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几何时,国内基础软件企业多将微软作为未来发展的目标,然而经过多年的发展,它们的实力仍旧薄弱。那么,国产软件的机会在哪里?伴随着国家“核高基”重大专项的出台,普华基础软件公司(以下简称普华)的成立让业界看到了新的希望。
这家企业虽然成立不到两年的时间,却在成立之初就被冠以基础软件“国家队”的称号。拥有操作系统、办公软件、数据库软件、汽车电子嵌入式软件的普华并不满足,为自己设立了构建完整基础软件产业链的布局。不过在普华总经理赵晓亮眼中,整合资源打造巨型航母都只是先天优势,如何在新的市场环境下,捕捉到新的需求和业务模式,才是突围的关键。
软件“国家队”
刘保华:我们看到有不少活跃在办公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等领域的国内基础软件企业,多年来它们的发展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普华成立的时间不长,却成为中国产品线最全面的基础软件企业之一,具备比较完整的基础产业产品线。
赵晓亮:不少国内基础软件企业已经发展了很长时间,也获得了一定的突破,但公司规模小,实力相对薄弱。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在“核高基”重大专项之中投入大量资金和资源,也是期望国内基础软件企业能够做大做强。同时,基础软件市场近年来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型企业集团的进入给基础软件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新的希望。
普华基础软件有限公司于2008年10月成立,初衷就是期望能有新的突破,通过资源整合、技术与业务模式的创新,构建完整的基础软件产业链,提升中国基础软件的核心竞争力,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高品质、经济实用的产品和服务,打造成为一个中国乃至世界的软件业龙头企业,获得社会与经济效益。普华成立的背景实际上也体现了这点:它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实施的国产基础软件业务的战略平台,目前注册资本2亿元,计划整合集团公司内部和外部的优势资源,获得了政府和集团的大力支持。
刘保华:普华已经具备了“国家队”的阵容,未来如何做大做强?
赵晓亮:普华成立之后依靠资源整合,可以将产业链打造得更加完善,达到做大做强的目的。但实际上这只是我们努力的目标之一,因为我们希望获得突破,需要将既定的模式做调整和改变,这也是普华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
为什么呢?现在整个市场环境已经和前几年大不相同了,传统软件授权的盈利方式在新的网络环境下正面临挑战。以前的国内基础软件企业大都将微软等国际大型软件企业定为发展目标,但现在这些国际企业本身也在不断调整,那么国内基础软件企业是不是可以换一种模式去发展呢?在新的背景下,我个人认为,如果还是采取跟随战略,就会失去成功突破的机会。
其实普华成立之后也一直在探讨,做什么事、如何做和未来的目标是什么。应该说,我们现在虽然已经制定了明确的发展方向,但还在根据市场和技术的发展和变化,在前进过程中不断地摸索和调整。只有当企业在市场上真正获得了认可,才能证明路线是正确的,现在说什么都为时过早。
刘保华:很多国内基础软件企业都会关注如何争取国家的支持,但是也更应该加强对市场的关注,真正获得造血能力。
赵晓亮:我们还是要注重在市场上找到问题,只有企业具备了帮助客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获得潜在的机会。普华一直强调这一点,因为围绕市场需求会带来新的不同的发展思路。
刘保华:确实,企业首先要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以前业界认为国产基础软件一直发展不快,并归结为产品关问题、技术关问题、资本关问题。但是除了这些以外,我们也特别担心企业将主要精力放到向政府要课题、申请经费的单一方向上,如果这样,整个产业就会缺乏活力。
赵晓亮:是的,现在市场确实变化很快,比如软件的免费之风就比较强劲,最典型的就是杀毒软件。软件最早是价格比较昂贵,但用户购买之后可以一直使用,后来价格很便宜但需要交续用服务费,这种方式降低了使用门槛,甚至有的杀毒软件完全免费,依靠其他的商业模式生存。
这个例子表明,商业模式变了,企业要想清楚靠什么盈利。但是只要企业能够聚集足够多的用户就一定有机会。其实这种变化其他行业也是可以借鉴的,比如谷歌,它在基础软件方面投入很多,但却是靠网络服务和广告盈利。我认为,市场环境的变化是国产基础软件发展的一个新的机会,这个机会到底在哪儿,怎么做,还需要不断地探索。
完整产业链布局
刘保华:普华可以说是中国综合性基础软件最全面的企业,那么你如何定位普华在基础软件市场的位置呢?
赵晓亮:普华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基础软件战略布局的一个重要支撑点,比很多传统基础软件企业的起点高很多,而且我们正在准备第三轮增资,达到5亿元注册资本。
但普华还是一个很新的企业,去年5月才任命管理团队,正式投入运营仅一年多的时间。作为一个新成立的企业,怎么能够快速发展,而不是像其他企业那樣经历五年甚至十年的漫长积累呢?毕竟市场不等人,普华一方面通过资源整合迅速扩大企业规模,另一方面通过资源整合迅速获得所需要的技术和市场。
技术和业务模式创新是我们反复强调的,如果没有创新,国产基础软件就得不到突破。所以我们不断研究市场,寻找与市场能够紧密结合的方向和新的业务模式,去构建一个完整的基础软件产业链,来提升整个基础软件的核心竞争力。这种竞争力以前是通过卖产品体现的,以后也许是通过隐性的技术支撑如通过解决业务问题来体现价值。
此外,普华作为一个国企集团投资的战略性企业,除了追求经济利益,满足经济运营的规律之外,还要去承担一些国家和社会的责任,这同样也是我们的一个定位。
刘保华: 应该说普华的基础相当雄厚,也有很准确的目标定位,那么未来的战略规划是什么?
赵晓亮:普华未来怎么去做,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目前制订了一个4I战略,即基础软件(Infrastructure Software)、资源整合(Integration)、创新((Innovation),以及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基础软件是企业的根本和核心竞争力。资源整合是达到迅速发展和打造基础软件产业链的手段。创新包括技术上的创新和业务模式的创新。国际化是指整个市场已经不是一个单一的区域市场,企业创新也不一定就是从头做起。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国际化的资源整合,把国外的技术变成自己的技术,在这个基础上去发展创新,做到自主可控。
刘保华:在产品布局方面,普华如何去构建完整的基础软件产业链?
赵晓亮:首先通过多种方式整合基础软件产业链上的各个企业。第一部分是上海中标软件,它以桌面、服务器操作系统和Office办公软件为主要业务,最早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持股,在去年年底,集团将股份直接转给了普华,因为普华是集团发展基础软件的一个战略平台。
第二部分是北京人大金仓,以通用、嵌入式数据库为主要业务,实际上普华成立之后第一笔投资就是控股人大金仓。
第三部分是我们收购日本TurboLinux的Linux团队和业务,成立Turbo Systems,实现国际化资源整合,以桌面、服务器、嵌入式操作系统为主要业务。
第四部分是普华欧洲公司,以汽车电子为主要业务。普华承担了国家“核高基”重大专项的汽车电子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和开发环境的项目,普华欧洲公司位于瑞典哥德堡的汽车电子谷,能够把瑞典在汽车电子方面的技术、经验、人才通过这个平台引进到中国,更好地满足国内对汽车电子迅速增长的需要。汽车电子市场的空间和机会非常大,但产品的适应期至少需要两年以上的时间。我们的软件实力很强,但对汽车电子行业不是很了解,尽快切入这个市场只有通过资源整合的方式,比如通过将国外的经验技术变成自主可控的内容,引入技术专家,加强我们对汽车行业需求的理解,加速我们进入汽车电子领域的进程。
我们的规划业务还包括中间件技术,除了选择自己发展之外,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内部有一些很好的中间件平台技术,普华也可以整合这些资源,当然不排除整合社会上其他中间件企业的资源,最后来完成产业链的布局。
另外一个是信息安全技术,我们所说的信息安全技术,跟传统的防火墙、杀毒软件等有所区别,主要是以基础软件为基础的信息安全整体体系架构的技术。所有这些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基础软件的产业链条。
刘保华:普华的整体战略布局已经初具规模了,这是一条自主可控的安全基础软件的产业链。
赵晓亮:普华自身的主体业务我们也在构建之中。我们4I战略之一就是基础软件,这是我们要做的核心工作,包括整合国产的基础软件产品,构建一体化的平台,还要建立一个公共服务平台,作为将来基础软件运营模式的探索,让普华将来不是只卖产品、卖技术、卖服务,也能通过运营去探索一些新的业务模式。也许基础软件多年来的应用问题就能通过公共服务平台的建立获得一种很好的解决途径,公共服务平台将作为一种市场驱动和需求驱动来推动国产基础软件的部署。我们也在和不同行业的企业探讨,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合作。此外,普华还要研发下一代网络化计算操作系统。
我们的战略之二是汽车电子。普华牵头承担 “核高基”重大专项汽车电子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与开发环境的研发。国产汽车电子嵌入式基础软件产品,主要包括操作系统、通信和诊断服务、设计开发配置工具等基础软件核心组件。
我们的战略之三是强调信息安全,包括基础软件安全框架咨询与集成服务,以及基于国产基础软件的安全产品与解决方案。
探索模式创新
刘保华:确实,国产基础软件要过应用关,就需要大量的测试和用户应用。而公共服务平台可能成为解决应用问题的途径之一。
赵晓亮:在推进国产基础软件的应用普及过程中,应用之间的相互兼容是问题之一。每个单一的软件可以很好地应用,但是将应用整合到一起之后,由于没有一个成熟的测试认证体系做各个企业产品之间的相互认证,一旦应用中出现问题,各企业就会牵扯不清,对用户应用造成影响。
普华目前就在做认证体系测试工作,包括普华自己软件的组合,以及和其他品牌软件的组合,结合市场不确定的需求,确保经过普华认证后的软件之间不会出现相互兼容的问题,未来还要从优化适配发展到协同开发。
刘保华:基础软件产品构建一体化平台很重要,实际上是软件系统的顶层设计,是未来应用的重要支撑。
赵晓亮:基础软件的一体化平台是普华的重要方向,它是面向应用的解决方案,而不只是一个产品。第一步,我们把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和虚拟化技术,再加上一些功能模块结合起来,经过设计和功能分析,再通过测试验证和优化适配,组成一个支撑性的平台,这一步普华已经做到了。在此基础上,让它形成一个软件包,应用时可以在软件包上开发应用和部署应用,这是第二步。第三步,让它真正做到优化一体,变成一个新型的基础软件支撑平台。我们希望打造一体化的平台,再配以安全的体系架构,实际上为云提供一个技术的支撑。我们将来提供的是一个软件平台的支撑,在云上面构建各种应用,这是未来的一个业务方向。
刘保华:确实,云是业界的一个重要方向,普华如何打造自己的云战略呢?
赵晓亮:我们在云战略上有两个方向:我们将普华的基础软件平台、安全体系和虚拟化软件结合在一起构建私有云。我们有一些项目在推进,为政府、企业构建私有云,我们有技术平台,有技术能力,与应用开发商一起为客户提供服务。第二,普华也会探索建立公有云,吸引开发者和中小企业,鼓励更多人利用这个公有云创业,让智力资源得到发挥,成功之后大家共享成果。当然这需要时间,难度也很大,是个宏大的工程。
刘保华:一体化平台代表了业界的发展方向。走一体化道路关键一点是这个企业能不能构建非常完整的生态系统。普华在构建生态系统方面已经有了什么想法和举措呢?
赵晓亮:我们的竞争对手非常强大,也都在朝着一体化平台方向布局,但最终它们各自发展的一体化平台却未必相同,它们所构建的生态环境也不会一样。普华的一个优势是没有任何历史包袱。第二个是,普华是本土企业,要满足的是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用户——中国客户的需求,对中国市场的了解将为我们带来巨大的营运潜力。
在生态圈的建立上,到底是普华完善自身产业链的同时发展生态系统,还是等到自身产业链比较完善之后再发展生态系统,内部有过一些争论。
我认为,普华现在就应该积极与不同的软件、硬件企业密切沟通,努力推进生态圈建设工作。因为,第一,我们已经有整体的设想,并且一些基础的部分已经实现。第二,等普华内部真正准备好,再去做生态链建设会为时已晚,更何况这个过程是互动的过程,生态系统会对普华自身产生推动作用。
记者手记
赵晓亮的思考
作为一个在软件业界打拼多年的软件人,赵晓亮经历了从外企到国企的回归。“让基础软件业发出国内企业的声音”,这曾经是无数软件人的愿望,赵晓亮就职的实力雄厚的普华软件成为这一愿望的最佳承载者,而外在环境的剧烈变化也使赵晓亮看到了新的突破契机。
在他看来,互联网新经济时代的到来,给国产软件带来了新的机会。商业模式由技术竞争向开放平台转变,营销观念由提供产品向提供服务转变,研发模式由以产品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转变,销售方式由软件授权向按需租用、按需计费转变。互联网、移动计算、物联网、云计算等不仅仅是新的技术和应用,更是整个社会经济、业务模式的变革力量。
他认为,基础软件的发展需要技术支撑,但是技术如何在企业中体现商业价值,则是另外需要考虑的问题。仅仅卖产品、卖技术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因此,今后单一的软件产品将不再重要,它们只会在整个计算体系中发挥部分作用。而一个以单一软件产品为主营业务的企业,也将失去竞争优势。所以企业一定要在大的环境下去思考企业的定位,才能够找到未来生存的方式,拥有未来的生存的空间。普華的完整产业链布局虽然任重道远,但它却是在整体大环境下企业思考的结果。
这家企业虽然成立不到两年的时间,却在成立之初就被冠以基础软件“国家队”的称号。拥有操作系统、办公软件、数据库软件、汽车电子嵌入式软件的普华并不满足,为自己设立了构建完整基础软件产业链的布局。不过在普华总经理赵晓亮眼中,整合资源打造巨型航母都只是先天优势,如何在新的市场环境下,捕捉到新的需求和业务模式,才是突围的关键。
软件“国家队”
刘保华:我们看到有不少活跃在办公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等领域的国内基础软件企业,多年来它们的发展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普华成立的时间不长,却成为中国产品线最全面的基础软件企业之一,具备比较完整的基础产业产品线。
赵晓亮:不少国内基础软件企业已经发展了很长时间,也获得了一定的突破,但公司规模小,实力相对薄弱。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在“核高基”重大专项之中投入大量资金和资源,也是期望国内基础软件企业能够做大做强。同时,基础软件市场近年来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型企业集团的进入给基础软件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新的希望。
普华基础软件有限公司于2008年10月成立,初衷就是期望能有新的突破,通过资源整合、技术与业务模式的创新,构建完整的基础软件产业链,提升中国基础软件的核心竞争力,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高品质、经济实用的产品和服务,打造成为一个中国乃至世界的软件业龙头企业,获得社会与经济效益。普华成立的背景实际上也体现了这点:它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实施的国产基础软件业务的战略平台,目前注册资本2亿元,计划整合集团公司内部和外部的优势资源,获得了政府和集团的大力支持。
刘保华:普华已经具备了“国家队”的阵容,未来如何做大做强?
赵晓亮:普华成立之后依靠资源整合,可以将产业链打造得更加完善,达到做大做强的目的。但实际上这只是我们努力的目标之一,因为我们希望获得突破,需要将既定的模式做调整和改变,这也是普华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
为什么呢?现在整个市场环境已经和前几年大不相同了,传统软件授权的盈利方式在新的网络环境下正面临挑战。以前的国内基础软件企业大都将微软等国际大型软件企业定为发展目标,但现在这些国际企业本身也在不断调整,那么国内基础软件企业是不是可以换一种模式去发展呢?在新的背景下,我个人认为,如果还是采取跟随战略,就会失去成功突破的机会。
其实普华成立之后也一直在探讨,做什么事、如何做和未来的目标是什么。应该说,我们现在虽然已经制定了明确的发展方向,但还在根据市场和技术的发展和变化,在前进过程中不断地摸索和调整。只有当企业在市场上真正获得了认可,才能证明路线是正确的,现在说什么都为时过早。
刘保华:很多国内基础软件企业都会关注如何争取国家的支持,但是也更应该加强对市场的关注,真正获得造血能力。
赵晓亮:我们还是要注重在市场上找到问题,只有企业具备了帮助客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获得潜在的机会。普华一直强调这一点,因为围绕市场需求会带来新的不同的发展思路。
刘保华:确实,企业首先要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以前业界认为国产基础软件一直发展不快,并归结为产品关问题、技术关问题、资本关问题。但是除了这些以外,我们也特别担心企业将主要精力放到向政府要课题、申请经费的单一方向上,如果这样,整个产业就会缺乏活力。
赵晓亮:是的,现在市场确实变化很快,比如软件的免费之风就比较强劲,最典型的就是杀毒软件。软件最早是价格比较昂贵,但用户购买之后可以一直使用,后来价格很便宜但需要交续用服务费,这种方式降低了使用门槛,甚至有的杀毒软件完全免费,依靠其他的商业模式生存。
这个例子表明,商业模式变了,企业要想清楚靠什么盈利。但是只要企业能够聚集足够多的用户就一定有机会。其实这种变化其他行业也是可以借鉴的,比如谷歌,它在基础软件方面投入很多,但却是靠网络服务和广告盈利。我认为,市场环境的变化是国产基础软件发展的一个新的机会,这个机会到底在哪儿,怎么做,还需要不断地探索。
完整产业链布局
刘保华:普华可以说是中国综合性基础软件最全面的企业,那么你如何定位普华在基础软件市场的位置呢?
赵晓亮:普华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基础软件战略布局的一个重要支撑点,比很多传统基础软件企业的起点高很多,而且我们正在准备第三轮增资,达到5亿元注册资本。
但普华还是一个很新的企业,去年5月才任命管理团队,正式投入运营仅一年多的时间。作为一个新成立的企业,怎么能够快速发展,而不是像其他企业那樣经历五年甚至十年的漫长积累呢?毕竟市场不等人,普华一方面通过资源整合迅速扩大企业规模,另一方面通过资源整合迅速获得所需要的技术和市场。
技术和业务模式创新是我们反复强调的,如果没有创新,国产基础软件就得不到突破。所以我们不断研究市场,寻找与市场能够紧密结合的方向和新的业务模式,去构建一个完整的基础软件产业链,来提升整个基础软件的核心竞争力。这种竞争力以前是通过卖产品体现的,以后也许是通过隐性的技术支撑如通过解决业务问题来体现价值。
此外,普华作为一个国企集团投资的战略性企业,除了追求经济利益,满足经济运营的规律之外,还要去承担一些国家和社会的责任,这同样也是我们的一个定位。
刘保华: 应该说普华的基础相当雄厚,也有很准确的目标定位,那么未来的战略规划是什么?
赵晓亮:普华未来怎么去做,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目前制订了一个4I战略,即基础软件(Infrastructure Software)、资源整合(Integration)、创新((Innovation),以及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基础软件是企业的根本和核心竞争力。资源整合是达到迅速发展和打造基础软件产业链的手段。创新包括技术上的创新和业务模式的创新。国际化是指整个市场已经不是一个单一的区域市场,企业创新也不一定就是从头做起。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国际化的资源整合,把国外的技术变成自己的技术,在这个基础上去发展创新,做到自主可控。
刘保华:在产品布局方面,普华如何去构建完整的基础软件产业链?
赵晓亮:首先通过多种方式整合基础软件产业链上的各个企业。第一部分是上海中标软件,它以桌面、服务器操作系统和Office办公软件为主要业务,最早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持股,在去年年底,集团将股份直接转给了普华,因为普华是集团发展基础软件的一个战略平台。
第二部分是北京人大金仓,以通用、嵌入式数据库为主要业务,实际上普华成立之后第一笔投资就是控股人大金仓。
第三部分是我们收购日本TurboLinux的Linux团队和业务,成立Turbo Systems,实现国际化资源整合,以桌面、服务器、嵌入式操作系统为主要业务。
第四部分是普华欧洲公司,以汽车电子为主要业务。普华承担了国家“核高基”重大专项的汽车电子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和开发环境的项目,普华欧洲公司位于瑞典哥德堡的汽车电子谷,能够把瑞典在汽车电子方面的技术、经验、人才通过这个平台引进到中国,更好地满足国内对汽车电子迅速增长的需要。汽车电子市场的空间和机会非常大,但产品的适应期至少需要两年以上的时间。我们的软件实力很强,但对汽车电子行业不是很了解,尽快切入这个市场只有通过资源整合的方式,比如通过将国外的经验技术变成自主可控的内容,引入技术专家,加强我们对汽车行业需求的理解,加速我们进入汽车电子领域的进程。
我们的规划业务还包括中间件技术,除了选择自己发展之外,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内部有一些很好的中间件平台技术,普华也可以整合这些资源,当然不排除整合社会上其他中间件企业的资源,最后来完成产业链的布局。
另外一个是信息安全技术,我们所说的信息安全技术,跟传统的防火墙、杀毒软件等有所区别,主要是以基础软件为基础的信息安全整体体系架构的技术。所有这些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基础软件的产业链条。
刘保华:普华的整体战略布局已经初具规模了,这是一条自主可控的安全基础软件的产业链。
赵晓亮:普华自身的主体业务我们也在构建之中。我们4I战略之一就是基础软件,这是我们要做的核心工作,包括整合国产的基础软件产品,构建一体化的平台,还要建立一个公共服务平台,作为将来基础软件运营模式的探索,让普华将来不是只卖产品、卖技术、卖服务,也能通过运营去探索一些新的业务模式。也许基础软件多年来的应用问题就能通过公共服务平台的建立获得一种很好的解决途径,公共服务平台将作为一种市场驱动和需求驱动来推动国产基础软件的部署。我们也在和不同行业的企业探讨,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合作。此外,普华还要研发下一代网络化计算操作系统。
我们的战略之二是汽车电子。普华牵头承担 “核高基”重大专项汽车电子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与开发环境的研发。国产汽车电子嵌入式基础软件产品,主要包括操作系统、通信和诊断服务、设计开发配置工具等基础软件核心组件。
我们的战略之三是强调信息安全,包括基础软件安全框架咨询与集成服务,以及基于国产基础软件的安全产品与解决方案。
探索模式创新
刘保华:确实,国产基础软件要过应用关,就需要大量的测试和用户应用。而公共服务平台可能成为解决应用问题的途径之一。
赵晓亮:在推进国产基础软件的应用普及过程中,应用之间的相互兼容是问题之一。每个单一的软件可以很好地应用,但是将应用整合到一起之后,由于没有一个成熟的测试认证体系做各个企业产品之间的相互认证,一旦应用中出现问题,各企业就会牵扯不清,对用户应用造成影响。
普华目前就在做认证体系测试工作,包括普华自己软件的组合,以及和其他品牌软件的组合,结合市场不确定的需求,确保经过普华认证后的软件之间不会出现相互兼容的问题,未来还要从优化适配发展到协同开发。
刘保华:基础软件产品构建一体化平台很重要,实际上是软件系统的顶层设计,是未来应用的重要支撑。
赵晓亮:基础软件的一体化平台是普华的重要方向,它是面向应用的解决方案,而不只是一个产品。第一步,我们把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和虚拟化技术,再加上一些功能模块结合起来,经过设计和功能分析,再通过测试验证和优化适配,组成一个支撑性的平台,这一步普华已经做到了。在此基础上,让它形成一个软件包,应用时可以在软件包上开发应用和部署应用,这是第二步。第三步,让它真正做到优化一体,变成一个新型的基础软件支撑平台。我们希望打造一体化的平台,再配以安全的体系架构,实际上为云提供一个技术的支撑。我们将来提供的是一个软件平台的支撑,在云上面构建各种应用,这是未来的一个业务方向。
刘保华:确实,云是业界的一个重要方向,普华如何打造自己的云战略呢?
赵晓亮:我们在云战略上有两个方向:我们将普华的基础软件平台、安全体系和虚拟化软件结合在一起构建私有云。我们有一些项目在推进,为政府、企业构建私有云,我们有技术平台,有技术能力,与应用开发商一起为客户提供服务。第二,普华也会探索建立公有云,吸引开发者和中小企业,鼓励更多人利用这个公有云创业,让智力资源得到发挥,成功之后大家共享成果。当然这需要时间,难度也很大,是个宏大的工程。
刘保华:一体化平台代表了业界的发展方向。走一体化道路关键一点是这个企业能不能构建非常完整的生态系统。普华在构建生态系统方面已经有了什么想法和举措呢?
赵晓亮:我们的竞争对手非常强大,也都在朝着一体化平台方向布局,但最终它们各自发展的一体化平台却未必相同,它们所构建的生态环境也不会一样。普华的一个优势是没有任何历史包袱。第二个是,普华是本土企业,要满足的是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用户——中国客户的需求,对中国市场的了解将为我们带来巨大的营运潜力。
在生态圈的建立上,到底是普华完善自身产业链的同时发展生态系统,还是等到自身产业链比较完善之后再发展生态系统,内部有过一些争论。
我认为,普华现在就应该积极与不同的软件、硬件企业密切沟通,努力推进生态圈建设工作。因为,第一,我们已经有整体的设想,并且一些基础的部分已经实现。第二,等普华内部真正准备好,再去做生态链建设会为时已晚,更何况这个过程是互动的过程,生态系统会对普华自身产生推动作用。
记者手记
赵晓亮的思考
作为一个在软件业界打拼多年的软件人,赵晓亮经历了从外企到国企的回归。“让基础软件业发出国内企业的声音”,这曾经是无数软件人的愿望,赵晓亮就职的实力雄厚的普华软件成为这一愿望的最佳承载者,而外在环境的剧烈变化也使赵晓亮看到了新的突破契机。
在他看来,互联网新经济时代的到来,给国产软件带来了新的机会。商业模式由技术竞争向开放平台转变,营销观念由提供产品向提供服务转变,研发模式由以产品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转变,销售方式由软件授权向按需租用、按需计费转变。互联网、移动计算、物联网、云计算等不仅仅是新的技术和应用,更是整个社会经济、业务模式的变革力量。
他认为,基础软件的发展需要技术支撑,但是技术如何在企业中体现商业价值,则是另外需要考虑的问题。仅仅卖产品、卖技术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因此,今后单一的软件产品将不再重要,它们只会在整个计算体系中发挥部分作用。而一个以单一软件产品为主营业务的企业,也将失去竞争优势。所以企业一定要在大的环境下去思考企业的定位,才能够找到未来生存的方式,拥有未来的生存的空间。普華的完整产业链布局虽然任重道远,但它却是在整体大环境下企业思考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