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财务报告的原始成本、信息披露、财务报告的整理等方面对财务报告披露信息范围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改革方案,从而逐步实现财务报告体系的改革。
关键词:财务会计报告;信息披露;改革
随着我国加入WTO,企业的经济活动日益复杂化,现有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因滞后于环境的变化而显示出了它的缺陷与不足。财务报告对于投资者评估公司的投资价值、维护投资者利益、优化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客户要求改进财务报告的呼声越来越高,财务报告的改进已成为会计理论界的一个热点问题。
一、当前我国财务会计报告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标准的确认
传统会计确认的标准是以某一会计主体过去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基础,会计报表上的绝大多数资产都是硬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某些大企业无力将某些新出现的有重要影响的业务确认在资产负债表上,致使财务报表与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有较大的差距,没能在传统企业财务报告中得到公允的反映。
(二)对资产的认识
现行财务报表仅把重点放在存货、厂房、机器设备等有形资产上,较少关注知识产权、科学技术、人力资源等无形資产,导致现有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具有极大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在于误导投资者的角色行为和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财务会计的原始成本问题
以原始成本为计量属性,以货币为计量单位的会计模式,使财务报告建立在原始成本原则的基础上。原始成本原则所阐释的却是过去已完成的经济事项,资产质的规定性与量的操作性之间产生背离。只有按市场价值来计量资产,才是最能使资产的质的规定性与量的操作性相一致的。
(四)财务会计报告的及时整理提供性问题
按照传统做法,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报表一般是定期编制。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企业生产周期的缩短、经济活动风险的加剧尤其是各种新型金融工具的采用,使得企业可以在一夜之间发生重大变化。巴林银行1994年财务报告的资产净值为450~500亿美元,到1995年2月末,巴林银行就倒闭了。可见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速度有多重要。
(五)财务报告的充分披露问题
企业信息包括财务会计信息和非财务会计信息两大类,现行企业财务信息的披露一般以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以及财务状况说明书等为载体来实现的。在某些环节,非财务信息比财务信息对决策更具价值,如人力资源信息、社会责任信息、前瞻性信息等。财务会计报告充分披露的严重不足,导致信息使用者与提供者之间在信息拥有上的非对称性,阻碍了市场经济公平与效率原则的实现。
(六)有关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的问题
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是上市公司最常见和最重要的信息披露形式,它传递着上市公司在整个会计年度内的全景信息,是投资人、债权人和监管机构等方面进行正确决策的基础,但目前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存在着很明显的问题:一是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缺少自愿披露项目导致股票市场效率低下。从形式上看,几乎所有上市公司均能按照年度报告准则规定的项目对外披露年度报告;但从内容来看,除财务会计报告、股本变动等个别项目以外,绝大部分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仅局限于年度报告准则所要求的项目,而对于自愿披露项目则缺乏应有的关注。年度报告的信息含量大打折扣,从而降低了我国股票市场的效率;二是披露内容避重就轻,披露时间滞后。虽然,年度报告披露是一门选择的艺术,但必须以公允中立为前提。而目前上市公司在公允披露方面的努力明显不够,集中表现为对重要项目披露不足。上市公司普遍对公司投资情况、新年度的业务发展计划、重要关联交易等与投资者决策有密切关系的信息披露闪烁其词或完全不披露,降低了会计报告的可靠性。
二、对财务会计报告的一些建议
(一)确定财务报告的多重计量属性,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
未来财务会计的计量属性应当是历史成本、公允价值、成本与市价等多种计量属性并存的体系。针对不同项目,允许多种计量属性并存,特别应注意“公允价值”、“成本与市价孰低”等计量属性,促进财务报告披露的信息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现有的价值。
(二)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相分离,为突破实现原则创造条件
在我国,目前税务会计还只是财务会计的一部分。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不是国家的附属物,国家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主要通过税务关系来体现。由于税法不允许考虑物价上涨对收益计量的影响等,在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不分的情况下,会计信息很可能不真实不客观。
(三)拓展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现代信息技术与网络的广泛应用,作为一项企业外界各方提供决策有用信息为目标的财务报告,需要在新经济条件下不断创新和发展。
(四)提供详细信息的财务会计报表
传统的财务会计报表是一种通用的报告期综合性和概括性。往往掩盖了企业个别经济业务和交易的特殊性,信息使用者往往要求拥有更加详细的信息满足各自的需要:一是实时性信息;二是提供原始的数据信息;三是多重计量基础信息;四是现在事件、未来事件、外部性影响和无形的财务影响等信息。
(五)创新财务会计报告的方式
报告内容的不断拓展,要求信息的传递方式必须改革。现代信息技术为改革信息的供应方式提供了可能。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数据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可以逐步建立起电子时实报告系统。
三、财务报告体系的改革步骤
(一)应当重视企业分部信息的披露,拓宽财务报表附注提供的信息量
近年来,我国集团公司的迅速崛起给企业报告体系提出了一个新课题。为了满足用户对分部信息的需要,应当针对我国实际,借鉴国外经验,建立我国分部报告,形成完整的财务报告体系。
(二)适当改变财务报表的结构
在财务报表中对核心业务和非核心业务做出划分,提供最能够反映企业经营趋势的信息。
(三)财务报表中的不同要素采用不同的计量属性
应当改变原有财务报告统一按历史成本计量的属性,对于财务报告体系中某些项目可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现行实务中有关核心资产、负债等仍按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予以计量,而对资产负债表中的非核心资产、负债改为按公允价值计量。其优点是能使投资者正确了解企业现有权益价值,符合及时性原则。
关键词:财务会计报告;信息披露;改革
随着我国加入WTO,企业的经济活动日益复杂化,现有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因滞后于环境的变化而显示出了它的缺陷与不足。财务报告对于投资者评估公司的投资价值、维护投资者利益、优化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客户要求改进财务报告的呼声越来越高,财务报告的改进已成为会计理论界的一个热点问题。
一、当前我国财务会计报告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标准的确认
传统会计确认的标准是以某一会计主体过去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基础,会计报表上的绝大多数资产都是硬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某些大企业无力将某些新出现的有重要影响的业务确认在资产负债表上,致使财务报表与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有较大的差距,没能在传统企业财务报告中得到公允的反映。
(二)对资产的认识
现行财务报表仅把重点放在存货、厂房、机器设备等有形资产上,较少关注知识产权、科学技术、人力资源等无形資产,导致现有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具有极大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在于误导投资者的角色行为和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财务会计的原始成本问题
以原始成本为计量属性,以货币为计量单位的会计模式,使财务报告建立在原始成本原则的基础上。原始成本原则所阐释的却是过去已完成的经济事项,资产质的规定性与量的操作性之间产生背离。只有按市场价值来计量资产,才是最能使资产的质的规定性与量的操作性相一致的。
(四)财务会计报告的及时整理提供性问题
按照传统做法,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报表一般是定期编制。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企业生产周期的缩短、经济活动风险的加剧尤其是各种新型金融工具的采用,使得企业可以在一夜之间发生重大变化。巴林银行1994年财务报告的资产净值为450~500亿美元,到1995年2月末,巴林银行就倒闭了。可见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速度有多重要。
(五)财务报告的充分披露问题
企业信息包括财务会计信息和非财务会计信息两大类,现行企业财务信息的披露一般以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以及财务状况说明书等为载体来实现的。在某些环节,非财务信息比财务信息对决策更具价值,如人力资源信息、社会责任信息、前瞻性信息等。财务会计报告充分披露的严重不足,导致信息使用者与提供者之间在信息拥有上的非对称性,阻碍了市场经济公平与效率原则的实现。
(六)有关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的问题
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是上市公司最常见和最重要的信息披露形式,它传递着上市公司在整个会计年度内的全景信息,是投资人、债权人和监管机构等方面进行正确决策的基础,但目前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存在着很明显的问题:一是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缺少自愿披露项目导致股票市场效率低下。从形式上看,几乎所有上市公司均能按照年度报告准则规定的项目对外披露年度报告;但从内容来看,除财务会计报告、股本变动等个别项目以外,绝大部分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仅局限于年度报告准则所要求的项目,而对于自愿披露项目则缺乏应有的关注。年度报告的信息含量大打折扣,从而降低了我国股票市场的效率;二是披露内容避重就轻,披露时间滞后。虽然,年度报告披露是一门选择的艺术,但必须以公允中立为前提。而目前上市公司在公允披露方面的努力明显不够,集中表现为对重要项目披露不足。上市公司普遍对公司投资情况、新年度的业务发展计划、重要关联交易等与投资者决策有密切关系的信息披露闪烁其词或完全不披露,降低了会计报告的可靠性。
二、对财务会计报告的一些建议
(一)确定财务报告的多重计量属性,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
未来财务会计的计量属性应当是历史成本、公允价值、成本与市价等多种计量属性并存的体系。针对不同项目,允许多种计量属性并存,特别应注意“公允价值”、“成本与市价孰低”等计量属性,促进财务报告披露的信息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现有的价值。
(二)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相分离,为突破实现原则创造条件
在我国,目前税务会计还只是财务会计的一部分。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不是国家的附属物,国家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主要通过税务关系来体现。由于税法不允许考虑物价上涨对收益计量的影响等,在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不分的情况下,会计信息很可能不真实不客观。
(三)拓展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现代信息技术与网络的广泛应用,作为一项企业外界各方提供决策有用信息为目标的财务报告,需要在新经济条件下不断创新和发展。
(四)提供详细信息的财务会计报表
传统的财务会计报表是一种通用的报告期综合性和概括性。往往掩盖了企业个别经济业务和交易的特殊性,信息使用者往往要求拥有更加详细的信息满足各自的需要:一是实时性信息;二是提供原始的数据信息;三是多重计量基础信息;四是现在事件、未来事件、外部性影响和无形的财务影响等信息。
(五)创新财务会计报告的方式
报告内容的不断拓展,要求信息的传递方式必须改革。现代信息技术为改革信息的供应方式提供了可能。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数据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可以逐步建立起电子时实报告系统。
三、财务报告体系的改革步骤
(一)应当重视企业分部信息的披露,拓宽财务报表附注提供的信息量
近年来,我国集团公司的迅速崛起给企业报告体系提出了一个新课题。为了满足用户对分部信息的需要,应当针对我国实际,借鉴国外经验,建立我国分部报告,形成完整的财务报告体系。
(二)适当改变财务报表的结构
在财务报表中对核心业务和非核心业务做出划分,提供最能够反映企业经营趋势的信息。
(三)财务报表中的不同要素采用不同的计量属性
应当改变原有财务报告统一按历史成本计量的属性,对于财务报告体系中某些项目可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现行实务中有关核心资产、负债等仍按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予以计量,而对资产负债表中的非核心资产、负债改为按公允价值计量。其优点是能使投资者正确了解企业现有权益价值,符合及时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