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何炅在《来吧冠军》中的主持为例,简要阐述综艺节目主持人在新形式下,思维上的转换、内容上的创新以及表达方式的突破。
关键词:综艺节目;主持人;思维;内容;表达方式
网络上有这样一种说法:“长江以南,何炅汪涵;长江以北,再无名嘴。”而汪涵更是在湖南卫视王牌节目之一《天天向上》中说道:“长江以南,何炅汪涵,排名分先后。”虽然是谦虚之辞,不过也能看出何炅在全国观众眼中,以及在业界同行眼中的地位。笔者试以何炅在《来吧冠军》中的主持表现为例,谈谈对于综艺节目主持人现阶段的坚守与改变。
一、思维上的“变”与“不变”
何炅在思维方式上做出了很多大胆的尝试和有益的改变,兼顾了策划者的心理预期与观众的收视预期,达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1.巧妙结合“娱乐思维”和“体育思维”,“体育项目娱乐化”、“娱乐节目体育化”
何炅是主持综艺节目的“老江湖”,制造娱乐笑点信手拈来,应对突发事件游刃有余,不过,主持体育类的综艺节目还是第一次。何炅在《来吧冠军》中很好地平衡了节目的娱乐性和体育性,并且,很会激发专业运动员的综艺表现力。
2.摒弃“娱乐至上”的思维,存“同”求“异”
在以往的节目主持中,何炅往往都能把娱乐性发挥到极致,而在《来吧冠军》中,何炅则做出了很好的让步:首先是反映冠军风采,普及体育项目,然后才是通过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体现娱乐性。何炅的做法非常明智,因为如果只是制造娱乐效果,让观众看热闹,很容易一笑而过,无法传达出节目本身想要输出的价值观,传播效果更是无从谈起了。
3.“演播室真人秀”新思维,推陈出新
《来吧冠军》找到了自身与普通真人秀的差异。一般而言,真人秀都是在室外场地进行,而《来吧冠军》则是把体育场馆变成了演播室,成了一档在演播室内完成的明星体育竞技真人秀节目,从而拥有了众多的现场观众,声势更加浩大,现场互动感也更强。
二、内容上的“变”与“不变”
从性质上看,《来吧冠军》仍然属于综艺娱乐节目,因此,内容上的娱乐性、趣味性依然是无法颠覆的,不过节目在内容上的创新依然可圈可点。
1.“娱乐性”中凸显“体育性”,“体育性”中渗透“娱乐性”
与单纯靠娱乐明星拉收视率不同,《来吧冠军》让体育竞赛中的冠军运动员走进节目中,与娱乐明星一起竞赛,与现场观众一起互动,这是内容与形式上的双重创新,使得节目比起一般的真人秀多了很多竞技色彩,也更有看点。
2.挖掘娱乐潜能,运动员也综艺
《来吧冠军》对于冠军的选择有一个标准:足够知名,取得相当成就,并且有一定综艺感。李娜、孙杨、林丹、卡卡、邹市明……货真价实的世界冠军,实力不言自明,他们是所在领域的顶尖人物,都有极高的知名度和关注度。而最难能可贵的是,这些运动员都有很强的综艺感。
3.综艺明星配置合理,热闹而不杂乱,有序而不冷场
贾乃亮和陈嘉桦(ELLA)作为队长,是每期都会出现的固定搭档。两人在节目中非常放得开,在游戏开始前总是肆无忌惮地“叫嚣”,向冠军们示威、挑战,增加火药味和对抗性;冠军们展示身手后,他们又迅速服软,增加笑点的同时,衬托出了运动员技艺的高超,因此让节目更好地达到了预期效果。
4.环节设计精巧,节目看点十足
《来吧冠军》用精巧的环节设计,成功地缩小了运动员和综艺明星之间的实力差距,用侧重点不同的三个环节照顾到不同的方面,让冠军和综艺明星的不同特点都得到了充分展示。将综艺元素融入体育比赛之中,保证了娱乐性与专业性的和谐共存,让节目高潮迭起、笑点不断、看点十足。
三、表达方式上的“变”与“不变”
“言语表达方式总是带有‘这一个’的烙印,或文白相加,或平民语言,或亲切温婉,或酣畅淋漓,或保有传统,或时尚前卫。而这一切都必须与栏目的整体风格相匹配,否则,不仅会使节目传播质量大打折扣,还会流失特定的受众群体。”1当下,真人秀节目大多有“去主持人”倾向,而《来吧冠军》却用了何炅这位娱乐主持天王,反倒算是一种“创新”了,何炅在节目中的表达方式也在契合节目的同时,实现了巨大的突破。
1.肢体语言丰富,控场能力极强
一般而言,综艺节目主持人神态可以活跃,但动作幅度都不大,但《来吧冠军》具有很强的体育性,因此,何炅的肢体语言更为丰富。以何炅在第二期节目中的开场为例,从一个巨型网球中快步走出来后,虽然手持话筒与手卡,但仍然高居双手向现场观众亲切问好,显得非常活跃,一下子点燃了整个网球场,不过当何炅一开始说话,全场立刻鸦雀无声,展现了何炅极强的调动能力和控场能力。
2.善于调动现场,活跃节目气氛
在出现可以挖掘笑点的地方,何炅总能进一步挖深,抛出笑料,使整个节目的氛围轻松活跃。如在节目中,利用网球赛中的道具搓衣板制造笑料,贾乃亮也很好地配合,当众跪搓衣板,不但不尴尬,反而掀起了全场的小高潮,并由此进一步挖掘,“挖”出了李娜在节目中的金句:“我们家没有离婚,只有丧偶”,引得现场掌声雷动。
3.及时应变,作出对策
综艺节目中,不确定性非常多,多发的意外情况常常让主持人措手不及,而何炅总能在保证节目顺利进行的情况下,权衡各方,并迅速做出应变。如在第二环节热身赛中,两队时常比分战平,此时,何炅总能迅速想出新规则,帮助终结者队拿到锦囊,这样既符合比赛的要求,又没有让两队的实力差距拉得更大,使节目朝着理想的形态推进。
4.言辞中肯,情感真挚
中规中矩,不出乱子,没有硬伤是对于节目主持的最低要求,而表达恳切,情理交融则是较高层次的要求,何炅很好地达到了这一“高标”,以其第二期节目的结束语为例:“热烈的掌声!是的,这就是我们的节目,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場面,但是让我们相信的是,如果给我们一些帮助,普通人也可以和我们的世界冠军打到这样一个非常漂亮的比分……希望大家都可以相信自己,突破极限,来吧冠军,体育精神万岁!”既向获胜方表示了祝贺,“锦上添花”,又鼓励了落败方,“雪中送炭”,并借此机会巧妙地点明了节目宗旨,一箭“三”雕。
结语
虽然《来吧冠军》是娱乐节目,但其突出特点在于“体育性”,因此,必须充分体现运动精神,并穿插普及体育知识,让节目有坚强的精神内核。但体育本身也应该是充满趣味的,体育的存在不只是为了让运动员在赛场上摘金夺银,更是为了每一个走上运动场的人收获健康与快乐。何炅在节目中着力营造的欢乐氛围,挖掘出的李娜和姜山令人羡慕的爱情,女排队员之间的友情,都是这些运动走向大众最好的推动力,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是何炅在节目中的“变”与“不变”成就了《来吧冠军》。
何炅在节目中说:“没有永远的冠军,只有永远的英雄。”让体育迷们更加热爱体育,让非体育迷感受到体育的魅力,并且参与到体育运动当中,这就是《来吧冠军》的价值所在。
注释:
1.曾志华:《电视节目主持人策划》,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第一版,P48。
参考文献
[1]中国播音学(修订版)[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
[2]张颂.播音创作基础(第三版)[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3]曾志华.电视节目主持人策划[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4]宋常云.主持人与节目的契合——谈电视节目主持人策划[J].声屏世界,2011(10).
作者简介
杨越西,男,1993年3月,民族:回,四川都江堰人,硕士学位,中国传媒大学,研究方向:语言传播理论。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关键词:综艺节目;主持人;思维;内容;表达方式
网络上有这样一种说法:“长江以南,何炅汪涵;长江以北,再无名嘴。”而汪涵更是在湖南卫视王牌节目之一《天天向上》中说道:“长江以南,何炅汪涵,排名分先后。”虽然是谦虚之辞,不过也能看出何炅在全国观众眼中,以及在业界同行眼中的地位。笔者试以何炅在《来吧冠军》中的主持表现为例,谈谈对于综艺节目主持人现阶段的坚守与改变。
一、思维上的“变”与“不变”
何炅在思维方式上做出了很多大胆的尝试和有益的改变,兼顾了策划者的心理预期与观众的收视预期,达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1.巧妙结合“娱乐思维”和“体育思维”,“体育项目娱乐化”、“娱乐节目体育化”
何炅是主持综艺节目的“老江湖”,制造娱乐笑点信手拈来,应对突发事件游刃有余,不过,主持体育类的综艺节目还是第一次。何炅在《来吧冠军》中很好地平衡了节目的娱乐性和体育性,并且,很会激发专业运动员的综艺表现力。
2.摒弃“娱乐至上”的思维,存“同”求“异”
在以往的节目主持中,何炅往往都能把娱乐性发挥到极致,而在《来吧冠军》中,何炅则做出了很好的让步:首先是反映冠军风采,普及体育项目,然后才是通过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体现娱乐性。何炅的做法非常明智,因为如果只是制造娱乐效果,让观众看热闹,很容易一笑而过,无法传达出节目本身想要输出的价值观,传播效果更是无从谈起了。
3.“演播室真人秀”新思维,推陈出新
《来吧冠军》找到了自身与普通真人秀的差异。一般而言,真人秀都是在室外场地进行,而《来吧冠军》则是把体育场馆变成了演播室,成了一档在演播室内完成的明星体育竞技真人秀节目,从而拥有了众多的现场观众,声势更加浩大,现场互动感也更强。
二、内容上的“变”与“不变”
从性质上看,《来吧冠军》仍然属于综艺娱乐节目,因此,内容上的娱乐性、趣味性依然是无法颠覆的,不过节目在内容上的创新依然可圈可点。
1.“娱乐性”中凸显“体育性”,“体育性”中渗透“娱乐性”
与单纯靠娱乐明星拉收视率不同,《来吧冠军》让体育竞赛中的冠军运动员走进节目中,与娱乐明星一起竞赛,与现场观众一起互动,这是内容与形式上的双重创新,使得节目比起一般的真人秀多了很多竞技色彩,也更有看点。
2.挖掘娱乐潜能,运动员也综艺
《来吧冠军》对于冠军的选择有一个标准:足够知名,取得相当成就,并且有一定综艺感。李娜、孙杨、林丹、卡卡、邹市明……货真价实的世界冠军,实力不言自明,他们是所在领域的顶尖人物,都有极高的知名度和关注度。而最难能可贵的是,这些运动员都有很强的综艺感。
3.综艺明星配置合理,热闹而不杂乱,有序而不冷场
贾乃亮和陈嘉桦(ELLA)作为队长,是每期都会出现的固定搭档。两人在节目中非常放得开,在游戏开始前总是肆无忌惮地“叫嚣”,向冠军们示威、挑战,增加火药味和对抗性;冠军们展示身手后,他们又迅速服软,增加笑点的同时,衬托出了运动员技艺的高超,因此让节目更好地达到了预期效果。
4.环节设计精巧,节目看点十足
《来吧冠军》用精巧的环节设计,成功地缩小了运动员和综艺明星之间的实力差距,用侧重点不同的三个环节照顾到不同的方面,让冠军和综艺明星的不同特点都得到了充分展示。将综艺元素融入体育比赛之中,保证了娱乐性与专业性的和谐共存,让节目高潮迭起、笑点不断、看点十足。
三、表达方式上的“变”与“不变”
“言语表达方式总是带有‘这一个’的烙印,或文白相加,或平民语言,或亲切温婉,或酣畅淋漓,或保有传统,或时尚前卫。而这一切都必须与栏目的整体风格相匹配,否则,不仅会使节目传播质量大打折扣,还会流失特定的受众群体。”1当下,真人秀节目大多有“去主持人”倾向,而《来吧冠军》却用了何炅这位娱乐主持天王,反倒算是一种“创新”了,何炅在节目中的表达方式也在契合节目的同时,实现了巨大的突破。
1.肢体语言丰富,控场能力极强
一般而言,综艺节目主持人神态可以活跃,但动作幅度都不大,但《来吧冠军》具有很强的体育性,因此,何炅的肢体语言更为丰富。以何炅在第二期节目中的开场为例,从一个巨型网球中快步走出来后,虽然手持话筒与手卡,但仍然高居双手向现场观众亲切问好,显得非常活跃,一下子点燃了整个网球场,不过当何炅一开始说话,全场立刻鸦雀无声,展现了何炅极强的调动能力和控场能力。
2.善于调动现场,活跃节目气氛
在出现可以挖掘笑点的地方,何炅总能进一步挖深,抛出笑料,使整个节目的氛围轻松活跃。如在节目中,利用网球赛中的道具搓衣板制造笑料,贾乃亮也很好地配合,当众跪搓衣板,不但不尴尬,反而掀起了全场的小高潮,并由此进一步挖掘,“挖”出了李娜在节目中的金句:“我们家没有离婚,只有丧偶”,引得现场掌声雷动。
3.及时应变,作出对策
综艺节目中,不确定性非常多,多发的意外情况常常让主持人措手不及,而何炅总能在保证节目顺利进行的情况下,权衡各方,并迅速做出应变。如在第二环节热身赛中,两队时常比分战平,此时,何炅总能迅速想出新规则,帮助终结者队拿到锦囊,这样既符合比赛的要求,又没有让两队的实力差距拉得更大,使节目朝着理想的形态推进。
4.言辞中肯,情感真挚
中规中矩,不出乱子,没有硬伤是对于节目主持的最低要求,而表达恳切,情理交融则是较高层次的要求,何炅很好地达到了这一“高标”,以其第二期节目的结束语为例:“热烈的掌声!是的,这就是我们的节目,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場面,但是让我们相信的是,如果给我们一些帮助,普通人也可以和我们的世界冠军打到这样一个非常漂亮的比分……希望大家都可以相信自己,突破极限,来吧冠军,体育精神万岁!”既向获胜方表示了祝贺,“锦上添花”,又鼓励了落败方,“雪中送炭”,并借此机会巧妙地点明了节目宗旨,一箭“三”雕。
结语
虽然《来吧冠军》是娱乐节目,但其突出特点在于“体育性”,因此,必须充分体现运动精神,并穿插普及体育知识,让节目有坚强的精神内核。但体育本身也应该是充满趣味的,体育的存在不只是为了让运动员在赛场上摘金夺银,更是为了每一个走上运动场的人收获健康与快乐。何炅在节目中着力营造的欢乐氛围,挖掘出的李娜和姜山令人羡慕的爱情,女排队员之间的友情,都是这些运动走向大众最好的推动力,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是何炅在节目中的“变”与“不变”成就了《来吧冠军》。
何炅在节目中说:“没有永远的冠军,只有永远的英雄。”让体育迷们更加热爱体育,让非体育迷感受到体育的魅力,并且参与到体育运动当中,这就是《来吧冠军》的价值所在。
注释:
1.曾志华:《电视节目主持人策划》,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第一版,P48。
参考文献
[1]中国播音学(修订版)[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
[2]张颂.播音创作基础(第三版)[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3]曾志华.电视节目主持人策划[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4]宋常云.主持人与节目的契合——谈电视节目主持人策划[J].声屏世界,2011(10).
作者简介
杨越西,男,1993年3月,民族:回,四川都江堰人,硕士学位,中国传媒大学,研究方向:语言传播理论。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