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与中职专业教学相结合的研究与探讨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nbyf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职教育必须贴近社会、贴近企业,在提高学生知识与技能水平的同时,需将企业文化渗透到专业教学中,培养适应时代发展趋势的中等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中职教育 专业教学 企业文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1-0108-02
  中职教育的目标定位是培养服务于生产一线的初、中级技能人才。在此目标的指导下,中职教育在不断地探索与总结中摒弃了传统的教与学完全分开的教学方式,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教学模式,依靠行业优势,与企业紧密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践证明,学生在校企合作平台上建立的真实或模拟的生产工作环境中同时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际操作训练,有效地将理论学习与实际训练紧密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的操作技能。正当我们为此沾沾自喜时,又一个问题显现出来。在学生走出校园进入实习期时,很多学生对企业文化产生排异现象,无法接纳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制度、工作目标等,并不能真正融入到企业中,尤其在起始阶段往往游离在企业组织之外,工作一般,绩效平平。究其原因是从学校到工作岗位虽已基本完成了技能的对接,但未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
  中职教育必须贴近社会、贴近企业,中职毕业生必须能零距离就业,为此我们需将企业文化渗透到专业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缩短学生在实习和就业时的岗位适应期,更好地为社会提供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一、在教学模式中融入企业文化
  为了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营造良好的企业生产文化氛围,学校积极与相关行业、企业联合互动,建立实训车间、实训基地和理实一体化教室,深化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寻求人才培养创新点,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邀请企业参与教学改革与课程开发,优化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创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衔接。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的制订中,由本专业教师会同行业、企业人员每年进行调研,结合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和企业生产实际情况确定毕业生就业岗位群及岗位人员知识与能力要求,以适度、够用为原则确定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在专业课程改革中,充分结合生产工作环境,将教学内容以模块、项目、任务的基本知识框架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理论知识,锻炼操作技能。
  二、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企业文化
  合理应用现有教学资源,将教学过程移至理实一体化教室中完成。在真实生产环境中,以对生产员工的要求加强对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教育,严格明确时间观念,按照标准操作规程和生产工艺流程上岗生产,营造一个完整的企业文化氛围。学生在生产过程中,按照岗位要求以具体生产岗位的生产任务为实施对象,在合理分工、组内合作的基础上完成生产任务。同时实行岗位问责制,遇到困难由组内同学共同研究解决,出现问题由组内同学共同承担。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不仅能获得完成任务后的成就感,也逐步培养了责任意识、团队意识,在强化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责任感。
  三、在教学评价中融入企业文化
  传统的教学评价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忽略了学生素质的衡量,教学中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我们积极探讨教学评价的改革,教学评价的主体在原有教师评价的基础上增加了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为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将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注重基本技能考核;在评价内容中增加了团队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主动意识等项目,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考核,为企业培养合格员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在教学资源中融入企业文化
  在校企共建的实训车间、实训基地及一体化课室中,按照企业生产要求在车间内张贴安全标语、生产工艺流程、标准操作规程等,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生产环境中,以企业员工的角色加入到实践生产中去。
  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让教师不仅掌握企业的生产实践技能,而且能够浸润在优秀的企业文化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企业文化宣传和讲授,有较强的引导学生对企业文化认知和学习的能力,并有效地将企业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理念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从而引导和帮助学生主动地调整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为适应企业工作环境,做好由学生向企业员工的角色转变的准备。
  一年多的实践研究证明,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教学模式,不断引进企业的先进文化和管理理念,搭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平台,在专业教学中渗透企业文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以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培养岗位工作的职业素质,提高学生在就业时的竞争力。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将持续研究将企业文化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方面,形成特色的中职教育文化,以实现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统一、专业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学生学习与就业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高侠.专业教学中渗透企业文化的实践与探索[J].中外企业家,2011(9):182~183
  2 谢文明.校企合作机制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1(17):34~36
  3 郑乃党、李长驰、刘振义等.改革办学模式,探索校企台作,促进学校发展[J].卫生职业研究,2009(5):5~6
  4 黄丽萍.校企合作优化和完善中药制药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J].卫生职业研究,2010(3):5~7
  5 朱芳.渐进式立体渗透企业文化提高中职学生实习和就业稳定性[J].纺织教育,2009(6):29~31
  6 许玲、俞方武、夏和先.创新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与企业文化相对接—对中职学生实习中出现问题的反思和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08(18):35~36
  7 司马双龙.从企业文化的视野观照高职教育[J].武汉技术学院学报,2006(4):42~44
  8 马昀、杨林.高职毕业生对企业文化适应性的调查与分析[J].职教通讯,2006(1):55~56
  9 易新河.高职教育文化与企业文化结合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9(8):12~13
  10 陈光秀.中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对接[J].职教创新,2010(5):17~18
其他文献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但是在传统教学中课程越来越忽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音乐教学中正是弥补了这种缺陷,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正确审美观念.因
由于建筑工程材料是建筑中的最重要基础成分,它的质量达标与否直接决定着整个建筑工程的成败。随着建筑工程的多元化发展,建筑材料的种类也越来越多,纵使其材料本身无质量问题,其
中小企业是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载体,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当前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实体经济仍面临下行压力,中小企业发展还将经历一番曲折与坎坷,但纵观中
期刊
一、教师要以身示范感染学生  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向老师学习,接受老师的教育,甚至模仿老师的某些习惯,都是极为自然的事。俗话说:“名师出高徒”,“什么样的老师就会带出什么样的学生”,可见老师对学生的作用之大。因此,广大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学生以潜移默化,以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水平让学
期刊
英国皇家空军在其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空军的发展项目过多,经费却非常有限;官员思想保守,军队结构臃肿。皇家空军的前侦察机和攻击机飞行员、现英国著名防务评论员安
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贫富差距也日趋严重,不少经济不发达的地区,父母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选择了外出务工,这就导致了很多留守儿童的产生.这些孩子往往
在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压力计量检测属于一种十分常见的技术工具,它无论是在现代社会经济活动之中还是在现代化科研之中,都能起到相对较突出的作用。压力表计量检定的主要
今年以来,崇阳公司在市公司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按照党建工作的要求,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在“旗帜领航三年登高”计划引领下,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
期刊
3月24日,银联国际与越南最大的银行卡转接网络Banknetvn在河内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动Banknetvn及其成员银行开展银联芯片卡受理改造,并在更多业务领域探讨合作。这是近日与缅甸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因此人们对于食品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食品安全也日益重视。但是我国的食品安全状况堪忧,有许多急需改善的问题。为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