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1月,《纽约时报》资深记者琳达·格林豪斯接受了一个令她异常兴奋的“采访”任务。已故大法官哈里·布莱克门的亲属,邀请她到国会图书馆手稿典藏部查阅一批文献,据此为布莱克门撰写一部传记。
这不是一批普通的文献,其数量多达50万份,分装在1585个纸箱里,是布莱克门一生的珍藏。里面既有大法官的日记、书信、课堂笔记、消费单据,也有各类备忘录、会议记录、判决初稿。原来,布莱克门自幼就有勤写日记、收存文献的习惯,一直保持至退休。1999年去世前,他将私人收藏全部捐给国会图书馆。这些文献种类之齐全、分类之细致、整理之严谨,令研究者们叹为观止。例如,某位大法官曾在开庭间隙,递给布莱克门一张纸条,抱怨他的助听器杂音太大,干扰自己听审。布莱克门不仅保存了这张纸条,还将它烫平、归档,分了类,编了号。
这样的文献,对任何一位记者,都有超强的诱惑力。虽然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名揚天下,但九位大法官却深居简出,很少接受记者采访,即使在私下场合,对个人隐私、同僚关系也常常讳莫如深,更不会谈论日常工作。1979年,著名记者鲍勃·伍德沃德、斯科特·阿姆斯特朗撰写的《最高法院的兄弟们》一书,曾首次向世人揭示最高法院决策内幕,这本书虽只揭露冰山一角,却引起巨大争议,其真实性也受到质疑。可以想象,布莱克门留下的“浩繁文献”,也将成为最高法院研究者们觊觎的巨大宝藏。因为担心文献正式对外开放后,蜂拥而至的人群导致秩序混乱。布莱克门的亲属特地邀请格林豪斯提前两个月接触它们,以完整还原大法官的精彩人生。
格林豪斯出色地完成了这一任务,推出《大法官是这样炼成的:哈里·布莱克门的最高法院之旅》一书。作为美国最优秀的法制记者之一,她从1978年就开始从事司法报道,十分熟悉最高法院的内部事务与人事纷争。布局谋篇方面,她抛开传统人物传记的写作套路,只用一章篇幅概述了布莱克门50岁之前的成长经历,余下各章皆围绕这位大法官的司法生涯展开。全书叙事平实、行文简洁,在揭示许多大案决策内幕的同时,穿插入大法官之间的逸闻趣事。比如,对布莱克门与时任首席大法官沃伦·伯格的决裂经过,也有详尽的叙述与分析。格林豪斯也借此书委婉地告诉大家,《最高法院的兄弟们》谈到的种种内幕,皆能从布莱克门留下的文献中得到印证。本书也受到许多非专业读者的追捧,成为《纽约时报》2005年推荐的畅销书之一。
“我想,人总是在争议中成长。”这是布莱克门1995年对访问者留下的一句话。按照《时代》周刊的描述,他本人也的确是“20世纪最受争议的大法官之一”。他与首席大法官伯格本是童年好友,受其推荐、提携,才成为最高法院大法官,但两人却嫌隙渐生,渐行渐远,最终反目成仇,老死不相往来。大名鼎鼎的“堕胎案”判决意见本来轮不到他写,他却在机缘巧合之下,成为判决主笔人,并因此被誉为“全美妇女的大救星”,然而,他之所以维护妇女的堕胎自由,最初却只是为了让实施堕胎手术的医生免受刑责。他原本认为死刑废立应由国会决定,反对最高法院越俎代庖,仓促宣布废除死刑。但是,一旦诸多冤错案件令他意识到,现实的司法环境,已无法避免杀错人的危险时,他顺应时势,成为一名坚定的死刑反对者。
布莱克门1969年上任时,大家都认为他会是一名坚定的保守派。可是,到上世纪90年代,他却俨然成为最高法院自由派的领军人物。比尔·克林顿总统在布莱克门退休仪式上的发言,颇能代表公众对他的看法,克林顿说:“我们这些读法律的人,常常迷失在各种抽象的概念里,那些惯例、程序、法律术语,会把法律人与那些寻求正义的人们分隔开。但是,布莱克门大法官一直坚定、果断地与本国人民站在一起,始终关注人民的利益,他充满人性的观点不仅体现在最高法院的多数意见中,在异议意见中也比比皆是。大法官不仅是他的头衔,也是指引他行动的光芒。”
在这本传记里,格林豪斯详细解读了布莱克门的转变历程及心理动因。她笔下的布莱克门是一位内心纠结的人。职业的抉择、与同僚的关系、对个案的立场,都曾在人生不同阶段,或多或少困扰过他,但他从不随波逐流,总能既发出独立之声,又不断丰富自己“在争议中成长”的人生。阅读、体会他的人生,读者们或许会对美国哲人威廉·詹姆斯的一句名言有更多体会,那就是:“人的难题不在于他下一步将有何作为,而在于他想成为何种人。”
《大法官是这样炼成的》,(美)琳达·格林豪斯著,何帆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年7月
作者为最高人民法院法官、该书译者
这不是一批普通的文献,其数量多达50万份,分装在1585个纸箱里,是布莱克门一生的珍藏。里面既有大法官的日记、书信、课堂笔记、消费单据,也有各类备忘录、会议记录、判决初稿。原来,布莱克门自幼就有勤写日记、收存文献的习惯,一直保持至退休。1999年去世前,他将私人收藏全部捐给国会图书馆。这些文献种类之齐全、分类之细致、整理之严谨,令研究者们叹为观止。例如,某位大法官曾在开庭间隙,递给布莱克门一张纸条,抱怨他的助听器杂音太大,干扰自己听审。布莱克门不仅保存了这张纸条,还将它烫平、归档,分了类,编了号。
这样的文献,对任何一位记者,都有超强的诱惑力。虽然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名揚天下,但九位大法官却深居简出,很少接受记者采访,即使在私下场合,对个人隐私、同僚关系也常常讳莫如深,更不会谈论日常工作。1979年,著名记者鲍勃·伍德沃德、斯科特·阿姆斯特朗撰写的《最高法院的兄弟们》一书,曾首次向世人揭示最高法院决策内幕,这本书虽只揭露冰山一角,却引起巨大争议,其真实性也受到质疑。可以想象,布莱克门留下的“浩繁文献”,也将成为最高法院研究者们觊觎的巨大宝藏。因为担心文献正式对外开放后,蜂拥而至的人群导致秩序混乱。布莱克门的亲属特地邀请格林豪斯提前两个月接触它们,以完整还原大法官的精彩人生。
格林豪斯出色地完成了这一任务,推出《大法官是这样炼成的:哈里·布莱克门的最高法院之旅》一书。作为美国最优秀的法制记者之一,她从1978年就开始从事司法报道,十分熟悉最高法院的内部事务与人事纷争。布局谋篇方面,她抛开传统人物传记的写作套路,只用一章篇幅概述了布莱克门50岁之前的成长经历,余下各章皆围绕这位大法官的司法生涯展开。全书叙事平实、行文简洁,在揭示许多大案决策内幕的同时,穿插入大法官之间的逸闻趣事。比如,对布莱克门与时任首席大法官沃伦·伯格的决裂经过,也有详尽的叙述与分析。格林豪斯也借此书委婉地告诉大家,《最高法院的兄弟们》谈到的种种内幕,皆能从布莱克门留下的文献中得到印证。本书也受到许多非专业读者的追捧,成为《纽约时报》2005年推荐的畅销书之一。
“我想,人总是在争议中成长。”这是布莱克门1995年对访问者留下的一句话。按照《时代》周刊的描述,他本人也的确是“20世纪最受争议的大法官之一”。他与首席大法官伯格本是童年好友,受其推荐、提携,才成为最高法院大法官,但两人却嫌隙渐生,渐行渐远,最终反目成仇,老死不相往来。大名鼎鼎的“堕胎案”判决意见本来轮不到他写,他却在机缘巧合之下,成为判决主笔人,并因此被誉为“全美妇女的大救星”,然而,他之所以维护妇女的堕胎自由,最初却只是为了让实施堕胎手术的医生免受刑责。他原本认为死刑废立应由国会决定,反对最高法院越俎代庖,仓促宣布废除死刑。但是,一旦诸多冤错案件令他意识到,现实的司法环境,已无法避免杀错人的危险时,他顺应时势,成为一名坚定的死刑反对者。
布莱克门1969年上任时,大家都认为他会是一名坚定的保守派。可是,到上世纪90年代,他却俨然成为最高法院自由派的领军人物。比尔·克林顿总统在布莱克门退休仪式上的发言,颇能代表公众对他的看法,克林顿说:“我们这些读法律的人,常常迷失在各种抽象的概念里,那些惯例、程序、法律术语,会把法律人与那些寻求正义的人们分隔开。但是,布莱克门大法官一直坚定、果断地与本国人民站在一起,始终关注人民的利益,他充满人性的观点不仅体现在最高法院的多数意见中,在异议意见中也比比皆是。大法官不仅是他的头衔,也是指引他行动的光芒。”
在这本传记里,格林豪斯详细解读了布莱克门的转变历程及心理动因。她笔下的布莱克门是一位内心纠结的人。职业的抉择、与同僚的关系、对个案的立场,都曾在人生不同阶段,或多或少困扰过他,但他从不随波逐流,总能既发出独立之声,又不断丰富自己“在争议中成长”的人生。阅读、体会他的人生,读者们或许会对美国哲人威廉·詹姆斯的一句名言有更多体会,那就是:“人的难题不在于他下一步将有何作为,而在于他想成为何种人。”
《大法官是这样炼成的》,(美)琳达·格林豪斯著,何帆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年7月
作者为最高人民法院法官、该书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