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旧模式 探索新方法

来源 :海外文摘·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guang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的中国文学出现了一个较为严重的现象,“非人文化倾向”人文素质内容遭到严重的遮蔽,甚至还带有刻意曲解。而中国当代教学中应该更多的融入新的文学,这对于提升学生人文素质和教养具有很大的帮助。在现下的高校近代文学教学阶段,学生在各方面的知识积累要比以往多,学生的理解能力相对于以往也有了很大的提升。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对于具有浓厚感知力的文学已经具备了基本的理解能力,所以,高校文学教学是加强对青少年文化渗透、提升文学素养的关键时期。教师作为文学的传播者和引领者,们在这个阶段应该让学生多接触一些优秀的作品,让他们阅读一些具有丰厚文化素养的优质文章,转变教学理念,在价值观形成的同时,构建出他们对于我国近代文学的基本认知,全面来提升他们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
  关键词:中国当代文学教学;教学改革;新方法
  中图分类号:I206.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9)18-0076-02
  0 引言
  中国文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经过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的风霜洗礼和一代代艺术家的传承和认同后,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通过对文学的熏陶,让学生在近代文学中确定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徜徉在当代知识文化的同时,构建出自己的世界观。中国当代文学是一个较为开放的体系,它充分具备了独特的品质和特色,缤纷繁杂的文学现象体现出了它的新颖,正因为这样的特点,就要求从事文学教育的老师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文学教学理念,以转变模式、探索新方法的转变理念站在一个新的历史高度,高屋建瓴,全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1 中国文学教学改革
  (1)回归文学本质,教学语言适时转变。纵观中国当代文学,在上世纪80年代,更多的是呈现出人文主义的目标从僵化的政治观念中解放出来,而在80年代思想解放成为政治需求時,它在一方面清算了30年代以来的左倾政治错误,一方面组织对社会文学现象的批判活动,80年代前中期是中国主流文化以及大众文化目标相互一致,而人文主义思想也就因此所向披靡。而在90年代中,中国文化语境再度产生了深刻的改变,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出现分歧,最终分道扬镳,原本的主流文化、大众文化、精英文化三足鼎立的人文主义在不同的文化代表中得到了不同的诠释,这就直接引发了90年代中期席卷全国的人文精神讨论,在这个人文精神的大讨论之中,两种对立的文化观点呈现,一是以北京学者为代表的对于市场经济时代文化世俗化保持肯定,二是以上海著名学者为代表的强调对于人文精神的守护,而在当时,其实不论是世俗文化倾向,还是精神文化守护,都是对于文化大革命时代政治权利的叛逆。当社会回归到正常发展轨道之后,文学批判也应该回归到原本的角色,因为它本就不属于政治体系,在一个正常发展的社会之中,文学批判将不再被赋予政治性质,应当回到文学本身,这也就意味着中国的文学教学华语也要追求本质的文学,更加具备人文色彩。
  (2)“以文为本”,加大文学作品的应用。大众化教育下,本科教育更加强调素质教育以及通识教育,忽略了专业教育,在专业课是缩减的大背景之下,中国当代文学课程也是一减再减,而如何在保证专业教育的同时兼顾素质教育,是当下高校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因此,高校教师应该注重“以文为本”,加大对于文学作品的应用。我国的当代文化很大程度上都来自上世纪和当下著名的文学作家,然而这类作品对于大学生而言往往是最不愿意接触的,阅读的兴趣也不是特别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则是这类作品的阅读门槛比较高,不论是在字词的积累还是思想层面上,虽然文字语言已经从文言文解放为白话文,但是就学生而言,仍是比较难以理解的。学生读不懂其中的文字语言,就遑论理会其中的思想境界,这也是学生不愿意去接触这些作品根本原因,即使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在阅读质量和领悟度也会大打折扣。这样的现象在高校教学中比较常见,所以教师应该想办法来消除这一现象,而且要在教学过程中循循善诱,培养出学生学习当代文化的兴趣,然后适当的添加一些范本,以此来扩大学生的知识层面,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方向,选出一些适合的文学素材,这样不仅能减小他们学习中国文学的障碍,还能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厚度。具体的“以文为本”的方式是:首先需要减少文学历史部分,即是文艺思潮、文学团体流派以及文艺运动部分的讲解,或者粗放式、宏观讲解,余下的部分让学生自学,对文学史教学部分细化。其次就是突出“文本风格”的讲解,无论文学运动以及文艺思潮讲得如何细腻,但是没有文学艺术史意义上风格的讲解,所谓的文学史讲解不过是关于艺术家们的历史。
  (3)开展认知实践课余活动,感受文学之美。高校现代文学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学应该要以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作为基础,这会使学生化解之前对于之前文学印象产生的误解,大部分学生的潜意识中都会觉得学习当代文学是一件相当枯燥且无趣的事情,对于近代文化的印象也比较陈旧。所以教学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多接触一些近代文化作品,然后尽可能多的开展一些和传统文化有关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感受到来自古典文化的熏陶,然后慢慢感受到这些文学作品的趣味,培养出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比如学校可以组织开展近代文化辩论大赛,主题内容就是文学世俗化倾向以及传统文化守护,以此来加深学生对于近代文学的理解。弘扬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并让他们能够在辩论中感悟到人生的真谛,初步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激发他们的民族荣誉感和自信心。我国的近现代诗歌中,有太多值得传颂的篇章,诗歌中不仅语言温润隽永,还有值得人深思的思想内涵,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培养他们文学素养,而且多开展这类活动,还能够弘扬中华文化,让学生们产生一种文化归属感,让学生将活动和阅读相互结合,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促进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说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前加入一些趣味活动,在课前活动中“润物细无声”的培养出学生学习当代文学的兴趣。具体来说,活动的内容是让学生们罗列出自己比较喜欢的文学作品,学生就会说“茶馆”是一部值得反复推敲的作品,因为里面人物的刻画和凄苦老掌柜以及朴实的辞藻反应出的风云激荡的时代变化都会让人深陷其中,这个时候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变得相当浓厚。在分享书籍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从其他同学的阅读体验中找到一些适合自己的素材,为他们学习当代文学打开一扇新的大门。另外,中国当代文学是一门在中文系中极为重要的学科,也是最能体现出中文系学生文学水平的课程,在开展实践研究性课程中,还要把学生的科研能力放在主要位置,老师要发现并引导学生对于某个文学作者或者作品进一步延伸,用更加新颖独特的方式或者角度,撰写出专业的学术论文,从当代文学课程的学习开始,让学生陷入到一个学术读研的过程,在过程中让学生进入到学术读研的氛围,更多的还可以在图书馆阅读大量文学作品,选定出研究对象,确定论文题目,撰写专业学术论文。
  (4)教师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强化人文教育。当代文学应该不只要融入到大学课程的教学中,还要融入到学生的每个学习阶段中,无论在哪个阶段,当代文学的教学都应该作为施教者的核心教学目标,所以,教学老师应该要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教学资源,真切的发挥好这些资源的作用,让学生能够从这些教材中能够对当代文学有一个系统、全面了解。当代文学课本中有很多优秀 的篇章,这些篇章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都有很好的烘托作用,老师可以在教学时有意的透露出一些当代文学文化知识,从学生不仅从知识层面还有思想层面加强他们的文化体验,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而在强化人文教育方面,徐方曾在“大学人文十四讲”中,从“理想真空”、“精神贫血”、“价值悬浮”描述了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并举例了大量的素材进行论证,此番言之凿凿,可谓一针见血,让我们不禁为大学生的现状感到些许担忧,正因为如此,弘扬人文精神,加强在人文方面的教育也就成为了中国现当代文学教育改革的有一重要方向。学者通过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处理人际关系来提升学生现代和未来的意识,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人格,我们可以说人文精神确实有着它无法代替的优势,然而这并不是文学所独有的,其本意是文学教育在进行对学生的教学过程中,无需和其他学科政变,不用放逐属于自己的人文内涵。而所谓的文学特色“人文内涵”到底所指何物?笔者认为,强调学生对于“文学之美”的感悟是文学在人文教育中独具一格的内涵和价值,和其他艺术形式相比,文学更加具有基本的语言美和人性美。语言美体现在语言本身和修辞当中,而诗歌便是最能体现语言美的文体,优秀的诗歌便能让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人性美便是文学美的进一步体现,即是对于“自我”的深层次探讨。
  2 结语
  当代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育改革在学者和教育者共同努力下,在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上都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是这并非意味着当代的教育就已经十全十美,事实上,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是呈现出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对其进行深度的思考和完善。学校的教育对于树立大学生的文学观念具有很重要的引导作用,而现代文学在思想观念的传递中的地位更是无法替代的。
  参考文献
  [1]宋凤娟.转变旧模式 探索新方法——纵论中国当代文学教学改革[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3):66-67.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图书馆建筑逐渐不能满足群众多样化的需求,国家对文化事业发展越来越重视,社会各界对公共图书馆在传播文化教育,提高国民文化修养,培养文化自觉自信方面的认知也越来越清晰,近年来,在政府支持下各地公共图书馆纷纷新建馆舍,提升服务效能,新馆在建筑设计、阅读环境、馆藏建设、读者活动、馆员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改善,给读者以全新的建筑理念和阅读享受。本文将从
摘要:韩语在当今社会中占据了重要位置。从沟通的角度来看,韩语口语训练是学生们的重中之重。因此,当务之急就是有效地开展韩国口语教育,使学生们可以真正做到“能写、能说”。本文旨在探讨口语教材及现有韩语口语教学法,并分析了其存在的部分问题。基于此,以CLT教学法为基础,提出有效训练韩语口语的方法。  关键词:韩国语教育;口语训练;CLT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H55 文献标识码:A
摘要:2014年,黑客组织攻击美国索尼影业,美国指控朝鲜为此次网络攻击的幕后主使,该事件随后演变成一场国际政治事件。在国际法上,产生国家责任的前提是通过“国家本身从事网络攻击”或“非由国家本身从事网络攻击”两种途径能将此次网络攻击归因为“国家行为”,且该行为具有国际不法性。如果该事件能通过归因被确定为某一国的国家行为,美国有权采取反措施。倘若有可靠证据证明美国做出的归因认定是错误的,美国需为此承担
摘要:本文作者根据自身受训背景与实践经验,结合运动与表现心理学和行为主义第三浪潮心理治疗方法的诸多理论与干预手段,为一般和严重心理问题,与心理辅导场景,提出新的心理行为干预模型。文中对该模型做了初步论述,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和探索的方向。  关键词:心理行为干预;运动与表现心理学;行为主义第三浪潮;检查点模型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9)07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与国家对于技术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高职院校是我国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其发展对我国在各领域技术革命的推进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加强高职院校的建设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其中体育教学对于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与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体育教育能够有效改善学生的精神面貌,强化学生心理素质并且能够明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对学生的学习与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
摘要:列夫·隆茨的短篇小说《第37号发文》以日记形式,讲述办公室主任在“以‘新开端’进行工作”的号召之下,试图通过催眠将公民变成俄国极度匮乏的资源的荒诞故事。本文以德勒兹解辖域化理论为基础,透过辖域化——解辖域化——再辖域化视角,分析主人公思想上的断裂,以及其批判与赞美、逃逸与追寻、舍弃与获取的成长路线,阐释隆茨小说创作中凸显的实验性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解辖域化;逃逸;抗争  中图分类号:B5
摘要:党建工作在事业单位各项工作中发挥着统领全局的作用,提高事业单位各项能力的前提就是首先把党建工作保质保量地做起来,从各方面切实提升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的工作质量。事业单位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在事业单位党建工作的发展中,不断调整和适应新的发展环境,更具实效性的工作成为党建工作在事业单位中的重要工作内容。  关键词:事业单位;党建工作;对策;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D261
摘要:禁忌语是每个民族的社会交往中必用而一直存在的语言。理解各民族的禁忌语和文化非常重要。长期以来中泰是团结友爱的国家,当今两国之间的社会、经济交际越来越发达。因此了解和掌握泰语禁忌语能消除摩擦,使跨文化交际中更加顺利成功。本文从泰语禁忌语知识、产生的原因、泰语禁忌语特征与范围等几个方面总结分析。  关键词:泰语;禁忌语;认知  中图分类号:H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
摘要:五胡十六国时期,战乱频繁,佛教得到了广泛传播。羯族人石勒所建的后赵政权国祚虽仅仅三十一年,所实行的佛教政策却独树一帜,对后世多有影响。后赵统治者奉高僧佛图澄为“国之大宝”,以佛教思想作为治国的最高思想,使佛教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得到了最高政权的极力认可,并参与到后赵政治、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佛图澄也推动了石勒采取一系列促进民族融合的政治制度,佛教无疑对后赵政权有着佐王治化之功。但纵观整个后赵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城市化、现代化发展趋势的逐步加深,青少年在成长阶段面临着家庭与社会的各种挑战。近些年以来,青少年犯罪也成为了国家相关单位、社会组织、专业学者的着重关注方向。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当中,青少年司法社会工作在青少年行为纠偏、思想引导和再次回归社会改善家庭情况方面有着自身的职业优势与角色优势。本课题主要研究专业青少年司法社会工作者介入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意义与作用,并且以C市C区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