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学习素养视角下,场馆课程以课程目标为价值导向,学生在多样的场馆中完成深刻的学习体验,并能够在新情境中进行迁移。场馆课程建设促进儿童的精神成长,提高教师的课程领导力,推进学校的课程体系优化,联结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场馆课程建设要根据学校自身和地域特色,通盘考虑完善课程的顶层设计;盘活校内校外课程资源,增加学生学习选择权;基于馆校合作,在学习资源上有输入更要有输出;建设优质的课程规划团队,提高课程的教育含量;放眼区域外更广阔的学习空间,让学生的真实学习随处发生。探索场馆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策略,为学生学习素养的提升开辟了成长路径。
关键词:学习素养;场馆课程;策略
在近年来的教育改革中,以“无边界的教育”为理念的课程形态,使得课堂、学校、社会三者的边界日益模糊,校内场馆开始服务于常规化的课堂教学,校外场馆也从面向社会的公众教育兼顾正式的学校教育,“场馆”成为课程实施的重要空间。作为一种非正式学习的重要形式,场馆课程因丰富的课程资源、专业的辅助学习者、多样的学习环境、共享的学习空间以及深刻的学习体验等特点,为课程改革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保障,有效促进了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因此,探索中小学场馆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策略,对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价值。
一、学习素养视角下对场馆课程的理解
“场馆”作为广义的概念,包括“各自与科学、历史、艺术等教育有关的公共机构,如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动物园等”。目前,关于“场馆课程”的界定,国内外学者有如下理解:场馆课程是一种公共课程;是潜在的课程或隐性的课程;是非正式学习课程;真实学习和项目式学习在场馆课程中都能得以展现。由此可以说,“场馆课程”是一种综合的、开放的、为学生提供真实学习环境、创建自主探究学习空间的非正式学习课程。
一个具备学习素养的人,可以在新情境中运用所学解决问题,创造出新意义与新知识。也就是说,学习素养的本质是心智的灵活转换。真实世界的发展,要求我们用教育“唤醒”学生,帮助他们成为自我学习者,体会学习的乐趣,实现培养儿童成为心智自由的终身学习者的目标。
在学习素养视角下,“场馆课程”以课程目标为价值导向,学生在丰富的学习资源、共享的学习空间中,以一种自治而有组织的学习方式,完成深刻的学习体验,形成对核心知识和学习历程的深刻理解,并能够在新情境中进行迁移,教师则是顾问,是辅助学习者,并全程进行学习情况评估。
二、场馆课程的价值和意义
为满足国家对新时代人才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等相关部门近年来印发多个相关指导意见,如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指出,要“打造中小学社会实践大课堂,充分发挥爱国主义、优秀传统文化等教育基地和各类公共文化设施与自然资源的重要育人作用,向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可见,国家对校外教育资源与学科课程的融合、校外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给予了高度关注。场馆课程的建设对于学生和教师、学校和社会均具有深刻的价值和意义。
(一)促进儿童的精神成长
儿童精神成长具有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特质。课程的本质是育人,“基于实物”的场馆课程,在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关照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直面真实世界、培养学生实证精神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场馆课程包含科学、历史、生物、地理、民俗、艺术、劳动等各学科各领域的实物资源,学生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的交互作用下进行直接观察、探究学习,他们的好奇心得到激发,自信心得到激发,对知识的理解和建构得到深化和完善,在与同伴的讨论、交流、合作中碰撞彼此的思想、丰富彼此的阅历,建立起正向相互依赖的关系。此外,场馆课程主体性、综合性、跨学科的课程设计,呈现了在某一主题下多学科有机整合的知识,使学生获得了关于世界的、综合的、整体的知识,形成一种全息的视野和能力,培养他们从多学科角度全面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其保有终身学习的习惯。儿童精神成长是一个意向性的自我建构过程,要寓教育于儿童生活之中。场馆课程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学习情境,学生在与环境诸因素充分互动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相互成就,从而形成强有力的自我概念和积极的生存态度。
(二)提高教师的课程领导力
教师的课程领导力是教师为学校课程的设计、开发、实施提供建议的能力。传统的教师角色属于被动的课程执行者,对课程系统的认识是不完整的。为实现场馆课程愿景,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教师在场馆课程开发过程中经历了让理念照亮现实的过程。他们既是课程的开发者,也是课程的研究者与执行者。场馆课程是加强多学科课程知识有机联系的课程,在开发过程中,教师在激发自身学科优势的同时,还会接收与处理来自其他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进而超越自身局限,学会从宏观上多视角、多维度、系统化去思考。从课程资源的选择、整合到转换、利用,从课程内容的设计到学生学习策略的提供,从课程规划、开发到实施与评价,教师关于场馆课程的认识由浅入深、由模糊到清晰,其课程领导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教育智慧得以彰显。
(三)推进学校课程体系优化
在丰富和完善学科课程内涵的基础上,場馆课程一方面很好地将多学科整合,形成更具综合性和包容性的课程,使学校以分科课程为主的课程结构趋于合理与均衡;另一方面,又很好地将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整合,以满足学校突破有限的课程资源以应对社会高速发展的需求。积极开发与实施基于学校教育的校本化场馆课程、基于场馆资源优势的馆本化场馆课程,以及基于馆校联合的合作化场馆课程,都是对学校整体课程结构的优化,以实现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的融合与互补,达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整体育人的目标。
(四)联结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家庭、社会正走向一体化,“社会即学校”理念的践行丰富了学校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场馆在教育中的作用愈加重要。场馆课程是连接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桥梁,学生来到场馆大课堂,在与展品、同伴、教师、社会的互动中,密切了与社会的关系,更深入地参与到真实世界的学习中。艺术、民俗、历史、科学等不同类型的场馆中蕴藏着丰富的学术价值,场馆课程的开发有利于场馆资源背后教育价值的多维度、多层级地深度挖掘,有利于发挥场馆育人的重要作用。 “馆”与“校”的密切联通,于学校而言,促进了学生能力的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于场馆来说,其自身教育资源的价值得到了进一步利用。
三、场馆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策略
场馆课程的开发既要对接学校教学实践中对课程空间的实际需求,也要回应学生学习的真实需求,锚定课程研究的发展方向。辽宁省实验学校近年来的场馆课程建设以多元性、开放性、共享性、适切性、创新性为基本原则,根据学校自身和地域特色,进行课程的整体设计,盘活校内校外课程资源,有输入也有输出,通盘考虑课程的实施与推进,提高课程的教育含量,为学生学习素养的提升开辟成长路径。
(一)通盘考虑课程实施,完善整体设计
作为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学生,在校的九年时间里能否在校内各场馆经历深刻的学习体验,能否在校外场馆的学习中涵养深厚的学习素养,需要我们对场馆课程资源进行统筹规划,站在整体育人的高度对主题模块进行设计、开发、定位与科学实施。学校的少年科学院、知食学堂、汇创学工作坊等学校自建场馆和专有教室,除了作为常态课堂教学的补充进行开放,每学期还有主题学习活动,学生通过实验、操作等自主活动,达成学科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提升目标,达成各项活动技能与探究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目标。通过对辽宁省科学技术馆、辽宁省博物馆、辽宁省古生物馆、沈阳故宫博物院、沈阳沈飞航空博览园、沈阳市皇姑区青少年素质教育培训中心、辽宁省实验学校社会实践基地等15个封闭或开放的校外自然场馆、社会场馆、文化场馆的观察、操作、体验、研究、服务,通过任务式、项目式的学习,学生了解了不同类型的场馆,积累了自然知识和文化知识,提升了学习能力,涵养了人文情感。
遵循适切性原则,校内场馆课程各年级实施主题不尽相同,在课程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上均有所侧重,如“少年科学院创新工作坊”的课程,1~3年级学生以体验式学习为主,4~6年级以创新实践操作学习为主,7~8年级则以创新项目研究为主。校外场馆课程的实施年级大多不交叉重叠,但也不是零散无序的呈现,顺序相对固定,个别适当调整。我们坚持从孩子真实的认知需求出发,坚持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使课程成为学生个体经验的延伸。每个场馆课程都有对应的学习目标、活动内容、课时安排、资源配备、活动评价等。学生学习方式依层次递进,沿着“行前思—行中研—行后悟”的学习路径,聚焦一个馆,如学生在三年级走进省科技馆侧重经历课程的体验式、探究式学习,唤起学生对场馆学习的兴趣;到了七年级,当学生以小课题研究、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再次走进省科技馆时,将航天科技主题、大国重器主题与多项馆藏展品、多个学科知识联结起来,可深入理解科学原理,探寻学习主题背后的文化内涵。
(二)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加学习選择权
基于场馆课程整体设计,学习资源的重构有利于实现区域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使学生的场馆学习更加多元、开放、优质。
我们根据学校特色,充分挖掘区域内各场馆特色资源优势,因地取材,构建分类别、分年段的学习资源群。按资源类别,分为学科延伸类(无土栽培基地、地理教室、机器人教室、古生物馆、科技馆等)、文化浸润类(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文化园等)、职业体验类(素质教育培训中心、银行、医院、餐厅等)、技术创新类(少年科学院、航空博览园、环境监测中心、科学宫、科技馆等)、巧手工匠类(素质教育培训中心、知食学堂等)。除学校统一组织“走出去”的场馆课程学习,学生也可根据学校提供的结构化、高质量的学习资源清单,自主开展项目式学习、小课题研究、寻访探究等学习活动。
(三)馆校联通,有“输入”更有“输出”
学校与校外场馆通过“共建实践课题基地”或是“馆校合作”的方式,进行课程内容的开发与实施:一是以学校为开发主体,场馆配合学校的特色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学旅行课程进行场馆课程开发。如场馆课程“故宫,我们来了”,学生带着学校科综、文综教育研究室老师们共同设计的学习任务,在场馆讲解员的专业服务下,近距离欣赏沈阳故宫建筑风格的独特造诣,感受满族文化的民风民俗;牵手职校师资队伍,执教烘焙校本选修课程,丰富“知食学堂”场馆课程;二是场馆立足于自身资源特色,主导场馆特色课程的开发,既可独立于学校课程之外,也可配合学校课程,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场馆学习体验。如省科技馆自主开发了教育工作室课程,学生在完成了学校的研学任务后,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节工作室课程学习,突显场馆课程学习的人性化与个性化。
在场馆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既有场馆特色资源对学校的“输入”,更有学校优质资源对场馆的“输出”,双向互通,实现共赢。学校与辽宁省档案局(馆)共建实践课程基地,在七年级“走进兰台世界”课程学习中,深度合作,资源共享,互为发展新平台,双向注入新活力,以文化熏陶和实践养成相结合的方式,助力学生成长;在“博物馆课程”中,辽宁省博物馆送课到校,专业讲解员来校为三四年级学生带来以“博物预见未来”为主题的博物馆介绍,学生了解了博物馆的起源、发展,我国博物馆分类、发展以及辽宁省博物馆的“前世今生”,为接下来的辽博之行打下了良好的知识基础;学生科技社团邀请辽宁省科技馆科学表演团队作为导师,在剧本创编、表演技巧等方面进行专业指导,学生顺利完成了六年级成长式项目化学习。
作为馆校合作单位,我们也输出优质教师资源、校内场馆资源。如我校全国高级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在疫情期间录制的“空中科普课堂”线上学习资源在辽宁省科技馆公众平台播放,将教师的智力服务放到网上,供更多学生学习选择;学校优秀科技教师还作为专业评委参与省科技馆辅导员大赛评选工作,为省、市级骨干科技教师做培训,发挥专业辐射作用;学校少年科学院承办省科技馆主办的机器人竞赛,校文体馆多次承办省市级高规格科技赛事及科普活动,优质的硬软件场馆设施、专业的师资力量,使得少年科学院被授予“沈阳市科技创新工作室”荣誉,学校多次被评为省级优秀组织单位。 场馆给学校提供了文化上的支持,学校给场馆提供了青少年教育上的思路和想法,双方共建合作平台,目标一致。
(四)建设课程规划优质团队,形成课程研发共同体
与常规课程相比,场馆课程最大的不同在于打破了教室壁垒,拓宽了学习空间。作为非正式学习的一种,学生在场馆中学习会获得更多学习选择权,从而更好地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场馆课程不单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还应具有全新的教学主题和独立的教学目标,与基础课程既相辅相成又各自独立,这就对教师的课程领导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建设了一支优质的课程规划设计团队,涵盖学校综合实践、科学、劳动、历史、地理、生物等多个学科的任课教师,以及大队辅导员、团委书记等。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教师们以自身的学科专业背景,打破边界,释放能量,形成课程研发共同体。开发及优化课程设计,要求团队具备全科眼光和创新意识,改变学科中过于分化、窄化的的现象,为学生建构丰富而完整的知识体系,力求场馆课程与学科高度融合、空间高度开放、过程高质推进。通过校本研修、实训反思和“尊重教育”的文化滋养,教师团队不断成长。
(五)放眼区域外场馆,让真实学习随处发生
终身学习时代,要求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紧密配合。我校学生在校期间几乎走遍了全市各大教育场馆,从低年级时的“逛场馆”到中高年级的“研场馆”,逐步具备了自主学习的素质和能力。
我们进一步思考,当出现新的场馆、新的情境时,他们可以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吗?为此,我们从学校的角度做了一些努力,引领学生放眼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我们将马来西亚STEM教育团队引入我们的校内场馆课程,与六七年级部分学生及理综合学科教师进行为期3天的人工智能课程集中研发;我们设计实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的研学旅行课程,学生在国外的开放性场馆中进行真实世界的学习,弥补学校教育偏重抽象性思考的缺失;我們争取家庭教育的支持,在寒暑假、节假期日设计亲子游学课程,以家庭为学习单位,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变著名景点为优质学习资源,促进知识和能力在新情境中的迁移,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活力。
四、对未来场馆课程的思考
场馆课程是非正式学习的重要形式,我们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了诸如学习模式相对固定、真实场馆中的学习时间受限、“馆”与“校”课程内容衔接存在偏差、校内外师资水平存在差异等现实问题。因此,我们对未来场馆课程的改进也做了一些思考:
第一,以馆校合作为基础开发课程,要力争场馆与学校共同参与,明确场馆课程开发主体的职责、整体框架及内容。
第二,确定以学习素养为中心的课程目标要突出对学科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与拓展,关注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底蕴、探索精神以及责任担当的培养。
第三,设计课程内容要关注现实问题,注重跨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突显场馆资源的性质和特色,注重发展性和创新性的设计。
第四,教师走“网”,均衡区域内教育资源。网络环境下的场馆学习服务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特别是后疫情时代,我们可以探索场馆学习的新路径,让场馆学习服务更优质、更公平、更开放,更符合个性化需求。
从延展场馆课程本身的价值出发,在学习素养视角下,对中小学场馆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策略进行探索,还将有更多的可能性。坚持深化场馆课程的创新性发展是对课程研究实践的回应,我们将为此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卢雨,盛翼华.打破壁垒,实现场馆课程共建共享——上海市黄浦区曹光彪小学场馆课程建设项目推广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8(12).
[2]王牧华,付积.论基于馆校合作的场馆课程资源开发策略[J].全球教育展望,2018(4).
[3]付积.小学场馆课程开发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9.
[4]李兵.学习者视角下青少年场馆学习效果评价因素研究[D].上海:华中师范大学,2019.
(责任编辑:李阳)
关键词:学习素养;场馆课程;策略
在近年来的教育改革中,以“无边界的教育”为理念的课程形态,使得课堂、学校、社会三者的边界日益模糊,校内场馆开始服务于常规化的课堂教学,校外场馆也从面向社会的公众教育兼顾正式的学校教育,“场馆”成为课程实施的重要空间。作为一种非正式学习的重要形式,场馆课程因丰富的课程资源、专业的辅助学习者、多样的学习环境、共享的学习空间以及深刻的学习体验等特点,为课程改革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保障,有效促进了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因此,探索中小学场馆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策略,对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价值。
一、学习素养视角下对场馆课程的理解
“场馆”作为广义的概念,包括“各自与科学、历史、艺术等教育有关的公共机构,如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动物园等”。目前,关于“场馆课程”的界定,国内外学者有如下理解:场馆课程是一种公共课程;是潜在的课程或隐性的课程;是非正式学习课程;真实学习和项目式学习在场馆课程中都能得以展现。由此可以说,“场馆课程”是一种综合的、开放的、为学生提供真实学习环境、创建自主探究学习空间的非正式学习课程。
一个具备学习素养的人,可以在新情境中运用所学解决问题,创造出新意义与新知识。也就是说,学习素养的本质是心智的灵活转换。真实世界的发展,要求我们用教育“唤醒”学生,帮助他们成为自我学习者,体会学习的乐趣,实现培养儿童成为心智自由的终身学习者的目标。
在学习素养视角下,“场馆课程”以课程目标为价值导向,学生在丰富的学习资源、共享的学习空间中,以一种自治而有组织的学习方式,完成深刻的学习体验,形成对核心知识和学习历程的深刻理解,并能够在新情境中进行迁移,教师则是顾问,是辅助学习者,并全程进行学习情况评估。
二、场馆课程的价值和意义
为满足国家对新时代人才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等相关部门近年来印发多个相关指导意见,如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指出,要“打造中小学社会实践大课堂,充分发挥爱国主义、优秀传统文化等教育基地和各类公共文化设施与自然资源的重要育人作用,向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可见,国家对校外教育资源与学科课程的融合、校外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给予了高度关注。场馆课程的建设对于学生和教师、学校和社会均具有深刻的价值和意义。
(一)促进儿童的精神成长
儿童精神成长具有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特质。课程的本质是育人,“基于实物”的场馆课程,在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关照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直面真实世界、培养学生实证精神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场馆课程包含科学、历史、生物、地理、民俗、艺术、劳动等各学科各领域的实物资源,学生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的交互作用下进行直接观察、探究学习,他们的好奇心得到激发,自信心得到激发,对知识的理解和建构得到深化和完善,在与同伴的讨论、交流、合作中碰撞彼此的思想、丰富彼此的阅历,建立起正向相互依赖的关系。此外,场馆课程主体性、综合性、跨学科的课程设计,呈现了在某一主题下多学科有机整合的知识,使学生获得了关于世界的、综合的、整体的知识,形成一种全息的视野和能力,培养他们从多学科角度全面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其保有终身学习的习惯。儿童精神成长是一个意向性的自我建构过程,要寓教育于儿童生活之中。场馆课程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学习情境,学生在与环境诸因素充分互动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相互成就,从而形成强有力的自我概念和积极的生存态度。
(二)提高教师的课程领导力
教师的课程领导力是教师为学校课程的设计、开发、实施提供建议的能力。传统的教师角色属于被动的课程执行者,对课程系统的认识是不完整的。为实现场馆课程愿景,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教师在场馆课程开发过程中经历了让理念照亮现实的过程。他们既是课程的开发者,也是课程的研究者与执行者。场馆课程是加强多学科课程知识有机联系的课程,在开发过程中,教师在激发自身学科优势的同时,还会接收与处理来自其他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进而超越自身局限,学会从宏观上多视角、多维度、系统化去思考。从课程资源的选择、整合到转换、利用,从课程内容的设计到学生学习策略的提供,从课程规划、开发到实施与评价,教师关于场馆课程的认识由浅入深、由模糊到清晰,其课程领导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教育智慧得以彰显。
(三)推进学校课程体系优化
在丰富和完善学科课程内涵的基础上,場馆课程一方面很好地将多学科整合,形成更具综合性和包容性的课程,使学校以分科课程为主的课程结构趋于合理与均衡;另一方面,又很好地将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整合,以满足学校突破有限的课程资源以应对社会高速发展的需求。积极开发与实施基于学校教育的校本化场馆课程、基于场馆资源优势的馆本化场馆课程,以及基于馆校联合的合作化场馆课程,都是对学校整体课程结构的优化,以实现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的融合与互补,达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整体育人的目标。
(四)联结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家庭、社会正走向一体化,“社会即学校”理念的践行丰富了学校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场馆在教育中的作用愈加重要。场馆课程是连接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桥梁,学生来到场馆大课堂,在与展品、同伴、教师、社会的互动中,密切了与社会的关系,更深入地参与到真实世界的学习中。艺术、民俗、历史、科学等不同类型的场馆中蕴藏着丰富的学术价值,场馆课程的开发有利于场馆资源背后教育价值的多维度、多层级地深度挖掘,有利于发挥场馆育人的重要作用。 “馆”与“校”的密切联通,于学校而言,促进了学生能力的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于场馆来说,其自身教育资源的价值得到了进一步利用。
三、场馆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策略
场馆课程的开发既要对接学校教学实践中对课程空间的实际需求,也要回应学生学习的真实需求,锚定课程研究的发展方向。辽宁省实验学校近年来的场馆课程建设以多元性、开放性、共享性、适切性、创新性为基本原则,根据学校自身和地域特色,进行课程的整体设计,盘活校内校外课程资源,有输入也有输出,通盘考虑课程的实施与推进,提高课程的教育含量,为学生学习素养的提升开辟成长路径。
(一)通盘考虑课程实施,完善整体设计
作为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学生,在校的九年时间里能否在校内各场馆经历深刻的学习体验,能否在校外场馆的学习中涵养深厚的学习素养,需要我们对场馆课程资源进行统筹规划,站在整体育人的高度对主题模块进行设计、开发、定位与科学实施。学校的少年科学院、知食学堂、汇创学工作坊等学校自建场馆和专有教室,除了作为常态课堂教学的补充进行开放,每学期还有主题学习活动,学生通过实验、操作等自主活动,达成学科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提升目标,达成各项活动技能与探究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目标。通过对辽宁省科学技术馆、辽宁省博物馆、辽宁省古生物馆、沈阳故宫博物院、沈阳沈飞航空博览园、沈阳市皇姑区青少年素质教育培训中心、辽宁省实验学校社会实践基地等15个封闭或开放的校外自然场馆、社会场馆、文化场馆的观察、操作、体验、研究、服务,通过任务式、项目式的学习,学生了解了不同类型的场馆,积累了自然知识和文化知识,提升了学习能力,涵养了人文情感。
遵循适切性原则,校内场馆课程各年级实施主题不尽相同,在课程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上均有所侧重,如“少年科学院创新工作坊”的课程,1~3年级学生以体验式学习为主,4~6年级以创新实践操作学习为主,7~8年级则以创新项目研究为主。校外场馆课程的实施年级大多不交叉重叠,但也不是零散无序的呈现,顺序相对固定,个别适当调整。我们坚持从孩子真实的认知需求出发,坚持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使课程成为学生个体经验的延伸。每个场馆课程都有对应的学习目标、活动内容、课时安排、资源配备、活动评价等。学生学习方式依层次递进,沿着“行前思—行中研—行后悟”的学习路径,聚焦一个馆,如学生在三年级走进省科技馆侧重经历课程的体验式、探究式学习,唤起学生对场馆学习的兴趣;到了七年级,当学生以小课题研究、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再次走进省科技馆时,将航天科技主题、大国重器主题与多项馆藏展品、多个学科知识联结起来,可深入理解科学原理,探寻学习主题背后的文化内涵。
(二)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加学习選择权
基于场馆课程整体设计,学习资源的重构有利于实现区域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使学生的场馆学习更加多元、开放、优质。
我们根据学校特色,充分挖掘区域内各场馆特色资源优势,因地取材,构建分类别、分年段的学习资源群。按资源类别,分为学科延伸类(无土栽培基地、地理教室、机器人教室、古生物馆、科技馆等)、文化浸润类(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文化园等)、职业体验类(素质教育培训中心、银行、医院、餐厅等)、技术创新类(少年科学院、航空博览园、环境监测中心、科学宫、科技馆等)、巧手工匠类(素质教育培训中心、知食学堂等)。除学校统一组织“走出去”的场馆课程学习,学生也可根据学校提供的结构化、高质量的学习资源清单,自主开展项目式学习、小课题研究、寻访探究等学习活动。
(三)馆校联通,有“输入”更有“输出”
学校与校外场馆通过“共建实践课题基地”或是“馆校合作”的方式,进行课程内容的开发与实施:一是以学校为开发主体,场馆配合学校的特色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学旅行课程进行场馆课程开发。如场馆课程“故宫,我们来了”,学生带着学校科综、文综教育研究室老师们共同设计的学习任务,在场馆讲解员的专业服务下,近距离欣赏沈阳故宫建筑风格的独特造诣,感受满族文化的民风民俗;牵手职校师资队伍,执教烘焙校本选修课程,丰富“知食学堂”场馆课程;二是场馆立足于自身资源特色,主导场馆特色课程的开发,既可独立于学校课程之外,也可配合学校课程,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场馆学习体验。如省科技馆自主开发了教育工作室课程,学生在完成了学校的研学任务后,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节工作室课程学习,突显场馆课程学习的人性化与个性化。
在场馆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既有场馆特色资源对学校的“输入”,更有学校优质资源对场馆的“输出”,双向互通,实现共赢。学校与辽宁省档案局(馆)共建实践课程基地,在七年级“走进兰台世界”课程学习中,深度合作,资源共享,互为发展新平台,双向注入新活力,以文化熏陶和实践养成相结合的方式,助力学生成长;在“博物馆课程”中,辽宁省博物馆送课到校,专业讲解员来校为三四年级学生带来以“博物预见未来”为主题的博物馆介绍,学生了解了博物馆的起源、发展,我国博物馆分类、发展以及辽宁省博物馆的“前世今生”,为接下来的辽博之行打下了良好的知识基础;学生科技社团邀请辽宁省科技馆科学表演团队作为导师,在剧本创编、表演技巧等方面进行专业指导,学生顺利完成了六年级成长式项目化学习。
作为馆校合作单位,我们也输出优质教师资源、校内场馆资源。如我校全国高级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在疫情期间录制的“空中科普课堂”线上学习资源在辽宁省科技馆公众平台播放,将教师的智力服务放到网上,供更多学生学习选择;学校优秀科技教师还作为专业评委参与省科技馆辅导员大赛评选工作,为省、市级骨干科技教师做培训,发挥专业辐射作用;学校少年科学院承办省科技馆主办的机器人竞赛,校文体馆多次承办省市级高规格科技赛事及科普活动,优质的硬软件场馆设施、专业的师资力量,使得少年科学院被授予“沈阳市科技创新工作室”荣誉,学校多次被评为省级优秀组织单位。 场馆给学校提供了文化上的支持,学校给场馆提供了青少年教育上的思路和想法,双方共建合作平台,目标一致。
(四)建设课程规划优质团队,形成课程研发共同体
与常规课程相比,场馆课程最大的不同在于打破了教室壁垒,拓宽了学习空间。作为非正式学习的一种,学生在场馆中学习会获得更多学习选择权,从而更好地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场馆课程不单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还应具有全新的教学主题和独立的教学目标,与基础课程既相辅相成又各自独立,这就对教师的课程领导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建设了一支优质的课程规划设计团队,涵盖学校综合实践、科学、劳动、历史、地理、生物等多个学科的任课教师,以及大队辅导员、团委书记等。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教师们以自身的学科专业背景,打破边界,释放能量,形成课程研发共同体。开发及优化课程设计,要求团队具备全科眼光和创新意识,改变学科中过于分化、窄化的的现象,为学生建构丰富而完整的知识体系,力求场馆课程与学科高度融合、空间高度开放、过程高质推进。通过校本研修、实训反思和“尊重教育”的文化滋养,教师团队不断成长。
(五)放眼区域外场馆,让真实学习随处发生
终身学习时代,要求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紧密配合。我校学生在校期间几乎走遍了全市各大教育场馆,从低年级时的“逛场馆”到中高年级的“研场馆”,逐步具备了自主学习的素质和能力。
我们进一步思考,当出现新的场馆、新的情境时,他们可以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吗?为此,我们从学校的角度做了一些努力,引领学生放眼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我们将马来西亚STEM教育团队引入我们的校内场馆课程,与六七年级部分学生及理综合学科教师进行为期3天的人工智能课程集中研发;我们设计实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的研学旅行课程,学生在国外的开放性场馆中进行真实世界的学习,弥补学校教育偏重抽象性思考的缺失;我們争取家庭教育的支持,在寒暑假、节假期日设计亲子游学课程,以家庭为学习单位,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变著名景点为优质学习资源,促进知识和能力在新情境中的迁移,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活力。
四、对未来场馆课程的思考
场馆课程是非正式学习的重要形式,我们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了诸如学习模式相对固定、真实场馆中的学习时间受限、“馆”与“校”课程内容衔接存在偏差、校内外师资水平存在差异等现实问题。因此,我们对未来场馆课程的改进也做了一些思考:
第一,以馆校合作为基础开发课程,要力争场馆与学校共同参与,明确场馆课程开发主体的职责、整体框架及内容。
第二,确定以学习素养为中心的课程目标要突出对学科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与拓展,关注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底蕴、探索精神以及责任担当的培养。
第三,设计课程内容要关注现实问题,注重跨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突显场馆资源的性质和特色,注重发展性和创新性的设计。
第四,教师走“网”,均衡区域内教育资源。网络环境下的场馆学习服务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特别是后疫情时代,我们可以探索场馆学习的新路径,让场馆学习服务更优质、更公平、更开放,更符合个性化需求。
从延展场馆课程本身的价值出发,在学习素养视角下,对中小学场馆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策略进行探索,还将有更多的可能性。坚持深化场馆课程的创新性发展是对课程研究实践的回应,我们将为此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卢雨,盛翼华.打破壁垒,实现场馆课程共建共享——上海市黄浦区曹光彪小学场馆课程建设项目推广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8(12).
[2]王牧华,付积.论基于馆校合作的场馆课程资源开发策略[J].全球教育展望,2018(4).
[3]付积.小学场馆课程开发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9.
[4]李兵.学习者视角下青少年场馆学习效果评价因素研究[D].上海:华中师范大学,2019.
(责任编辑:李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