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致癌、致畸、致突变”测试技术在渔业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水产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xiangr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毒理学为指导,现代医学测试技术为基础,研制出适合鱼类“致癌、致畸、致突变”的测试技术和方法,并将之应用于渔业环境监测。对长江下游的南京段和镇江段监测表明,两江段受测鱼均发生不同程度的致畸、致突变效应,说明其水域中存在诱变源,且与该水域石油含量过高有关;对无锡河段泥鳅的致癌测试结果表明,该河段的泥鳅肝脏已发生恶性肿瘤,即肝癌
其他文献
1. 喜盐变胞藻新种图1:a-dAstasia halophilus Xie et Ling, sp. nov.细胞形态易变,长圆柱形至圆柱状纺锤形,长70-127μm,宽15-30μm,后端具1乳头状的尾突;表质线纹不明显;副
用离子束增强沉积(IBED)方法: 即在氧气氛中,通过惰性气体Xe+ 离子轰击和Ti的电子束蒸发进行了氧化钛薄膜的合成. 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用离子束增强沉积技术合成的薄膜为金红
在陕甘宁地区根瘤菌资源调查的基础上,选取其中与黄芪、岩黄蓍、木兰、鸡眼草及胡枝子共生的40株快生根瘤菌和25株参比菌株,对133项表型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在82%的相似性水平
浙江长兴煤山剖面二叠系三叠系(P/T)界线地层中的氨基酸分析结果显示,所研究样品中含有16种生物来源的氨基酸,它们的总含量在P/T界线地层及下伏地层中的分布规律是:自下而上减少,这一趋势
结果表明:1.回放稻褐飞虱雄虫第二种鸣声(SMVS)1~12 h可以显著降低雌雄虫的成功交配率,而回放SMVS 24 h则对此无明显影响;2.回放SMVS对交配率的影响主要在于对试虫相遇前的求
导论科研人员正在为确定基因组研究的应用途径作着巨大努力.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的诞生导致了对人类基因结构和功能的理解[1].在20世纪末期,生命科学的主要焦点就是要解译和
文中对华北落叶松根系多酚氧化酶动力学特性及其同工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酶对邻苯二酚(二元酚)和焦性没食子酸(三元酚)都能氧化,但对前者亲和力较强;pH7.0时酶活性最强 ;C
为了给额河银鲫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一些基础材料,对37尾阿勒泰地区额河银鲫的血液生化和血液流变参数进行了较系统的测试.结果表明,额河银鲫的红细胞(RBC)数为(0.863±0.12)×1
为揭示动物乙肝病毒与人乙肝病毒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打下基础,以人乙肝病毒S基因两侧的保守区域作为模板,采用套式PCR方法,成功地扩增出鸡源类人乙肝病毒部分基因(1.2 kb).序列
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基质膜(M)蛋白和核衣壳(N)蛋白是2种重要的结构蛋白.本试验根据PRRSV美洲毒株的基因序列,设计了能够扩增M和N蛋白基因的1对引物,并在2个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