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专业课和基础课的性质不同,不能采用同一种教学方法。本文从专业课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巧设专业课教学之习题课的方法,阐述了具体的做法和目前已取得的教学效果,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专业课 习题课 教学效果
普通习题课大家都非常熟悉,一般由老师出题,学生在课堂练习;或是由老师订正、讲解学生已完成的习题;或是由老师先讲几道例题,再布置几道类似的题型让学生加以巩固。这种模式的教学,对基础性学科来说是可行的、必需的,能使所学的知识得以加深和巩固。但是,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和大专院校的专业课教学来说,普通的习题课或许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一、设置专业课习题课的意义
专业课不同于基础课,它主要担负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其专业性、实践性强,内容本身枯燥,既没有什么严格的推理,也没什么曲折动人的情节,只是平铺直叙,述说事理。专业课教学让学生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一些专业知识,培养一定的实践应用能力,为今后参加相关专业工作打下基础。专业课的教学老师不能用教基础课的方法去教,学生也不能用学基础课的方法去学。
专业课需要学生对专业结构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对专业术语要有一定的理解,对那些易混的或难记的东西要通过比较或理解的方式学懂。因此,它不是大量做题所能解决的问题,而是要引导学生消化和吸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专业课教学若不设习题课,老师可以做到“授人以鱼”;若能巧设习题题,老师则能达到“授人以渔”的效果。
二、如何设置专业课习题课
笔者从事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的教学工作多年,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创新了一点教学方法,通过实践,认为巧设专业课教学的习题课(以下简称“专业习题课”)能较好地帮助学生消化和吸收所学的专业知识。
笔者学校90%的学生是订单生,将来就业的方向相当明确。例如,笔者从教地铁司机订单班,学生毕业后就去订单的地铁公司从事地铁驾驶员工作。工作后有一个常规性考试,学生经常要在电脑上参加机考,机考的题量非常大,需要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为了学以致用,学校也建立了这样的试题库。期末考试时,学生直接在专用电脑的题库中抽题考试。由于试题库题量大,又不能透题,学生要想全面掌握知识,考出好成绩,靠传统的“老师讲课,学生接受”的方式,基本是不可能的。考试前夕,复习起来难度大,犹如大海捞针,很多学生无从下手,会产生消极厌烦情绪,有的甚至会放弃。
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想: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不当教学的旁观者,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考试,而是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学习起来有动力,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呢?于是在制订教学计划时,笔者对学时数较多的班级,每章都安排一次“特别”的习题课:即在每章新课讲授完毕之后,有针对性地上一次习题课,具体实施如下。
1.先提出要求
第一章的习题课,老师先给学生讲明期末考试采用机考的方式(在学校的专用电脑上考,系统自动从题库中抽题,并自动完成评分)。为了让同学们学好知识,并考出好成绩,老师愿意让大家参与题库的组建,使将来的考试题出自同学们手中。同学们非常高兴,都愿意尝试这种新鲜方式。这样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接着老师分配合适的时间让每位同学独立出题,并规范作答写在作业本上,教师不能抄袭别人的;对试题的数量、质量、题型、难易程度等都做出明确的要求,并写在黑板上。
第一次上专业习题课,可以将题型和题量布置少一些,如10道填空题、5道选择题。规定选择题出4个选项,答案为4选1。后续的习题课,在环节上可以类似,但可以根据情况逐渐增加题型,加大题量和难度,如增加判断题、简答题,选择题从单选变为多选等。
2.让学生自己出题,并规范作答
这个过程学生要认真准备,他们一般会先把本章的内容看一遍,然后出题。这比老师直接给他们做题难度要大。因为他们要思考,要取舍,要给出正确的答案,特别是选择题,还要想出几个易混淆的答案,出题比做题难度大多了。出题的4个选项要经过仔细的思考,内容要与题目相关,不能目不对题;标准答案要严谨,不能有漏洞,不能似是而非;“4选1”的答案只能有一个正确的答案,不能出现两个或多个。这些都是书本上抄不来的,不像平时做的作业,书上一般会有现成答案。所以,把这件事做好并不是件易事。只有学生独立出题、独立完成,并规范作答,后面的过程才能变得有意义,大家才能真正学到知识。
3.学生“自测”,师生互动
“自测”指用学生本人出题来测试自己。学生完成答案后,老师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让每位学生消化自己的答题或知识点,然后由老师对学生进行“自测”:随机抽取学生的作业本,按照他自己出的题提问,看他是否真正掌握了所学知识。这期间要求其他同学一起听题,并共同思考出题是否规范,答题是否严谨,如有不合适的,师生一起共同指正。
4.学生“互测”,师生互动
“互测”是用某个学生出的题测试其他学生。如果学生“自测”感觉对自己的试题基本掌握了,接着就换个方式: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用其中一组学生的试题测试另一组学生,通过比赛的形式看哪组回答得好。这样虽然增加了难度,但也提高了趣味性与参与性。学生不知不觉提起了精神,达到了学习的效果。同“自测”过程一样,师生要注意出题的规范性和严谨性,并及时指正。
5.课后归纳与整理
课后发挥学习委员和科代表的作用,让他们综合本班学生的出题和答案,按照老师重新布置的题量(比刚才单个学生的题量要多3~4倍)、题型进行规范整理,然后交给老师进行审查后,打印成册,发放给全班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
三、设置专业课习题课的效果
笔者从2009年开始,在自己从教的多个班级的习题课上进行过尝试,目前教学效果较为明显。
1.学以致用,使学校的教学贴近了企业的需求
学生毕业后进入企业,经常要完成企业的答题考核。在校期间他们通过这种方式熟悉企业考题的方式及题型,有利于他们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接轨,加快了他们适应企业需求的步伐。从已毕业的学生反馈的信息来看,有的学生能从公司的考题中见到自己在学校习题课中出的题,可见印象之深、作用之大。
2.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吸取知识
上述专业习题课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己出题、自己测试及学生相互测试,考试时不再是一味地接受老师出的试题,而是能见到自己出的题,学生就会乐于参与到出题的学习中去。他们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体,也因此尝到主动吸取知识的乐趣。
3.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有了成就感
从学生作业本上出题的情况来看,没有两本是完全一样的,说明学生都是独立完成的,这样课堂上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由于有老师的指点,学生出题和老师出题的方向是一致的,内容是相通的,因此学生再也不会等到期末盼着老师的“宝藏题库”,而是提前“胸有成竹”了。而这个“竹”就是学生自己在习题课上的成果。
本方法依据学校订单式教学的特点而设想和实施,笔者认为同样适用于其他学校的专业习题课教学。它巧在师生共同将“教”和“学”融成一体,投入到习题课中,增加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及换位思考;同时,学生亲自参与了“教”和“学”的两个环节,既是“学”的主体,又是“教”的主体。整个过程都较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全面而系统地吸收和巩固知识,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大幅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作者单位:武汉铁路司机学校)
关键词:专业课 习题课 教学效果
普通习题课大家都非常熟悉,一般由老师出题,学生在课堂练习;或是由老师订正、讲解学生已完成的习题;或是由老师先讲几道例题,再布置几道类似的题型让学生加以巩固。这种模式的教学,对基础性学科来说是可行的、必需的,能使所学的知识得以加深和巩固。但是,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和大专院校的专业课教学来说,普通的习题课或许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一、设置专业课习题课的意义
专业课不同于基础课,它主要担负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其专业性、实践性强,内容本身枯燥,既没有什么严格的推理,也没什么曲折动人的情节,只是平铺直叙,述说事理。专业课教学让学生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一些专业知识,培养一定的实践应用能力,为今后参加相关专业工作打下基础。专业课的教学老师不能用教基础课的方法去教,学生也不能用学基础课的方法去学。
专业课需要学生对专业结构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对专业术语要有一定的理解,对那些易混的或难记的东西要通过比较或理解的方式学懂。因此,它不是大量做题所能解决的问题,而是要引导学生消化和吸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专业课教学若不设习题课,老师可以做到“授人以鱼”;若能巧设习题题,老师则能达到“授人以渔”的效果。
二、如何设置专业课习题课
笔者从事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的教学工作多年,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创新了一点教学方法,通过实践,认为巧设专业课教学的习题课(以下简称“专业习题课”)能较好地帮助学生消化和吸收所学的专业知识。
笔者学校90%的学生是订单生,将来就业的方向相当明确。例如,笔者从教地铁司机订单班,学生毕业后就去订单的地铁公司从事地铁驾驶员工作。工作后有一个常规性考试,学生经常要在电脑上参加机考,机考的题量非常大,需要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为了学以致用,学校也建立了这样的试题库。期末考试时,学生直接在专用电脑的题库中抽题考试。由于试题库题量大,又不能透题,学生要想全面掌握知识,考出好成绩,靠传统的“老师讲课,学生接受”的方式,基本是不可能的。考试前夕,复习起来难度大,犹如大海捞针,很多学生无从下手,会产生消极厌烦情绪,有的甚至会放弃。
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想: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不当教学的旁观者,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考试,而是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学习起来有动力,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呢?于是在制订教学计划时,笔者对学时数较多的班级,每章都安排一次“特别”的习题课:即在每章新课讲授完毕之后,有针对性地上一次习题课,具体实施如下。
1.先提出要求
第一章的习题课,老师先给学生讲明期末考试采用机考的方式(在学校的专用电脑上考,系统自动从题库中抽题,并自动完成评分)。为了让同学们学好知识,并考出好成绩,老师愿意让大家参与题库的组建,使将来的考试题出自同学们手中。同学们非常高兴,都愿意尝试这种新鲜方式。这样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接着老师分配合适的时间让每位同学独立出题,并规范作答写在作业本上,教师不能抄袭别人的;对试题的数量、质量、题型、难易程度等都做出明确的要求,并写在黑板上。
第一次上专业习题课,可以将题型和题量布置少一些,如10道填空题、5道选择题。规定选择题出4个选项,答案为4选1。后续的习题课,在环节上可以类似,但可以根据情况逐渐增加题型,加大题量和难度,如增加判断题、简答题,选择题从单选变为多选等。
2.让学生自己出题,并规范作答
这个过程学生要认真准备,他们一般会先把本章的内容看一遍,然后出题。这比老师直接给他们做题难度要大。因为他们要思考,要取舍,要给出正确的答案,特别是选择题,还要想出几个易混淆的答案,出题比做题难度大多了。出题的4个选项要经过仔细的思考,内容要与题目相关,不能目不对题;标准答案要严谨,不能有漏洞,不能似是而非;“4选1”的答案只能有一个正确的答案,不能出现两个或多个。这些都是书本上抄不来的,不像平时做的作业,书上一般会有现成答案。所以,把这件事做好并不是件易事。只有学生独立出题、独立完成,并规范作答,后面的过程才能变得有意义,大家才能真正学到知识。
3.学生“自测”,师生互动
“自测”指用学生本人出题来测试自己。学生完成答案后,老师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让每位学生消化自己的答题或知识点,然后由老师对学生进行“自测”:随机抽取学生的作业本,按照他自己出的题提问,看他是否真正掌握了所学知识。这期间要求其他同学一起听题,并共同思考出题是否规范,答题是否严谨,如有不合适的,师生一起共同指正。
4.学生“互测”,师生互动
“互测”是用某个学生出的题测试其他学生。如果学生“自测”感觉对自己的试题基本掌握了,接着就换个方式: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用其中一组学生的试题测试另一组学生,通过比赛的形式看哪组回答得好。这样虽然增加了难度,但也提高了趣味性与参与性。学生不知不觉提起了精神,达到了学习的效果。同“自测”过程一样,师生要注意出题的规范性和严谨性,并及时指正。
5.课后归纳与整理
课后发挥学习委员和科代表的作用,让他们综合本班学生的出题和答案,按照老师重新布置的题量(比刚才单个学生的题量要多3~4倍)、题型进行规范整理,然后交给老师进行审查后,打印成册,发放给全班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
三、设置专业课习题课的效果
笔者从2009年开始,在自己从教的多个班级的习题课上进行过尝试,目前教学效果较为明显。
1.学以致用,使学校的教学贴近了企业的需求
学生毕业后进入企业,经常要完成企业的答题考核。在校期间他们通过这种方式熟悉企业考题的方式及题型,有利于他们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接轨,加快了他们适应企业需求的步伐。从已毕业的学生反馈的信息来看,有的学生能从公司的考题中见到自己在学校习题课中出的题,可见印象之深、作用之大。
2.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吸取知识
上述专业习题课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己出题、自己测试及学生相互测试,考试时不再是一味地接受老师出的试题,而是能见到自己出的题,学生就会乐于参与到出题的学习中去。他们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体,也因此尝到主动吸取知识的乐趣。
3.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有了成就感
从学生作业本上出题的情况来看,没有两本是完全一样的,说明学生都是独立完成的,这样课堂上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由于有老师的指点,学生出题和老师出题的方向是一致的,内容是相通的,因此学生再也不会等到期末盼着老师的“宝藏题库”,而是提前“胸有成竹”了。而这个“竹”就是学生自己在习题课上的成果。
本方法依据学校订单式教学的特点而设想和实施,笔者认为同样适用于其他学校的专业习题课教学。它巧在师生共同将“教”和“学”融成一体,投入到习题课中,增加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及换位思考;同时,学生亲自参与了“教”和“学”的两个环节,既是“学”的主体,又是“教”的主体。整个过程都较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全面而系统地吸收和巩固知识,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大幅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作者单位:武汉铁路司机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