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汉画像石中的扁鹊形象以人面鸟身的形象出现,其中蕴含丰富的民族文化精神,有着很高的考古、历史和文化研究价值,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山东微山县的四幅扁鹊针砭图像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人民对其高超医疗技术的赞扬。本文从图像学的角度去研究扁鹊,以助于我们更全面的解析扁鹊图像的本来意义,并且更加深入了解汉代人的医疗技术、思想观念及生活状态。
关键词:神医扁鹊 针砭术 图像学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5-0183-03
扁鹊(公元前407-公元前310年),春秋战国时期名医,齐国卢人,姓秦,名越,字越人。司马迁将扁鹊列入正史,作《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位于我国古代五大医学家之首(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是“望、闻、问、切”的创立者,并与针砭术的起源有着密切联系。
一、扁鹊图像“自然意义”的解读
(一)扁鹊的医学形象
扁鹊周游列国,医术高超,有着丰富的医疗经验,精于内、外、妇、五官等科。扁鹊在各个地方诊治疑难杂症,如在咸阳主治小儿医,在洛阳主治五官疾病,在邯郸主治妇科疾病,随俗而变。扁鹊在汉代就被广为流传,其形象在汉画像石上常常表现为人面鸟身,头戴冠帻,一束长尾。《扁鹊列传》 载:“扁鹊者,渤海郡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少时为人舍长。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出入十余年乃呼扁鹊私坐,闲语曰:‘ 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扁鹊曰:‘敬诺 。’乃出其怀中药予扁鹊:‘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乃悉取其禁方书尽与扁鹊。忽然不见,殆非人也。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 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为医或在齐或在赵。在赵者名扁鹊”。由此可见扁鹊的医术带有一定的神话色彩,其人面鸟身的形象与上古神话中鸟图腾崇拜有一定的相关性。
(二)扁鹊画像石的图像学解读
据考古学家刘敦愿先生考据发现,在山东徽县两城乡就发现了四幅扁鹊针砭画像石,现存于山东曲阜孔庙西院。四幅画像石画面主要采用浅浮雕的雕刻手法,在风格和技法上都略有差异,但是内容都是表现扁鹊行医的题材,下面从图像学的角度对这幅扁鹊画像石进行第一层“自然意义”的解读。
图1中人头鸟身的神物我们可将之视为神医扁鹊的形象,他一手给人切脉,另一只手拿针砭给人针灸。虽然右手只是作扬起状,但是不难发现这是施针的手法。
对于画面中人头鸟身的形象的由来主要有两种说法,其一:《山海经·海外东经》记载: “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国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上有扶木粗三百里,其叶如芥。有谷曰温源谷,上有扶木, 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由此我们可以知道鸟类是太阳的象征,都有着伟大的力量,扁鹊的医术高深莫测,从而将他刻画为和太阳一样具有神力,并且古代人认为凡是具有超凡能力的人都是有神相助。其二:人面鸟身的形象是由鸟图腾崇拜演化而来。
图2画面分为四层,自上而下的第二层中右侧刻画着人面鸟身的神物,他右手与来人相握,左手依然是扬起状,后面的候诊者依此而坐,来人络绎不绝,可见其医术高明。人面鸟身的神物位于房屋顶部屋檐之处,屋檐另一边也有一只鸟落于此,去除疾病带来喜讯。
图3与图2相似,仅是局部略有不同。画面中扁鹊右手扬起,但是此幅图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扁鹊右手拿着砭针为患者针灸。针砭术是春秋时期以扁鹊为代表的最早的针刺技术,在《扁鵲·仓公列传》中记载“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说明古代针砭石的锋利需要经过磨制方能成。针砭术经过不断地发展,在西汉时期就已经从原先的石砭变为金属针,如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曾出土金、银医针9枚,其中4枚金针保存完好,经鉴定分别为鍉针、锋针、毫针、员针,说明在当时针砭术已经是一项较为成熟的诊疗技术。
图4画面分为三层,扁鹊位于最上层,左手切脉,右手针灸。后面患者有老人、小孩,可见扁鹊精通各个科类。在画面的最上方还有两只飞行的小鸟,可以将其视作扁鹊的弟子。中间是一群人在朝拜另一个有身份的人。画面最下方是一群人在拉一个坐在类似于乌龟的座驾上的长者。乌龟象征长寿,说明扁鹊可以帮助人们延年益寿。
这些画像石,清晰的展现了扁鹊行医时的场景,为我们研究扁鹊医术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二、 扁鹊图像“常规意义”的解读
(一)扁鹊行医的故事典籍
扁鹊的人物形象不仅在《史记·扁鹊仓共列传》中有所记载,在许多其他的古代文献中也有所述,如《战国策》《韩非子》《列子》中都有扁鹊的记载。但是我们通过对《史记》中扁鹊事迹的整理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扁鹊所存在的年代时间大约有四百年左右,这就使扁鹊的真实性受到了质疑。
在《史记·扁鹊传》中记载“当晋昭公时,诸大夫强而公族弱,赵简子为大夫,专擅国事。简子有疾,五日不省人事,大夫皆惧,於是召扁鹊。扁鹊入视病,出,董安于问扁鹊,扁鹊曰:‘血脉治也,而何怪!昔秦穆公尝如此,七日才苏醒。醒来告诉公孙支与子舆曰:‘我之帝所甚乐。吾所以久者,适有所学也。帝告我:‘晋国且大乱,五世不安。其后将霸,未老而死。霸者之子且令而国男女无别’。公孙支书而藏之,秦策於是出。夫献公之乱,文公之霸,而襄公败秦师於肴而归纵淫,此子之所闻。今主君之病与之同,不出三日必间,间必有言也’。居二日半,简子寐,语诸大夫曰:‘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於钧天,广乐九奏万舞,不类三代之乐,其声动心。有一熊欲援我,帝命我射之,中熊,熊死。有罴来,我又射之,中罴,罴死。帝甚喜,赐我二笥,皆有副。吾见儿在帝侧,帝属我一翟犬,曰:‘及而子之壮也以赐之’。帝告我:‘晋国且世衰,七世而亡。嬴姓将大败周人於范魁之西,而亦不能有也’。董安于受言,书而藏之。以扁鹊言告简子,简子赐扁鹊田四万亩”。 从中可以看出扁鹊诊赵简子是因为政治需要,是一场政治阴谋,但却极度赞扬了扁鹊医术的高明。扁鹊通过“神谕”暗含了当时民间传说中“预兆”的母题,这就突出了扁鹊的神话性。并且扁鹊在虢国,诊断虢国太子只是“尸蹶”,治疗后起死回生,就传闻扁鹊能将死人变活。这些故事中不免夹杂这神仙思想,虽然大致情节合理,但是在当时年代的限制,医术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只能将其神化。
(二)扁鹊医术的“神话崇拜”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了扁鹊的“六不治”原则:“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故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於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
从这段描述我可以看出扁鹊反对巫术,但是在那个时代,巫术氛围浓厚,神权高于一切,巫术占统治地位。巫医是一个具有两重身份的人,既能交通鬼神,又兼及医药,是比一般巫师更专门于医药的人物,这反映了医学的早期特点。汉代巫医盛行,在艺术上的反映,就产生了人首鸟身神医形象,所以在出土汉画像石上的扁鹊的形象是人首鸟身,化作神鸟,在治病前用巫术进行舞蹈,视为驱逐病魔,这种形象符合当时人们的思想信仰。
三、 扁鹊图像“象征意义”的解读
(一)鸟图腾与扁鹊形象的内在含义
汉画像中的人首鸟身的扁鹊不仅有着东汉时期的文化内涵,也与古代东夷族的鸟图腾崇拜的文化涵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早期鸟人、羽人都是反映鸟图腾及神仙羽化的思想,这些图腾和神话的内涵都是民族美感和宗教的产物,因此我们需要对它进行文化意义的解读。
在汉画像中有许多羽化升仙的形象都是人面鸟身的神物,如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洛阳西汉卜千秋墓中均有此形象,这些足以表明鸟图腾有着某种神力,能够健康长寿、祛疾延年、引人升仙等功用。在山海经的中句芒象征着生命的朝气勃发,鸟也就成为了太阳的化身,从而可以推测人首鸟身的扁鹊形象就是取其鸟图腾的吉祥寓意,带来美好。
(二)扁鹊与医学文化
扁鹊象征着当时医学发展状况,扁鵲不满足于一技一法,而是根据客观实际需要,精通数科,在诊断、病理、治法上都是我国医学的开创者。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称他是“总结经验的第一人”,汉画像石中的扁鹊是对其行为的颂扬。扁鹊虽然是以半人半鸟的神物来进行针砭术治疗,但并不是巫者在行法,画像石将其神化,意在强调他的医术高超、神乎其神。同时从画像上医者所使用的石针这一特点来看,反映出我国针灸术起源古远。医术高超也展现了当时社会对世界对生命已经有着一套完整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
四、结语
本文对人首鸟身的扁鹊形象从图像学的角度进行了简单的阐释,首先重点对山东徽山县出土的几幅画像石进行了论述,其次对从故事典籍的基础上分析了扁鹊这一形象的神话崇拜,最后分析扁鹊图像的象征意义。扁鹊不仅与当时社会的盛行的神话思潮有着密切的联系,还是对当时医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论证。
关键词:神医扁鹊 针砭术 图像学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5-0183-03
扁鹊(公元前407-公元前310年),春秋战国时期名医,齐国卢人,姓秦,名越,字越人。司马迁将扁鹊列入正史,作《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位于我国古代五大医学家之首(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是“望、闻、问、切”的创立者,并与针砭术的起源有着密切联系。
一、扁鹊图像“自然意义”的解读
(一)扁鹊的医学形象
扁鹊周游列国,医术高超,有着丰富的医疗经验,精于内、外、妇、五官等科。扁鹊在各个地方诊治疑难杂症,如在咸阳主治小儿医,在洛阳主治五官疾病,在邯郸主治妇科疾病,随俗而变。扁鹊在汉代就被广为流传,其形象在汉画像石上常常表现为人面鸟身,头戴冠帻,一束长尾。《扁鹊列传》 载:“扁鹊者,渤海郡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少时为人舍长。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出入十余年乃呼扁鹊私坐,闲语曰:‘ 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扁鹊曰:‘敬诺 。’乃出其怀中药予扁鹊:‘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乃悉取其禁方书尽与扁鹊。忽然不见,殆非人也。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 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为医或在齐或在赵。在赵者名扁鹊”。由此可见扁鹊的医术带有一定的神话色彩,其人面鸟身的形象与上古神话中鸟图腾崇拜有一定的相关性。
(二)扁鹊画像石的图像学解读
据考古学家刘敦愿先生考据发现,在山东徽县两城乡就发现了四幅扁鹊针砭画像石,现存于山东曲阜孔庙西院。四幅画像石画面主要采用浅浮雕的雕刻手法,在风格和技法上都略有差异,但是内容都是表现扁鹊行医的题材,下面从图像学的角度对这幅扁鹊画像石进行第一层“自然意义”的解读。
图1中人头鸟身的神物我们可将之视为神医扁鹊的形象,他一手给人切脉,另一只手拿针砭给人针灸。虽然右手只是作扬起状,但是不难发现这是施针的手法。
对于画面中人头鸟身的形象的由来主要有两种说法,其一:《山海经·海外东经》记载: “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国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上有扶木粗三百里,其叶如芥。有谷曰温源谷,上有扶木, 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由此我们可以知道鸟类是太阳的象征,都有着伟大的力量,扁鹊的医术高深莫测,从而将他刻画为和太阳一样具有神力,并且古代人认为凡是具有超凡能力的人都是有神相助。其二:人面鸟身的形象是由鸟图腾崇拜演化而来。
图2画面分为四层,自上而下的第二层中右侧刻画着人面鸟身的神物,他右手与来人相握,左手依然是扬起状,后面的候诊者依此而坐,来人络绎不绝,可见其医术高明。人面鸟身的神物位于房屋顶部屋檐之处,屋檐另一边也有一只鸟落于此,去除疾病带来喜讯。
图3与图2相似,仅是局部略有不同。画面中扁鹊右手扬起,但是此幅图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扁鹊右手拿着砭针为患者针灸。针砭术是春秋时期以扁鹊为代表的最早的针刺技术,在《扁鵲·仓公列传》中记载“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说明古代针砭石的锋利需要经过磨制方能成。针砭术经过不断地发展,在西汉时期就已经从原先的石砭变为金属针,如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曾出土金、银医针9枚,其中4枚金针保存完好,经鉴定分别为鍉针、锋针、毫针、员针,说明在当时针砭术已经是一项较为成熟的诊疗技术。
图4画面分为三层,扁鹊位于最上层,左手切脉,右手针灸。后面患者有老人、小孩,可见扁鹊精通各个科类。在画面的最上方还有两只飞行的小鸟,可以将其视作扁鹊的弟子。中间是一群人在朝拜另一个有身份的人。画面最下方是一群人在拉一个坐在类似于乌龟的座驾上的长者。乌龟象征长寿,说明扁鹊可以帮助人们延年益寿。
这些画像石,清晰的展现了扁鹊行医时的场景,为我们研究扁鹊医术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二、 扁鹊图像“常规意义”的解读
(一)扁鹊行医的故事典籍
扁鹊的人物形象不仅在《史记·扁鹊仓共列传》中有所记载,在许多其他的古代文献中也有所述,如《战国策》《韩非子》《列子》中都有扁鹊的记载。但是我们通过对《史记》中扁鹊事迹的整理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扁鹊所存在的年代时间大约有四百年左右,这就使扁鹊的真实性受到了质疑。
在《史记·扁鹊传》中记载“当晋昭公时,诸大夫强而公族弱,赵简子为大夫,专擅国事。简子有疾,五日不省人事,大夫皆惧,於是召扁鹊。扁鹊入视病,出,董安于问扁鹊,扁鹊曰:‘血脉治也,而何怪!昔秦穆公尝如此,七日才苏醒。醒来告诉公孙支与子舆曰:‘我之帝所甚乐。吾所以久者,适有所学也。帝告我:‘晋国且大乱,五世不安。其后将霸,未老而死。霸者之子且令而国男女无别’。公孙支书而藏之,秦策於是出。夫献公之乱,文公之霸,而襄公败秦师於肴而归纵淫,此子之所闻。今主君之病与之同,不出三日必间,间必有言也’。居二日半,简子寐,语诸大夫曰:‘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於钧天,广乐九奏万舞,不类三代之乐,其声动心。有一熊欲援我,帝命我射之,中熊,熊死。有罴来,我又射之,中罴,罴死。帝甚喜,赐我二笥,皆有副。吾见儿在帝侧,帝属我一翟犬,曰:‘及而子之壮也以赐之’。帝告我:‘晋国且世衰,七世而亡。嬴姓将大败周人於范魁之西,而亦不能有也’。董安于受言,书而藏之。以扁鹊言告简子,简子赐扁鹊田四万亩”。 从中可以看出扁鹊诊赵简子是因为政治需要,是一场政治阴谋,但却极度赞扬了扁鹊医术的高明。扁鹊通过“神谕”暗含了当时民间传说中“预兆”的母题,这就突出了扁鹊的神话性。并且扁鹊在虢国,诊断虢国太子只是“尸蹶”,治疗后起死回生,就传闻扁鹊能将死人变活。这些故事中不免夹杂这神仙思想,虽然大致情节合理,但是在当时年代的限制,医术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只能将其神化。
(二)扁鹊医术的“神话崇拜”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了扁鹊的“六不治”原则:“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故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於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
从这段描述我可以看出扁鹊反对巫术,但是在那个时代,巫术氛围浓厚,神权高于一切,巫术占统治地位。巫医是一个具有两重身份的人,既能交通鬼神,又兼及医药,是比一般巫师更专门于医药的人物,这反映了医学的早期特点。汉代巫医盛行,在艺术上的反映,就产生了人首鸟身神医形象,所以在出土汉画像石上的扁鹊的形象是人首鸟身,化作神鸟,在治病前用巫术进行舞蹈,视为驱逐病魔,这种形象符合当时人们的思想信仰。
三、 扁鹊图像“象征意义”的解读
(一)鸟图腾与扁鹊形象的内在含义
汉画像中的人首鸟身的扁鹊不仅有着东汉时期的文化内涵,也与古代东夷族的鸟图腾崇拜的文化涵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早期鸟人、羽人都是反映鸟图腾及神仙羽化的思想,这些图腾和神话的内涵都是民族美感和宗教的产物,因此我们需要对它进行文化意义的解读。
在汉画像中有许多羽化升仙的形象都是人面鸟身的神物,如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洛阳西汉卜千秋墓中均有此形象,这些足以表明鸟图腾有着某种神力,能够健康长寿、祛疾延年、引人升仙等功用。在山海经的中句芒象征着生命的朝气勃发,鸟也就成为了太阳的化身,从而可以推测人首鸟身的扁鹊形象就是取其鸟图腾的吉祥寓意,带来美好。
(二)扁鹊与医学文化
扁鹊象征着当时医学发展状况,扁鵲不满足于一技一法,而是根据客观实际需要,精通数科,在诊断、病理、治法上都是我国医学的开创者。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称他是“总结经验的第一人”,汉画像石中的扁鹊是对其行为的颂扬。扁鹊虽然是以半人半鸟的神物来进行针砭术治疗,但并不是巫者在行法,画像石将其神化,意在强调他的医术高超、神乎其神。同时从画像上医者所使用的石针这一特点来看,反映出我国针灸术起源古远。医术高超也展现了当时社会对世界对生命已经有着一套完整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
四、结语
本文对人首鸟身的扁鹊形象从图像学的角度进行了简单的阐释,首先重点对山东徽山县出土的几幅画像石进行了论述,其次对从故事典籍的基础上分析了扁鹊这一形象的神话崇拜,最后分析扁鹊图像的象征意义。扁鹊不仅与当时社会的盛行的神话思潮有着密切的联系,还是对当时医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