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子商务就其本质而言仍然是“商务”,其核心仍然是商品交换。电子商务中的任何一笔交易,都包含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信息流、商流和资金流的处理都可以直接通过计算机和网络通信实现,而物流是指物质实体的流动,除少数商品和服务(如各种电子产品、软件、咨询服务等)可以直接通过网络传输的方式进行配送,其它大多数产品仍要通过物理方式的实体传输过程来实现物流。过去,人们对电子商务过程的认识往往只局限于信息流、商流和资金流的电子化、网络化,而忽视了物流的电子化过程,导致物流发展能力滞后,成为发展电子商务的物流瓶颈。消费者在网上完成了购买,但所购货物却迟迟不到,或是买茶叶送空调……那电子商务的便捷性便不存在了,消费者就会转向传统的购物方式,因此研究电子商务的物流运作模式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针对电子商务条件下物流的特点,探讨了电子商务平台下企业物流运作模式。
一、电子商务平台下我国物流现状
从我国物流业的现状来看,物流企业在数量上供过于求,但物流业务和物流服务质量满足不了市场要求;物流网络资源丰富,但是利用和管理水平低下;缺乏有效的物流管理者,致使资产大量闲置。
1、“小”、“少”、“弱”、“散”的物流企业。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形成多元化的物流格局,专业化物流的集约化经营优势难以发挥作用,规模经营、规模效率难以实现,设施利用率低,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资金严重浪费。由于利益冲突及信息不通畅原因,造成余缺物资不能及时调剂,大量物资滞留在物流领域,造成资金沉淀,发生大量库存费用。即使发展到现在,我国物流企业从网络、功能、管理、服务、业绩等方面综合评估,真正实力超群的,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寥寥无几。“小”(经营规模小)、“少”(市场份额少、服务功能少、高素质人才少)、“弱”(竞争力弱、融资能力弱)、“散”(资源不稳定且结构单一,缺乏网络或网络分散,经营秩序不规范)是对我国目前绝大多数物流企业的最好写照。
2、物流信息化程度较低。据世界银行统计,每万人联网主机,世界平均水平为3.1台,中低收入国家为2.4台,而我国仅为0.16台,尤其是涉及企业、行业等方面的综合信息的利用开发、有效传输与社会共享等方面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据调查显示,我国建有局域网的企业,制造业为44.7%,批发业为31.3%,零售业为67.2%,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企业局域网目前还主要应用在管理应用和打印服务等方面。
3、物流企业运行中科技含量低,物流科技人才缺乏。我国物流业发展时间短,基础薄弱,物流业科技运用水平低,物流人才缺乏,我国在物流教育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严重滞后,教学和科研都刚刚起步。
二、电子商务平台下企业物流运作模式
随着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兴物流产生,精益物流、第四方物流、电子物流、绿色物流等等,但这些物流形式在我国都只是处于萌芽或发展初期,还没有被企业运用。目前我国电子商务平台下企业物流运作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电子商务与普通商务共用一套物流系统。对于已经开展了普通商务的公司,可以建立基于因特网的电子商务销售系统,同时可以利用原有的物流资源,承担电子商务的物流业务。国内制造企业的物流设施普遍要比专业流通企业的物流设施先进,这些制造企业完全可以利用原有的物流网络和设施支持电子商务,开展电子商务不需投入新增投资。对于这些企业来讲,比投资更重要的是物流系统的设计、物流资源的合理规划。北京的翠微大厦、西单商场等都开展了电子商务业务,其物流业务都与其一般销售的物流业务同时进行。
2、邮政特快专递(EMS)模式。这种物流模式是指厂商网站或虚拟网站,根据消费者网上购物清单和消费者家庭地址信息,亲自采购商品,然后到邮局办理邮政特快专递,或者找专门的快递公司办理快递业务。采取邮政特快专递情况下,消费者收到邮局的领物通知单,然后再到邮局领取所购物品。这种物流模式无法达到“低廉、快捷”的基本要求,而且EMS的服务质量与速度企业都无法控制,大宗交易时的费用更是企业所无法承担的。
3、企业自营物流模式。企业自营物流模式是指企业自身经营物流业务,组建全资或控股的子公司,完成企业物流配送业务。企业自身组织物流配送,能够掌握交易的最后环节,有利于企业掌握对客户的控制权,有利于控制交易时间,能保证供货的准确与及时,保证顾客的服务质量,有利于最终保证“以顾客为中心”现代经营理念的实现。如国内的85818网站就依托原正广和饮用水公司完善的送水网络(三个配送中心、100个配送站、200辆小货车、1000辆“黄鱼车”、1000名配送人员),开发建设了自己的物流配送体系,销售大众消费品,成为中国电子商务中最成功的案例。北京华联、沃尔玛、麦德龙等集团公司,基本上都是采用组建自己的物流中心来完成对内部各场、各店的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和统一结算。但企业自营物流模式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购买物流设备、建设仓库、信息网络等专业物流设施和组建庞大的物流配送队伍,并且物流资金占用率高,回收期较长。同时,配送队伍的规模、适当的库存规模、合适的配送工具,合适的配送路线及送达时间等问题,都需要严格而科学的测算与管理。这对于资金缺乏、管理手段和管理水平较落后的企业来说,采用自营物流模式困难较大。
4、第三方物流模式。第三方物流(TPL)是指在电子商务时代由物流劳务的供方(生产、流通企业)、需方(零售业、消费者)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務的运作方式。它以签订合同的方式在一定期间内为供方提供满足需方的物流服务,并依靠信息的集成化产生增值效应,从而获取经济效益。第三方物流企业一般都是具有一定规模的物流设施设备(库房、站台、车辆等)及专业经验、技能的批发、储运或其它物流业务经营企业,如广州宝供储运集团。
企业选择第三方物流有以下优点:(1)完全按照双方签定的合同来承担指定的物流业务,在物流承包合同中,详细规定了服务内容、服务时间、服务价格等,规定了合同双方的责任和义务。(2)能够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服务,第三方物流是专业化的物流公司,它不仅能为企业提供物流操作,还提供设计,以及以最低的费用、最有效地运输与保管货物等咨询服务,能够根据客户的要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3)企业利用第三方物流有利于企业将资源集中配置在核心业务上,发挥生产经营方面的优势,不但大大降低了成本,减少建立配送中心和配送点、购置物流配送设备等方面的投资,而且得到了更好的专业化服务,从而改善企业的赢利状况。
三、电子商务平台下符合国情的物流模式选择
1、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我国企业多数存在规模小、竞争能力差的问题。加入WTO后面临的激烈竞争,迫切需要企业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因此,许多生产企业、贸易公司都把加强企业的竞争力,扩大企业规模和市场份额放在战略地位考虑。同时我国大多数物流需求企业的物流密集度都很低,而物流建设投资大,自营物流在当前条件下不但很容易冲击乃至削弱主业的竞争能力,分散资金,加大管理难度,提高营运成本,而且会破坏物流行业发展的整体布局,最终导致全社会物流的阻滞和企业物流成本的提高。因此,从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角度,我国企业普遍适于采用第三方物流。
2、物流企业发展状况的制约。我国的物流企业数量众多,但大多实力较弱,没有哪家物流企业具备独自提供全面物流解决方案的能力,往往是各具优势和特色。在物流企业之间,通过战略联盟,形成优势互补已成为共识,若干个具有不同紧密程度的物流集团已经形成。但对于物流需求企业,需要从成本、信誉、效率等多方面做出综合衡量,不希望被动地接受某一集团现成的物流体系结构,往往会进行新的设计和组合,如从A集团中选甲企业,又从B集团中选乙企业,构建自己的个性化物流体系。因此物流企业需要具备更加机动灵活的调整适应能力,较为理想的解决方案就是利用第三方物流在供需方之间建立桥梁,以代理的形式为需方提供最优的解决方案,同时对供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3、电子商务企业优势的体现。电子商务企业最大的优势在于信息沟通的便捷迅速,并由此带来的信息获取和发布成本的大幅度降低,电子商务企业为第三方物流中介提供了更好的技术保障和实现载体。在电子商务网站上,各物流企业可以实现资源、信息共享,而物流需求企业则拥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和更低的交易成本。电子商务企业对物流信息的动态发布,减少了物流资源的限制,同时满足了大多数物流需求企业多变、低密度的物流特性。另外,由于电子商务企业为多家企业提供中介服务,对物流企业的信用评价也变得相对容易和权威,为物流需求的企业提供更加可靠的信用保障。从第三方物流的运作形式上看,相当于物流企业向中介企业出售其物流能力,而物流需求企业则向中介企业购买物流服务,减少供需双方之间直接的冲突和矛盾,为双方都提供更好的保障。
第三方物流模式有效地解决了把我国分散的物流资源通过电子商务进行调配和优化的问题,采用第三方物流式目前我国多数企业的合理选择。电子商务这种全新的商业模式,给物流的发展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样也带来了压力和挑战,特别是我国已经加入了WTO,国外物流业将进军我国物流市场。因此,政府要为物流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物流企业要做好自身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作者单位: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一、电子商务平台下我国物流现状
从我国物流业的现状来看,物流企业在数量上供过于求,但物流业务和物流服务质量满足不了市场要求;物流网络资源丰富,但是利用和管理水平低下;缺乏有效的物流管理者,致使资产大量闲置。
1、“小”、“少”、“弱”、“散”的物流企业。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形成多元化的物流格局,专业化物流的集约化经营优势难以发挥作用,规模经营、规模效率难以实现,设施利用率低,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资金严重浪费。由于利益冲突及信息不通畅原因,造成余缺物资不能及时调剂,大量物资滞留在物流领域,造成资金沉淀,发生大量库存费用。即使发展到现在,我国物流企业从网络、功能、管理、服务、业绩等方面综合评估,真正实力超群的,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寥寥无几。“小”(经营规模小)、“少”(市场份额少、服务功能少、高素质人才少)、“弱”(竞争力弱、融资能力弱)、“散”(资源不稳定且结构单一,缺乏网络或网络分散,经营秩序不规范)是对我国目前绝大多数物流企业的最好写照。
2、物流信息化程度较低。据世界银行统计,每万人联网主机,世界平均水平为3.1台,中低收入国家为2.4台,而我国仅为0.16台,尤其是涉及企业、行业等方面的综合信息的利用开发、有效传输与社会共享等方面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据调查显示,我国建有局域网的企业,制造业为44.7%,批发业为31.3%,零售业为67.2%,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企业局域网目前还主要应用在管理应用和打印服务等方面。
3、物流企业运行中科技含量低,物流科技人才缺乏。我国物流业发展时间短,基础薄弱,物流业科技运用水平低,物流人才缺乏,我国在物流教育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严重滞后,教学和科研都刚刚起步。
二、电子商务平台下企业物流运作模式
随着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兴物流产生,精益物流、第四方物流、电子物流、绿色物流等等,但这些物流形式在我国都只是处于萌芽或发展初期,还没有被企业运用。目前我国电子商务平台下企业物流运作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电子商务与普通商务共用一套物流系统。对于已经开展了普通商务的公司,可以建立基于因特网的电子商务销售系统,同时可以利用原有的物流资源,承担电子商务的物流业务。国内制造企业的物流设施普遍要比专业流通企业的物流设施先进,这些制造企业完全可以利用原有的物流网络和设施支持电子商务,开展电子商务不需投入新增投资。对于这些企业来讲,比投资更重要的是物流系统的设计、物流资源的合理规划。北京的翠微大厦、西单商场等都开展了电子商务业务,其物流业务都与其一般销售的物流业务同时进行。
2、邮政特快专递(EMS)模式。这种物流模式是指厂商网站或虚拟网站,根据消费者网上购物清单和消费者家庭地址信息,亲自采购商品,然后到邮局办理邮政特快专递,或者找专门的快递公司办理快递业务。采取邮政特快专递情况下,消费者收到邮局的领物通知单,然后再到邮局领取所购物品。这种物流模式无法达到“低廉、快捷”的基本要求,而且EMS的服务质量与速度企业都无法控制,大宗交易时的费用更是企业所无法承担的。
3、企业自营物流模式。企业自营物流模式是指企业自身经营物流业务,组建全资或控股的子公司,完成企业物流配送业务。企业自身组织物流配送,能够掌握交易的最后环节,有利于企业掌握对客户的控制权,有利于控制交易时间,能保证供货的准确与及时,保证顾客的服务质量,有利于最终保证“以顾客为中心”现代经营理念的实现。如国内的85818网站就依托原正广和饮用水公司完善的送水网络(三个配送中心、100个配送站、200辆小货车、1000辆“黄鱼车”、1000名配送人员),开发建设了自己的物流配送体系,销售大众消费品,成为中国电子商务中最成功的案例。北京华联、沃尔玛、麦德龙等集团公司,基本上都是采用组建自己的物流中心来完成对内部各场、各店的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和统一结算。但企业自营物流模式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购买物流设备、建设仓库、信息网络等专业物流设施和组建庞大的物流配送队伍,并且物流资金占用率高,回收期较长。同时,配送队伍的规模、适当的库存规模、合适的配送工具,合适的配送路线及送达时间等问题,都需要严格而科学的测算与管理。这对于资金缺乏、管理手段和管理水平较落后的企业来说,采用自营物流模式困难较大。
4、第三方物流模式。第三方物流(TPL)是指在电子商务时代由物流劳务的供方(生产、流通企业)、需方(零售业、消费者)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務的运作方式。它以签订合同的方式在一定期间内为供方提供满足需方的物流服务,并依靠信息的集成化产生增值效应,从而获取经济效益。第三方物流企业一般都是具有一定规模的物流设施设备(库房、站台、车辆等)及专业经验、技能的批发、储运或其它物流业务经营企业,如广州宝供储运集团。
企业选择第三方物流有以下优点:(1)完全按照双方签定的合同来承担指定的物流业务,在物流承包合同中,详细规定了服务内容、服务时间、服务价格等,规定了合同双方的责任和义务。(2)能够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服务,第三方物流是专业化的物流公司,它不仅能为企业提供物流操作,还提供设计,以及以最低的费用、最有效地运输与保管货物等咨询服务,能够根据客户的要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3)企业利用第三方物流有利于企业将资源集中配置在核心业务上,发挥生产经营方面的优势,不但大大降低了成本,减少建立配送中心和配送点、购置物流配送设备等方面的投资,而且得到了更好的专业化服务,从而改善企业的赢利状况。
三、电子商务平台下符合国情的物流模式选择
1、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我国企业多数存在规模小、竞争能力差的问题。加入WTO后面临的激烈竞争,迫切需要企业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因此,许多生产企业、贸易公司都把加强企业的竞争力,扩大企业规模和市场份额放在战略地位考虑。同时我国大多数物流需求企业的物流密集度都很低,而物流建设投资大,自营物流在当前条件下不但很容易冲击乃至削弱主业的竞争能力,分散资金,加大管理难度,提高营运成本,而且会破坏物流行业发展的整体布局,最终导致全社会物流的阻滞和企业物流成本的提高。因此,从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角度,我国企业普遍适于采用第三方物流。
2、物流企业发展状况的制约。我国的物流企业数量众多,但大多实力较弱,没有哪家物流企业具备独自提供全面物流解决方案的能力,往往是各具优势和特色。在物流企业之间,通过战略联盟,形成优势互补已成为共识,若干个具有不同紧密程度的物流集团已经形成。但对于物流需求企业,需要从成本、信誉、效率等多方面做出综合衡量,不希望被动地接受某一集团现成的物流体系结构,往往会进行新的设计和组合,如从A集团中选甲企业,又从B集团中选乙企业,构建自己的个性化物流体系。因此物流企业需要具备更加机动灵活的调整适应能力,较为理想的解决方案就是利用第三方物流在供需方之间建立桥梁,以代理的形式为需方提供最优的解决方案,同时对供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3、电子商务企业优势的体现。电子商务企业最大的优势在于信息沟通的便捷迅速,并由此带来的信息获取和发布成本的大幅度降低,电子商务企业为第三方物流中介提供了更好的技术保障和实现载体。在电子商务网站上,各物流企业可以实现资源、信息共享,而物流需求企业则拥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和更低的交易成本。电子商务企业对物流信息的动态发布,减少了物流资源的限制,同时满足了大多数物流需求企业多变、低密度的物流特性。另外,由于电子商务企业为多家企业提供中介服务,对物流企业的信用评价也变得相对容易和权威,为物流需求的企业提供更加可靠的信用保障。从第三方物流的运作形式上看,相当于物流企业向中介企业出售其物流能力,而物流需求企业则向中介企业购买物流服务,减少供需双方之间直接的冲突和矛盾,为双方都提供更好的保障。
第三方物流模式有效地解决了把我国分散的物流资源通过电子商务进行调配和优化的问题,采用第三方物流式目前我国多数企业的合理选择。电子商务这种全新的商业模式,给物流的发展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样也带来了压力和挑战,特别是我国已经加入了WTO,国外物流业将进军我国物流市场。因此,政府要为物流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物流企业要做好自身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作者单位: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