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取向”的教师发展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loved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愿景作为“未来取向”的教师话语,无论是对于职前教师的职业选择,还是职后教师的专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主要从教师愿景的内涵、特征、类型和作用等方面对哈姆尼斯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以期能够对未来教师愿景的相关研究有所助益。
  [关键词]教师愿景 教师发展 未来取向
  [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6)09-0110-04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6.09.020
  教师发展是一个过程,在时间维度上,不仅包括过去、现在还应包括未来。已有的教师发展研究,大多关注教师发展的“过去”和“现在”,缺少将其置于“未来”的时间观。然而,最近一些研究者已經开始意识到,在教师发展研究中“未来取向”的重要性,如强调关注未来的前瞻性(an-ticipatory)反思,以及强调教师发展中的“为行动反思”,因为“未来取向”允许新教师在思考过去的基础上着眼于未来,即反思过去的经验、成长经历并将其作为设想未来发展的依据。正是基于对教师发展的“未来取向”的认识,一些研究者开始从未来的时间框架研究教师发展。教师愿景作为“未来取向”的教师话语逐渐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视,如著名学者舒尔曼(shulman)曾在《专业发展:从经验中学习》一文中对教师愿景研究的重要性进行了说明,他认为教师愿景与教师认同、教师信念同等重要,是鉴别高质量教师时漏掉的结构(missing construct)。
  尽管教师愿景研究十分重要,但从对教师愿景相关文献的梳理来看,无论国内国外都处于起步阶段。对教师愿景问题关注最多、最重要的学者是哈姆尼斯(Hammerness),后来的研究者多是在其研究基础上进行的探索研究。哈姆尼斯从1999年至2008年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对教师愿景在教师实践及其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如《喜悦的愿景,怀疑的愿景:教师愿景中情感与认知的关系》(1999)、《教师愿景:个人理想在学校改革中的作用》(2001)、《“学习希望”还是“希望学习”?愿景在教师早期职业生活中的作用》(2003)、《用愿景教学:一名教师如何处理崇高理想与标准化测试之间的关系》(2004)、《透过教师的眼睛看:专业理想和课堂实践》(2006)、《“如果你不知道要去哪里,任何地方都会去”:教师愿景在教师职业生涯中的作用》(2008)。因此对哈姆尼斯的研究进行梳理,对教师发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师愿景的内涵和特征
  哈姆尼斯是最早将愿景引入教师发展研究的学者,他将教师愿景定义为:教师关于理想课堂实践的图景(images),这些图景能够反映教师对自身、学生、班级以及学校希望和梦想,并且这些图景在教师的生活和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哈姆尼斯认为愿景可以帮助教师塑造理想未来。在早期的研究中,他发现教师愿景呈现出如下特征:
  (一)具体形象
  哈姆尼斯在研究中发现许多教师都拥有愿景,并且他们的愿景真实具体、生动强大,在一段时期内稳定一致。对大多数教师来说,愿景远离幻想和不切实际。譬如,一位教师在其愿景描述中,将教师角色描述为“课堂中的协助者和鼓励者”,他会设想自己在教室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如何去帮助学生思考以前他们从未思考过的事,以帮助学生学习,如何帮助学生形成持续学习的兴趣等等。对这些教师来说,愿景为他们提供了强大的工作动力。如一名教师访谈中称“在某些方面,我可以一直妥协,但是一想到我正在一步步实现我的愿景,这为我提供了教学的动力”。
  (二)蕴含信息丰富,充满情感和理解
  教师愿景具有高度个性化的特征,它不仅能够反映教师对教和学的理解,如教师持什么样的教育教学信念、选择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在课堂中的角色、对学生的希望等等,同时,愿景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哈姆尼斯发现,当与教师谈及其愿景时,真地能触及教师的内心世界。如当其访谈一位新教师的时候,她说到她觉得越来越沮丧,因为她感到她长期以来所设想(envisioned)的课堂并没有反映在实践中。
  (三)可以共享
  基于愿景本身的共享性质,教师愿景也继承了这一特性。教师可以与学生共享其愿景。如哈姆尼斯在访谈一位新教师时,该老师称其会与学生分享其愿景,他希望通过愿景来激励他的学生。也有一些教师表示,同事之间也可以共享愿景,正如学者哈里斯所称,当愿景共享时鼓励教师一起向共同目标努力。
  (四)基于现实,代表着“可实现”
  愿景基于三种来源:过去经验、当下实践及未来趋势预测。因此,教师愿景基于现实,并且代表了一种“可能的意识”。愿景是由教师对所希望的班级、学校、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想象组成,它为教师提供了一种“实现感”(a sense of reach),启发、激励教师,并且引导教师反思实践。
  然而,哈姆尼斯在研究中也发现,并非愿景总是以有益的方式起作用。对一些教师来说,愿景可以启发、激励教师,指导教师日常和未来工作,并且作为一种工具引导教师反思日常工作;而对另一些教师来说,愿景却为其带来沮丧、挫折感,让他们对工作失去信心,使其认为愿景的实现遥不可及。愿景在教师发展中作用的发挥,与愿景本身的品质有关。
  二、教师愿景的类型
  哈姆尼斯在探索教师关于理想课堂实践的愿景是如何帮助其理解教师工作和职业是如何发展的研究中,通过调查数据以及回顾已有文献,发现教师愿景的品质可以通过焦点(focus)、范围(range)、距离(distance)三个重要维度而表现出不同,并在此基础上划分了类型。焦点是指教师愿景的关注点或关注领域,通过这一维度分析教师持有的愿景是否清晰;范围指教师愿景对焦点关注的程度,如愿景对焦点的描述是宽泛(broad)、全像的(panoramic),还是狭窄(narrow)、具体(specific)的。例如,一些教师关注的领域可能比较狭窄和具体,像自己的班级或者一组特殊的学生,然而也有教师关注点比较多或者比较宽泛,可能包含整个学校,甚至包括整个教育系统、社区、民族乃至整个国家;距离指教师愿景和现实联系的紧密程度,有的教师可能感到自己的愿景与实践非常紧密,愿景容易实现,而有的教师则感到愿景与实践距离非常大,愿景难以实现。另外,还有背景(context)维度,是指教师所在的学校环境对教师愿景的支持程度,教师感到其所处背景支持与否对其实现愿景至关重要。   哈姆尼斯在所在教师教育项目的80名参与者中,选择了16名教师进行了访谈,并且依据16名教师在焦点、范围、距离三个维度表现出的不同特征,将愿景划分了四种类型,并且分析了不同类型的愿景对教师发展的影响。
  (一)“近-模糊”型
  持“近一模糊”型愿景(见表1)的教师,他们愿景的焦点模糊,阐述粗略,并且愿景关注范围狭窄,尽管愿景与实践之间的差距很小,且处于支持的环境下,但是结果显示,这种愿景似乎对教师的生活、工作起到的作用和影响微乎其微。同时,由于愿景焦点模糊,使得教师感到愿景实现无从下手。因此,在指导教师工作实践方面十分有限,并且持这种类型愿景的教师感受不到愿景对其工作的影响。
  (二)“遥远-清晰”型
  持“遥远-清晰”型愿景(见表2)的教师,尽管愿景焦点十分清晰,但是他们认为愿景与实践之间的距离是巨大的,特别是当所处环境不能对其愿景实现给予支持,甚至造成阻碍时,他们感到愿景实现是不可能的。对持这种类型愿景的教师来说,这种遥不可及的愿景阻礙了他们工作中的动力,他们因其愿景无法实现而感到绝望和沮丧。尽管这类教师认为愿景在其工作生活中作用很小,但是他们还是常常谈及愿景。实质上,他们的愿景更多起到的是负面作用,在这种负面影响下,教师会变得沮丧,质疑或怀疑心中期望,从而对未来失去希望,他们不再相信自己所设想的,甚至认为“愿景”仅仅是一个“梦”。
  (三)“远-清晰”型
  持有“远-清晰”型愿景(见表3)的教师,他们关注的领域十分清晰,尽管在范围上很宽泛,但是愿景离实践之间的距离是适中的。特别是当其在愿景实践过程中感到学校环境的支持时,他们会深深地受到愿景的驱动。这种类型的教师认为,愿景为实践提供了权衡和指导,而且能够促使其更有效地反思。同时,这类教师能够详述愿景实现步骤,他们享受朝向愿景实现的过程,并且能够认识到获取每一步进展的意义。清晰的愿景,使得教师在反复不断地尝试后调整实践,同时还可以指引教师规划未来发展。持有“远一清晰”型愿景的教师,他们更能够感受到可能性和力量。愿景让他们反思、分析过去的课程,形成未来计划,并且鼓励他们继续完善他们的工作。
  (四)“近-清晰”型
  持有“近-清晰”型愿景(见表4)的教师,他们所描述的愿景非常清晰、具体,他们感到实践距离愿景很近,并对愿景的实现持积极乐观的情感。尤其是当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所在环境对愿景实现给予支持时,会感到愿景在其工作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和积极的作用。焦点清晰,使得他们能够利用愿景指导、度量、评估其课堂实践,通过愿景与实践的不断比较,从而找到了进步的动力。持有这类愿景的教师在访谈中描述了这样的感情:他们感到更有动力去学习如何实现愿景,并且对实现愿景新途径的追寻过程,使其获得新的学习,同时,新的学习又加速了他们的动力,从而引起下一次循环。
  哈姆尼斯关于教师愿景类型和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教师所持有愿景的类型和特征不同,这些不同特征类型的愿景在教师发展中对教师的影响也不同:并非所有愿景都能够促进教师发展,相反,一些愿景在教师发展过程中阻碍了教师的发展。
  三、教师愿景在教师发展中的作用
  在早期研究中,哈姆尼斯认为“教师愿景能够为我们提供一种探索情感和认知是如何共同影响教师在专业生活中的学习和决策的方式”。在研究中她呈现了教师愿景是如何帮助教师指导和评估工作的,同时也呈现了教师愿景如何引导教师并形成对自身工作的思考、规划,甚至对自身工作的认知。哈姆尼斯认为,通过理解和识别在背景环境影响下教师愿景的焦点、范围、距离的发展变化,可以帮助我们看到教师是如何形成对学校以及教和学的不同理解。在研究中她着重说明教师愿景对于新手教师的意义,她认为愿景作为一种工具,能够帮助新手教师面对、审视自身信念,识别实现希望的实践(promising practice)的步骤,以及帮助新教师选择适于其生存和发展的学校环境。她认为“检测个人愿景能够帮助教师了解什么是他们真正的目标,并能够帮助新教师面对挫折,使其从幻灭和气馁中走出来”。但是哈姆尼斯在研究中也指出,由于并非所有的愿景都能够对教师产生积极正面的作用,因此,需要通过教师教育帮助教师发展有效的愿景是未来教学改革的成功的关键。
  而在哈姆尼斯后期的研究中,主要分析了教师愿景在教师生涯发展中的作用。尤其是在美国教师流失率一直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哈姆尼斯对其1999年访谈的4名教师进行了跟踪访谈研究,她通过描述这四名不同愿景类型的教师发展轨迹,分析了教师愿景在教师生涯发展中的作用。在研究中,她特别分析了教师所在工作环境对其愿景实现的影响,结果表明:教师所在工作环境对其愿景的支持程度,会影响教师工作及发展中的动力。当教师工作的环境不支持其愿景实现时,教师会表达出沮丧之情。在分析教师离职的原因时,哈姆尼斯发现教师常常由于个人因素决定离开学校,而影响教师对新学校的选择通常与教师在教学上想要实现的目的和目标相关,也就是新学校的环境要更能适合其愿景的实现或发展。她认为持有清晰愿景的教师在进行新的选择时,影响其进行选择更多是教学上的因素,而非组织因素或者个人因素。教师愿景会指引教师继续寻找能够使其目标能够获取进展的职位,也正因如此,持有清晰愿景的教师能够不断地选择以教学为职业。相反,愿景模糊的教师就可能无法做出这样的选择,很可能从此离开教师职业。哈姆尼斯特别强调,在教师教育中帮助职前教师发展清晰的、具体的愿景的重要意义。她认为帮助职前教师明确其愿景,能够为职前教师在未来职业上的选择上提供更多的信息,从而帮助其做出更好的选择。
  四、研究启示和局限性
  哈姆尼斯的研究表明,教师愿景大量存在,并蕴含丰富的信息,它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指导实践、有效反思,还通过影响教师在工作中获得的情感对教师学习和动机产生重要影响。这表明考察教师愿景对实现教师自主发展十分重要。正如哈姆尼斯所言:“审议个人愿景(examining personal vision),帮助教师了解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协助他们在面对不可避免的挫折时,保护他们免受幻灭和沮丧”。教师愿景研究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在教师职业生涯中,在教师的生活和工作中,认知和情感同等重要。而从愿景对教师发展的作用及作用机制表明,帮助教师形成“清晰地愿景”,帮助教师在愿景与实践之间形成一种“创造性张力”能够成为教师教育者促成教师持续、主动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愿景研究为如何帮助教师获得关于教学更积极的情感,以维持教师动机,实现教师自主发展指出了新路径。
  哈姆尼斯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继续研究教师愿景的基础,但已有研究仍然存在不足:
  (一)对教师愿景的发展性研究不足
  哈姆尼斯的研究多是关于教师愿景类型、特征及其对教师实践和发展影响的研究,对教师愿景发展的研究较少,教师愿景的发展性特点未能充分体现,尤其对在职教师愿景的发展缺少研究,而在教师实际发展中,愿景常常是变化的,如杜特麦克艾尔(Dot McElhone)对职前阶段到入职第一年的教师愿景发展轨迹进行了考察,发现入职后的教师愿景常常会发生改变。因此,对教师愿景发展的研究需要重视对在职教师愿景的发展变化进行考察。
  (二)缺少对影响教师愿景发展的背景的深入研究
  哈姆尼斯在分析教师愿景在其工作生活和发展中的作用时,尽管认为背景因素会对教师愿景和对教师愿景的实现产生重要影响,但在对背景分析时,缺乏深入的考察这些背景与教师愿景之间的关系。这些背景是如何影响教师愿景的发展的?不同教师愿景、实践以及背景之间如何相互作用而形成教师愿景的不同发展轨迹?哪些因素或者哪些事件会影响教师愿景发生变化?对这些问题的考察存在不足。
  总之,教师愿景问题探讨十分重要,它为我们提供了从“未来”的时间维度和主动、积极的一面看待教师发展的新视角,需要引起研究者重视。尤其是在中国文化框架下,这有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一线教师的心声:在发展中他们对自身工作实践和发展有什么样的期待,他们对未来持有怎样的希望,这些期待和希望又会对教师本身产生怎样的影响等等,从而帮助教师更为有效、持续以及主动的寻求发展。
  (责任编辑:刘宇)
其他文献
[摘要]经济基础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是决定上层建筑的生产方式。高等职业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的经济基础问题,一是高等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建设问题,二是高等职业教育生产方式与顶层设计问题,三是高等职业教育产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问题。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经济基础  [中图分类号] G73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5-5843(2016)12-0024-05  [DOI
期刊
[摘要]基于全国6省、市19所国防生依托培养高校中4103名国防生的抽样调查数据和访谈资料,分析国防生培养质量的现状及问题,结果发现:(1)报考国防生的高中毕业生和在校国防生“从军报国”的内在动机偏低,主要受亲朋好友价值观和经济压力的影响;(2)招生宣传渠道狭窄和政策法规不健全,导致招选环节规范度不高、招生宣传力度不够;(3)学习动机较弱是影响专业素质水平较差和导致学习目标清晰度较低的主要原因;(
期刊
[摘要]全纳教育理念和实践的发展对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带来一些挑战,师资水平成为制约融合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全纳教育的发展取决于全纳教师的素质。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听障全纳教师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结合国外全纳教师培育的先进经验,探讨了我国听障全纳教师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全纳教育;听障;全纳教师体系;天津理工大学  [中图分类号] G76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5-584
期刊
[摘要]乡村语文教师受乡村教育大环境影响,存在着专业情意水平不高、专业发展动力不足,知识结构不够合理、教学能力亟待提高,教育科研意识薄弱、缺乏良好教研氛围等问题。本文针对问题提出的应对路径是:高校与地方政府从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层次、乡土文化等方面设置培训内容;从集中授课、送教下乡、校本研修、名师工作室、生活体验等培训模式,以及讲授式、案例式、探究式、参与式、情景式、讨论式、示范式等授课方式两方
期刊
[摘要] 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离不开教师队伍的发展。近年来,我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教师的学历层次结构、性别结构和职称结构更加合理化,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优化教师队伍需要从科学制定人才引进计划、秉承终身教育理念、优化教师知识结构、进一步规范晋升制度、调整职称结构等几个方面入手。[关键词] 普通高校专任教师教师队伍结构 教育统计  [中图分类号] G64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在后MOOC时代背景下,以互联网为媒介,综合分析MOOC平台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的优缺点,采取优势互补的原则,探索了食品微生物学混合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具体实践中,网络平台在线教学内容占35%,应用一轮后的反馈信息说明,混合课程教学效果良好,学生普遍乐于采用混合课程教学模式。  [关键词]食品微生物学互联网+教室混合课程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教育组织形式的演变经历了三大阶段:与社会浑然一体的非形式化阶段,有目的的分离、逐渐实体化、形式化阶段和由专门机构承担的制度化阶段,其在每个阶段都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从非制度化教育的视角来看教育组织形式的嬗变,可以发现: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在组织形式上表现出从无形到有形再到无形的变化特点,实现了教、学、媒介三要素的转换。这是教育源于生活、与社会分离又趋于融合的历程,也是教育民主化的过程,从中我
期刊
[摘 要]为培养本科生的读书兴趣,切实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深度发掘和大力培养具有潜质的学术人才,针对本科生开展读书会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吉林大学行政学院读书会是一种“半民半官方”的组织,每学期由一名教师作为主讲教师,并围绕一个主题开展系列化的读书活动。实践探索的结果表明,通过读书会的有效方式,能够有效激发本科生的学术兴趣,能尽早开发学生的学术潜能。同时,读书会为本科生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尝
期刊
[摘要] 1999—2003年优秀博士论文拥有较高的影响力,其适切的选题视角、系统的学术考察、厚重的理论基础、严谨的内在逻辑等是论文质优的基本特征。为此,今后在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要强化研究生的知识储备及理论基础,关注研究内容的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广借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进一步提高博士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及培养质量。  [关键词] 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文本特征  [中图分类号] G640[
期刊
2010年出台的《教育规划纲要》和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皆强调要提高教育质量,而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背景之下,该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呢?《精粹教育之路》正是着眼于处于当下变革时期的基础教育,结合吉林省双辽区基础教育改革取得的成功经验,用实例的方法论证了精粹教育之路的可行性。  《精粹教育之路》一书由双辽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整理编辑,并于2016年出版,主编为吉林省双辽市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