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年前,当“绿色GDP”这一概念祭出之时,曾被寄予厚望,并被认为是校正传统GDP之缺陷的利器,也一度被认为将成为考核政府官员的指标。
在联合国的定义中,“绿色GDP”是指用以衡量各国扣除自然资产损失后新创造的真实国民财富的总量核算指标。即从现行统计的GDP中,扣除由于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教育低下、人口数量失控、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成本,从而得出真实的国民财富总量。
普遍观点认为,“绿色GDP”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反之亦然。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在“绿色GDP”的研究和推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我国也不例外,国家统计局、国家环保总局自2004年开始正式联合开展了中国环境与经济核算绿色GDP研究工作。
于2006年9月7日发布的《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是中国第一份经环境污染调整的GDP核算研究报告,标志着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
出人意料的是,这份报告成为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向公众公开的报告。
“绿色GDP”的核算在推进过程中遭遇重重阻力,从2005年到2007年的“绿色GDP”此后一直再也没有公布过,以“绿色GDP”命名的这一指标淡出公众视野。
面对这种结果,许多学者为此扼腕,并展开了对于绿色GDP统计方法等科学论证的讨论。直至今年年初,最新消息显示,“停摆”三年多的绿色GDP,有望以“资源环境统计指标体系”的面目,重回公众视野。
据报道,历时一年半设计、论证的《中国资源环境统计指标体系》已进入各部门会签阶段,等待上报国务院批准。
相关人士表示,《中国资源环境统计指标体系》更为软性,侧重于强调资源与环境的耗费强度,而不是其市场值,即不是货币量,不与GDP挂钩。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教授、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所所长高敏雪认为,不要将希望寄托在一个指标上,而是应该宽泛地理解绿色GDP,“强烈建议用环境经济核算或者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这个词语替代绿色GDP这个词语。”
“绿色GDP是金字塔的顶点,当前我们不能攀上顶峰,但攀登的过程仍然可以给我们与山下不一样的景观和视野。我们应该运用统计手段,致力于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具体关系的描述”,高敏雪表示。此前高敏雪教授曾登上“2006绿色中国年度人物”领奖台,是“绿色GDP”课题组重要成员。
命运多舛的“绿色GDP”
事实上,“绿色GDP”这一概念经历了近十年的沉浮,2004-2006年是其进入公众视野的顶峰。
2004年3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启动了《中国绿色GDP核算研究》项目,并于2005年在全国十个省市开展了试点。
2006年9月,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一起发布首个绿色GDP核算报告。
2006年12月,在2006年度绿色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绿色GDP课题组代表高敏雪表示,“一些试点省市对是否继续参加核算表示动摇。”
2007年3月,绿色GDP课题组相关人士透露,2005年度中国绿色GDP核算报告已经在上一年年底完成并提交,但对该报告何时发布均缄口。
2007年10月18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在当日举行的十七大记者招待会上表示,要拿出一套令人信服的,能够得到社会承认的、国际公认的绿色GDP统计方法,还需要一段时间。
牛文元,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在2007年向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提交《关于加快研究建立绿色GDP核算制度的提案》,提案中指出,10多年前,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但时至今日,全国各地经济总量连年超目标增长、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问题仍然严重。
牛文元提出了完善现行的资源环境统计制度,根据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需求增加资源环境统计指标;将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逐步纳入到国家环境法和统计法中等五项建议。
首份官方版本的“绿色GDP”研究报告中指出,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当年GDP的3.05%。
2010年12月25日,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完成并低调地披露了2008年全国环境经济核算的部分研究结果。
结果显示,2008年的生态环境退化成本达到12745.7亿元,占当年GDP的3.9%;环境治理成本达到5043.1亿元,占当年GDP的1.54%。这是自2006年第一次公布2004年“绿色GDP”结果之后,第二次公布相关结果。和2004年相比,环境退化成本增长了74.8%,虚拟治理成本增长了75.4%。这意味着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其环境和生态日益恶化。
身为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的学者牛文元认为,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把经济社会的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行低碳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中国发展的前途所在。
业内人士表示,“绿色GDP”无论是以哪一种指标名称出现,始终未曾背离发展绿色经济这一命题,而这也必然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
选择遂宁践行绿色经济
季铸是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担任经济学院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的他长期研究世界经济,对于绿色经济有着独到的看法。季铸连续多年主持编制和发布了“国际贸易投资风险”、“中国城市管理效率”等多个研究报告,引起了北京市政府和一些地方政府的重视。
自2007年开始,季铸开始编制《中国300个省市绿色GDP指数》报告,此后每年定期发布,从不间断,这也是唯一一份被区别于官方版本的“绿色GDP” 报告。
季铸介绍,《中国300个省市绿色GDP指数》报告的计算方式与现行联合国统计标准不同。联合国基于落后的“先污染、后治理”的思想理念,采用“成本法”核算绿色GDP的做法,注重考核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总量和环境治理成本。而在季铸主持的这份报告中则强调没有污染的绿色经济发展,关注资源、环境、经济增长这三个绿色经济关键要素和影响因子,采用独自设计的新的“效率法”考核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绿色经济发展水平。
继2007年、2008年、2009年《中国300个省市区绿色GDP指数》后,2010年这一报告更名为《中国300个省市绿色经济与绿色GDP指数》,在季铸看来,在计算方法基本保持不变的基础上,报告更加强调不同地区绿色经济发展水平,而不是强调绿色GDP规模,从而引导不同地区向绿色经济转变。
《中国300个省市绿色经济与绿色GDP指数》报告数据显示,中国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南方污水多、北方烟尘重”的特征没有改变。
在报告统计的273个城市中,只有海口、惠州、深圳、揭阳、三亚5个城市的绿色指数高于北京标准值,其余城市的绿色指数均低于北京标准值。报告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273个城市绿色经济指数平均值为0.1968,比上年提高了23.1%。
“然而,我们也应当清楚地看到,目前中国资源环境效率水平仍很低,273个城市绿色经济指数平均值只有0.1968,距离基准城市北京的差距显著,距离三亚等先进城市的差距更为巨大,”季铸忧虑地表示。
“从南方滇池、太湖到北方的青岛、长春,水污染已经全面威胁中国的未来发展,遍布全国的大气污染同样威胁人民的健康”,季铸如是说。
在季铸看来,编制报告不是最终目的,他身体力行地选择了四川省遂宁市作为绿色经济的践行地,在这里,他用了几年时间,和当地官员共同设计并推行了一整套绿色经济的实行方案。
“遂宁的绿色经济非常成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样本,我在这里没有留下任何遗憾”,季铸坦言。
遂宁的意义
在2007年12月初的遂宁市委中心组学习会上,季铸被邀请为遂宁市党政干部们开设讲座,这一次他为当地官员上了一堂生动的生物产业课。
季铸认为,遂宁要着手解决的问题就是对整个经济体系的转换和结构性调整,逐步建立起一个科学的生产模式和一套完善的市场体系。
至今他仍然记得上课时的情景,季铸说,他提出了“原生态农业、可循环工业、可持续服务产业为特征的绿色经济”理论,提出了把遂宁5325平方公里丘陵林地的比较劣势变为发展原生态农业的比较优势,提出利用纯净的原生态林地饲养原生态鹅提高农业效率,实施精品战略,全面解决三农问题、西部问题的战略构想。
在具体操作上,季铸选择了遂宁市蓬溪县作为试点,大力发展原生态养鹅这一产业。
季铸说,无论是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最受欢迎的农产品就是鹅。南京一个城市一年就能消化1亿只鹅,上海一年的需求量是8000万只,香港是10万只,还不说国际市场。我们可以算这样一笔账,一个农民养1000只鹅,一只鹅卖240元,农民通过龙头企业卖出去,就算对半分也可以得到120元,1000只鹅一年的收入就是12万元,试问哪个农民工一年能挣回12万元呢?全市一年出栏2亿只鹅,一年的产值就是480亿元,而鹅这种食草动物,又不需要消耗自然资源,试问哪个产业可以达到这样的的高度呢?
此后,从原生态鹅业开始,季铸扎根遂宁,手把手地带领当地农民开始这一产业,从普查资源、测土到投入养殖,2008年7月,原生态产业的第一批鹅在七月份正式签定合同,挂上脚环。
此后,季铸从市场营销的角度给遂宁的鹅展开策划,由他牵头举办了“首届全国原生态鹅烹饪创新大赛”,180道原生态菜品、10道包括八大菜系在内的全鹅宴隆重推出,之后,原生态鹅以每只300元的价格卖出去。
“这样一来,一年前提出原生态鹅和精品战略要以“卖出去、三百元”为标志的绿色经济成立”,季铸说。
苟鹏程,蓬溪当地一位年轻农民,由季铸手把手带领养鹅后,结合生态养殖和农家院经济,年收入达到200万元。
彭永红,遂宁当地一位果树种植户,在季铸的指导下,他种植的柚子打出了生态绿色牌,销售额猛增,并成为四川唯一参加上海世博会的果品。
事实上,鹅与柚子只是遂宁绿色经济产业实践的一个开端,在结合自身实际和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几年来,遂宁初步建立绿色食品、新能源、新光源、电子信息、文化旅游、商贸物流为主导的绿色产业体系,按照“效率、和谐、可持续”三位一体的发展目标,“农业原生态、工业可循环、服务业可持续”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绿色经济发展规划、指标体系、行动计划”三位一体的基本内容,制定了一系列绿色经济发展规划和绿色经济指标体系,建立完善了绿色经济体系,构建了绿色发展模式,走了一条绿色发展的“遂宁路径”。
“走绿色新路,这是遂宁坚持的方向,也正是遂宁的特色”,遂宁当地官员表示。
作为西部地区欠发达的遂宁,短短数年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季铸表示,遂宁绿色经济指数居中国300个城市第16位、四川省第1位。2009年全市绿色GDP的比重达到85.3%。
遂宁的绿色经济不仅在国内引起各界反响,也引起联合国的关注,获得联合国绿色经济示范城市的称号。2010年底,联合国国际环境资源监督管理机构与遂宁签订合作备忘录,计划在节能减排、资源利用、低碳技术、生态恢复以及区域绿色示范基地创建等诸多方面对遂宁进行资金、项目和技术支持,其中包括筹办大学等重要内容。
“以原生态农业、可循环工业、可持续服务产业为特征的绿色经济,这就是遂宁道路”,季铸表示。
“遂宁的意义在于,它为中国其他城市指明了绿色经济发展之路”,在评价遂宁的绿色经济发展成果时,季铸不吝溢美之词。
在“绿色GDP”有望重回公众视野之际,遂宁绿色经济的成功似乎更具真实且客观的意义,犹如季铸所主持的草根报告,无关核算,无关政绩,只关乎绿色经济之落地。如季铸所言,“中国只有从工业经济转向具有“效率、和谐、持续”三重特性的服务经济和绿色经济,才能彻底解决发展问题”。
“遂宁的意义在于,它为中国其他城市指明了绿色经济发展之路。”
在联合国的定义中,“绿色GDP”是指用以衡量各国扣除自然资产损失后新创造的真实国民财富的总量核算指标。即从现行统计的GDP中,扣除由于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教育低下、人口数量失控、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成本,从而得出真实的国民财富总量。
普遍观点认为,“绿色GDP”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反之亦然。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在“绿色GDP”的研究和推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我国也不例外,国家统计局、国家环保总局自2004年开始正式联合开展了中国环境与经济核算绿色GDP研究工作。
于2006年9月7日发布的《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是中国第一份经环境污染调整的GDP核算研究报告,标志着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
出人意料的是,这份报告成为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向公众公开的报告。
“绿色GDP”的核算在推进过程中遭遇重重阻力,从2005年到2007年的“绿色GDP”此后一直再也没有公布过,以“绿色GDP”命名的这一指标淡出公众视野。
面对这种结果,许多学者为此扼腕,并展开了对于绿色GDP统计方法等科学论证的讨论。直至今年年初,最新消息显示,“停摆”三年多的绿色GDP,有望以“资源环境统计指标体系”的面目,重回公众视野。
据报道,历时一年半设计、论证的《中国资源环境统计指标体系》已进入各部门会签阶段,等待上报国务院批准。
相关人士表示,《中国资源环境统计指标体系》更为软性,侧重于强调资源与环境的耗费强度,而不是其市场值,即不是货币量,不与GDP挂钩。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教授、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所所长高敏雪认为,不要将希望寄托在一个指标上,而是应该宽泛地理解绿色GDP,“强烈建议用环境经济核算或者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这个词语替代绿色GDP这个词语。”
“绿色GDP是金字塔的顶点,当前我们不能攀上顶峰,但攀登的过程仍然可以给我们与山下不一样的景观和视野。我们应该运用统计手段,致力于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具体关系的描述”,高敏雪表示。此前高敏雪教授曾登上“2006绿色中国年度人物”领奖台,是“绿色GDP”课题组重要成员。
命运多舛的“绿色GDP”
事实上,“绿色GDP”这一概念经历了近十年的沉浮,2004-2006年是其进入公众视野的顶峰。
2004年3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启动了《中国绿色GDP核算研究》项目,并于2005年在全国十个省市开展了试点。
2006年9月,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一起发布首个绿色GDP核算报告。
2006年12月,在2006年度绿色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绿色GDP课题组代表高敏雪表示,“一些试点省市对是否继续参加核算表示动摇。”
2007年3月,绿色GDP课题组相关人士透露,2005年度中国绿色GDP核算报告已经在上一年年底完成并提交,但对该报告何时发布均缄口。
2007年10月18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在当日举行的十七大记者招待会上表示,要拿出一套令人信服的,能够得到社会承认的、国际公认的绿色GDP统计方法,还需要一段时间。
牛文元,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在2007年向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提交《关于加快研究建立绿色GDP核算制度的提案》,提案中指出,10多年前,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但时至今日,全国各地经济总量连年超目标增长、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问题仍然严重。
牛文元提出了完善现行的资源环境统计制度,根据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需求增加资源环境统计指标;将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逐步纳入到国家环境法和统计法中等五项建议。
首份官方版本的“绿色GDP”研究报告中指出,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当年GDP的3.05%。
2010年12月25日,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完成并低调地披露了2008年全国环境经济核算的部分研究结果。
结果显示,2008年的生态环境退化成本达到12745.7亿元,占当年GDP的3.9%;环境治理成本达到5043.1亿元,占当年GDP的1.54%。这是自2006年第一次公布2004年“绿色GDP”结果之后,第二次公布相关结果。和2004年相比,环境退化成本增长了74.8%,虚拟治理成本增长了75.4%。这意味着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其环境和生态日益恶化。
身为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的学者牛文元认为,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把经济社会的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行低碳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中国发展的前途所在。
业内人士表示,“绿色GDP”无论是以哪一种指标名称出现,始终未曾背离发展绿色经济这一命题,而这也必然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
选择遂宁践行绿色经济
季铸是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担任经济学院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的他长期研究世界经济,对于绿色经济有着独到的看法。季铸连续多年主持编制和发布了“国际贸易投资风险”、“中国城市管理效率”等多个研究报告,引起了北京市政府和一些地方政府的重视。
自2007年开始,季铸开始编制《中国300个省市绿色GDP指数》报告,此后每年定期发布,从不间断,这也是唯一一份被区别于官方版本的“绿色GDP” 报告。
季铸介绍,《中国300个省市绿色GDP指数》报告的计算方式与现行联合国统计标准不同。联合国基于落后的“先污染、后治理”的思想理念,采用“成本法”核算绿色GDP的做法,注重考核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总量和环境治理成本。而在季铸主持的这份报告中则强调没有污染的绿色经济发展,关注资源、环境、经济增长这三个绿色经济关键要素和影响因子,采用独自设计的新的“效率法”考核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绿色经济发展水平。
继2007年、2008年、2009年《中国300个省市区绿色GDP指数》后,2010年这一报告更名为《中国300个省市绿色经济与绿色GDP指数》,在季铸看来,在计算方法基本保持不变的基础上,报告更加强调不同地区绿色经济发展水平,而不是强调绿色GDP规模,从而引导不同地区向绿色经济转变。
《中国300个省市绿色经济与绿色GDP指数》报告数据显示,中国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南方污水多、北方烟尘重”的特征没有改变。
在报告统计的273个城市中,只有海口、惠州、深圳、揭阳、三亚5个城市的绿色指数高于北京标准值,其余城市的绿色指数均低于北京标准值。报告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273个城市绿色经济指数平均值为0.1968,比上年提高了23.1%。
“然而,我们也应当清楚地看到,目前中国资源环境效率水平仍很低,273个城市绿色经济指数平均值只有0.1968,距离基准城市北京的差距显著,距离三亚等先进城市的差距更为巨大,”季铸忧虑地表示。
“从南方滇池、太湖到北方的青岛、长春,水污染已经全面威胁中国的未来发展,遍布全国的大气污染同样威胁人民的健康”,季铸如是说。
在季铸看来,编制报告不是最终目的,他身体力行地选择了四川省遂宁市作为绿色经济的践行地,在这里,他用了几年时间,和当地官员共同设计并推行了一整套绿色经济的实行方案。
“遂宁的绿色经济非常成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样本,我在这里没有留下任何遗憾”,季铸坦言。
遂宁的意义
在2007年12月初的遂宁市委中心组学习会上,季铸被邀请为遂宁市党政干部们开设讲座,这一次他为当地官员上了一堂生动的生物产业课。
季铸认为,遂宁要着手解决的问题就是对整个经济体系的转换和结构性调整,逐步建立起一个科学的生产模式和一套完善的市场体系。
至今他仍然记得上课时的情景,季铸说,他提出了“原生态农业、可循环工业、可持续服务产业为特征的绿色经济”理论,提出了把遂宁5325平方公里丘陵林地的比较劣势变为发展原生态农业的比较优势,提出利用纯净的原生态林地饲养原生态鹅提高农业效率,实施精品战略,全面解决三农问题、西部问题的战略构想。
在具体操作上,季铸选择了遂宁市蓬溪县作为试点,大力发展原生态养鹅这一产业。
季铸说,无论是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最受欢迎的农产品就是鹅。南京一个城市一年就能消化1亿只鹅,上海一年的需求量是8000万只,香港是10万只,还不说国际市场。我们可以算这样一笔账,一个农民养1000只鹅,一只鹅卖240元,农民通过龙头企业卖出去,就算对半分也可以得到120元,1000只鹅一年的收入就是12万元,试问哪个农民工一年能挣回12万元呢?全市一年出栏2亿只鹅,一年的产值就是480亿元,而鹅这种食草动物,又不需要消耗自然资源,试问哪个产业可以达到这样的的高度呢?
此后,从原生态鹅业开始,季铸扎根遂宁,手把手地带领当地农民开始这一产业,从普查资源、测土到投入养殖,2008年7月,原生态产业的第一批鹅在七月份正式签定合同,挂上脚环。
此后,季铸从市场营销的角度给遂宁的鹅展开策划,由他牵头举办了“首届全国原生态鹅烹饪创新大赛”,180道原生态菜品、10道包括八大菜系在内的全鹅宴隆重推出,之后,原生态鹅以每只300元的价格卖出去。
“这样一来,一年前提出原生态鹅和精品战略要以“卖出去、三百元”为标志的绿色经济成立”,季铸说。
苟鹏程,蓬溪当地一位年轻农民,由季铸手把手带领养鹅后,结合生态养殖和农家院经济,年收入达到200万元。
彭永红,遂宁当地一位果树种植户,在季铸的指导下,他种植的柚子打出了生态绿色牌,销售额猛增,并成为四川唯一参加上海世博会的果品。
事实上,鹅与柚子只是遂宁绿色经济产业实践的一个开端,在结合自身实际和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几年来,遂宁初步建立绿色食品、新能源、新光源、电子信息、文化旅游、商贸物流为主导的绿色产业体系,按照“效率、和谐、可持续”三位一体的发展目标,“农业原生态、工业可循环、服务业可持续”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绿色经济发展规划、指标体系、行动计划”三位一体的基本内容,制定了一系列绿色经济发展规划和绿色经济指标体系,建立完善了绿色经济体系,构建了绿色发展模式,走了一条绿色发展的“遂宁路径”。
“走绿色新路,这是遂宁坚持的方向,也正是遂宁的特色”,遂宁当地官员表示。
作为西部地区欠发达的遂宁,短短数年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季铸表示,遂宁绿色经济指数居中国300个城市第16位、四川省第1位。2009年全市绿色GDP的比重达到85.3%。
遂宁的绿色经济不仅在国内引起各界反响,也引起联合国的关注,获得联合国绿色经济示范城市的称号。2010年底,联合国国际环境资源监督管理机构与遂宁签订合作备忘录,计划在节能减排、资源利用、低碳技术、生态恢复以及区域绿色示范基地创建等诸多方面对遂宁进行资金、项目和技术支持,其中包括筹办大学等重要内容。
“以原生态农业、可循环工业、可持续服务产业为特征的绿色经济,这就是遂宁道路”,季铸表示。
“遂宁的意义在于,它为中国其他城市指明了绿色经济发展之路”,在评价遂宁的绿色经济发展成果时,季铸不吝溢美之词。
在“绿色GDP”有望重回公众视野之际,遂宁绿色经济的成功似乎更具真实且客观的意义,犹如季铸所主持的草根报告,无关核算,无关政绩,只关乎绿色经济之落地。如季铸所言,“中国只有从工业经济转向具有“效率、和谐、持续”三重特性的服务经济和绿色经济,才能彻底解决发展问题”。
“遂宁的意义在于,它为中国其他城市指明了绿色经济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