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德国西北部从宾根到科布伦茨这段河道,莱茵河遇到了莱茵高地坚硬的岩石,经过几十万年的切割,这里形成了长65公里的深邃狭窄的峡谷。世界上再没有哪一处河谷像莱茵河谷(Rhine Gorge)这样,拥有如此众多的中世纪古迹,产生过如此多的神话和传奇,激发出了诗人墨客如此绵绵不绝的浪漫情怀,奉献出流传四海的诗歌美文。然而,历史学家们无情地剥去了笼罩在莱茵河古堡头顶的那一层罗曼蒂克的面纱,将那些缠绵悱恻的公主王子的爱情故事背后的历史本来面目展现在世人面前。
莱茵河(Rhine River)的名字来源于古克尔特语Renos,意为“激流”。它是欧洲第二大河,发源于瑞士阿尔卑斯山,全长1320公里,流经瑞士、法国、德国、奥地利等国,在荷兰汇入北海。
在德国境内,莱茵河两岸绵延着两三百米高的山岗,山坡上覆盖着茂密的森林和大片大片的葡萄园,散落着大大小小不下30处中世纪的古堡、要塞等遗迹,这些遗迹或雄踞于山巅,或隐没于绿荫丛中,或屹立于河心小岛之上。
和人们对于古堡惯常的美丽想象不同,莱茵河谷的这些城堡,在七八百年前初建时,为的是一个毫无浪漫色彩的共同目的——建关设卡立税,盘剥过往商船和当地百姓,与那些劫道的绿林土匪的行为没什么两样,只不过关卡的主人都戴着王公贵族和大主教的桂冠罢了。
莱茵河自古以来就是连接北欧和意大利南部的一条重要的水上通路,对于各民族的文化商贸交流有着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在中世纪的欧洲,控制了河道的航运,就等于掌握了当地的经济命脉和财富。为了掌握水路交通控制权,许多王公贵族都采取了同一手法——在河岸至高点上修建一座城堡,架上大炮,向过往船只强行征收税款。于是,在莱茵河谷,一座座城堡兴建起来,然后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战火的毁灭,最后变成了一座座废墟。
19世纪,许多城堡废墟得以重建,从英格兰经此南下去意大利的浪漫诗人们,用自己的诗歌为这些古堡涂上了一层罗曼蒂克的色彩。1802年,莱茵浪漫主义文学开始风靡欧洲,由此诞生了一大批浪漫派诗人、画家和音乐家。
2002年6月,莱茵河谷以其独特的文化和风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如今,乘游船从小城宾根(Bingen)出发,在莱茵河的碧波中航行,两岸美景如同画卷徐徐展开,有阳光下郁郁葱葱的葡萄园,有宁静的中世纪小村庄袅袅升起的炊烟,还有山岗上一座座古堡废墟在暮色朦胧中的剪影。
莱茵河谷的一座小岛上,矗立着一个孤零零的石塔,五六层楼高,有淡黄色的石墙和红色平顶,似乎很难归入城堡之列。它有一个奇特的名字——“鼠塔”。
一千多年前,美因茨地区有一个以贪婪冷酷闻名的大主教哈托,他在莱茵河的一块礁石上修建了一座石塔,用以强行向过往船只征税。石塔建起不久,当地闹了一场大饥荒,谷物减产甚至绝收,百姓的生活陷入困境,哈托却乘机在自己的城堡中囤积了大量粮食,谋取暴利。一天,走投无路的饥民来到哈托的城堡,请求他将囤积的粮食平价卖给百姓,狠心的哈托却用谎言将人们骗进了谷仓,然后命人点起大火。饥民们在大火中尖叫哭号,哈托却冷酷无情地对手下人说:“听吧,这些讨厌的老鼠在尖叫呢!我起誓,他们很快就会完蛋了。不然就让老鼠们出来咬我吧。”不料,哈托的话马上就应验了,成千上万只被大火驱赶的老鼠从谷仓中逃窜出来,很快占领了哈托的城堡,并向他扑去。哈托狼狈地逃到河中小岛上的石塔里躲藏,可是越来越多的老鼠紧追不放,用尖利的牙齿咬破大门,冲进了石塔,将哈托包围起来。黑心的哈托被老鼠活活咬死,从那以后,这座石塔就被称为“鼠塔”。
“鼠塔”右前方的河滩上有一个小小的村庄,村子背后的山崖上屹立着两座城堡。莱辛斯泰因(Reichenstein)是莱茵河谷最古老的城堡之一,13世纪曾作为“强盗骑士的藏身之处”而威震四方,后来两次被毁,又两次重建。另外一座莱茵施泰因(Rheinstein)古堡建于9世纪,是莱茵河谷最美的城堡之一,它的哥特式碉堡与围墙,石块峥嵘,绿苔斑驳,在绿荫的掩映下,有着典雅高贵之美,如同是悬崖上生出的一座天然雕像。
巴哈拉赫(Bacharach)曾被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称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小城”,在卵石铺就的小街两旁可以看到许多古迹,包括古罗马时期的圣彼得教堂和中世纪的哥特式教堂废墟。一道矮矮的石墙将巴哈拉赫围了起来,使整个小城就像是一座封闭的城堡。在巴哈拉赫正上方的山坡上,有一座真正的城堡俯视着小城,这就是斯塔莱克要塞(Stahleck),始建于1135年,最初是科隆大主教的财产,现在则成为一家青年旅馆,它也许是世界上唯一一家开在中世纪古堡中的青年旅馆。
巴哈拉赫旁边的河段中心有一只奇特的“石船”,其实是一座小小的石堡,形状如同一只逆流而上的帆船,青苔斑驳的白色石基墙是船舱,一侧的石基逐渐收拢变尖,仿佛顶风破浪的船头。这是普法尔茨城堡(Pfaltz),始建于1326年,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征收过往船只通行税的一座水上關卡。据说,当年为了拦截河中的商船,曾用粗大的铁索拦在普法尔茨城堡与河岸之间。17—18世纪,普法尔茨城堡被重建成了目前的风格。
莱茵河流过普法尔茨城堡后,摆动了一下腰肢,形成一个“之”字形河湾。东岸有一座高132米的峭壁从水中陡然升起,这就是著名的“七少女山”。传说,山坡上的城堡中住着7个姐妹,她们的美貌在莱茵河两岸远近闻名,她们终日沉溺于豪华的宴会、舞会中,肆意玩弄慕名前来求婚的青年们;一天,她们照常戏弄了仰慕者们,突然,狂风大作,雷雨倾盆,莱茵河掀起巨浪,将七姐妹的大船掀翻,放荡的笑声一下子变成了恐怖的尖叫,随后便销声匿迹;后来,有7座山岩从莱茵河中升起,这就是现在的“七少女山”,成为对后世少女们的警世之鉴。 “七少女山”中,最著名的是罗蕾莱崖(Lorelei)。几百年前,当地就流传着这样的故事:日落后,迷茫的暮色里,莱茵河过往船只的船员如果凝神向罗蕾莱崖望去,会在崖顶隐隐约约看到一个美丽的白衣少女,星星点缀着她如瀑布般披落在肩头的金色长发,她坐在崖頂幽幽地唱着一支充满神奇诱惑力的歌,歌声飘入船员的耳中,马上就会捕获他的灵魂,让他义无反顾地将船向山崖驶去,急切地希望扑到少女的身边,但没有一个人能幸运地看到仙女的真面目,受歌声诱惑的船只都在崖下的急流中撞崖沉没。
罗蕾莱仙女的故事最早出现在1801年欧洲诗人的浪漫诗中,后来被历代文人不断传颂,并被译成不同的文字在世界各地流传。1913年,河畔的山崖下竖立起一座拙朴的仙女雕像。如今,在崖顶传说是仙女唱歌的地方修建了一座观景台,站在那里莱茵河的美景可以一览无余。
圣高阿镇(St. Goar)后面的山岗之巅,屹立着宏大的莱茵菲尔斯城堡(Rheinfels),1245年,冯卡泽那根伯爵修建了这座城堡,作为控制莱茵河水道、征收关税的要塞,它曾是莱茵河中段最强大的城堡之一。几百年来,由于莱茵菲尔斯城堡重要的地理位置,它成了一场场血腥争夺战的见证人,它的大部分建筑也毁于数次天灾和战火,如今只有三分之一还算完整。从莱茵河上望去,这个庞大的石头废墟像一顶巨大的灰白色王冠覆盖着山岗,傲视着脚下的河谷,爬满青苔、茅草的断壁残垣仍默默诉说着当年的辉煌。
1353年,因不满莱茵菲尔斯城堡独揽莱茵河中段关税,特里耶大主教开始在对岸的山坡上修建“鼠堡”(Burg Maus),这个名符其实的袖珍城堡整整修了30年才完工,如今已成为莱茵河谷最秀丽的古迹之一。
14世纪末,若罕伯爵同样不满莱茵菲尔斯城堡的霸权,也希望像“鼠堡”的主人那样分关税的一杯羹,于是在“鼠堡”旁边又建起一座“猫堡”(Burg Katz),数百年来,“猫堡”雄踞在圣高阿斯豪森镇(St. Goarshausen)后面的山岗上,“瞪视”着鼠堡,也对对岸的莱茵菲尔斯城堡“怒目而视”。“猫堡”是莱茵河谷中一处十分理想的观景制高点,从这里还可以看到不远的罗蕾莱崖。
也许是此处的地理位置太过理想,不断有想要占地为王者涌现出来,城堡也被一座接一座地建立起来。在“鼠堡”的下游并肩矗立着两座城堡废墟,中间只被一堵高高的围墙隔开,这就是史特伦贝格城堡(Sterrenberg)和利本施泰因城堡(Liebenstein),它们分别建于1034年和13世纪,它们因“仇敌兄弟”(Feindliche Brüder)的绰号而著称。
相传,中世纪时,史特伦贝格城堡的主人是一位年老的骑士,城堡中还住着他的两个儿子和从小寄养在此的表妹安吉拉。两兄弟同时爱上了安吉拉,哥哥亨利温柔内向,他深深地爱着安吉拉却不知如何表白心意,而弟弟康拉德的性格正好相反,他用最热烈的话语向姑娘表达了爱意并最终打动了她,亨利的心碎了,他将这段感情深深埋在心底,真诚地为弟弟和安吉拉祝福。不久,第二次十字军东征开始了,天性热衷冒险的康拉德执意要参加远征军,哥哥亨利答应留下来陪伴年迈的父亲。在弟弟离家的日子里,亨利细心照顾父亲,并且像对待亲妹妹一样爱护着安吉拉。老骑士望儿心切,在史特伦贝格城堡的旁边又修建起了利本施泰因城堡,等待小儿子归来,但新堡尚未完工,他就离开了人世。东征结束,康拉德终于返回家乡,却带回来一位美丽的新娘,一直等待爱人归来的安吉拉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之中。亨利愤怒了,与弟弟相约在城堡的大门外决斗,关键时刻,安吉拉制止了他们。兄弟俩虽然放下了手中的剑,但一道高高的围墙却在史特伦贝格城堡和利本施泰因城堡之间竖立起来,从此兄弟俩成了相互仇恨的邻居。
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中,这样凄婉的故事从未发生过,两座城堡之间也从来没有进行过争斗,但因为传说太过流行,“仇敌兄弟”的绰号还是代代相传至今。
流经兄弟堡附近,莱茵河的河面逐渐宽阔起来,两岸山坡变缓,遍布着地毯一样的葡萄园,葡萄叶子反射着明晃晃的阳光。著名的莱茵小城博帕德(Boppard)就坐落在西岸的河滩上,这是一个具有2000年历史的古罗马村庄。
从公元4世纪起,莱茵河谷就是古罗马帝国的北方疆土,中世纪时,这里又是神圣罗马帝国权力的核心地带。博帕德保存着一座4世纪时古罗马帝国的兵营,高达9米的围墙,是德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古罗马遗迹。博帕德集中世纪的古迹、文化与风情于一身,同时也是俯瞰莱茵河谷全景的最佳地点。乘缆车登上村后高302米高的Gedeons Eck峰顶俯瞰,因地势的缘故,莱茵河在此形成一个马蹄形的大转弯,蜿蜒的河道被山丘遮挡,时而展宽,时而变窄,看起来就像是被截成了一个接一个小小的湖泊,因此又被称为“四湖美景”。
离开博帕德,莱茵河又大大地摆动了一下身躯,东岸的山坡上坐落着著名的Marksburg古堡,从几公里外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它40多米高的美丽主塔。Marksburg奠基于1173年,是莱茵河谷众多古堡中唯一一座从未遭受过战火和天灾人祸毁坏的古堡,也是目前德国保存最完好、内容最丰富的中世纪历史博物馆。
离Marksburg不远,河对岸有一座更加辉煌的城堡在绿树丛中若隐若现,这就是始建于13世纪的Stolzenfels古堡,1688年曾被大火焚毁,1833—1845年普鲁士国王弗莱德里克四世命著名建筑师进行重建,作为自己的夏宫。Stolzenfels堡是一个淡黄色的建筑群,气势宏大,风格奢侈,既有皇家气派,又体现了中世纪的宗教精神。Stolzenfels堡现在作为博物馆开放,透过辉宏的外观、华丽的内部厅堂、典雅的城堡花园,以及城堡中收藏的代表中世纪骑士精神的壁画、大量历代兵器盔甲和德国最古老的陶瓷,可以了解古代皇家生活。
从Stolzenfels堡再向下游走,一座横跨莱茵河的大桥出现在眼前,科布伦茨到了。莱茵河在此走出了深邃的峡谷,向着荷兰的大平原和北海奔去,它身后留下了一座座古堡、一个个传奇,留下了种种的历史恩怨,也留下了无数诗人的浪漫吟诵。
德国葡萄酒之乡
莱茵河谷不仅古堡、遗迹众多,更因其优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成为德国最重要的葡萄酒产地。北纬30°—52°之间被认为是最佳葡萄酒产区所在的黄金纬度,欧洲北纬30°—40°分布着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传统的红葡萄酒王国,而德国大部分领土恰恰坐落在北纬40°—50°,和北美洲的加拿大并列为世界上纬度最高的葡萄酒产区,主要出产以雷司令为代表的白葡萄酒、以黑皮诺为代表的高纬度红葡萄酒、气泡酒及闻名遐迩的德国冰酒。
德国13个葡萄酒产区中有11个分布在莱茵河及其支流沿岸的河谷地带,其中最大的葡萄酒产区是莱茵黑森,位于美因茨南部,距离法兰克福仅一小时车程。全球最早开始种植雷司令的酒庄——约翰山酒庄,位于莱茵高地区。莫泽尔河沿岸是德国第三大产酒区,也是德国最大的雷司令产酒区,出产德国等级最高的雷司令白葡萄酒。
从历史到诗歌
莱茵河(Rhine River)的名字来源于古克尔特语Renos,意为“激流”。它是欧洲第二大河,发源于瑞士阿尔卑斯山,全长1320公里,流经瑞士、法国、德国、奥地利等国,在荷兰汇入北海。
在德国境内,莱茵河两岸绵延着两三百米高的山岗,山坡上覆盖着茂密的森林和大片大片的葡萄园,散落着大大小小不下30处中世纪的古堡、要塞等遗迹,这些遗迹或雄踞于山巅,或隐没于绿荫丛中,或屹立于河心小岛之上。
和人们对于古堡惯常的美丽想象不同,莱茵河谷的这些城堡,在七八百年前初建时,为的是一个毫无浪漫色彩的共同目的——建关设卡立税,盘剥过往商船和当地百姓,与那些劫道的绿林土匪的行为没什么两样,只不过关卡的主人都戴着王公贵族和大主教的桂冠罢了。
莱茵河自古以来就是连接北欧和意大利南部的一条重要的水上通路,对于各民族的文化商贸交流有着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在中世纪的欧洲,控制了河道的航运,就等于掌握了当地的经济命脉和财富。为了掌握水路交通控制权,许多王公贵族都采取了同一手法——在河岸至高点上修建一座城堡,架上大炮,向过往船只强行征收税款。于是,在莱茵河谷,一座座城堡兴建起来,然后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战火的毁灭,最后变成了一座座废墟。
19世纪,许多城堡废墟得以重建,从英格兰经此南下去意大利的浪漫诗人们,用自己的诗歌为这些古堡涂上了一层罗曼蒂克的色彩。1802年,莱茵浪漫主义文学开始风靡欧洲,由此诞生了一大批浪漫派诗人、画家和音乐家。
2002年6月,莱茵河谷以其独特的文化和风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如今,乘游船从小城宾根(Bingen)出发,在莱茵河的碧波中航行,两岸美景如同画卷徐徐展开,有阳光下郁郁葱葱的葡萄园,有宁静的中世纪小村庄袅袅升起的炊烟,还有山岗上一座座古堡废墟在暮色朦胧中的剪影。
“鼠塔”背后的民间传奇
莱茵河谷的一座小岛上,矗立着一个孤零零的石塔,五六层楼高,有淡黄色的石墙和红色平顶,似乎很难归入城堡之列。它有一个奇特的名字——“鼠塔”。
一千多年前,美因茨地区有一个以贪婪冷酷闻名的大主教哈托,他在莱茵河的一块礁石上修建了一座石塔,用以强行向过往船只征税。石塔建起不久,当地闹了一场大饥荒,谷物减产甚至绝收,百姓的生活陷入困境,哈托却乘机在自己的城堡中囤积了大量粮食,谋取暴利。一天,走投无路的饥民来到哈托的城堡,请求他将囤积的粮食平价卖给百姓,狠心的哈托却用谎言将人们骗进了谷仓,然后命人点起大火。饥民们在大火中尖叫哭号,哈托却冷酷无情地对手下人说:“听吧,这些讨厌的老鼠在尖叫呢!我起誓,他们很快就会完蛋了。不然就让老鼠们出来咬我吧。”不料,哈托的话马上就应验了,成千上万只被大火驱赶的老鼠从谷仓中逃窜出来,很快占领了哈托的城堡,并向他扑去。哈托狼狈地逃到河中小岛上的石塔里躲藏,可是越来越多的老鼠紧追不放,用尖利的牙齿咬破大门,冲进了石塔,将哈托包围起来。黑心的哈托被老鼠活活咬死,从那以后,这座石塔就被称为“鼠塔”。
“鼠塔”右前方的河滩上有一个小小的村庄,村子背后的山崖上屹立着两座城堡。莱辛斯泰因(Reichenstein)是莱茵河谷最古老的城堡之一,13世纪曾作为“强盗骑士的藏身之处”而威震四方,后来两次被毁,又两次重建。另外一座莱茵施泰因(Rheinstein)古堡建于9世纪,是莱茵河谷最美的城堡之一,它的哥特式碉堡与围墙,石块峥嵘,绿苔斑驳,在绿荫的掩映下,有着典雅高贵之美,如同是悬崖上生出的一座天然雕像。
比真相更受欢迎的传说
巴哈拉赫(Bacharach)曾被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称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小城”,在卵石铺就的小街两旁可以看到许多古迹,包括古罗马时期的圣彼得教堂和中世纪的哥特式教堂废墟。一道矮矮的石墙将巴哈拉赫围了起来,使整个小城就像是一座封闭的城堡。在巴哈拉赫正上方的山坡上,有一座真正的城堡俯视着小城,这就是斯塔莱克要塞(Stahleck),始建于1135年,最初是科隆大主教的财产,现在则成为一家青年旅馆,它也许是世界上唯一一家开在中世纪古堡中的青年旅馆。
巴哈拉赫旁边的河段中心有一只奇特的“石船”,其实是一座小小的石堡,形状如同一只逆流而上的帆船,青苔斑驳的白色石基墙是船舱,一侧的石基逐渐收拢变尖,仿佛顶风破浪的船头。这是普法尔茨城堡(Pfaltz),始建于1326年,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征收过往船只通行税的一座水上關卡。据说,当年为了拦截河中的商船,曾用粗大的铁索拦在普法尔茨城堡与河岸之间。17—18世纪,普法尔茨城堡被重建成了目前的风格。
莱茵河流过普法尔茨城堡后,摆动了一下腰肢,形成一个“之”字形河湾。东岸有一座高132米的峭壁从水中陡然升起,这就是著名的“七少女山”。传说,山坡上的城堡中住着7个姐妹,她们的美貌在莱茵河两岸远近闻名,她们终日沉溺于豪华的宴会、舞会中,肆意玩弄慕名前来求婚的青年们;一天,她们照常戏弄了仰慕者们,突然,狂风大作,雷雨倾盆,莱茵河掀起巨浪,将七姐妹的大船掀翻,放荡的笑声一下子变成了恐怖的尖叫,随后便销声匿迹;后来,有7座山岩从莱茵河中升起,这就是现在的“七少女山”,成为对后世少女们的警世之鉴。 “七少女山”中,最著名的是罗蕾莱崖(Lorelei)。几百年前,当地就流传着这样的故事:日落后,迷茫的暮色里,莱茵河过往船只的船员如果凝神向罗蕾莱崖望去,会在崖顶隐隐约约看到一个美丽的白衣少女,星星点缀着她如瀑布般披落在肩头的金色长发,她坐在崖頂幽幽地唱着一支充满神奇诱惑力的歌,歌声飘入船员的耳中,马上就会捕获他的灵魂,让他义无反顾地将船向山崖驶去,急切地希望扑到少女的身边,但没有一个人能幸运地看到仙女的真面目,受歌声诱惑的船只都在崖下的急流中撞崖沉没。
罗蕾莱仙女的故事最早出现在1801年欧洲诗人的浪漫诗中,后来被历代文人不断传颂,并被译成不同的文字在世界各地流传。1913年,河畔的山崖下竖立起一座拙朴的仙女雕像。如今,在崖顶传说是仙女唱歌的地方修建了一座观景台,站在那里莱茵河的美景可以一览无余。
圣高阿镇(St. Goar)后面的山岗之巅,屹立着宏大的莱茵菲尔斯城堡(Rheinfels),1245年,冯卡泽那根伯爵修建了这座城堡,作为控制莱茵河水道、征收关税的要塞,它曾是莱茵河中段最强大的城堡之一。几百年来,由于莱茵菲尔斯城堡重要的地理位置,它成了一场场血腥争夺战的见证人,它的大部分建筑也毁于数次天灾和战火,如今只有三分之一还算完整。从莱茵河上望去,这个庞大的石头废墟像一顶巨大的灰白色王冠覆盖着山岗,傲视着脚下的河谷,爬满青苔、茅草的断壁残垣仍默默诉说着当年的辉煌。
1353年,因不满莱茵菲尔斯城堡独揽莱茵河中段关税,特里耶大主教开始在对岸的山坡上修建“鼠堡”(Burg Maus),这个名符其实的袖珍城堡整整修了30年才完工,如今已成为莱茵河谷最秀丽的古迹之一。
14世纪末,若罕伯爵同样不满莱茵菲尔斯城堡的霸权,也希望像“鼠堡”的主人那样分关税的一杯羹,于是在“鼠堡”旁边又建起一座“猫堡”(Burg Katz),数百年来,“猫堡”雄踞在圣高阿斯豪森镇(St. Goarshausen)后面的山岗上,“瞪视”着鼠堡,也对对岸的莱茵菲尔斯城堡“怒目而视”。“猫堡”是莱茵河谷中一处十分理想的观景制高点,从这里还可以看到不远的罗蕾莱崖。
也许是此处的地理位置太过理想,不断有想要占地为王者涌现出来,城堡也被一座接一座地建立起来。在“鼠堡”的下游并肩矗立着两座城堡废墟,中间只被一堵高高的围墙隔开,这就是史特伦贝格城堡(Sterrenberg)和利本施泰因城堡(Liebenstein),它们分别建于1034年和13世纪,它们因“仇敌兄弟”(Feindliche Brüder)的绰号而著称。
相传,中世纪时,史特伦贝格城堡的主人是一位年老的骑士,城堡中还住着他的两个儿子和从小寄养在此的表妹安吉拉。两兄弟同时爱上了安吉拉,哥哥亨利温柔内向,他深深地爱着安吉拉却不知如何表白心意,而弟弟康拉德的性格正好相反,他用最热烈的话语向姑娘表达了爱意并最终打动了她,亨利的心碎了,他将这段感情深深埋在心底,真诚地为弟弟和安吉拉祝福。不久,第二次十字军东征开始了,天性热衷冒险的康拉德执意要参加远征军,哥哥亨利答应留下来陪伴年迈的父亲。在弟弟离家的日子里,亨利细心照顾父亲,并且像对待亲妹妹一样爱护着安吉拉。老骑士望儿心切,在史特伦贝格城堡的旁边又修建起了利本施泰因城堡,等待小儿子归来,但新堡尚未完工,他就离开了人世。东征结束,康拉德终于返回家乡,却带回来一位美丽的新娘,一直等待爱人归来的安吉拉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之中。亨利愤怒了,与弟弟相约在城堡的大门外决斗,关键时刻,安吉拉制止了他们。兄弟俩虽然放下了手中的剑,但一道高高的围墙却在史特伦贝格城堡和利本施泰因城堡之间竖立起来,从此兄弟俩成了相互仇恨的邻居。
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中,这样凄婉的故事从未发生过,两座城堡之间也从来没有进行过争斗,但因为传说太过流行,“仇敌兄弟”的绰号还是代代相传至今。
在时光中幸存
流经兄弟堡附近,莱茵河的河面逐渐宽阔起来,两岸山坡变缓,遍布着地毯一样的葡萄园,葡萄叶子反射着明晃晃的阳光。著名的莱茵小城博帕德(Boppard)就坐落在西岸的河滩上,这是一个具有2000年历史的古罗马村庄。
从公元4世纪起,莱茵河谷就是古罗马帝国的北方疆土,中世纪时,这里又是神圣罗马帝国权力的核心地带。博帕德保存着一座4世纪时古罗马帝国的兵营,高达9米的围墙,是德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古罗马遗迹。博帕德集中世纪的古迹、文化与风情于一身,同时也是俯瞰莱茵河谷全景的最佳地点。乘缆车登上村后高302米高的Gedeons Eck峰顶俯瞰,因地势的缘故,莱茵河在此形成一个马蹄形的大转弯,蜿蜒的河道被山丘遮挡,时而展宽,时而变窄,看起来就像是被截成了一个接一个小小的湖泊,因此又被称为“四湖美景”。
离开博帕德,莱茵河又大大地摆动了一下身躯,东岸的山坡上坐落着著名的Marksburg古堡,从几公里外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它40多米高的美丽主塔。Marksburg奠基于1173年,是莱茵河谷众多古堡中唯一一座从未遭受过战火和天灾人祸毁坏的古堡,也是目前德国保存最完好、内容最丰富的中世纪历史博物馆。
离Marksburg不远,河对岸有一座更加辉煌的城堡在绿树丛中若隐若现,这就是始建于13世纪的Stolzenfels古堡,1688年曾被大火焚毁,1833—1845年普鲁士国王弗莱德里克四世命著名建筑师进行重建,作为自己的夏宫。Stolzenfels堡是一个淡黄色的建筑群,气势宏大,风格奢侈,既有皇家气派,又体现了中世纪的宗教精神。Stolzenfels堡现在作为博物馆开放,透过辉宏的外观、华丽的内部厅堂、典雅的城堡花园,以及城堡中收藏的代表中世纪骑士精神的壁画、大量历代兵器盔甲和德国最古老的陶瓷,可以了解古代皇家生活。
从Stolzenfels堡再向下游走,一座横跨莱茵河的大桥出现在眼前,科布伦茨到了。莱茵河在此走出了深邃的峡谷,向着荷兰的大平原和北海奔去,它身后留下了一座座古堡、一个个传奇,留下了种种的历史恩怨,也留下了无数诗人的浪漫吟诵。
Tips
德国葡萄酒之乡
莱茵河谷不仅古堡、遗迹众多,更因其优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成为德国最重要的葡萄酒产地。北纬30°—52°之间被认为是最佳葡萄酒产区所在的黄金纬度,欧洲北纬30°—40°分布着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传统的红葡萄酒王国,而德国大部分领土恰恰坐落在北纬40°—50°,和北美洲的加拿大并列为世界上纬度最高的葡萄酒产区,主要出产以雷司令为代表的白葡萄酒、以黑皮诺为代表的高纬度红葡萄酒、气泡酒及闻名遐迩的德国冰酒。
德国13个葡萄酒产区中有11个分布在莱茵河及其支流沿岸的河谷地带,其中最大的葡萄酒产区是莱茵黑森,位于美因茨南部,距离法兰克福仅一小时车程。全球最早开始种植雷司令的酒庄——约翰山酒庄,位于莱茵高地区。莫泽尔河沿岸是德国第三大产酒区,也是德国最大的雷司令产酒区,出产德国等级最高的雷司令白葡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