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壁画保护与修复实验”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79876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以“壁画保护与修复实验”课程为例,采用课前、课中、课后的“三段自主”教学模式,构建了基于超星学习通的混合式教学。课程设计包括线上资源制作、课程教学设计、学生考核体系、思政教育等方面。实践证明混合式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了实验过程的监督与评价,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超星学习通;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壁画保护与修复实验”课程是文物保护技术专业的核心必修课,与文物分析技术实验、文物保护技术实验等基础实验相比,本实验更注重实验操作中的技术性和团队协作性,如在壁画传统工艺制作、部分病害修复时需要单人单套地去操作,在壁画揭取保护实验项目中至少需要2人合作,技术操作繁杂。
  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的突袭,对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推动了线上教学的发展,超星学习通、MOOC、钉钉、腾讯会议、虚拟仿真实验等又走入了大众的视野。①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我们采取了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学习通系统功能稳定,可推送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实现了线上线下的无缝连接。②这种教学模式大大丰富了实验教学资源,同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思政教育,使教学效果显著提升。
  1 教学模式改革
  “壁画保护与修复实验”课程是针对天水师范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文物保护技术专业的学生开设的,7个实验内容共计24课时。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对实验过程中教学效果的检验环节不能有效监督,实验报告也经常出现抄袭现象。混合式教学以学生为主导,线上教学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学生可随时随地学习线上理论知识和实训操作视频的观看。线上模块不仅节省课堂实践教学时间,也方便学生线下实验操作和讨论答疑,也反映出传统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图1为壁画保护与修复实验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图。
  1.1 优化教学内容
  2019年开始,逐步进行“壁画保护与修复实验”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调整传统教学中“教师讲授—学生操作”的被动式教学,改为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将传统教学与网络资源(学习通网络平台)相结合,优化整合实验教学项目,依据教学目标、内容和任务将实验项目重构为线上和线下两部分。③线上教学以知识点学习为主,辅以实训操作视频;线下以实验操作为主,以知识点学习为辅。在实验课开始前,教师在QQ群发布学习任务,学生先须在学习通平台完成实验项目要求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实验前对实验目的、原理、实验内容相对熟悉。实验项目分三个层次,依次为基础知识巩固实验、综合提高实验和创新实验。课程内容结合课程见习,旨在让学生对理论知识能进一步领会掌握,能为以后壁画的保护修复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其中具体的“壁画保护与修复实验”课程的项目见表1所列。
  1.2 课程中贯穿思政教育
  壁画是我国古代文明的象征和见证,在课程中进行思政教育的教学设计非常重要。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教育,可以通过具体的实验项目在课程中自然地贯穿立德树人、文化自信、传承保护的理念和意识。比如在壁画传统工艺制作中,通过讲述几千年前的古人早就掌握这种技术,并以壁画的形式流传下来,让学生在感受古人伟大智慧的同时,也增强了其民族自豪感和专业的荣誉感。在壁画揭取、病害修复实验项目中,可以插入小视频,演示揭取工艺、病变的形貌、修复前后的图像对比等内容,让学生在观看精美绝伦壁画的同时学习保护修复技术,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环境对文物的重大影响,进而提高学生对其专业的学习兴趣,增强其文物保护意识、环保意识和专业责任感。这种将思政教育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融入课程教学中的教学方法,不仅实现了知识传授的目标,也达到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目的。
  1.3 改革考核模式
  针对“壁画保护与修复实验”课程的特点,结合专业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定位,依托高校考核多元化、全面化原则,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改革课程考核模式。
  1.3.1 考核方式多样化
  本次改革以线上、线下的混合式开展教学活动,注重过程考核。教学时依据课程知识单元和重难点的要求,自编实验课程讲义,根据课程的特色将学生三人一组进行分组。在线上教学部分,教师通过学习通平台上传学习资源,包括课程PPT、文献资料、视频、在线作业,线上讨论和答疑等;线下教学采用问题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整个实验过程以“引导—设计—实践—讨论”的方式进行,包括课堂讲解、小组汇报、问题分析与讨论、实验操作与记录等环节。实践过程的评价考核不仅仅是传统的平时成绩、实验报告加考试的形式,还包含线上学习与讨论模块。
  1.3.2 考核过程数据化
  教师在学习通平台发布的各种教学资源时,对于其教学资源的使用情况可以进行监测,包括学生视频学习时间、在线讨论的次数、参加的作业和测试活动等,教师端均可以查看。如“壁画保护与修复实验”课程2017级、2018级各有34位学生参加学习,教师发布资源共计39个,线上开展讨论、测试、互评活动28个。教师在学习通平台上设置了每个资源的学习经验得分值及其所占比例,对于学生每个学习活动的参与情况及结束后的经验得分,教师都可以在学习成绩统计中查看。实验课程的总成绩比例为“线上学习40%+线下课堂40%+期末考试20%”,从而完成课程的量化考核。
  2 混合式教学实践
  课程凸显线上、线下优势互补特点,结合自身教学经验,采取“课前预习—课中实践探讨—课后巩固延伸”的教学模式。
  2.1 课前预习
  教师提前在学习通平台推送优秀的教学资源,通过线上教学资源让学生了解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要求。课前预习以线上为主,体现教师的引导性和学生的主导性作用。①教师首先通过QQ群发放学习任务,每个学习任务都给予一定的经验值,学生通过在线学习,获取经验值,并完成预习报告。教师通过学习通平台,监测学生的线上学习情况,通过QQ群进行学习答疑。对每个实验项目进行线上同步测试题推送,注意应适当降低测试题的难度,来检验学生的课前学习效果。在线下教学中,教师根据实验项目准备工具与材料,让学生经过动手实践,熟悉并加强对线上知识的学习。
  2.2 课中实践探讨
  课堂教学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创新意识,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实践教学以线下为主,这是实践教学的核心。教师应分解实验项目内容,以小组为单位,由学生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讲解情况作适当的补充,建立适应学生发展的课堂实训考评体系。②在具体的操作环节,教师根据学生的动手实踐情况逐项打分,及时点播线上示范教学视频,纠正学生实验中的不规范操作。对壁画地仗层制作、调色绘画、壁画揭取、加固处理、病害修复等项目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可用拍照、录制视频的方法进行记录,教师针对问题进行个性化指导,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典型共性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后,还可以作为案例推送到学习通平台,为线上教学的讨论与评价提供数据和内容支持。
  2.3 课后巩固延伸
  课后巩固可以利用线上教学优势,教师根据实验内容设置相应练习题,尤其是出错率较多的知识点,进行多次练习,并进行线上讨论与总结。课后延伸通过在线推送素材和线下给学生布置作业的形式进行,如壁画的实地调研,需要观看指定的媒体视频、课后实践练习、壁画保护的优秀人物故事、课后延伸思考等内容。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完成课后的巩固与延伸学习,在学习中反思内化学习内容,通过在线讨论修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使他们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认识和科学素养。
  3 结语
  对“壁画保护与修复实验”课程采取了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通过互联网、学习通平台推送实验章节、教学课件、教学视频以及相关的主题测试与活动,实现智能系统指导下的混合式教学,学生可根据自身特点进行个性化学习。同时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搜集有效学习资源的能力也会进一步提高。这种线上优势和线下传统优势的结合,可实现更高效的教学。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过程中应不断调整教学模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合理整合资源,达到精准教学的目的。
其他文献
摘 要:文章分析了烟台市文博创意产业发展的优势,结合烟台市文博创意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文博创意产业的对策:一是构建全国性的文博机构的文创产品营销平台;二是重视文博创意产品的设计与研发;三是扩宽思路,打造文博产业价值链;四是重视保护文博创意产品知识产权;五是积极举办文博创意产品推广活动。  关键词:文博;创意产业;发展  0 引言  中国文明灿烂且悠久,中华文化底蕴深厚,历经了沧海桑田的洗礼,
摘 要:博物馆不仅是收集、存储以及陈列文物的主要场所,也是研究文物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重要机构。因此,博物馆除了要重视开展文物收集工作以外,更应重视对文物的管理与保护,而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当中,可以有效提升文物保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文章简单分析了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的意义及其现状,并对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数字化技术  
摘 要:随着群众经济水平、生活质量不断地提升,人们日常生活、生产中不再单一化地注重物质追求,随之思想意识也逐渐发生改变,进而对精神生活有了新的要求。所以针对群众对文化需求的提出,各城市博物馆需要发挥出自身作用与价值,政府部门给予大力支持。此外,博物馆因自身特殊性质与职责,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能够向社会及群众提供直观化、具体化文化产品,兼有德育、美育等教育职能。同时在服务阶段还能注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之下,我国博物馆以积极且富有成效的做法展现了“数字化发展”的新场景,“云观展”“云游博物馆”等线上活动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后疫情时代,运用数字化技术激活传统文化、服务社会公众,是博物馆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实现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此背景之下,博物馆应努力探索在线公共文化服务的新路径,在专业技能的培训和提升、文化资源的利用和转化以及多方合作的建立和拓展等方面,积极培
近些年来,随着文旅融合的深入、国家系列政策的不断完善,我国博物馆文创产业发展成绩显著.但众多地方博物馆还面临重视程度不高、体制改革不完善、创意研发不足、“互联网+”手段运用少等困难问题.文章以日照市博物馆为例,立足地方博物馆文创产业发展实际,从思想认识、政策制度、管理机制、打造品牌、营销模式等方面进行探究.
摘 要:博物馆臨时展览是为了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在展览大纲的撰写中,系统地收集资料和专家的沟通论证是重要的手段,可以保证大纲撰写高质量地完成。在展览的陈列设计中,应与设计人员沟通对大纲的理解,激发设计人员创新思维,形式设计也是实现表达大纲意图的关键。在展览的施工和布展中工程进度、安全意识的把握,以及布展的严谨性、科学性,都决定了展览的顺利完成。  关键词:临时展览;大纲撰写
肇庆城区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文章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对肇庆城区传统民居和公共建筑的现状进行梳理,对其保护开发利用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将线性文化遗产理论与肇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结合起来进行论述,并提出一些可以实施的建议和意见.
摘 要:益阳当地民众多喜竹、赏竹与用竹,益阳小郁竹艺即是在这种竹文化氛围下孕育、生发出的传统技艺。小郁竹艺传承发展史由来已久,历史上曾几度促进了益阳手工业的蓬勃发展,也长期影响着益阳当地民众的造物观、审美观。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迅猛发展以来,小郁竹艺面临着传承后劲不足、产品功能滞后、形式陈旧、市场销售面窄、社会认同缺失等振兴的系列问题。那么,针对此类问题进行精准研究,并提出切合实际的对
摘 要:在博物馆的运营管理中运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是现代博物馆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在数字博物馆的建设过程中,具备文博、传播、管理和技术等各方面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供给速度远远跟不上数字博物馆的建设速度。文章通过分析传统博物馆数字化转型的必然性,明确了数字博物馆对人才的新要求,通过研究数字博物馆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提出了在博物馆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对其所需的复合型人才进行培养的策略,希望
文章以杭州孔庙碑林的保护与传承为研究重点,以“商业化推广,保护性发展”为践行宗旨,采用文献调查、实地考察、访问调查、比较分析等方法,针对当前杭州孔庙碑林在保护、开发和利用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结合国家政策与文创市场当下形势,对其进行商业化推广分析,并由此实现保护性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