训练及教学方法,仅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篮球技术 教学方法 运用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1-0211-01
有效的教学方法存在而又不是现成的,需要教练员不断地探索、实践和研究。相同的教学方法,作用于不同的对象,运用的时间不同和由不同的教练员来执行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学方法在现实中很难找到。在体校篮球技术教学中如何运用好的教学方法呢?
一 教学方法的运用应抓住技术动作的要领
动作要领是技术动作的核心部分,在篮球技术教学过程中,教练员对技术动作要领的把握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一、弹跳力是全身力量、跑动速度、反应速度、身体协调性、柔韧性、灵活性的综合体现。
所以我们不可以认为提高弹跳就成天的跳跳的就行了。你必须坚持每天拉伸自己全身各部位的肌腱、韧带、肌肉,扩大关节的活动范围,同时,做各种复杂的有利于提高身体协调性的体操。动作要准确、优美、既有力又放松。
二、力量训练最好由身体训练教练安排和辅导
如自己进行训练,最好每周进行2到4次的大力量训练,训练时必须注意安全,以免发生意外伤害。所谓大力量训练就是利用杠铃进行大负荷的练习。最典型常用的有三种:
负重蹲起,提铃,抓举。总之,这几项练习的成绩越高,你的弹跳力就越好。
至于每次练习的重量、组数、次数、动作规格等问题,原则是:
1、大力量训练每周至少二次,不多于四次,要给身体超量恢复的时间,但要长年进行,不可间断。
2、每次课最好安排以上所述三项练习方法。
3、要讲究大力量训练的技术动作规格,切不可乱来。
4、小力量训练是指使用各种综合训练器械和哑铃等进行训练。重量较轻,组数和次数较多。目的是提高肌肉耐力,增粗肌纤维,减少脂肪,小力量训练可以变化着花园天天练,但最好不要和大力量训练同时进行。无论大力量还是小力量训练,一次课的时间不要拖的太长,1.5小时至2小时为宜。有强度还要有密度。
三、速度训练也是提高弹跳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反复冲刺训练还是有必要的。30次,50次,也许80次,那就要看你的吃苦精神了。所谓冲刺,要求你自己在准备活动后全速往前冲,而不是中速。专项速度训练同大力量训练相同,不必天天练,每周三小时即可。还要特别注意运用小;力量训练手段增强大腿后侧肌肉群的力量。
四、灵活、全方位的训练
各种专门的弹跳练习手段非常多,诸如跳绳、跳栏、摸篮圈、摸小黑框上沿,甚至摸篮板上沿。
我们已经知道速度、力量、协调性、柔韧性、灵活性这些素质在瞬间综合向下作用于地面时就产生弹跳力,那么什么东西是这些素质在瞬间同时爆发呢?就是动机和运动神经系统。也就是说,如果你真的想高居一切人之上,你就必须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的运动神经系统想自己全身的肌肉发出最强的冲动信号。这种强刺激迫使肌肉群激烈收缩产生巨大能量,肌肉群剧烈收缩有反过来促使运动神经系统更灵敏,能发出更强烈的冲动。两者相互促进,你就越跳越高。然而,这也是难点中的难点,没有超强的动机,运动神经系统就没有超强的冲动。?
五、教学方法的运用应有区别性
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是一般的教学规律。篮球技术教学当中更应遵守这一原则,因为学生的差异性很大,篮球技术又多种多样,因而教学方法绝不可以一成不变。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更有利于学生特长的形成。例如,在传球技术教学时,教练员一般会要求学生把球传到接球队员的胸腹之间,但对中锋队员或特殊站位队员传球时,要求队员将球传至接球队员伸手(防守队弱侧)要球的位置。因而在传球动作教学时,要区别特殊情况下的传球动作,对特殊情况的传球动作进行专门性的练习。
六、教学方法的运用应结合实战
任何技术掌握优劣程度的评判都应该通过实战来验证,学生练习技术的目的也是为了能够在实战中得以应用和发挥。因而教练员在教学方法的运用过程中应尽量结合实战,以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例如,双手胸前传球动作在实战运用中,往往会被省略掉脚蹬地发力的动作,通过快速的伸臂、抖腕、拨指发力来完成传球,会更具隐蔽性和高效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练习快速伸臂、抖腕、拨指的方法。可采用两人传两球;一人同时对墙传两球;多人对一人的传球等方法来强化练习,以提高学生快速控制球和传球的能力。
七、教学方法的运用应增加趣味性
体校中专学生,绝大多数可能走篮球专业发展的道路,篮球技术的基础打得好坏,将直接影响他们的提高。所以教学中增加趣味性,可提高练习的效果。如果教练员采用的教学方法过分单调枯燥,反而会影响学生对篮球的兴趣。因而有必要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考虑练习方法的竞争性、对抗性和趣味性,促使学生更加喜爱篮球运动。
例如,在投篮练习中引入竞争和惩罚机制,不但能营造比赛的氛围,更能够激发学生练习的热情。如常见的爬格子、罚篮赛、三分球赛。输的一方适当地做几个俯卧撑作为惩罚,是比较常见的激发练习者兴趣的方法,学生对这样的练习也是乐此不疲。另外,在进行小组依次投篮练习时,可采用“前进后亦进”的方法,进球次数累加,不进的同学需要完成与前面进球个数相等次数的俯卧撑,受罚后可以挑选站队位置,这样能有效提高练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
八、技术教学的反思
在技术教学中,我们老师要按着教学计划进行,要教授篮球技术,还要讲解篮球规则,所以,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中,我们进行改革,做出一份更好的教学计划。
1、 移动技术:包括滑步、后撤步、侧身跑、后退跑、急停。
在这一个课时内,我们不但完成了动作技术的教学,而且让学生掌握了一些简单的规则,提高了学生对于规则的了解程度。以前专门组织讲解规则,听的时候都很认真,下来后,在实践中运用的远远不理想,我们现在这种,技术加理论教学的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了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能力。
2、运球技术:包括原地的高低运球、原地的体前变向运球、行进间直线速运球、行进体前的向运球。在這一课时的制定中,考虑到原地运球是基础,练习原地运球是为了给进进间运球打好基础,另外是让学生第一次触球时,增加手对蓝球的感觉,也就是球感、手感的练习。
3、传接球:原地传接球练习,包括双手胸前的传接球,单手胸前传接球,单手体仙传接球,所弹球。行进间传接球,包括行进间短传配合练习,行进间长传配合练习。
4、行进间抽蓝:行进间单行抵手投篮、行进间单手高手投篮。
5、持球突破:交步持球突破,罚球练习,附带讲解罚球站位及规则。
6、教学比赛:讲解一场球的组织,及裁判员的执法程序。
在这份计划中,我们可以看到,不但有的技术的教学内容,而且也把我们在以往的理论教学中的规则部分,放到了我们实践课的教学之中,在讲解篮球动作的同时,我们进行相近规则的讲解,这样,让学生加深记忆,也好理解,避免学生在学习完篮球之后,不懂规则的事情发生。采用一些好的教学方法,增加学生对于篮球运动的兴趣爱好。更好的投入到篮球的学习中来。
结语:
教学技术是教练员合理有效地运用不同教学方法的技巧。教学技术更多地体现教练员的教学机智,具有人文性、灵活性和个体性。适时、灵活、有针对性地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深刻地理解技术动作的内涵,了解动作的规律,并对学生的练习状态做出正确的判断,采用合时、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控制整个教学过程,让不变的教学方法发挥最大的教育功效,它不仅需要科学的治学态度,还需要教练员艺术般的个性操作。
参考文献:
[1] 李振义,高校篮球赛事文化的媒体的传播研究2009.
[关键词]篮球技术 教学方法 运用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1-0211-01
有效的教学方法存在而又不是现成的,需要教练员不断地探索、实践和研究。相同的教学方法,作用于不同的对象,运用的时间不同和由不同的教练员来执行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学方法在现实中很难找到。在体校篮球技术教学中如何运用好的教学方法呢?
一 教学方法的运用应抓住技术动作的要领
动作要领是技术动作的核心部分,在篮球技术教学过程中,教练员对技术动作要领的把握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一、弹跳力是全身力量、跑动速度、反应速度、身体协调性、柔韧性、灵活性的综合体现。
所以我们不可以认为提高弹跳就成天的跳跳的就行了。你必须坚持每天拉伸自己全身各部位的肌腱、韧带、肌肉,扩大关节的活动范围,同时,做各种复杂的有利于提高身体协调性的体操。动作要准确、优美、既有力又放松。
二、力量训练最好由身体训练教练安排和辅导
如自己进行训练,最好每周进行2到4次的大力量训练,训练时必须注意安全,以免发生意外伤害。所谓大力量训练就是利用杠铃进行大负荷的练习。最典型常用的有三种:
负重蹲起,提铃,抓举。总之,这几项练习的成绩越高,你的弹跳力就越好。
至于每次练习的重量、组数、次数、动作规格等问题,原则是:
1、大力量训练每周至少二次,不多于四次,要给身体超量恢复的时间,但要长年进行,不可间断。
2、每次课最好安排以上所述三项练习方法。
3、要讲究大力量训练的技术动作规格,切不可乱来。
4、小力量训练是指使用各种综合训练器械和哑铃等进行训练。重量较轻,组数和次数较多。目的是提高肌肉耐力,增粗肌纤维,减少脂肪,小力量训练可以变化着花园天天练,但最好不要和大力量训练同时进行。无论大力量还是小力量训练,一次课的时间不要拖的太长,1.5小时至2小时为宜。有强度还要有密度。
三、速度训练也是提高弹跳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反复冲刺训练还是有必要的。30次,50次,也许80次,那就要看你的吃苦精神了。所谓冲刺,要求你自己在准备活动后全速往前冲,而不是中速。专项速度训练同大力量训练相同,不必天天练,每周三小时即可。还要特别注意运用小;力量训练手段增强大腿后侧肌肉群的力量。
四、灵活、全方位的训练
各种专门的弹跳练习手段非常多,诸如跳绳、跳栏、摸篮圈、摸小黑框上沿,甚至摸篮板上沿。
我们已经知道速度、力量、协调性、柔韧性、灵活性这些素质在瞬间综合向下作用于地面时就产生弹跳力,那么什么东西是这些素质在瞬间同时爆发呢?就是动机和运动神经系统。也就是说,如果你真的想高居一切人之上,你就必须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的运动神经系统想自己全身的肌肉发出最强的冲动信号。这种强刺激迫使肌肉群激烈收缩产生巨大能量,肌肉群剧烈收缩有反过来促使运动神经系统更灵敏,能发出更强烈的冲动。两者相互促进,你就越跳越高。然而,这也是难点中的难点,没有超强的动机,运动神经系统就没有超强的冲动。?
五、教学方法的运用应有区别性
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是一般的教学规律。篮球技术教学当中更应遵守这一原则,因为学生的差异性很大,篮球技术又多种多样,因而教学方法绝不可以一成不变。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更有利于学生特长的形成。例如,在传球技术教学时,教练员一般会要求学生把球传到接球队员的胸腹之间,但对中锋队员或特殊站位队员传球时,要求队员将球传至接球队员伸手(防守队弱侧)要球的位置。因而在传球动作教学时,要区别特殊情况下的传球动作,对特殊情况的传球动作进行专门性的练习。
六、教学方法的运用应结合实战
任何技术掌握优劣程度的评判都应该通过实战来验证,学生练习技术的目的也是为了能够在实战中得以应用和发挥。因而教练员在教学方法的运用过程中应尽量结合实战,以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例如,双手胸前传球动作在实战运用中,往往会被省略掉脚蹬地发力的动作,通过快速的伸臂、抖腕、拨指发力来完成传球,会更具隐蔽性和高效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练习快速伸臂、抖腕、拨指的方法。可采用两人传两球;一人同时对墙传两球;多人对一人的传球等方法来强化练习,以提高学生快速控制球和传球的能力。
七、教学方法的运用应增加趣味性
体校中专学生,绝大多数可能走篮球专业发展的道路,篮球技术的基础打得好坏,将直接影响他们的提高。所以教学中增加趣味性,可提高练习的效果。如果教练员采用的教学方法过分单调枯燥,反而会影响学生对篮球的兴趣。因而有必要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考虑练习方法的竞争性、对抗性和趣味性,促使学生更加喜爱篮球运动。
例如,在投篮练习中引入竞争和惩罚机制,不但能营造比赛的氛围,更能够激发学生练习的热情。如常见的爬格子、罚篮赛、三分球赛。输的一方适当地做几个俯卧撑作为惩罚,是比较常见的激发练习者兴趣的方法,学生对这样的练习也是乐此不疲。另外,在进行小组依次投篮练习时,可采用“前进后亦进”的方法,进球次数累加,不进的同学需要完成与前面进球个数相等次数的俯卧撑,受罚后可以挑选站队位置,这样能有效提高练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
八、技术教学的反思
在技术教学中,我们老师要按着教学计划进行,要教授篮球技术,还要讲解篮球规则,所以,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中,我们进行改革,做出一份更好的教学计划。
1、 移动技术:包括滑步、后撤步、侧身跑、后退跑、急停。
在这一个课时内,我们不但完成了动作技术的教学,而且让学生掌握了一些简单的规则,提高了学生对于规则的了解程度。以前专门组织讲解规则,听的时候都很认真,下来后,在实践中运用的远远不理想,我们现在这种,技术加理论教学的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了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能力。
2、运球技术:包括原地的高低运球、原地的体前变向运球、行进间直线速运球、行进体前的向运球。在這一课时的制定中,考虑到原地运球是基础,练习原地运球是为了给进进间运球打好基础,另外是让学生第一次触球时,增加手对蓝球的感觉,也就是球感、手感的练习。
3、传接球:原地传接球练习,包括双手胸前的传接球,单手胸前传接球,单手体仙传接球,所弹球。行进间传接球,包括行进间短传配合练习,行进间长传配合练习。
4、行进间抽蓝:行进间单行抵手投篮、行进间单手高手投篮。
5、持球突破:交步持球突破,罚球练习,附带讲解罚球站位及规则。
6、教学比赛:讲解一场球的组织,及裁判员的执法程序。
在这份计划中,我们可以看到,不但有的技术的教学内容,而且也把我们在以往的理论教学中的规则部分,放到了我们实践课的教学之中,在讲解篮球动作的同时,我们进行相近规则的讲解,这样,让学生加深记忆,也好理解,避免学生在学习完篮球之后,不懂规则的事情发生。采用一些好的教学方法,增加学生对于篮球运动的兴趣爱好。更好的投入到篮球的学习中来。
结语:
教学技术是教练员合理有效地运用不同教学方法的技巧。教学技术更多地体现教练员的教学机智,具有人文性、灵活性和个体性。适时、灵活、有针对性地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深刻地理解技术动作的内涵,了解动作的规律,并对学生的练习状态做出正确的判断,采用合时、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控制整个教学过程,让不变的教学方法发挥最大的教育功效,它不仅需要科学的治学态度,还需要教练员艺术般的个性操作。
参考文献:
[1] 李振义,高校篮球赛事文化的媒体的传播研究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