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分析和探究血液标本采集对医院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了2015年1月-2015年6月500份患者的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分析内容有不同采血时间、不同采血部位、标本送检时间等。结果 血液送检时间、溶血情况、采血部位等都会对医院检验结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 在临床血液检测过程中,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比较多,因此要对其进行综合的考虑,尽可能将影响程度降到最低,从而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血液标本采集;检验结果;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了2015年1月-2015年6月500份患者的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标本均采用真空分离胶采血管、反复洗涤的玻璃试管、普通抗凝管及一次性塑料管放置在室温内。
1.2方法
对500份血液标本借助日产的CA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系统性的检测,然后从不同采血时间、不同采血部位、标本送检时间以及标本溶血情况等进行对比。
1.3统计学处理
借助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t检验。如果P<0.05,则说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液送检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统计发现,500份血液标本中有122份送检超过了采集后1h,将其与常规送检的378份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发现规范送样的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等低于对照组,而天冬氨酸基转移酶、α- 羟丁酸和肌酸激酶等值均高于对照组,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溶血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统计发现,500份血液标本中有45份出现溶血现象,将其与455份正常标本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发现,正常标本的γ- 转肽酶、磷酸肌酸激酶、尿酸、血钠均高于溶血标本,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血钾、血磷等指标均低于溶血标本,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3采血部位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统计发现,500份血液标本中有244份同侧抽血,256份异侧抽血,其检测结果对比发现,同侧样本的血钾、氯、尿酸、葡萄糖等指标均低于异侧,仅血钠高于异侧,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数据如表。
3.讨论
采集、储存和运送标本不规范是造成标本检验结果失真的主要因素,从而对患者的诊断产生干扰,严重的时候还会出现错诊和误诊,既浪费了卫生资源,又会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3.1血液标本采集部位的影响
在临床工作中,不同的采集部位经常会对最终的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对于输血者或正在输液者最好选择对侧肢体采血,严禁在静脉推注后采血。临床调查发现,部分护士会选择在针头处采血,这样会导致血液标本被稀释,导致检验结果与实际值不匹配,造成检测结果失真。
3.2采血液标本集时间的影响
在进行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一般要求空腹采集血液标本,同时要告知患者禁食时间,从而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率。对于临床检验中,人们食用标准餐后,会导致体内的血糖、甘油三酯等指标增高53%,而胆红素增加16%,此外,体内的丙氨酸转氨酶、天门冬氨酸转移酶、钾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从而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
3.3标本溶血的影响
血液标本发生溶血之后,会导致部分物质进入血清之中,从而导致血清中该成分升高,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正常标本相比,溶血标本的检测结果中γ- 转肽酶、磷酸肌酸激酶、尿酸、血钠浓度会降低,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血钾、血磷等浓度会升高,从而导致检测结果失真。
综上所述,临床上对血液标本的采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为了确保最终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患者的确诊、治疗及后期康复奠定良好的基础,就需要对血液标本的采集给予高度的重视,采取措施降低相关因素的影响,从根本上提高血液标本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蓝丹,肖望贤.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J].河北医药,2012,8
[2]段炼.血液标本采集对医院检验的结果的影响的探讨 [J]科教导刊2015,14
【关键词】血液标本采集;检验结果;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了2015年1月-2015年6月500份患者的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标本均采用真空分离胶采血管、反复洗涤的玻璃试管、普通抗凝管及一次性塑料管放置在室温内。
1.2方法
对500份血液标本借助日产的CA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系统性的检测,然后从不同采血时间、不同采血部位、标本送检时间以及标本溶血情况等进行对比。
1.3统计学处理
借助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t检验。如果P<0.05,则说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液送检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统计发现,500份血液标本中有122份送检超过了采集后1h,将其与常规送检的378份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发现规范送样的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等低于对照组,而天冬氨酸基转移酶、α- 羟丁酸和肌酸激酶等值均高于对照组,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溶血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统计发现,500份血液标本中有45份出现溶血现象,将其与455份正常标本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发现,正常标本的γ- 转肽酶、磷酸肌酸激酶、尿酸、血钠均高于溶血标本,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血钾、血磷等指标均低于溶血标本,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3采血部位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统计发现,500份血液标本中有244份同侧抽血,256份异侧抽血,其检测结果对比发现,同侧样本的血钾、氯、尿酸、葡萄糖等指标均低于异侧,仅血钠高于异侧,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数据如表。
3.讨论
采集、储存和运送标本不规范是造成标本检验结果失真的主要因素,从而对患者的诊断产生干扰,严重的时候还会出现错诊和误诊,既浪费了卫生资源,又会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3.1血液标本采集部位的影响
在临床工作中,不同的采集部位经常会对最终的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对于输血者或正在输液者最好选择对侧肢体采血,严禁在静脉推注后采血。临床调查发现,部分护士会选择在针头处采血,这样会导致血液标本被稀释,导致检验结果与实际值不匹配,造成检测结果失真。
3.2采血液标本集时间的影响
在进行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一般要求空腹采集血液标本,同时要告知患者禁食时间,从而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率。对于临床检验中,人们食用标准餐后,会导致体内的血糖、甘油三酯等指标增高53%,而胆红素增加16%,此外,体内的丙氨酸转氨酶、天门冬氨酸转移酶、钾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从而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
3.3标本溶血的影响
血液标本发生溶血之后,会导致部分物质进入血清之中,从而导致血清中该成分升高,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正常标本相比,溶血标本的检测结果中γ- 转肽酶、磷酸肌酸激酶、尿酸、血钠浓度会降低,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血钾、血磷等浓度会升高,从而导致检测结果失真。
综上所述,临床上对血液标本的采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为了确保最终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患者的确诊、治疗及后期康复奠定良好的基础,就需要对血液标本的采集给予高度的重视,采取措施降低相关因素的影响,从根本上提高血液标本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蓝丹,肖望贤.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J].河北医药,2012,8
[2]段炼.血液标本采集对医院检验的结果的影响的探讨 [J]科教导刊20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