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4月21日,春日的上海,风清海阔,生机盎然。
在2018中国机器人行业发展论坛暨第四届恰佩克奖颁奖典礼上,作为“恰佩克终生成就奖”获得者、评委会主席,蔡鹤皋为91个获奖企业和个人颁奖。
作为中国工业机器人领域科研、产业化的奠基者之一,几十年一路走来,蔡鹤皋亲身经历了中国机器人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全过程。在不断探索创新的崎岖道路上,他留下了一串拓荒者的坚实足迹,为国家工业机器人研发和促进成果的工业化、产业化开创了一片大有作为的新天地。
时至今日,这位85岁高龄的著名科学家依旧活跃在他所钟爱的科研领域。
1934年6月5日,蔡鹤皋出生在伪满洲国时期的长春。
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当时的中国人过着亡国奴的生活。父亲的早逝,让蔡鹤皋一家的生活雪上加霜。“母亲一个人拉扯我们七个兄弟姐妹,生活异常拮据。”直到日本投降,蔡鹤皋才知道“自己是中国人”。
年少时的经历,让蔡鹤皋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1953年,19岁的蔡鹤皋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专业,1958年毕业留校后,担任机械工程系教师。
1979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46岁的蔡鹤皋迎来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通过层层严格选拔,他获得国家公派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工学院机械工程系深造的机会。
在美国,蔡鹤皋的研究课题是弧焊机器人及其计算机控制系统。第一次走出国门看世界,对他来说,在那里所接触到的一切都是那么陌生。“在那之前,我连计算机都没见过,更别说使用计算机来编程了。于是,我从如何使用计算机键盘学起,逐渐学到编写程序指令,然后是操作计算机控制系统……”遥想当年,蔡鹤皋很是感慨,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实在太大了。
挑战和困苦没有把他吓倒,反倒激起这个东北汉子的拼搏激情和奋进动力。
在美国深造期间,蔡鹤皋的勤奋是令人叹服的——白天实验室学生太多,他就晚上去,有时甚至成宿不睡觉,吃住都在实验室。两年时间里,蔡鹤皋不仅掌握了所学领域的全部核心知识,还帮助导师董菲尔德完成了计算机控制机器人的研究项目,发表了三篇高质量学术论文。那时,蔡鹤皋的研究项目就解决了弧焊机器人拐弯轨迹精度的难题,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关注。
由于扎实的工作作风和出色的科研能力,公派留学结业前,导师希望蔡鹤皋能留在美国。面对令人心动的工作报酬、科研条件和生活环境,他的答复却是:“很抱歉,我必须回到我的祖国!”
1982年4月,蔡鹤皋怀揣着一个梦想回到哈尔滨工业大学。
1983年年初,在当时的国家航空航天工业部的大力支持下,作为“华宇—1型”弧焊机器人的总设计师,蔡鹤皋成立了一个课题组,开始带领团队加紧研发我国第一台弧焊机器人。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基础工业十分落后,科研所需的许多电子元器件,根本不知道在哪里能够找到,课题组只能自己摸索制作。同时,课题组的工作条件也非常简陋,他们的实验室就是一间狭小而潮湿的地下室。
1985年3月,刚刚过完春节,课题组就接到通知,要求他们于当年6月参加航天部的科技成果展览。这就意味着原定于年底验收的项目需要提前七个月完成,而留给蔡鹤皋和课题组的时间已经不足三个月。
“搞科研,就是要有一股拼劲儿!”那段时间,蔡鹤皋几乎两天才能睡一觉,两只眼睛熬得整天布满血丝。他把家里的一张折叠藤椅搬到实验室的一个角落,课题组成员谁累了困了就躺在上面歇会儿,醒来之后接着干。就这样,蔡鹤皋带领团队成员不分昼夜连续奋战,终于如期完成了机器人的研发。
同年6月,这台机器人在北京军事博物馆展出后,在国内外机器人研究领域引起轰动。展览期间,时任航天工业部副部长的刘纪原向蔡鹤皋表示:“今后,我们会支持你研制更多的机器人,希望中国工业机器人快速发展起来。”
这次令人难忘的拼搏,无论对蔡鹤皋的团队还是对我国的机器人产业来说,都具有特殊意义。
1985年,蔡鹤皋的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弧焊机器人。同年,他晋升为教授。
1986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成立,蔡鹤皋任研究所副所长、总工程师,并晋升为博士生导师。
也正是在这一年,我国第一次把机器人技术研究纳入国家五年发展计划,中央批准实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并于1987年成立“863”计划智能机器人专家组。蔡鹤皋成为第一批专家组成员。
20世纪90年代,因为长期依赖进口设备,大庆石化、天津石化、齐鲁石化等大型国有石化企业每年要耗费大量外汇——进口一套设备就需要1000多萬元;引进设备后,负责维修的技师或专家的服务费每天还需要约1000美元——这比国内很多人一两年的工资还要多。
这钱花得让蔡鹤皋觉得“心疼”!他决定带领团队开展自主码垛机器人的研发——为天津石化研制机器人包装码垛生产线。
当时,在该企业内部形成两派观点:一派力主用国货,一派坚持从国外进口。因双方争执不下,最后决定在国内外同时订购设备,进口和国产的两条生产线同时在生产车间安装。
“因为设备要完成称重、装袋、缝口、整形、检测、码垛等工序,称重误差不能超过50g……我们感觉压力很大。但蔡老师坚定地表示,一定要把这个事情做成!”2013年,蔡鹤皋院士的学生——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王树国在面对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这样回忆。
在2018中国机器人行业发展论坛暨第四届恰佩克奖颁奖典礼上,作为“恰佩克终生成就奖”获得者、评委会主席,蔡鹤皋为91个获奖企业和个人颁奖。
作为中国工业机器人领域科研、产业化的奠基者之一,几十年一路走来,蔡鹤皋亲身经历了中国机器人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全过程。在不断探索创新的崎岖道路上,他留下了一串拓荒者的坚实足迹,为国家工业机器人研发和促进成果的工业化、产业化开创了一片大有作为的新天地。
时至今日,这位85岁高龄的著名科学家依旧活跃在他所钟爱的科研领域。
“很抱歉,我必须回到我的祖国”
1934年6月5日,蔡鹤皋出生在伪满洲国时期的长春。
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当时的中国人过着亡国奴的生活。父亲的早逝,让蔡鹤皋一家的生活雪上加霜。“母亲一个人拉扯我们七个兄弟姐妹,生活异常拮据。”直到日本投降,蔡鹤皋才知道“自己是中国人”。
年少时的经历,让蔡鹤皋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1953年,19岁的蔡鹤皋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专业,1958年毕业留校后,担任机械工程系教师。
1979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46岁的蔡鹤皋迎来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通过层层严格选拔,他获得国家公派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工学院机械工程系深造的机会。
在美国,蔡鹤皋的研究课题是弧焊机器人及其计算机控制系统。第一次走出国门看世界,对他来说,在那里所接触到的一切都是那么陌生。“在那之前,我连计算机都没见过,更别说使用计算机来编程了。于是,我从如何使用计算机键盘学起,逐渐学到编写程序指令,然后是操作计算机控制系统……”遥想当年,蔡鹤皋很是感慨,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实在太大了。
挑战和困苦没有把他吓倒,反倒激起这个东北汉子的拼搏激情和奋进动力。
在美国深造期间,蔡鹤皋的勤奋是令人叹服的——白天实验室学生太多,他就晚上去,有时甚至成宿不睡觉,吃住都在实验室。两年时间里,蔡鹤皋不仅掌握了所学领域的全部核心知识,还帮助导师董菲尔德完成了计算机控制机器人的研究项目,发表了三篇高质量学术论文。那时,蔡鹤皋的研究项目就解决了弧焊机器人拐弯轨迹精度的难题,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关注。
由于扎实的工作作风和出色的科研能力,公派留学结业前,导师希望蔡鹤皋能留在美国。面对令人心动的工作报酬、科研条件和生活环境,他的答复却是:“很抱歉,我必须回到我的祖国!”
“搞科研,就是要有一股拼劲儿”
1982年4月,蔡鹤皋怀揣着一个梦想回到哈尔滨工业大学。
1983年年初,在当时的国家航空航天工业部的大力支持下,作为“华宇—1型”弧焊机器人的总设计师,蔡鹤皋成立了一个课题组,开始带领团队加紧研发我国第一台弧焊机器人。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基础工业十分落后,科研所需的许多电子元器件,根本不知道在哪里能够找到,课题组只能自己摸索制作。同时,课题组的工作条件也非常简陋,他们的实验室就是一间狭小而潮湿的地下室。
1985年3月,刚刚过完春节,课题组就接到通知,要求他们于当年6月参加航天部的科技成果展览。这就意味着原定于年底验收的项目需要提前七个月完成,而留给蔡鹤皋和课题组的时间已经不足三个月。
“搞科研,就是要有一股拼劲儿!”那段时间,蔡鹤皋几乎两天才能睡一觉,两只眼睛熬得整天布满血丝。他把家里的一张折叠藤椅搬到实验室的一个角落,课题组成员谁累了困了就躺在上面歇会儿,醒来之后接着干。就这样,蔡鹤皋带领团队成员不分昼夜连续奋战,终于如期完成了机器人的研发。
同年6月,这台机器人在北京军事博物馆展出后,在国内外机器人研究领域引起轰动。展览期间,时任航天工业部副部长的刘纪原向蔡鹤皋表示:“今后,我们会支持你研制更多的机器人,希望中国工业机器人快速发展起来。”
这次令人难忘的拼搏,无论对蔡鹤皋的团队还是对我国的机器人产业来说,都具有特殊意义。
1985年,蔡鹤皋的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弧焊机器人。同年,他晋升为教授。
1986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成立,蔡鹤皋任研究所副所长、总工程师,并晋升为博士生导师。
也正是在这一年,我国第一次把机器人技术研究纳入国家五年发展计划,中央批准实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并于1987年成立“863”计划智能机器人专家组。蔡鹤皋成为第一批专家组成员。
“一定要为中国人争气,替代进口机器人”
20世纪90年代,因为长期依赖进口设备,大庆石化、天津石化、齐鲁石化等大型国有石化企业每年要耗费大量外汇——进口一套设备就需要1000多萬元;引进设备后,负责维修的技师或专家的服务费每天还需要约1000美元——这比国内很多人一两年的工资还要多。
这钱花得让蔡鹤皋觉得“心疼”!他决定带领团队开展自主码垛机器人的研发——为天津石化研制机器人包装码垛生产线。
当时,在该企业内部形成两派观点:一派力主用国货,一派坚持从国外进口。因双方争执不下,最后决定在国内外同时订购设备,进口和国产的两条生产线同时在生产车间安装。
“因为设备要完成称重、装袋、缝口、整形、检测、码垛等工序,称重误差不能超过50g……我们感觉压力很大。但蔡老师坚定地表示,一定要把这个事情做成!”2013年,蔡鹤皋院士的学生——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王树国在面对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这样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