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提高学生个人素养、道德水平、树立正确价值观等方面有着积极作用。对此,本文基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分析了其当前德育教育现状,并针对应试教育思想严重、尚未实现与时俱进、培养途径过去单调等问题,分别通过创建真实情景、重视情感引导、贴近实际生活三个维度,提出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路径。旨在能够全面树立广大初中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初中教学 德育教育 渗透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1-0240-01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现状
(一)应试教育思想严重
课程改革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明确规定师生关系当中,学生应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则充当引导者,所有的知识理论应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深刻体会到。教学应贴近实际生活,而教师应坚持以人为本理念,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了学生全面发展而努力。但当前,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受到传统应试教育体质的影响,一味的注重学生的升学率及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更没有注重学生道德素养及法律意识的培养与提升,造成了学生人格上的缺失,道德素养普遍较低。《道德与法治》课程本身在初中教育体制中就不占据重要地位,经常被学校忽视,教师与学校认为初中学生应以成绩分数为主,至于法律知识、法治意识等方面可以在进入高中或是大学后学习也不晚,这样的教育思想,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二)尚未实现与时俱进
我国初中教育对于法律常识方面的知识基本都归纳到《道德与法治》课程教材内,但迫于升学的压力,让许多初中学校并未专门设置法治课程,校内也没有专门教授法律知识的教师,学生与学校对于该门课程缺乏足够的重视,降低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效果。导致目前大部分初中学生的法律意识较为薄弱,校园法治学习氛围不浓厚,虽然新课程已经完善了教材内容,但由于相关教师的教育理念及方法的传统与落后,造成《道德与法治》课程并未真正发挥实际效果。此外,教师的教学理念没有做到与时俱进、积极创新,让很多初中生尚未意识到该门课程的重要性,这不仅影响了课程本身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无法实施德育教育。
(三)培养途径过于单调
过去的教学方法过去落后造成德育教育始终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口头主义严重,没有对学生思想意识及行为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来说,想要从中渗透德育,就不能依靠教材,生硬的向学生传输文字性的理论知识,应让课堂教学生动化、形象化,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认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可目前,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整体知识的传授、德育教育的开展等方面都缺乏完善的体系,没有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学生只能机械化的背诵有关概念及法律条款,但却无法将理论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失去了《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真正含义。
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路径
(一)创建真实情景
建构主义理论表示,学生的学习是积极主动的过程,学生获取知识应通过相应的情景,根据教师的有效引导,在师生相互交流下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真正角色是特定范式的提供者与建构者,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并从中掌握学生的行为出发点,探究学生的思维形成过程,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具备课程所需的道德素养及能力。而在情景教学中,学生自身会产生具体的主观想法,并会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建立起正确的道德意识与观念,能够真正意识到每个人都有相应的社会责任,应坚持自己的道德底线,坚定自己的立场,无论从道德层面还是基本礼仪角度,对于老年人摔倒,就应主动去扶。而学生的这种想法与意识,侧面反映出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对学生所产生的正面影响。创建真实教学情景,会让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更加容易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从而实现德育教育的教学目标。
(二)重视情感引导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重视并运用情感引导来加强德育教育的渗透,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摆正自身的位置,要与学生相互平等,改变过去教学中的高等姿态,创新传统灌输式教学,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示范作,以积极阳光的精神面貌、和蔼可亲的话语、大方整洁的体态去面对学生、引领学生,加强对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努力赢得学生的信任,与他们建立亲密的关系,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困难,以此来减少教學中的阻力,提高教学效率。重视初中学生道德素养与法治观念的培养,引导学生严格规范自身的言行,提高自我要求,主动帮助学生成为人格健全、道德品质优异的合格公民。此外,在课堂上,教师更要与学生进行互动,加强师生课堂互动,可以根据详细问题让学生参与到讨论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下,向学生讲解重点与难点知识,便于学生接受与理解。同时也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身边正能量的故事通过图片或是视频的方式呈现,增强教学的感染性、带动性,强化学生认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与思想境界,发挥出德育教育的积极作用,加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贴近实际生活
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有着较强的实践性特征,重视学生的真实体验,在日常教学中,初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社会活动中,真正走进社会、认知社会、接触社会,从中感受道德与法律规定的重要性。从而形成理性客观且正确的道德意识体系,充分体现出课程的真实性,拉近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间的距离。对于德育教育来说,它的渗透过程应是一种有着明确目标、有详细的计划、有一定组织的系统性活动。只有让课堂教学贴近实际生活,结合学生身边真实存在的人物、事件渗透德育教育,才能有效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深刻意识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知识的接受者、是教学效果的决定者,更是教学效果的反映者,只有让学生自己在学习与实践活动中仔细观察、分析、体会、应用,才能让他们真正掌握理论知识,实现知识的内化。教师正向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潜能、提高其综合素养、养成良好习惯,现已成为德育教育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赵玉婷.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加强道德实践的应用探究[J].考试周刊,2018(04):145.
[2]朱柳霖.新形势下如何在初中政治课堂渗透德育教育[J].文理导航(上旬),2015(12):94.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初中教学 德育教育 渗透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1-0240-01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现状
(一)应试教育思想严重
课程改革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明确规定师生关系当中,学生应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则充当引导者,所有的知识理论应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深刻体会到。教学应贴近实际生活,而教师应坚持以人为本理念,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了学生全面发展而努力。但当前,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受到传统应试教育体质的影响,一味的注重学生的升学率及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更没有注重学生道德素养及法律意识的培养与提升,造成了学生人格上的缺失,道德素养普遍较低。《道德与法治》课程本身在初中教育体制中就不占据重要地位,经常被学校忽视,教师与学校认为初中学生应以成绩分数为主,至于法律知识、法治意识等方面可以在进入高中或是大学后学习也不晚,这样的教育思想,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二)尚未实现与时俱进
我国初中教育对于法律常识方面的知识基本都归纳到《道德与法治》课程教材内,但迫于升学的压力,让许多初中学校并未专门设置法治课程,校内也没有专门教授法律知识的教师,学生与学校对于该门课程缺乏足够的重视,降低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效果。导致目前大部分初中学生的法律意识较为薄弱,校园法治学习氛围不浓厚,虽然新课程已经完善了教材内容,但由于相关教师的教育理念及方法的传统与落后,造成《道德与法治》课程并未真正发挥实际效果。此外,教师的教学理念没有做到与时俱进、积极创新,让很多初中生尚未意识到该门课程的重要性,这不仅影响了课程本身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无法实施德育教育。
(三)培养途径过于单调
过去的教学方法过去落后造成德育教育始终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口头主义严重,没有对学生思想意识及行为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来说,想要从中渗透德育,就不能依靠教材,生硬的向学生传输文字性的理论知识,应让课堂教学生动化、形象化,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认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可目前,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整体知识的传授、德育教育的开展等方面都缺乏完善的体系,没有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学生只能机械化的背诵有关概念及法律条款,但却无法将理论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失去了《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真正含义。
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路径
(一)创建真实情景
建构主义理论表示,学生的学习是积极主动的过程,学生获取知识应通过相应的情景,根据教师的有效引导,在师生相互交流下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真正角色是特定范式的提供者与建构者,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并从中掌握学生的行为出发点,探究学生的思维形成过程,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具备课程所需的道德素养及能力。而在情景教学中,学生自身会产生具体的主观想法,并会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建立起正确的道德意识与观念,能够真正意识到每个人都有相应的社会责任,应坚持自己的道德底线,坚定自己的立场,无论从道德层面还是基本礼仪角度,对于老年人摔倒,就应主动去扶。而学生的这种想法与意识,侧面反映出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对学生所产生的正面影响。创建真实教学情景,会让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更加容易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从而实现德育教育的教学目标。
(二)重视情感引导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重视并运用情感引导来加强德育教育的渗透,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摆正自身的位置,要与学生相互平等,改变过去教学中的高等姿态,创新传统灌输式教学,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示范作,以积极阳光的精神面貌、和蔼可亲的话语、大方整洁的体态去面对学生、引领学生,加强对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努力赢得学生的信任,与他们建立亲密的关系,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困难,以此来减少教學中的阻力,提高教学效率。重视初中学生道德素养与法治观念的培养,引导学生严格规范自身的言行,提高自我要求,主动帮助学生成为人格健全、道德品质优异的合格公民。此外,在课堂上,教师更要与学生进行互动,加强师生课堂互动,可以根据详细问题让学生参与到讨论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下,向学生讲解重点与难点知识,便于学生接受与理解。同时也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身边正能量的故事通过图片或是视频的方式呈现,增强教学的感染性、带动性,强化学生认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与思想境界,发挥出德育教育的积极作用,加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贴近实际生活
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有着较强的实践性特征,重视学生的真实体验,在日常教学中,初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社会活动中,真正走进社会、认知社会、接触社会,从中感受道德与法律规定的重要性。从而形成理性客观且正确的道德意识体系,充分体现出课程的真实性,拉近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间的距离。对于德育教育来说,它的渗透过程应是一种有着明确目标、有详细的计划、有一定组织的系统性活动。只有让课堂教学贴近实际生活,结合学生身边真实存在的人物、事件渗透德育教育,才能有效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深刻意识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知识的接受者、是教学效果的决定者,更是教学效果的反映者,只有让学生自己在学习与实践活动中仔细观察、分析、体会、应用,才能让他们真正掌握理论知识,实现知识的内化。教师正向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潜能、提高其综合素养、养成良好习惯,现已成为德育教育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赵玉婷.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加强道德实践的应用探究[J].考试周刊,2018(04):145.
[2]朱柳霖.新形势下如何在初中政治课堂渗透德育教育[J].文理导航(上旬),2015(1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