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社教学中如何将教材资源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资源

来源 :教育管理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walker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中,教材资源如何有效利用服务学生的学习成为品社教学面临的一个问题,如教材中有的内容已经过时,有的内容比较单薄,有的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等,如何将有限的教材资源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资源?在教学中,我尝试着应用以下方法。
  一、用教材资源
  一是依据学生已有知识及生活经验,改变教材呈现的顺序,为学生提供更适合其认知规律的学习资源。如教学《我的家乡在哪里》一课,我将教材第一个主题“家乡探寻”的“你们打算从哪些方面了解家乡呢?”放在了第二个主题“地图上找家乡”之后进行,让同学们在地图上找到了家乡湖北、宜昌、夷陵之后,再让学生围绕了解家乡湖北、宜昌、夷陵这一主题开展活动,从而使学生学习兴趣更浓、学习效果更好。二是修订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服务学生的学习。由于教材编写的时间原因,有的说法显然已经不够恰当,如“高峡出平湖”中的“三峡工程将在2009年竣工,全部建成后的三峡大坝更加雄伟壮观”等,我引导学生针对此类文字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等自己进行适当的修改,并进行交流展示,已达到正确获取相关信息的目的,培养学生会读书的能力。
  二、转换教材资源
  教材中有许多经过编者精心挑选的图片等资源,有的是单幅图片,有的是一组情景图片。在应用这类资源时,我一是充分利用现代网络资源,变静为动。通过视频等动态的画面呈现教材静态的图片及文字资源,服务学生的学习。如教学《长江两岸是家乡》一课中的“高峡出平湖”这一主题,我首先为学生播放了展现三峡工程雄伟壮观的视频和秭归新县城的画面,从而使学生对三峡工程有了更多的了解。二是结合具体的情景图片,请学生分小组进行演一演,这样既活跃了气氛,培养了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活动中受到启发与教育。
  三、丰富教材资源
  教材中的图文资料毕竟有限,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地丰富相关资源。如在学习“家乡物产知多少”时,教材提供了湖北比较著名的物产等,而对于我们家乡宜昌夷陵的介绍非常有限。我结合家乡夷陵具有“桔乡茶都”美称这一资源,补充了有关中国宜昌第三届柑桔节等相关视频,使学生对家乡的物产有了更深的印象。
  四、拓展教材资源
  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学生与知识间的媒介。因此,我们一是要用好教材中的留白处,引导学生思考、探讨与交流。如《和好书交朋友》一课中,教材呈现了孩子们就“看电视能取代看书吗”开展讨论的画面,并在下面留下了“你的意见呢?”的空白处,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所学内容适当拓展延伸。如学习了“合作才能成功”后,我请学生把自己学习中所了解的有关合作的小故事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并说说自己从故事中所受到的启发。通过以上活动,强化学生认知、引导学生行为。另外,还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进行拓展。
  第一,充分利用学生在校活动拓展。本学期,学校组织所有学生观看了开学第一课《乘着梦想的翅膀》。其中,有梦想就有动力,有梦想就要坚持,为梦想而努力的诸多人物和事件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抓住这样契机,组织所带两个班的学生人人认真思考,以“梦想就是动力”为主题,写下了我叫( )今年( )岁,是三小四( )班的学生。我的梦想是( )。之后,我请孩子们每人对着镜头,表达自己的梦想。孩子们不仅说出了自己梦想,而且还表达了只要经过努力,自己的梦想就一定能实现的愿望。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有效激发了学生立志成才的决心与信心,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了正能量。之后,学校组织开展了《童心向党》诗歌朗诵活动,我特意将孩子们的朗诵进行录像,然后进行了编辑,在教学《我是学习的主人》一课时,作为对孩子们的奖励,以“我们是学习的主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为主题播放给孩子们欣赏。孩子们特别的自豪。
  第二,充分利用教材案例牵引拓展。品社教材中有很多精选的案例供我们教学中选用。如《说说家乡的故事》一课中,“惟楚有才”夸我们湖北是个人才辈出之地。书中重点列举“屈原、陆羽、孟浩然、李时珍、闻一多、李四光”等先辈,我从这个案例中引导学生说自己知道的当代湖北名人,如航天英雄聂海胜,还有被评为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的我们宜昌五峰的罗长姐等,从而使学生对家乡湖北的了解更为全面。
  第三,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展。教学中,很多内容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或制约,教材内容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这就需要教师适时进行补充或更新。如我在教学《我的家乡在哪里》一课时,首先应用视频《这是一个好地方》开课,视频中将家乡夷陵四季飘香的特点生动形象呈现在孩子们眼前,收到很好的效果。之后,在地图上找家乡这一环节,我与孩子们首先通过地图找到湖北省、宜昌市。但是,孩子们还不满足,觉得没有找到我们现在生活学习的地方。于是,我利用网络,通过电子地图,引导孩子们在地图上找到了我们夷陵区、小溪塔还有我们的学校。这一活动的开展,不仅使孩子们找到了自己的家乡,更重要的是使孩子们学习到了利用网络查找地图上的方位等相关知识。
  拓展学生的学习资源,教师平时首先就要做一个有心人,关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情况,并养成读报、收看新闻和通过网络收集信息的习惯,注重积累素材。只有这样,教学中才能信手拈来,为我所用。
其他文献
在我们的教师队伍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最辛苦、最劳累,都说他们是最小的主任,管着长不大的一群学生;都说他们是最棒的圆丁,划出了学生成长的年轮;都说他们是最大的官,管着未来的部长、将军;都说他们是最好的人,就像学生的父母双亲。他们就是班主任。  当代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我属于喜欢当班主任的一类人,我觉得青年教师如果没有当过班主任,那就失去了锻炼自己的机会,吃了大亏。”但事实上,有很多青年教师在实际工
期刊
无意间读到了一篇文章《教室:出错的地方》:一位老师当着学生的面,把他的作业本哧啦哧啦撕成碎片,掷在地上,继而怒不可遏地训斥:“这几道题,我在课堂上都讲过,你还错成这样,你的脑子进水了吗?换本子重做,每道题做10遍。”老师一边喘着粗气,一边就地转圈;而那位学生则如霜打的茄子,耷拉着脑袋,身体颤颤地蔫在那儿,一声不吭……  读到这,我就想到了我,对于班里的学困生我也未尝不是运用了类似的方法呢?这些学生
期刊
逆反心理是青少年在心理、生理发育到高峰期时普遍存在的一种心态,尤其是一些生活在特定环境的学生表现得更突出。他们轻易不接受别人的意见,不听从任何劝解,对他人的一切和语言都表示怀疑、反感,将自己藏在“小屋子”里自得其乐。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首先,青少年正处在“心理断奶期”这一特定时期,这是产生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青少年时期正是人生的黄金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独立性和成人感增强,对许多
期刊
近几年来由于初中生物学科成为考查学科,生物学科的毕业考试成绩不纳入中考总成绩。于是就有大部分学生不重视生物学科,对学习生物知识不感兴趣。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呢?让学生在思想上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发生转变,显得尤为重要。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学生要学好生物基础知识和掌握实验技能,就必须要进行实验。因此,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占有非常
期刊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语感是阅读能力的核心 。在语文教学中,语感教学是纲,其他是目,纲举目张,否则纲不举则目也难张。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深刻认识语感培养的重要性。在阅读教学中自觉地运用语言规律和儿童心理发展规律指导学生的语感训练。那么,应当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一、注重朗读教学,培养学生语感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常见的基本训练方式。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点训练项目。朗读是多
期刊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教育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过去的十几年中素质教育已经逐步取代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主的传统应试教育,其思想和理念不断渗入我国教育事业的各个阶段,并初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教育体制改革中, 又必须发挥音乐教育的重大作用, 它不仅是传承文化的一种方式,还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一种途径。音乐具有浓缩并承载人类精神世界和文明发展的重要信息的作用,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提到“阅读”,人们总会与语文相联系。其实,阅读不仅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数学学习的基础,是学习数学的第一步。这一步对数学学习是否有成效,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数学阅读,能使学生逐步领悟数学语言,培养数学能力,提升数学素养。而我们教师对此认识不够,往往忽视了数学阅读教学这一环节,只注重思路引导、计算训练,结果是事倍功半,欲速则不达,我对此深有体会。  在解决问题教学中,由我们教师读题,学生大都
期刊
新课程对我们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在教学过程中大力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的普遍运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这就是现代教育技术给课堂教学带来的新的活力。那么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才能使“高效课堂”体现出“高效”的特性呢?  一、
期刊
专注力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把注意保持集中在某一活动上的能力,是认知、记忆、思维、想象活动的组织者和协调者;是脑部的网状结构及边缘系统对外界刺激的警觉程度和维持的长度。  小学生在学校里是否能专心专注地学习,从而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已经受到家长、学校及社会的高度关注。研究发现,近年来专注力缺失的儿童数量呈快速增加的趋势,从幼儿园到中小学,专注力缺失的儿童都普遍存在,不仅给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不利影响,还
期刊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在职业劳动产生之后逐渐形成的,用以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社会、教师与集体等相互关系时所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教师职业道德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又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它既是做一个合格教师的标准,又是做一个好教师的规范。一个教师能否真正恪守“爱岗敬业,以身作则”的师德师风和行为准则,能否成为让人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