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业教育的发展困难重重,如何走出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呢?本文就以市场经济为大环境对上层管理部门和学校教育部门两个环节进行分析,并做出了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市场经济 职业教育 发展
近几年,职业教育遇到了一些困难:招生规模日益萎缩,师资投入逐渐减少,教师、学生的学习、实习环境得不到改善,导致学生学习成绩差、适应社会工作能力差。因此就业难,从而导致招生难的这么一种恶性循环的态势。
如何走出职业教育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呢?这是许多人十分关注的问题。笔者就此问题,对当前市场经济形势下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作出了简单的阐述:
对于国家劳动就业管理部门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国家应引导好学校的办学观念,拓宽学校办学渠道。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化,劳动力结构开始从体力型向知识技能型发展,技术结构由普及型向提高型发展,人才结构由单一型向多层次、多类型发展。职业教育应该突破传统的办学模式,采取长短结合、学分制、开放式教育、远程教育等方法,拓宽办学渠道,增强教育活力。并逐步形成低重心、多内容、多层次、全方位的职业教育结构,逐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2.国家应实施劳动就业准入制度。教育和劳动制度是人才资源开发的基本途径,要充分发挥劳动制度和人才需求的中介作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范劳动力市场,落实劳动就业准入制度。有关部门要搞好人才需求预测,逐步规范用人用工制度,按照“先培训,后就业”的原则,做好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就业市场的衔接。
3.正确引导社会重视职业教育。大力宣传职业教育,逐步改变社会不重视职业教育的观念。加强宣传为社会作出贡献、为家庭取得实惠、为自己闯出路子的职业学校优秀毕业生的典型。
4.加大对职业学校经费投入。在保障教师工资、学校正常运行的前提下,迅速提升职业学校的办学档次,尤其是加强实习训练基地建设,把实训基地办成高新产业的示范园、高新技术的辐射源,要逐步形成以职业学校为信息集散主体、实训基地为信息传播纽带、农民为信息接受实体的职业教育网络,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
而对于担任人才培养任务的学校来说,责任亦是重于泰山,因为即使是政府有了利于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如果落实不到位或是观念不更新,路还是会愈走愈远的。
1.学校应积极抓好招生和毕业生就业两头。这方面的工作要有点市场意识。有些学校已做得相当好。他们在招生时加强宣传和组织工作,善于推销自己的“教育服务”,到初中去,请初三学生来,布置学校成果展览等等。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平时就要做,一方面加强与人才市场、企事业单位的联系,随时掌握用工信息;另一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创业培训。学生毕业前的集中实习对他们就业有较大影响,更需要妥善安排。
2.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努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这是办学永远要做的事和追求的目标,但现在特别要强调一下。需要大家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提高质量,重振职业教育的雄风。各所学校也要能创出牌子,取信于民。
3.积极抢占职业培训市场。我国职业教育迄今为止重心还是在学校形态的、长学制的、学历化的职前养成教育上。这种职教模式对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很有用的,适合青年早期的学生。
但这种模式因其培养学生的周期长,对市场需求与技术进步的反应就不够灵活,已日益显出与市场需求脱节,毕业生就业困难等弊端,与日益增涨的培训需求不相适应。现代社会中,不论被动的还是主动的,个人可能多次转换工作岗位,甚至改换职业。即使职业不变、岗位不动,劳动要求也会不断提高。因此劳动者为了适应和改善职业生活,在他的劳动生涯中就需要多次接受培训。所以社会对职业培训的需求总量是大大超过学校职业教育的。
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实施教育富民工程,提高劳动力整体素质,增强教育主动对接经济的有效途径,职业教育的发展,必然为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提供智力支撑和直接有效的服务。我们期待职业教育第二个春天的到来。
【关键词】市场经济 职业教育 发展
近几年,职业教育遇到了一些困难:招生规模日益萎缩,师资投入逐渐减少,教师、学生的学习、实习环境得不到改善,导致学生学习成绩差、适应社会工作能力差。因此就业难,从而导致招生难的这么一种恶性循环的态势。
如何走出职业教育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呢?这是许多人十分关注的问题。笔者就此问题,对当前市场经济形势下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作出了简单的阐述:
对于国家劳动就业管理部门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国家应引导好学校的办学观念,拓宽学校办学渠道。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化,劳动力结构开始从体力型向知识技能型发展,技术结构由普及型向提高型发展,人才结构由单一型向多层次、多类型发展。职业教育应该突破传统的办学模式,采取长短结合、学分制、开放式教育、远程教育等方法,拓宽办学渠道,增强教育活力。并逐步形成低重心、多内容、多层次、全方位的职业教育结构,逐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2.国家应实施劳动就业准入制度。教育和劳动制度是人才资源开发的基本途径,要充分发挥劳动制度和人才需求的中介作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范劳动力市场,落实劳动就业准入制度。有关部门要搞好人才需求预测,逐步规范用人用工制度,按照“先培训,后就业”的原则,做好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就业市场的衔接。
3.正确引导社会重视职业教育。大力宣传职业教育,逐步改变社会不重视职业教育的观念。加强宣传为社会作出贡献、为家庭取得实惠、为自己闯出路子的职业学校优秀毕业生的典型。
4.加大对职业学校经费投入。在保障教师工资、学校正常运行的前提下,迅速提升职业学校的办学档次,尤其是加强实习训练基地建设,把实训基地办成高新产业的示范园、高新技术的辐射源,要逐步形成以职业学校为信息集散主体、实训基地为信息传播纽带、农民为信息接受实体的职业教育网络,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
而对于担任人才培养任务的学校来说,责任亦是重于泰山,因为即使是政府有了利于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如果落实不到位或是观念不更新,路还是会愈走愈远的。
1.学校应积极抓好招生和毕业生就业两头。这方面的工作要有点市场意识。有些学校已做得相当好。他们在招生时加强宣传和组织工作,善于推销自己的“教育服务”,到初中去,请初三学生来,布置学校成果展览等等。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平时就要做,一方面加强与人才市场、企事业单位的联系,随时掌握用工信息;另一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创业培训。学生毕业前的集中实习对他们就业有较大影响,更需要妥善安排。
2.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努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这是办学永远要做的事和追求的目标,但现在特别要强调一下。需要大家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提高质量,重振职业教育的雄风。各所学校也要能创出牌子,取信于民。
3.积极抢占职业培训市场。我国职业教育迄今为止重心还是在学校形态的、长学制的、学历化的职前养成教育上。这种职教模式对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很有用的,适合青年早期的学生。
但这种模式因其培养学生的周期长,对市场需求与技术进步的反应就不够灵活,已日益显出与市场需求脱节,毕业生就业困难等弊端,与日益增涨的培训需求不相适应。现代社会中,不论被动的还是主动的,个人可能多次转换工作岗位,甚至改换职业。即使职业不变、岗位不动,劳动要求也会不断提高。因此劳动者为了适应和改善职业生活,在他的劳动生涯中就需要多次接受培训。所以社会对职业培训的需求总量是大大超过学校职业教育的。
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实施教育富民工程,提高劳动力整体素质,增强教育主动对接经济的有效途径,职业教育的发展,必然为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提供智力支撑和直接有效的服务。我们期待职业教育第二个春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