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日没夜连续数十天围成一圈大吃特吃,正是人类试图摆脱日常压力,将自己从劳作与生死三餐中解脱出来,进入绵绵无绝期狂欢节庆的不懈努力。
吃,从日常生活的内容转变为全国人民的大热流行时尚,差不多是在四五年之前开始的。2011年,王小妮注意到大学课堂上吃零食的孩子越来越多,他们对吃的热情似乎过于高涨了。差不多同一年,“吃货”成为了一个热词。从这个时间节点可以推断,吃货的兴起是因为数千万的90后们,2010年之后正是他们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在社会登场的年头。而2012年,我们看到了《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随后是第二季,然后今年春节原班人马打造的电影《舌尖上的新年》也亮相大银幕。
国家地理·地道风物推出的这本《舌尖上的新年》,其中大约有四分之一内容与大电影相关,电影中各地年节的特色菜品,书里都有收录,色香味俱全静静躺在彩页间,还有材料与制作流程的分解。此外,艺术总指导陈晓卿、导演邓洁等人历年与各地新年美食的相识相交,也都有他们的亲历亲述。
但在一本书数十万字的容量中,我们所遭遇的将远远超出电影,甚至超出了美食。毕竟,关于新年,关于吃,中国人总有太多的话可以说,这些故事甚至就是他们自己的生命本身。那些镜头里的时光,那些记忆里的导航,我们寻着舌尖上的涟漪,去感受着天南地北的年味。在这场文字的无尽年夜饭中,除了山东的糖瓜、台湾的凤梨酱、潮汕的腌咸蠘、土家的酢海椒、安徽的金黄色炒米、淮扬的狮子头、东北杀了年猪自制的香肠等上百种我闻所未闻的年节菜品轮番登场之外,我们还会看到成都1950年静悄悄的春节,因为市民们觉得放鞭炮可能属于传统迷信,而一位满族老北京回忆说,新年越来越没有年味,就在于大家现在只知道吃,而不知祭拜,毕竟让中国人团聚在一起的年,它的核心是家族与祖先。在老北京的祭拜中,由甜品堆叠而成的蜜供甚至有好几尺之高,犹如一件可以吃的家具,将整个室内都变成献给祖宗的甜腻食物。食物似乎超越了生死,过年的孩子们也被包裹在食物-时空的温煦与甜美之中。
有一年的春节,黄磊在父母家吃罢年夜饭,出门后发现大雪纷飞。漫天风雪中的凌晨,驱车在孤寂的马路,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独立成人,再也不是总在父母身边的孩子了。80后作家温瑶则在对年夜饭的回顾中第一次意识到,母亲把生命的绝大部分时光给了厨房,给了那些暖锅与灶台。那一代中国女性的生命似乎都在准备食物中度过。
除了带着温度与气味的故事之外,《舌尖上的新年》同时还有对食物和春节的理性分析。这或许能给众多吃货在满足耳目口舌之欲之后,还带来某种智力上的刺激,毕竟只有被心智所掌握的生活才是自己的生活。为什么饺子成为了整个北方中国的春节主食?为什么八宝饭、酒酿圆子等传统甜品正在离我们远去?为什么辣味几乎击败了各大传统菜系在全国胜出?为什么中国人吃起年夜饭来总要吃个没完没了?
对这些问题的解答,给年夜饭和新年带来一些不同的思考维度,在耳目熏染舟山鱼鲞、内蒙羊肉、广西酿菜、四川腊肉之余,我们还会看到大吃大喝的神圣一面。无论是在北京郊区的百家宴,还是贵州的火塘,与人类远古的火塘之宴都有着潜伏万年的联系。围着热气与光亮分享食物,甚至没日没夜连续数十天围成一圈大吃特吃,正是人类试图摆脱日常压力,将自己从劳作与生死三餐中解脱出来,进入绵绵无绝期狂欢节庆的不懈努力。在这样不断延宕的无度吃喝中,人暂时脱离了日常劳作时间,daily的day终于变成了holy的day,成为holiday——节日。
吃,从日常生活的内容转变为全国人民的大热流行时尚,差不多是在四五年之前开始的。2011年,王小妮注意到大学课堂上吃零食的孩子越来越多,他们对吃的热情似乎过于高涨了。差不多同一年,“吃货”成为了一个热词。从这个时间节点可以推断,吃货的兴起是因为数千万的90后们,2010年之后正是他们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在社会登场的年头。而2012年,我们看到了《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随后是第二季,然后今年春节原班人马打造的电影《舌尖上的新年》也亮相大银幕。
国家地理·地道风物推出的这本《舌尖上的新年》,其中大约有四分之一内容与大电影相关,电影中各地年节的特色菜品,书里都有收录,色香味俱全静静躺在彩页间,还有材料与制作流程的分解。此外,艺术总指导陈晓卿、导演邓洁等人历年与各地新年美食的相识相交,也都有他们的亲历亲述。
但在一本书数十万字的容量中,我们所遭遇的将远远超出电影,甚至超出了美食。毕竟,关于新年,关于吃,中国人总有太多的话可以说,这些故事甚至就是他们自己的生命本身。那些镜头里的时光,那些记忆里的导航,我们寻着舌尖上的涟漪,去感受着天南地北的年味。在这场文字的无尽年夜饭中,除了山东的糖瓜、台湾的凤梨酱、潮汕的腌咸蠘、土家的酢海椒、安徽的金黄色炒米、淮扬的狮子头、东北杀了年猪自制的香肠等上百种我闻所未闻的年节菜品轮番登场之外,我们还会看到成都1950年静悄悄的春节,因为市民们觉得放鞭炮可能属于传统迷信,而一位满族老北京回忆说,新年越来越没有年味,就在于大家现在只知道吃,而不知祭拜,毕竟让中国人团聚在一起的年,它的核心是家族与祖先。在老北京的祭拜中,由甜品堆叠而成的蜜供甚至有好几尺之高,犹如一件可以吃的家具,将整个室内都变成献给祖宗的甜腻食物。食物似乎超越了生死,过年的孩子们也被包裹在食物-时空的温煦与甜美之中。
有一年的春节,黄磊在父母家吃罢年夜饭,出门后发现大雪纷飞。漫天风雪中的凌晨,驱车在孤寂的马路,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独立成人,再也不是总在父母身边的孩子了。80后作家温瑶则在对年夜饭的回顾中第一次意识到,母亲把生命的绝大部分时光给了厨房,给了那些暖锅与灶台。那一代中国女性的生命似乎都在准备食物中度过。
除了带着温度与气味的故事之外,《舌尖上的新年》同时还有对食物和春节的理性分析。这或许能给众多吃货在满足耳目口舌之欲之后,还带来某种智力上的刺激,毕竟只有被心智所掌握的生活才是自己的生活。为什么饺子成为了整个北方中国的春节主食?为什么八宝饭、酒酿圆子等传统甜品正在离我们远去?为什么辣味几乎击败了各大传统菜系在全国胜出?为什么中国人吃起年夜饭来总要吃个没完没了?
对这些问题的解答,给年夜饭和新年带来一些不同的思考维度,在耳目熏染舟山鱼鲞、内蒙羊肉、广西酿菜、四川腊肉之余,我们还会看到大吃大喝的神圣一面。无论是在北京郊区的百家宴,还是贵州的火塘,与人类远古的火塘之宴都有着潜伏万年的联系。围着热气与光亮分享食物,甚至没日没夜连续数十天围成一圈大吃特吃,正是人类试图摆脱日常压力,将自己从劳作与生死三餐中解脱出来,进入绵绵无绝期狂欢节庆的不懈努力。在这样不断延宕的无度吃喝中,人暂时脱离了日常劳作时间,daily的day终于变成了holy的day,成为holiday——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