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墨重彩著华章——评《安徽戏剧通史》

来源 :黄梅戏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khp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徽作为文化大省,自金元以来的数百年间,不仅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对全国有着重要影响,更是我国戏剧艺术发展的重镇。元杂剧、明清传奇、京剧、梆子、庐剧、黄梅戏、话剧,有多少声腔剧种,在这里繁衍生息,轮番登场。从孟汉卿、朱有嫩、朱权、汪道昆、方成培,直到我们熟悉的程长庚、杨小楼、严凤英,这一串串熠熠生辉的人名映照着中国戏剧史的灿烂星空,一代又一代的梨园精英在这里创造的辉煌业绩,彪炳千秋,永垂史册。
其他文献
被誉为“民乐之王”,“弹拔乐器之王”的琵琶,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主要弹拨乐器,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南北朝时由印度经龟兹传入内地。梨形共鸣箱的典项琵琶,木制,张四弦,原先用丝
耕歌戏,又称竹枝腔,是由农村播种歌(俗名“竹枝调”)发展而来的石牌高腔同民间百戏(又叫“杂耍”)融合而成的民间歌舞演唱,产生于元代中叶,至今大约有600余年的历史。石牌流传有“咚
2011年12月21日晚,望江县人民剧场座无虚席。安徽省黄梅戏遗产抢救工程剧目《相知吟》由望江县黄梅戏剧团在此汇报演出。安徽省黄梅戏艺术发展基金会会长、原省政协副主席秦德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把群众集合在自己的旗帜下,是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主观上展现了我党卓越的政治远见、宽广的革命胸怀、灵活的方针政策,客观上也有着与今天不同的特定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