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hxf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新时代的要求,是新课改教学理念的价值取向。21世纪,国际竞争是科技的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教育。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现在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进取、自信的精神。
  许多成功教学案例证明,在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感觉压力小,心情舒畅、思维敏捷,易于开启想象空间,萌发创造力。如果处在一个非常严肃和高强度紧张的心理环境下,学生会产生压抑和恐惧心理,极不利于学习和大脑记忆、储存,甚至对已经储存在脑海中非常熟悉的信息,也难以释放出来。可见,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1.把微笑带进课堂。
  教师要以亲切、和蔼的笑容贯穿课堂教学始终,使学生感到轻松而愉快,感到无拘无束。不要板着脸,更不能训斥学生,真正做到尊重每个学生,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创新能力时时迸发火花,收到预想不到的课堂效果。
  2.把趣味带进课堂。
  兴趣是学习成功的最好老师,只有对学习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学习。实践证明:凡是富有兴趣的东西,都能特别引发孩子们的思考。一个孩子如果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发生兴趣,就会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直到把问题弄懂或把事情办成为止。
  3.把竞争带进课堂。
  根据小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课堂上创设问题抢答、笔答题竞赛,可允许先做好笔答题的学生当“小老师”,教师运用适当的激励语言,“看谁说得最清楚”,“谁写得最漂亮”,“哪个小组合作得既快又好”,最大限度地给学生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展示学生的个性。
  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创新意识。
  好奇心是学生的天性,是创新的潜在动力。小学生常常对一些问题感兴趣,产生疑问。如,教学“圆的认识”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实践思考,充分发挥主动作用。首先,要求学生先看书自学,再用圆规任意画一个圆,并汇报实践操作体会。有的学生初学画圆没有成功,教师让他们说出原因:圆规针尖滑动画不好,需要固定圆心;圆规两脚叉开的大小画图时发生变化,所以画得不圆,叉开的大小要固定不变。其次,让学生在一张纸的左上角和右下角分别画一个大小不同的圆。再问为什么两个圆的位置不同,大小也不同呢?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得出:圆心位置不同,圆的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三、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诱发参与动机,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学习。
  1.巧设课始导语,激发学生兴趣。
  导语是一节课的起点,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准备工作,也是创造意识的萌芽。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导语不仅能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巧设导语,让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及早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2.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协作学习。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除了集体合作学习外,“小组合作”学习越来越引起老师们的重视和推崇,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相互尊重,充满友爱,充满互助和竞赛。学困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备受大家关爱和尊重,能得到较为自由的空间,有较多发言机会和表现机会。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增强学习兴趣,这样一来,思考出现困难、意见发生分歧时、解决问题的方法具有多样性时、知识需要拓宽时,最好能安排小组讨论。
  3.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时,形成课内学习内动力。如一年级学完“1”的认识后,通过想象,让学生用“1”说一句话,这下学生的兴趣就来了,创新思维的火花被点燃了,争先说出:一个人,一本书,一个小朋友,一只兔子,一只山羊,一朵花等。接着老师用多媒体出示一片草地,草地上有一只小山羊和一只公鸡,然后一只小白兔向这边跑来,之后我便继续引导学生,让他们“跳一跳”摘到“果子”,谁能用“1”说两句话或三句话,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创新思维的闸门立即打开了。
  四、加强小组合作,增进交流,提高创新意识。
  合作交流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活动。通过沟通信息开阔学生思路,还可以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和协作精神。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学生创造合作交流机会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教学“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时,先引导学生认识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含义,然后提出挑战性问题:“长方体的表面积由几个面组成,怎样计算它的面积?各个面之间有什么联系?”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提出猜想,接着小组动手剪、拼课前准备的学具。学生自主探索规律。
  五、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养成创新习惯。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取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条件,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亲历数学构建过程,掌握认识事物、发现真理的方式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把平行四边形沿底边上的高分割成一个直角梯形和一个直角三角形(或直角梯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时,有个同学提出了疑问:拼成的长方形的长能否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而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呢?富有创造性的思考不仅能使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而且进一步激励创新意识。
  总之,创新并不神秘。陶行知先生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只要在课堂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创设情境,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大胆地想、尽情地说、勇敢地问,那么,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就会得到充分培养和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 老师要善于用“活”教材,让数学走进生活;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教学中,如果能结合具体生活实际问题进行练习或实践,就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好数学。  关键词: 小学数学 生活 评价  新课程目标指出要培养学生“学会与人合作,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在交流思维的过程中举一反三、由此及彼,从而思维深度和广度得到进一步开发。这样,学生学起来自
摘 要: 小组学习是同伴间的互助合作,是一种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同伴的活动方式。本文以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为例,探究数学课上四种“小组活动形式”:“同伴互助”、“角色扮演”、“实践探知”、“金点创意”。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小组的集体作用,抓住合作学习契机,把班级集体授课、小组合作学习及个别辅导三者有机结合,使之优势互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 数学课 小组活动 合作学习  小组是有共
摘 要: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作者通过自身的教学反思,阐述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给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如何让学生自由思考。  关键词: 数学教学 教材 思维  数学教学应是一种动感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把对学生的教学过程用活动和探究形式展现出来,学生就会全身心投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善于打开课堂封闭的大门,引进现实的生活素材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从而
摘 要: 在数学课程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对他们以后学习和工作十分重要。本文则针对如何培养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提出方法和建议,以便提高我国总体教育水平,培养出越来越多的综合性人才。  关键词: 小学数学 问题解决 能力培养  数学这门学科与实际生活有很大关联,在数学教学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让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处理好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培养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十分重要,是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需要小组合作,小组合作学习是小班数学课常用的教学方法与形式。在实践中我们根据需要让孩子分小组讨论,主张老师走下讲台俯下身子与学生互动、交流,点拨、帮助孩子学习,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提高小班数学小组活动的有效性。  通过实践,小班数学课堂中小组活动学习存在一些问题:  1.要求不清,合作自由  听课时常常看到,老师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然后学生七嘴八舌地
期刊
摘 要: 如今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小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实际操作能力,而不仅仅要求其掌握扎实的学科知识,忽略探索精神和实际动手能力。为了避免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弱的问题,将提出参与式学习新理念,将注重学习结果的方式转变为注重学习过程的方式,让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发挥自由想象和自由探索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全面发展 实际操作能力 参与式学习  近年来,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将更注重对学生主体性和主动
活動目标  1. 能掌握线条的粗细和疏密布局,感受线描画的独特魅力。  2. 通过描绘自己的幼儿园,增强幼儿热爱幼儿园的情感。活动准备  线描画PPT、圆形素描纸、圆形牛皮纸、记号笔、中性笔、彩笔、剪刀、胶棒等。活动过程  一、游览美景  教师带领幼儿游览自己的幼儿园。  师:幼儿园是我们都爱来的地方,刚才我们又仔细地游览了一遍,那你最喜欢幼儿园的哪个地方?  幼1:我最喜欢龙腾虎跃场的吊环和绳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