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习科学要以探究为核心,学生是学习科学的主体。探究学习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引领作用。
关键词:探究学习;教师组织引领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48(2008)1(X)-0003-2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也是科学学习的内容,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引领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引领作用。
1 课前预测,作好探究准备。
科学课的探究学习的一个显著特点就在于学习的过程往往需要大量的材料作为支撑。因此,在引领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前,教师应根据学习的内容作好充分的准备。这种准备主要体现为材料的准备,教师应尽量让学生和教师一起来准备探究材料。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还可以培养他们良好的探究习惯。同时,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要让学生准备力所能及的材料;要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此外,如果是一些室外、校外的探究活动,教师还有必要对天气、环境、安全因素等作好充分的考虑。
2 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一定的探究情境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引领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有意识地创设一定的探究情境。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一课时,就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上课了,教师指着讲台上用红帕子盖着的装有沉浮子的塑料瓶对学生说:“老师这节课为同学们带来了一个小魔术,想看吗?”学生一下就来了精神,接着教师简要介绍了小魔术的特点:“小魔术的名称叫听话的小笔帽,老师叫它上来它就上来,叫它下去它就下去?信不信?”然后教师煞有介事地为学生表演,学生的探究兴趣被极大地调动起来。最后教师再问一句:“想学吗?”很自然地就把学生引入到探究学习的情境中来。
3 动态调控,把握探究方向。
在探究学习中如何既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使学习始终指向探究目标,这实际反映了一个教师调控教学的能力。如有位教师在教学《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时,先引导学生把1号(盐水)和2号(清水)水槽里的水分别烧干,在一块铁片上得到了白色的颗粒,又引导学生在水里加盐使马铃薯浮起来了,这时似乎能够顺理成章地得出1号水槽里的水是加了盐。但就在这时,有位同学提出疑问:“老师,我认为加在杯中的盐和铁片上的白色颗粒不太一样,这种白色颗粒就是盐吗?”这似乎出乎教师的预料,如果这时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这就是盐,或许学生也能接受。但这位教师认为这个问题很有价值,马上进行引导:“问题提得很好,同学们能想到办法证明吗?”对这样一个不在老师设计教学进程中但却具有创造性的问题,教师果断地调整了教学进程,马上指导学生进行探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而对于一些偏离探究目标或不切合当前实际的问题,教师则应适时作出判断,果断予以舍弃。
4 积极引导,促进探究深入。
教师对探究学习的积极引导,首先体现在对学生探究习惯、方法的指导上;其次体现在教师对学生思维始终指向探究目标的导向上;教师的积极引导还体现在将探究中的问题引向深入,促进学生的积极发展上。如一位教师教学《空气和我们的生活》一课,当讨论动植物和空气的关系时,一位学生提出:“把一株植物和一个小动物同时放入密封的玻璃罩内,小动物和植物都不会死”在课堂上引发了争论,如果教师将这个问题一带而过,势必不能促进学生的深入探究。这位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在讨论未得出结论的情况下,教师又引导学生课外去进行探究,从后来学生反馈的信息看,学生查阅了《生物与环境》、《十万个为什么》、《人与自然》等十几种资料,有的还用小老鼠、蚂蚁、兰草等进行了实验,取得了非常好的探究效果。
5 科学评价,引发探究反思。
积极的、肯定的评价能使学生获得一种愉悦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探究学习中教师应适时组织对学生的评价,并注意体现评价的激励性、发展性原则。对探究学习的评价,还应注意引发学生对探究过程的反思。如在指导学生自评时反思在学习中自己有哪些做得好的地方,哪些地方做得还不够,应该怎样做;在指导小组评价中,让学生正确认识别人的优缺点,正确对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并在对别人评价、接受别人评价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进行教师评价时,注意全面评价,在肯定学生的优点的同时,为学生指出努力的方向。这种评价可以是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是在一次探究学习结束后。教师应及时的、科学的组织对探究 学习的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韦 钰,[加]P.Rowell著. 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指导.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关键词:探究学习;教师组织引领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48(2008)1(X)-0003-2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也是科学学习的内容,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引领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引领作用。
1 课前预测,作好探究准备。
科学课的探究学习的一个显著特点就在于学习的过程往往需要大量的材料作为支撑。因此,在引领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前,教师应根据学习的内容作好充分的准备。这种准备主要体现为材料的准备,教师应尽量让学生和教师一起来准备探究材料。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还可以培养他们良好的探究习惯。同时,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要让学生准备力所能及的材料;要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此外,如果是一些室外、校外的探究活动,教师还有必要对天气、环境、安全因素等作好充分的考虑。
2 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一定的探究情境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引领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有意识地创设一定的探究情境。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一课时,就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上课了,教师指着讲台上用红帕子盖着的装有沉浮子的塑料瓶对学生说:“老师这节课为同学们带来了一个小魔术,想看吗?”学生一下就来了精神,接着教师简要介绍了小魔术的特点:“小魔术的名称叫听话的小笔帽,老师叫它上来它就上来,叫它下去它就下去?信不信?”然后教师煞有介事地为学生表演,学生的探究兴趣被极大地调动起来。最后教师再问一句:“想学吗?”很自然地就把学生引入到探究学习的情境中来。
3 动态调控,把握探究方向。
在探究学习中如何既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使学习始终指向探究目标,这实际反映了一个教师调控教学的能力。如有位教师在教学《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时,先引导学生把1号(盐水)和2号(清水)水槽里的水分别烧干,在一块铁片上得到了白色的颗粒,又引导学生在水里加盐使马铃薯浮起来了,这时似乎能够顺理成章地得出1号水槽里的水是加了盐。但就在这时,有位同学提出疑问:“老师,我认为加在杯中的盐和铁片上的白色颗粒不太一样,这种白色颗粒就是盐吗?”这似乎出乎教师的预料,如果这时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这就是盐,或许学生也能接受。但这位教师认为这个问题很有价值,马上进行引导:“问题提得很好,同学们能想到办法证明吗?”对这样一个不在老师设计教学进程中但却具有创造性的问题,教师果断地调整了教学进程,马上指导学生进行探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而对于一些偏离探究目标或不切合当前实际的问题,教师则应适时作出判断,果断予以舍弃。
4 积极引导,促进探究深入。
教师对探究学习的积极引导,首先体现在对学生探究习惯、方法的指导上;其次体现在教师对学生思维始终指向探究目标的导向上;教师的积极引导还体现在将探究中的问题引向深入,促进学生的积极发展上。如一位教师教学《空气和我们的生活》一课,当讨论动植物和空气的关系时,一位学生提出:“把一株植物和一个小动物同时放入密封的玻璃罩内,小动物和植物都不会死”在课堂上引发了争论,如果教师将这个问题一带而过,势必不能促进学生的深入探究。这位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在讨论未得出结论的情况下,教师又引导学生课外去进行探究,从后来学生反馈的信息看,学生查阅了《生物与环境》、《十万个为什么》、《人与自然》等十几种资料,有的还用小老鼠、蚂蚁、兰草等进行了实验,取得了非常好的探究效果。
5 科学评价,引发探究反思。
积极的、肯定的评价能使学生获得一种愉悦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探究学习中教师应适时组织对学生的评价,并注意体现评价的激励性、发展性原则。对探究学习的评价,还应注意引发学生对探究过程的反思。如在指导学生自评时反思在学习中自己有哪些做得好的地方,哪些地方做得还不够,应该怎样做;在指导小组评价中,让学生正确认识别人的优缺点,正确对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并在对别人评价、接受别人评价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进行教师评价时,注意全面评价,在肯定学生的优点的同时,为学生指出努力的方向。这种评价可以是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是在一次探究学习结束后。教师应及时的、科学的组织对探究 学习的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韦 钰,[加]P.Rowell著. 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指导.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