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基本史实记忆不清
【例1】下列各项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我国古代有关小孔成像现象的最早的系统记载是《墨子》
B.扁鹊被后代医家奉为“脉学之宗”
C.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唯心哲学
D.韩非子君主专制的政治主张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
【解题思路】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比较和迁移知识的能力。一般方法可以凭借学习中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直接作答。还可以使用比较排除法。A、B两项均属于春秋战国文化专题唯一项,都是正确的,可以排除。D项韩非子属于法家,其主张在封建社会形成时期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因而是正确的。正确答案:C
【前车之鉴】本题的错选主要集中在容易被C项“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唯心哲学”所迷惑。因为学生在学习时,确实掌握了“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学说”,但又掌握得不够牢固。反而容易出现混淆概念的情况。选择时一定要看清内容,一不留神就会出错。
【应试谋略】对于基本史实的记忆,平时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相互比较,对比记忆,使记忆更加准确。在回忆历史事件的过程中,将模糊的史实放在稍大的史实或更长的时间段中,用宏观代替微观的方法分析比较,最后选出最佳选项。
二、没有重视教材隐性知识
【例2】两汉时期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从外国输入中国的物品以奢侈品为主,最能说明这一问题的是()
A.汉代社会经济发达,重视经济交流
B.中国受自然条件限制缺乏某些产品
C.汉朝统治者奢侈腐化
D.汉朝在对外贸易中不以经济为目的
【解题思路】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它又是一道最优选择题,解题时可用排除比较的方法。A项推论的结果与题干内容不符,B项显然不会是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根本原因。C项叙述有失偏颇。汉朝国力强盛、经济发达,受各国敬仰。正确答案:D
【前车之鉴】该题有些学生错选A,原因是对“奢侈品”和“经济交流”的性质区别不清,或因粗心而未顾及二者的区别;选B的学生是把表面原因和根本原因混淆所致。选C项的学生是对两汉的统治缺乏客观全面的了解。避免错选的关键是从题干中提取最本质的内涵,运用排除的方法抓住最根本的原因,当然一定要对相关的史实有全面准确的认识。
【应试谋略】教材中的隐性知识一般是指教材中的图表、小字和注释中隐含的信息,在复习中,应重视对其掌握。
三、地理概念模糊
【例3】广州是隋唐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这条“海上丝绸之路”()
A.取代陆路“丝绸之路”,成为当时唯一的对外商路
B.是通往日本、朝鲜的主要商路
C.最远可抵达非洲东海岸
D.可到达波斯湾
【解题思路】此题对隋唐时期广州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对外交往路线和地位分别进行了考查。这条“海上丝绸之路”在两汉时期就初步形成,当时主要是从水路沟通中国与东南亚、南亚的联系,在隋唐时期已经可以到达西亚的波斯湾了。而从水路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是明朝郑和下西洋的事情。正确答案:D
【前车之鉴】学生容易错选B、C项。选B项的学生主要的失误在于从《唐朝对外交通路线图》上发现了从广州出发,可以到达朝鲜和日本。但这条路线并不是有特定含义的“海上丝绸之路”。选C项的学生只记住了唐朝时期与非洲有来往,而未认识到这并非“海上丝绸之路”所及。
【应试谋略】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明确判断题干或地图中的地点,注意历史地图的变迁,确定解答的时间、空间范围,根据题干要求,结合所学历史知识,选出正确答案。
四、历史基本概念不清晰
【例题4】明清两朝在西南地区实施“改土归流”政策()
A.规定按田亩多少纳税,允许人口流动
B.在当地推广土司制度.
C.康熙时为平息“三藩之乱”而加以大规模推行
D.由中央政府任命行政官员实施直接统治
【解题思路】本题是2005年高考全国卷一的一道试题,考查对历史事件的再认、再现的能力以及历史概念的理解。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与理解“改土归流”政策实施的背景与过程。A、B明显错误,可直接淘汰;C项具有较大欺骗性,正确的表述应是平息“三藩之乱”之后加以大规模推行,而不是之前;正确答案:D
【前车之鉴】本题学生容易错选C,注意相关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先后顺序)。
【应试谋略】对于历史概念题,注意从其本身分析;通过理解概念的基本内涵与外延,分析题目要求,找出备选项中的迷惑项。在分析时,应注意不能直接判断,应对备选项一一分析。
五、比较内容不全面
【例5】中国近代外资企业、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共同点是()
①都是向西方学习的产物
②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
③都以追逐利润为主要目的
④都是使用机器的近代企业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解题思路】近代的外资企业、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是三种不同性质的企业,我们须从企业的生产手段、生产目的以及它们产生的社会背景等方面去分析。它们都是产生于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中,都是向西方学习的产物,而且都是使用机器进行生产。由于洋务企业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不是资产阶级兴办的,不是进行商品生产,所以它不以追逐利润为主要目的。正确答案:A
【前车之鉴】错误答案主要集中在C和D答案,选C答案的考生认识到了洋务企业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不以追逐利润为主要目的,但他们同时又认为洋务企业不属于“近代企业”的范围。其实“近代企业”的主要标准就是使用机器生产,符合这一点就具备了“近代企业”的基本条件。选D答案的考生是没有认识到洋务企业的非商品生产性质,不是按照市场规律进行生产的,不是追逐利润。
【应试谋略】比较相同点,一定要注意所给选项是否都符合题干要求,有一个不符合,都不是相同点。一般的选择题的比较点的选择主要是两个或多个历史现象的原因(背景)、特点、实质(性质)、结果、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
六、审题不清晰
【例6】维新思想从社会思潮发展成为政治救亡运动的关键是维新派()
A.发展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B.把维新思想和救亡图存相结合
C.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争取到皇帝的支持
【解题思路】维新思潮发展成为政治运动的过程中,没有性质的变化,都是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起指导作用,变化的只是目标和社会力量,19世纪末的民族危机使得弱小的维新派在宣传维新思想的同时承担起了挽救民族危亡的重任,把维新思想和救亡图存相结合才是关键。维新派一直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但资产阶级的力量变化不大,在中国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群众基础也不广泛;皇帝的支持是后来1898年“百日维新”的事情,而维新思潮成为政治运动是以1895年的“公车上书”为标志的。正确答案:B
【前车之鉴】许多考生选择了A答案,认为资产阶级的思想就是发展资本主义,其实这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问题,题目问的是“成为政治救亡运动的关键”,讲的是民族危机的加深所带来的影响。
【应试谋略】审题一般要注意其时间、空间、求答项、限定语等,逐个对以上内容进行分析,才能判断出正确选项。
七、历史现象、概念之间的关系模糊
【例7】国民大革命和辛亥革命有其内在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A.指导思想方面 B.领导力量方面
C.革命任务方面 D.革命结局方面
【解题思路】国民大革命和辛亥革命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但在指导思想上还是有些差别,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旧三民主义,而大革命的是新三民主义。在领导力量方面也有不同,辛亥革命的是单纯的资产阶级,而大革命的是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结局不存在内在联系。在革命任务方面他们都是反帝反封建,因为辛亥革命并未完成这个任务。正确答案:C
【前车之鉴】有些考生选择了A或B答案,这些考生把“内在的联系”理解成了只要有相同的地方就可以了,或者简单的理解成了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所以在A、B、C几个答案之间难以作出选择,就随便选择了一个。
【应试谋略】第一,平时学习过程中注意以上所提到的知识联系;第二,解题过程中注意将历史事件或历史概念放在历史环境中,具体到哪一本书、哪一章、哪一节、哪一个子目,这样前后的知识就很容易联系;第三,通过分析所给的历史现象的背景及原因,注意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八、思维定势
【例8】毛泽东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主要是为了()
A.开展整风运动,克服官僚主义
B.维持社会的团结稳定
C.团结一切力量建设社会主义
D.巩固发展三大改造成果
【解题思路】该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1957年春,毛泽东提出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不将其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团结一切力量建设社会主义。因为国内的敌我矛盾已经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突出地反映在各个方面。正确答案:C
【前车之鉴】本题易错选A项。注意,随着形势的变化,人们对人或事的看法也相应发生变化,因此,不能无视形势的变化而静止地看问题。例如,中共在历史上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就经历了多次变化,这对于处理与民族资产阶级相关问题就很有帮助。
【应试谋略】此类题难度较大,在解题过程中,应打破思维定势,根据题干要求,结合历史学习过程中的有关史实,对选项逐一分析。
九、材料理解不到位
【例9】据《欧洲家庭史》记载,在19世纪的西欧,“父母——子女组合,看起来已是主要的家庭群组。但是当各自走出家外谋生后,所有孩子就离开父母的家”。同时,“曾是普遍现象的生产性家庭单位现今成为例外了”,“没有生产职能的家庭便成为一种众多的现象。”这反映了()
①工业革命引起家庭职能的变化
②雇佣劳动制促进人口流动
③封建经济解体,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增多
④年轻人独立意识增强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题思路】19世纪的西欧正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相继进行之时,结合工业革命的有关影响来分析比较备选项的叙述,从而作出选择。①②④在材料中都有体现。③中的封建经济解体有体现,但没有体现出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增多。答案:A
【前车之鉴】考生易错选D项。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和判断能力。要求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依据所学的知识,理解工业革命对社会关系的影响。首先要读懂材料,找出其中的有效信息或总结出其基本内容及特点;其次,将备选项与材料甚至与材料背景进行核对比较,从而判断出两者是否一致,得出正确答案。
【应试谋略】对所给材料要多读、细读,注意前后语言间的联系,应选项一定要符合材料的内容,要全面,不能片面。
(审稿:王富友编校:孙卫东)
【例1】下列各项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我国古代有关小孔成像现象的最早的系统记载是《墨子》
B.扁鹊被后代医家奉为“脉学之宗”
C.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唯心哲学
D.韩非子君主专制的政治主张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
【解题思路】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比较和迁移知识的能力。一般方法可以凭借学习中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直接作答。还可以使用比较排除法。A、B两项均属于春秋战国文化专题唯一项,都是正确的,可以排除。D项韩非子属于法家,其主张在封建社会形成时期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因而是正确的。正确答案:C
【前车之鉴】本题的错选主要集中在容易被C项“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唯心哲学”所迷惑。因为学生在学习时,确实掌握了“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学说”,但又掌握得不够牢固。反而容易出现混淆概念的情况。选择时一定要看清内容,一不留神就会出错。
【应试谋略】对于基本史实的记忆,平时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相互比较,对比记忆,使记忆更加准确。在回忆历史事件的过程中,将模糊的史实放在稍大的史实或更长的时间段中,用宏观代替微观的方法分析比较,最后选出最佳选项。
二、没有重视教材隐性知识
【例2】两汉时期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从外国输入中国的物品以奢侈品为主,最能说明这一问题的是()
A.汉代社会经济发达,重视经济交流
B.中国受自然条件限制缺乏某些产品
C.汉朝统治者奢侈腐化
D.汉朝在对外贸易中不以经济为目的
【解题思路】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它又是一道最优选择题,解题时可用排除比较的方法。A项推论的结果与题干内容不符,B项显然不会是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根本原因。C项叙述有失偏颇。汉朝国力强盛、经济发达,受各国敬仰。正确答案:D
【前车之鉴】该题有些学生错选A,原因是对“奢侈品”和“经济交流”的性质区别不清,或因粗心而未顾及二者的区别;选B的学生是把表面原因和根本原因混淆所致。选C项的学生是对两汉的统治缺乏客观全面的了解。避免错选的关键是从题干中提取最本质的内涵,运用排除的方法抓住最根本的原因,当然一定要对相关的史实有全面准确的认识。
【应试谋略】教材中的隐性知识一般是指教材中的图表、小字和注释中隐含的信息,在复习中,应重视对其掌握。
三、地理概念模糊
【例3】广州是隋唐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这条“海上丝绸之路”()
A.取代陆路“丝绸之路”,成为当时唯一的对外商路
B.是通往日本、朝鲜的主要商路
C.最远可抵达非洲东海岸
D.可到达波斯湾
【解题思路】此题对隋唐时期广州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对外交往路线和地位分别进行了考查。这条“海上丝绸之路”在两汉时期就初步形成,当时主要是从水路沟通中国与东南亚、南亚的联系,在隋唐时期已经可以到达西亚的波斯湾了。而从水路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是明朝郑和下西洋的事情。正确答案:D
【前车之鉴】学生容易错选B、C项。选B项的学生主要的失误在于从《唐朝对外交通路线图》上发现了从广州出发,可以到达朝鲜和日本。但这条路线并不是有特定含义的“海上丝绸之路”。选C项的学生只记住了唐朝时期与非洲有来往,而未认识到这并非“海上丝绸之路”所及。
【应试谋略】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明确判断题干或地图中的地点,注意历史地图的变迁,确定解答的时间、空间范围,根据题干要求,结合所学历史知识,选出正确答案。
四、历史基本概念不清晰
【例题4】明清两朝在西南地区实施“改土归流”政策()
A.规定按田亩多少纳税,允许人口流动
B.在当地推广土司制度.
C.康熙时为平息“三藩之乱”而加以大规模推行
D.由中央政府任命行政官员实施直接统治
【解题思路】本题是2005年高考全国卷一的一道试题,考查对历史事件的再认、再现的能力以及历史概念的理解。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与理解“改土归流”政策实施的背景与过程。A、B明显错误,可直接淘汰;C项具有较大欺骗性,正确的表述应是平息“三藩之乱”之后加以大规模推行,而不是之前;正确答案:D
【前车之鉴】本题学生容易错选C,注意相关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先后顺序)。
【应试谋略】对于历史概念题,注意从其本身分析;通过理解概念的基本内涵与外延,分析题目要求,找出备选项中的迷惑项。在分析时,应注意不能直接判断,应对备选项一一分析。
五、比较内容不全面
【例5】中国近代外资企业、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共同点是()
①都是向西方学习的产物
②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
③都以追逐利润为主要目的
④都是使用机器的近代企业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解题思路】近代的外资企业、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是三种不同性质的企业,我们须从企业的生产手段、生产目的以及它们产生的社会背景等方面去分析。它们都是产生于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中,都是向西方学习的产物,而且都是使用机器进行生产。由于洋务企业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不是资产阶级兴办的,不是进行商品生产,所以它不以追逐利润为主要目的。正确答案:A
【前车之鉴】错误答案主要集中在C和D答案,选C答案的考生认识到了洋务企业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不以追逐利润为主要目的,但他们同时又认为洋务企业不属于“近代企业”的范围。其实“近代企业”的主要标准就是使用机器生产,符合这一点就具备了“近代企业”的基本条件。选D答案的考生是没有认识到洋务企业的非商品生产性质,不是按照市场规律进行生产的,不是追逐利润。
【应试谋略】比较相同点,一定要注意所给选项是否都符合题干要求,有一个不符合,都不是相同点。一般的选择题的比较点的选择主要是两个或多个历史现象的原因(背景)、特点、实质(性质)、结果、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
六、审题不清晰
【例6】维新思想从社会思潮发展成为政治救亡运动的关键是维新派()
A.发展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B.把维新思想和救亡图存相结合
C.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争取到皇帝的支持
【解题思路】维新思潮发展成为政治运动的过程中,没有性质的变化,都是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起指导作用,变化的只是目标和社会力量,19世纪末的民族危机使得弱小的维新派在宣传维新思想的同时承担起了挽救民族危亡的重任,把维新思想和救亡图存相结合才是关键。维新派一直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但资产阶级的力量变化不大,在中国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群众基础也不广泛;皇帝的支持是后来1898年“百日维新”的事情,而维新思潮成为政治运动是以1895年的“公车上书”为标志的。正确答案:B
【前车之鉴】许多考生选择了A答案,认为资产阶级的思想就是发展资本主义,其实这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问题,题目问的是“成为政治救亡运动的关键”,讲的是民族危机的加深所带来的影响。
【应试谋略】审题一般要注意其时间、空间、求答项、限定语等,逐个对以上内容进行分析,才能判断出正确选项。
七、历史现象、概念之间的关系模糊
【例7】国民大革命和辛亥革命有其内在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A.指导思想方面 B.领导力量方面
C.革命任务方面 D.革命结局方面
【解题思路】国民大革命和辛亥革命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但在指导思想上还是有些差别,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旧三民主义,而大革命的是新三民主义。在领导力量方面也有不同,辛亥革命的是单纯的资产阶级,而大革命的是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结局不存在内在联系。在革命任务方面他们都是反帝反封建,因为辛亥革命并未完成这个任务。正确答案:C
【前车之鉴】有些考生选择了A或B答案,这些考生把“内在的联系”理解成了只要有相同的地方就可以了,或者简单的理解成了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所以在A、B、C几个答案之间难以作出选择,就随便选择了一个。
【应试谋略】第一,平时学习过程中注意以上所提到的知识联系;第二,解题过程中注意将历史事件或历史概念放在历史环境中,具体到哪一本书、哪一章、哪一节、哪一个子目,这样前后的知识就很容易联系;第三,通过分析所给的历史现象的背景及原因,注意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八、思维定势
【例8】毛泽东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主要是为了()
A.开展整风运动,克服官僚主义
B.维持社会的团结稳定
C.团结一切力量建设社会主义
D.巩固发展三大改造成果
【解题思路】该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1957年春,毛泽东提出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不将其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团结一切力量建设社会主义。因为国内的敌我矛盾已经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突出地反映在各个方面。正确答案:C
【前车之鉴】本题易错选A项。注意,随着形势的变化,人们对人或事的看法也相应发生变化,因此,不能无视形势的变化而静止地看问题。例如,中共在历史上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就经历了多次变化,这对于处理与民族资产阶级相关问题就很有帮助。
【应试谋略】此类题难度较大,在解题过程中,应打破思维定势,根据题干要求,结合历史学习过程中的有关史实,对选项逐一分析。
九、材料理解不到位
【例9】据《欧洲家庭史》记载,在19世纪的西欧,“父母——子女组合,看起来已是主要的家庭群组。但是当各自走出家外谋生后,所有孩子就离开父母的家”。同时,“曾是普遍现象的生产性家庭单位现今成为例外了”,“没有生产职能的家庭便成为一种众多的现象。”这反映了()
①工业革命引起家庭职能的变化
②雇佣劳动制促进人口流动
③封建经济解体,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增多
④年轻人独立意识增强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题思路】19世纪的西欧正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相继进行之时,结合工业革命的有关影响来分析比较备选项的叙述,从而作出选择。①②④在材料中都有体现。③中的封建经济解体有体现,但没有体现出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增多。答案:A
【前车之鉴】考生易错选D项。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和判断能力。要求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依据所学的知识,理解工业革命对社会关系的影响。首先要读懂材料,找出其中的有效信息或总结出其基本内容及特点;其次,将备选项与材料甚至与材料背景进行核对比较,从而判断出两者是否一致,得出正确答案。
【应试谋略】对所给材料要多读、细读,注意前后语言间的联系,应选项一定要符合材料的内容,要全面,不能片面。
(审稿:王富友编校:孙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