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步入了一个快捷、良性发展的新时期,实施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战略,是全国教育行业应对当前社会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重大历史课题。作为一种基于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工作创新模式。“校讯通”的开发与投入,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基础中、小学的普通与推广应用,便成为了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紧随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而同步不断优化的教育服务新平台、新抓手。
现“校讯通”已基本覆盖整个校园师生和家庭,受惠群体对“校讯通”的应用均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积极的评价,使家庭、学校、社会之间形成了互通信息、共同教育的“纽带”,对提高农村基础的教育质量具有十分明显、积极的意义,共同打造了五项人文工程:具体如下:
一、它是提高管理教育质量化的“效益工程”
俗话说得好:“东西好不好,关键看效益。”“校讯通”能成为教育管理工作的“效益杠杆”,其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充分调动了教育资源来进行各项教学管理,让广大教师在繁重的教育任务中解放出来。对于学生的平时表现、学习情况等方面老师可以随时直接以短信的方式发送给家长,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校园的各种动态表现,使家长也能够参与到对学生的管理和监护之中,为学生的成长管理提供一个双向的互动环境。
二、它是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和谐工程”
长期以来,国家一直致力于改善和缩小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校讯通”的应用,逐步改变了农村基层中学信息化水平一般较为落后的现状,促进了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和配置的公平性与合理性,使得农村基础教育的信息技术水平大大提高,加快了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程度的步伐。同时,又进一步提升了基层中学生及其家庭的信息素养,更好地让学生健康成长,在基层农村校园内也营造出社会和谐共育的局面。
三、它是凸显创新教育信息化的“亮点工程”
创新,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因而创新使教育工作有了深刻变化并产生了工作创新的极大需求。而“校讯通”则正是教育创新的一大亮点所在,它已经成为教育力量增长的又一强大推动力。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许多学生和家长都乐于通过“校讯通”进行沟通交流,特别是对于处在青春发育期的中学生来说,他(她)们更加乐于接受这种新颖好玩而且方便快捷的全新沟通方式。笔者所在班内的一名学生曾经感慨地说:“以前老师对我进行教育和管理,都是当面式的,我现在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对这种传统的当面说教式教育显然不太适应,甚至有抵触情绪,自从有了校讯通,老师都会把自己学习和生活上存在的一些不足和问题通过短信的方式告之,我喜欢这种委婉、中肯的教育新方式。”
四、它是延伸家庭教育合作化的“桥梁工程”
在传统的教育思维当中,家长普遍认为把孩子交到学校后,便由老师和学校进行承担教育的主体角色,从而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造成家庭教育的缺位和脱节。而“校讯通”则改变并逐步取代这种传统教育模式,在家庭——学校之间架起一座互通的“桥梁”,形成教育合力。笔者所任教的峨嵋中学以留守学生居多,“校讯通”的出现,给其家庭教育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许多家长在外务工、上班、出差时,也可以每天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同时也可以让家长随时、随地的向老师提出建议和反映孩子在家里的表现,这种沟通不受时空限制,真正实现双向敞开式交流。
五、它是体现公益教育爱心化的“阳光工程”
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笔者所任教的学校启用“校讯通”后,为全体老师和家长举办了多场免费的学习培训。而且大家在享受教育信息化的同时,“校讯通”也在多方面体现对学生的人文、爱心关怀,如考试前,在“校讯通”平台上为学生提供一些考前咨询、学习资讯、考后学校填报等内容,十足地分担了老师的压力,给学生和家长也提供了参考。学习期间或者寒暑假期中,教育主管单位、校领导也会及时把一些工作通知、天气预警、安全注意事项和相应措施等源源不断地发送到家长手机上,减轻了老师逐个通知的庞大工作量,又可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让学生一直沐浴在爱的阳光下。
综上所述,“校讯通”在教育事业上的普及和应用可谓意义重大、成效明显,对农村基层中学而言,其意义尤甚。但笔者作为一名长期在农村基层中学进行教学实践的教育工作者,在享受“校讯通”所带来的信息化创新成果时,也发现在其应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这些问题制约着“校讯通”功能朝纵深发展,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限于多方客观因素的存在,致使覆盖使用面不全。有少部分学生家庭常年在外务工,学生则留守家中由爷爷奶奶等人进行隔代抚育,家长由于对“校讯通”的作用和意义认识不足,片面地认为自己身处外地,即使使用后也不能在家对孩子进行监管和教育,而部分学生的爷爷奶奶也因囿于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制约,故对“校讯通”的参与率和使用热情不高。另外,一些家庭物质条件比较困难的学生,其家中至今也没有安装配备任何通讯设备,故也一定程度上造成教育资源未能完全覆盖学生群体,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共享。
2.由于老师教育理念的偏差,导致互动反馈功能缺位。目前,有少部分老师习惯于把“校讯通”当成一个短信群发工具,过份地依赖其群发短信的优势以减轻自己的教学负担,却没有充分发挥其双向互动的核心功能,甚至认为没有必要和家长进行沟通反馈。这种现象反映了部分老师只把“校讯通”当作教育的辅助工具,缺乏与之相匹配的教育理念。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王凌皓教授对此现象曾精辟地进行分析:部分老师尚未牢固树立并真正贯彻落实学校、家庭、社会三方教育密不可分的“大教育观”,也折射了责任意识不强的问题存在。
3.过于反映学生在校的问题,未能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通过“校讯通”与家长密切沟通,是促进学生成长的有效载体。但在实践过程中,有部分家长却过于关切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而有些老师也忽略了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在乎和考虑学生的内心感受,把学生在学校的表现,特别是一些存在的问题都毫无保留地反映给家长。这样一来,“校讯通”则变成了一个单纯反映学生问题的机器,这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是有弊而无利的。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自尊心较强且性格更趋于偏执和叛逆,对于家长过多的知道其所思所想,特别是涉及到的一些个人隐私的曝光后,会反应比较激烈,产生逆反、反感心理,继而对老师、家长、对“校讯通”都充满抵触、厌恶情绪,不仅对其今后的青春期心理成长造成压力,而且不利于今后老师开展工作,影响师生关系。
现“校讯通”已基本覆盖整个校园师生和家庭,受惠群体对“校讯通”的应用均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积极的评价,使家庭、学校、社会之间形成了互通信息、共同教育的“纽带”,对提高农村基础的教育质量具有十分明显、积极的意义,共同打造了五项人文工程:具体如下:
一、它是提高管理教育质量化的“效益工程”
俗话说得好:“东西好不好,关键看效益。”“校讯通”能成为教育管理工作的“效益杠杆”,其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充分调动了教育资源来进行各项教学管理,让广大教师在繁重的教育任务中解放出来。对于学生的平时表现、学习情况等方面老师可以随时直接以短信的方式发送给家长,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校园的各种动态表现,使家长也能够参与到对学生的管理和监护之中,为学生的成长管理提供一个双向的互动环境。
二、它是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和谐工程”
长期以来,国家一直致力于改善和缩小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校讯通”的应用,逐步改变了农村基层中学信息化水平一般较为落后的现状,促进了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和配置的公平性与合理性,使得农村基础教育的信息技术水平大大提高,加快了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程度的步伐。同时,又进一步提升了基层中学生及其家庭的信息素养,更好地让学生健康成长,在基层农村校园内也营造出社会和谐共育的局面。
三、它是凸显创新教育信息化的“亮点工程”
创新,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因而创新使教育工作有了深刻变化并产生了工作创新的极大需求。而“校讯通”则正是教育创新的一大亮点所在,它已经成为教育力量增长的又一强大推动力。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许多学生和家长都乐于通过“校讯通”进行沟通交流,特别是对于处在青春发育期的中学生来说,他(她)们更加乐于接受这种新颖好玩而且方便快捷的全新沟通方式。笔者所在班内的一名学生曾经感慨地说:“以前老师对我进行教育和管理,都是当面式的,我现在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对这种传统的当面说教式教育显然不太适应,甚至有抵触情绪,自从有了校讯通,老师都会把自己学习和生活上存在的一些不足和问题通过短信的方式告之,我喜欢这种委婉、中肯的教育新方式。”
四、它是延伸家庭教育合作化的“桥梁工程”
在传统的教育思维当中,家长普遍认为把孩子交到学校后,便由老师和学校进行承担教育的主体角色,从而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造成家庭教育的缺位和脱节。而“校讯通”则改变并逐步取代这种传统教育模式,在家庭——学校之间架起一座互通的“桥梁”,形成教育合力。笔者所任教的峨嵋中学以留守学生居多,“校讯通”的出现,给其家庭教育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许多家长在外务工、上班、出差时,也可以每天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同时也可以让家长随时、随地的向老师提出建议和反映孩子在家里的表现,这种沟通不受时空限制,真正实现双向敞开式交流。
五、它是体现公益教育爱心化的“阳光工程”
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笔者所任教的学校启用“校讯通”后,为全体老师和家长举办了多场免费的学习培训。而且大家在享受教育信息化的同时,“校讯通”也在多方面体现对学生的人文、爱心关怀,如考试前,在“校讯通”平台上为学生提供一些考前咨询、学习资讯、考后学校填报等内容,十足地分担了老师的压力,给学生和家长也提供了参考。学习期间或者寒暑假期中,教育主管单位、校领导也会及时把一些工作通知、天气预警、安全注意事项和相应措施等源源不断地发送到家长手机上,减轻了老师逐个通知的庞大工作量,又可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让学生一直沐浴在爱的阳光下。
综上所述,“校讯通”在教育事业上的普及和应用可谓意义重大、成效明显,对农村基层中学而言,其意义尤甚。但笔者作为一名长期在农村基层中学进行教学实践的教育工作者,在享受“校讯通”所带来的信息化创新成果时,也发现在其应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这些问题制约着“校讯通”功能朝纵深发展,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限于多方客观因素的存在,致使覆盖使用面不全。有少部分学生家庭常年在外务工,学生则留守家中由爷爷奶奶等人进行隔代抚育,家长由于对“校讯通”的作用和意义认识不足,片面地认为自己身处外地,即使使用后也不能在家对孩子进行监管和教育,而部分学生的爷爷奶奶也因囿于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制约,故对“校讯通”的参与率和使用热情不高。另外,一些家庭物质条件比较困难的学生,其家中至今也没有安装配备任何通讯设备,故也一定程度上造成教育资源未能完全覆盖学生群体,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共享。
2.由于老师教育理念的偏差,导致互动反馈功能缺位。目前,有少部分老师习惯于把“校讯通”当成一个短信群发工具,过份地依赖其群发短信的优势以减轻自己的教学负担,却没有充分发挥其双向互动的核心功能,甚至认为没有必要和家长进行沟通反馈。这种现象反映了部分老师只把“校讯通”当作教育的辅助工具,缺乏与之相匹配的教育理念。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王凌皓教授对此现象曾精辟地进行分析:部分老师尚未牢固树立并真正贯彻落实学校、家庭、社会三方教育密不可分的“大教育观”,也折射了责任意识不强的问题存在。
3.过于反映学生在校的问题,未能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通过“校讯通”与家长密切沟通,是促进学生成长的有效载体。但在实践过程中,有部分家长却过于关切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而有些老师也忽略了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在乎和考虑学生的内心感受,把学生在学校的表现,特别是一些存在的问题都毫无保留地反映给家长。这样一来,“校讯通”则变成了一个单纯反映学生问题的机器,这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是有弊而无利的。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自尊心较强且性格更趋于偏执和叛逆,对于家长过多的知道其所思所想,特别是涉及到的一些个人隐私的曝光后,会反应比较激烈,产生逆反、反感心理,继而对老师、家长、对“校讯通”都充满抵触、厌恶情绪,不仅对其今后的青春期心理成长造成压力,而且不利于今后老师开展工作,影响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