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创新教育的基本原则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ew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初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使学生获得适应社会化学习所需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笔者认为在实施英语创新教育中应遵循语言学习规律和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首先是语言的交际性原则
  
  学习英语的目的在于用英语进行口头笔头交际。初中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真实交际打下基础。因此,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是英语创新教育中的核心问题,也是英语教师必须时刻注意和认真思考的问题。英语要作为交际工具来教,也要作为交际工具来学。教学活动要把增强语言交际能力作为英语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努力做到英语课堂教学交际化。在英语教学中,要把教和用统一起来考虑。教师不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更要注重通过组织学生操练,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这种交际能力应包括:1、语言能力,即能听得懂,说得出,读得懂,写得出,而且语言结构要基本正确;2、功能意念方面的知识,即不仅获得语言能力,还懂得它的功能;3、社会文化方面的知识,即了解有关英语国家风土人情、习俗等,比较恰当得体地运用所学语言。
  
  其次是语言的实践性原则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输入领先于输出。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听和读属于输入,说和写属于输出。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体现“先听读、再说写”的规律。听、读、说、写言语交际活动的心理过程是教者通过多种感官综合作用,主动吸收和传递信息的实践过程。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为交际而进行的听、读、说、写活动是听话者和说话者或读者与作者之间相互输入(理解、吸收)信息和输出(表达、传递)信息的交流过程。
  学生首先要有足够的语言输入量,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输入是输出的基础。因此,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要有大量的听和读,并通过情景、规则和释义,在操练中吸收才能说得出,写得好。
  
  第三,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在英语创新教育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课堂上应尽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敢于开口,乐于参与。其次,教师不仅要教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帮助学生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知识积累的方式,要用观察、面谈、分析和记录等方式了解学生,才能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四,用英语进行思维的原则
  
  学生使用英语进行表达或理解别人用英语传递的信息时,所遇到的困难虽然表现为语言上的困难,如知识掌握不足,听、说、读、写的技能掌握得不熟练等,但实质上在相当程度上是逻辑思维上的困难。表达不好,常常是思路不清,缺乏按照严谨逻辑对已掌握的语言材料加以组织的能力和习惯。理解不好,则往往是推理能力差,对所听或所读的材料不能从逻辑上进行整体性的把握。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用英语思考的习惯就要加强英语的逻辑性训练,指导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注意按英语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在头脑中建立多种联系,从而使学生逐步形成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第五,用英语进行教学的原则
  
  以前,英语教学常见的弊病之一就是教学内容和形式割裂。这样,也就很难保证英语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因此,提高对用英语教英语的认识,增加英语课上师生使用英语的比例,是初中英语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措施之一。
  用英语教英语会使教师的讲直接转变为学生的练。听英语本身就是重要练习。只有讲练结合,加强实践性的要求也会得以体现,精讲多练才能统一起来,学生学习外语效率相应提高,其思维能力也会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得到新的发展。所有这些能力的培养实际上都是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必然会对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产生积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们将创新教育理论与本学科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将英语教学活动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活动。积极探索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新途径,努力践行英语教学基本原则。让学生学好英语,用好英语,做二十一世纪的新型人才。
  (作者单位 宝鸡市陈仓区虢镇一中)
  责任编辑王波
其他文献
许多学生在进高中之前,就有人给他们灌输“高中数学难学,高中很苦”的思想。这样使得人还未进入高中,就对高中数学产生恐惧。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可能是因为很多学校在面对高考时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多发性内分泌肿瘤ⅡA型( MEN-ⅡA)嗜铬细胞瘤( PHEO)的效果。方法选择MEN-ⅡA PHEO患者16例,其中行开放手术切PHEO 9例(开放手术组)、腹腔镜手术切除PHEO 7例
摘 要 基于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基本状况,阐述虾蛤混养的基本概念,并在此基础上,逐一分析虾蛤混养技术的相关要点。  关键词 虾蛤混养;概念分析;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S968.31;S968.2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33.063  1 虾蛤混养方法概述  虾蛤混养技术的原理是按照花蛤和对虾不同的生活特征,使用相应的科学技术手段,
目的探讨静脉血中5-HT的变化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心境状况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GDM孕妇38例和健康孕妇62例为研究对象,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孕
林业资源支持着社会发展,完善社会生态环境,是不可缺少的生存条件。基于此,对林业资源与林业造林方法进行阐述与研究,并提出可行性建议,以供参考。
中国加入WTO后带来了经济的迅猛增长,但随之也带来了许多尖锐的社会问题,其中最的大问题就是经济利益的分配问题。如何使经济的增长惠及全国各地人民,如何协调经济与自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