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语文课本中选有相当数量的小说、诗歌和戏剧等文质兼优的文学作品。经验丰富的教师会在分析艺术形象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去进行探索、思考、比较、想象和补充,使学生在学习这些作品中有新的发现、新的感悟,从而得到许多启迪,一定会感到非常愉快,觉得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生、对美增加了不少认识,因而汲取力量。这就是语文教学中的文学鉴赏活动。这种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抵制“地摊文学”的侵蚀。相反,如果把这些文学作品一般切割成语修逻文、字词句篇等几个板块,那就不会收到好的效果。
文学作品塑造艺术形象,分析鉴赏艺术形象能产生激动,得到感受.增加认识,从而使学生受到教育(德育、智育、美育)。这是其他任何学科所没有的特点,我们语文教师应紧紧抓住这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学生热爱语文,让他们从难学畏惧中解脱出来。 .
既然文学鉴赏这样重要,我们就应研究它的性质和特点,探讨如何才能在文学鉴赏中收到满意的效果。
但是,首先需要解决一个在语文教师中普遍担心的问题:加强了文学鉴赏会不会与教学目的发生矛盾,教学质量会不会受到影响?这种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在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高中语文教材中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社会主义觉悟。”这与文学鉴赏能完满地达到德育、智育、美育等方面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至于对教学质量的影响问题,这里涉及对文学鉴赏在语文教学中地位的认识。我们说的是有重要作用,也就是要利用这一教学要素,而不是把语文课上成单一的文学鉴赏课。况且在文学鉴赏过程中也离不开对作家作品的具体分析.这里便包容了多方面的知识。
那么如何进行呢?
文学鉴赏首先要具备主客体两方面的条件,客体是课文中的小说、诗歌、戏剧等用语言塑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生活的文学作品;主体便是能够进行鉴赏作品的人——学生。
鉴赏作品的人.要懂得作品用以塑造艺术形象的那一种语言,还要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的能力。这也就是马克思说过的“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
我们的学生是初步具备了这样的条件:经过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对作家作品有了一定的认识,积累了一定量的语汇.感知水平较高,有明显的目的性和自觉性;思维具有更高的抽象概括、深刻性、独立性和批判性;感情较深沉、稳定和含蓄。
因此,我们高中的语文教学便不能停留在“只以晓义为满足”的“儿童之学”上,“须着重意旨所在”。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求知欲旺盛的高中学生达到德育、智育、美育同时并举的完美境域,从而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文学鉴赏是一种认识活动, 是作为主体的读者一—学生对客体的本质的认识活动。这决定了文学鉴赏的规律:感受、思考、接受和创造。例如, 鲁迅的《祝福》,学生首先进入了声声爆竹、家家杀鸡宰鹅、为过年而忙碌的鲁镇。在这充满祥瑞之气的年景中,学生和“我”一起.见到了满头白发、脸色黄黑、眼神呆滞的沦为乞丐的祥林嫂,接着又听到了她的死讯。随着作者的回笔倒叙祥林嫂半生的悲惨遭遇,学生又仿佛同她一起经历了被逼再嫁、丧夫失子的痛苦,从而使学生强烈感受到了封建道德思想和制度对劳动妇女的残酷迫害,加深了对旧社会的罪恶的认识,体会到作者对旧社会的无情揭露和控诉。正是这种感受所产生的“动情力”,能使鉴赏者心潮起伏.感情激荡,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但是,文学鉴赏仅停留在感受而不发展到思考是远远不够的。因为鉴赏不是单纯的感性活动,也不是孤立的形象直觉.而应该让思想活动参与进去.从而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形象的完整性,只有这样才能深刻领会作品的内层意义。我们仍以《祝福》为例。看看对故事高潮一也就是祥林嫂的第二个丈夫贺老六病死, 阿毛被狼叼走之后.鲁迅先生是怎样进行艺术处理的。
这两件事都是妇女的大不幸。在一般作家的笔下,都会用浓墨重彩加以渲染和描写, 可作品并没有正面去写这些情节而是出人意料地把它放到幕后去。为什么? 因为在鲁迅看来,亡夫失子, 这是大家一眼就看到的, 也是众多文艺作品一再表现过的,而中国劳动妇女的痛苦, 却不是这些看得到的不幸遭遇所能包括的,他必须去寻找更特独、更深层的东西来表现。于是就在祥林嫂第二次在鲁家出现时, 除了通过卫老婆子的口,简单地交代人物的这些遭遇以外, 还着力描写祥林嫂本人平静地追述儿子阿毛被狼叼走的情节。这不是一般的追述, 而是在反复咀嚼自己的痛苦(因为无数遍的复述, 甚至达到背诵如流的程度), 表现了一种没有感情变化、麻木迟钝的精神——这又正是深重的苦难所留下的深刻的精神创伤,从而昭示了作品的主题。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和体会,正是由于我们结合着对作品所描写的生活现象的一系列具体感受进行了思考的结果。否则便始终只有关于祥林嫂的亡夫、失子、捐门槛、别人的议论、鲁四老爷的嘲骂这样一些零碎片断。
从感受到思考,从直觉的形象到内含的思想领悟的发展,就是我们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去做的工作。另外,许多常用的艺术手法.如比喻、象征、反衬、伏笔、对比、烘托等, 也必须依靠思考才能产生艺术效果,从而使学生体会到运用修辞的真正作用和意义。鲁迅的小说《药》有一节清明上坟的描写, 如果不加以思考,那么细路只不过是细路,丛 也无非是埋葬死人的地方,也就无法深味作者如此写的含义;作品在结尾处为何用“曲笔”添了花环这一亮色,如不加思考,也就无法领略其中悲壮崇高的艺术意境和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
语文课本中所选的都是文质俱佳的作品,这为我们能很好地进行文学鉴赏提拱了条件,只要我们把有机地融于作品中的完美的艺术形式和表达手段,不肢解成教条式的名词术语,也不把学生从有感有情的生动形象和情节中硬拉出来,那么他们就一定会热爱语文,有了这个“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我们的语文教学便会改观,教学质量的逐步提高也定能实现。
文学作品塑造艺术形象,分析鉴赏艺术形象能产生激动,得到感受.增加认识,从而使学生受到教育(德育、智育、美育)。这是其他任何学科所没有的特点,我们语文教师应紧紧抓住这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学生热爱语文,让他们从难学畏惧中解脱出来。 .
既然文学鉴赏这样重要,我们就应研究它的性质和特点,探讨如何才能在文学鉴赏中收到满意的效果。
但是,首先需要解决一个在语文教师中普遍担心的问题:加强了文学鉴赏会不会与教学目的发生矛盾,教学质量会不会受到影响?这种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在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高中语文教材中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社会主义觉悟。”这与文学鉴赏能完满地达到德育、智育、美育等方面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至于对教学质量的影响问题,这里涉及对文学鉴赏在语文教学中地位的认识。我们说的是有重要作用,也就是要利用这一教学要素,而不是把语文课上成单一的文学鉴赏课。况且在文学鉴赏过程中也离不开对作家作品的具体分析.这里便包容了多方面的知识。
那么如何进行呢?
文学鉴赏首先要具备主客体两方面的条件,客体是课文中的小说、诗歌、戏剧等用语言塑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生活的文学作品;主体便是能够进行鉴赏作品的人——学生。
鉴赏作品的人.要懂得作品用以塑造艺术形象的那一种语言,还要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的能力。这也就是马克思说过的“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
我们的学生是初步具备了这样的条件:经过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对作家作品有了一定的认识,积累了一定量的语汇.感知水平较高,有明显的目的性和自觉性;思维具有更高的抽象概括、深刻性、独立性和批判性;感情较深沉、稳定和含蓄。
因此,我们高中的语文教学便不能停留在“只以晓义为满足”的“儿童之学”上,“须着重意旨所在”。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求知欲旺盛的高中学生达到德育、智育、美育同时并举的完美境域,从而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文学鉴赏是一种认识活动, 是作为主体的读者一—学生对客体的本质的认识活动。这决定了文学鉴赏的规律:感受、思考、接受和创造。例如, 鲁迅的《祝福》,学生首先进入了声声爆竹、家家杀鸡宰鹅、为过年而忙碌的鲁镇。在这充满祥瑞之气的年景中,学生和“我”一起.见到了满头白发、脸色黄黑、眼神呆滞的沦为乞丐的祥林嫂,接着又听到了她的死讯。随着作者的回笔倒叙祥林嫂半生的悲惨遭遇,学生又仿佛同她一起经历了被逼再嫁、丧夫失子的痛苦,从而使学生强烈感受到了封建道德思想和制度对劳动妇女的残酷迫害,加深了对旧社会的罪恶的认识,体会到作者对旧社会的无情揭露和控诉。正是这种感受所产生的“动情力”,能使鉴赏者心潮起伏.感情激荡,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但是,文学鉴赏仅停留在感受而不发展到思考是远远不够的。因为鉴赏不是单纯的感性活动,也不是孤立的形象直觉.而应该让思想活动参与进去.从而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形象的完整性,只有这样才能深刻领会作品的内层意义。我们仍以《祝福》为例。看看对故事高潮一也就是祥林嫂的第二个丈夫贺老六病死, 阿毛被狼叼走之后.鲁迅先生是怎样进行艺术处理的。
这两件事都是妇女的大不幸。在一般作家的笔下,都会用浓墨重彩加以渲染和描写, 可作品并没有正面去写这些情节而是出人意料地把它放到幕后去。为什么? 因为在鲁迅看来,亡夫失子, 这是大家一眼就看到的, 也是众多文艺作品一再表现过的,而中国劳动妇女的痛苦, 却不是这些看得到的不幸遭遇所能包括的,他必须去寻找更特独、更深层的东西来表现。于是就在祥林嫂第二次在鲁家出现时, 除了通过卫老婆子的口,简单地交代人物的这些遭遇以外, 还着力描写祥林嫂本人平静地追述儿子阿毛被狼叼走的情节。这不是一般的追述, 而是在反复咀嚼自己的痛苦(因为无数遍的复述, 甚至达到背诵如流的程度), 表现了一种没有感情变化、麻木迟钝的精神——这又正是深重的苦难所留下的深刻的精神创伤,从而昭示了作品的主题。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和体会,正是由于我们结合着对作品所描写的生活现象的一系列具体感受进行了思考的结果。否则便始终只有关于祥林嫂的亡夫、失子、捐门槛、别人的议论、鲁四老爷的嘲骂这样一些零碎片断。
从感受到思考,从直觉的形象到内含的思想领悟的发展,就是我们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去做的工作。另外,许多常用的艺术手法.如比喻、象征、反衬、伏笔、对比、烘托等, 也必须依靠思考才能产生艺术效果,从而使学生体会到运用修辞的真正作用和意义。鲁迅的小说《药》有一节清明上坟的描写, 如果不加以思考,那么细路只不过是细路,丛 也无非是埋葬死人的地方,也就无法深味作者如此写的含义;作品在结尾处为何用“曲笔”添了花环这一亮色,如不加思考,也就无法领略其中悲壮崇高的艺术意境和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
语文课本中所选的都是文质俱佳的作品,这为我们能很好地进行文学鉴赏提拱了条件,只要我们把有机地融于作品中的完美的艺术形式和表达手段,不肢解成教条式的名词术语,也不把学生从有感有情的生动形象和情节中硬拉出来,那么他们就一定会热爱语文,有了这个“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我们的语文教学便会改观,教学质量的逐步提高也定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