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功能发挥的路径探究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ont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不仅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也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中心,是推进“文化自信”的有利抓手。文章以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为背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理论指南,以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使命为切入点,深刻审视新时代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功能的目标,着力探究构建大思政、大党建、大实践、大服务工作格局,探索发挥文化传承创新功能服务于人才培养、地方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新时代;文化传承创新;文化育人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10-29
  基金项目: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十九大理论研究专项项目” ——“新时代艺术高职院校文化传承功能与路径研究”(19D207)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章艳丽(1984—),女,湖北宜昌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大学语文教育;
   郑 薇(1970—),女,四川达州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党建、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教育。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被确立为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四大功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深刻阐明了文化繁荣发展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一系列论述为高校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化血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社会文化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一、新时代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功能的目标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家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文化传承创新的功能和使命是高校在新时代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从整个社会来说,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挖掘和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接纳和传播来自世界各地的新思想、新文化,实现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内在结合,是高校在新时代发挥文化传承创新功能的着力点;从高校内部来说,发挥文化传承创新功能,与建设高水平大学息息相关,须与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文化育人长效机制、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发展相结合。
  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七部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论述为推动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功能的作用发挥和实践再次明确了目标方向,我们必须着力于建设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文化育人机制与环境,着力于探求新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课程和教学改革的走向,着力于创作服务学生、服务社会的文艺作品,着力于服务和推动地方社会文化发展有效机制,重点实现以下几个目标:
  (1)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價值体系。高校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主体。
  (2)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重点传承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3大内容,实施深入阐发文化精髓、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保护传承文化遗产、滋养文艺创作、融入生产生活、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和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7大重点任务,高校必须在参与守护、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作用。
  (3)服务社会文化发展。大学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将其所蕴含的文化底蕴、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源源不断地传递到社会,对社会文化起着积极的导向和辐射作用,是引领社会文化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基础力量。同时,高校在学科建设、团队打造、专业实践、服务地方上立足于当地经济文化发展实际,作用发挥明显。
  (4)拓展创新文化对外传播路径。当今世界,反映中国发展的文化成果是世界了解中国最好的途径之一。如“一带一路”既是经贸之路,也是文化之路;如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促进青年汉学家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美丽中国的见证者。
  (5)建设高水平大学。校园文化是高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目标追求、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准则,作用于教学、科研和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建设高水平大学首选是要建设高水平的校园文化,这是文化传承创新功能发挥的直接效应。
  二、新时代高校文化传承功能发挥的路径
  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新时代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功能的目标,本文试从构建大思政、大党建、大实践、大服务4个工作格局,探索发挥文化传承创新功能的有效途径。
  1.大思政,服务立德树人根本
  大思政工作格局,即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高校党委履行管党治党和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各部门、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教师队伍、管理服务队伍和学校工作的各环节,自觉承担立德树人的责任,自觉服务于育人目的,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制度育人的环境与合力,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一是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和教师主力军的作用,形成“思想政治课程”到“课程思想政治”的圈层效应。高校在引领全体教师真学、真信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十九大精神的基础上,应大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剧场、进作品、进师生头脑,使“四个自信”体现在话语体系、学科体系、学术体系、教材体系和课程体系建设中,构筑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为核心,以通识课程、人文素质综合素养课程为主干,以专业课程思想政治建设为支撑的新型课程育人体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各个层面。笔者工作的高职院校,成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社团,选拔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干部成为成员,通过开展专题学习研讨、社会实践调研、教学成果展示等贴近师生的活动形式,带动青年学生学新思想、新理论的热情。   二是以第二课堂为载体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形成“活动育人”向“三全育人”的协同效应。以主题团日、专业实践、技能竞赛、社会调研、志愿服务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校内外活动,将第二课堂活动纳入实践学分,让所有部门、全体师生都参与学生成长成才的各个环节中。
  2.大党建,凸显文化育人特色
  党风正,则校风淳、教风严、学风浓。大党建工作格局,即以“党建+”思维贯穿学校育人工作的方方面面和学校发展的始终,夯实党的各项工作的基层阵地和工作力量,以党建带团建、带群建,重点突出文化育人效果。
  一是实施政治能力提升工程。政治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本性建设,当前正在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应该从挖掘教育阵地、丰富活动形式和保证教育成效3个方面让广大师生在主题教育中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传承党的革命文化,增强干事创业的决心。
  二是实施校园文化提升工程。高校校园文化对内要有凝聚力,对外要有感召力,必须发挥师生、社团、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学生工作室的潜能和文化自觉,增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深度与广度,人人参与并逐步融入校园特色文化创建中。
  三是实施宣传教育活力工程。要适应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趋势,积极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联网上线,运用师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新手段、新技术,如微信群、微信公众号、校园广播、自媒体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和價值引导、专业知识教育与传授,运用新媒体手段讲好中国故事,以生活化的形式传播好声音。
  3.大实践,注重文化培育传承
  大实践,即利用高校作为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中心,在艺术创作、宣传教育实践和生产生活实践中进一步丰富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内涵。
  一是文艺创作实践。要发挥高校文化自觉的优势,“善于从中华文化资源宝库中提炼题材、获取灵感、汲取养分,把中华传统文化的有益思想、艺术价值与时代精神和要求相结合,运用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进行当代表达,推出一大批底蕴深厚、涵育人心的优秀文艺作品”。二是宣传教育实践。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广度上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审美教育等各环节,在深度上融入职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三是生产生活实践。《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提出了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加强国民礼仪教育,推进戏曲、书法、高雅艺术、传统体育等进校园,实施传统戏曲振兴工程、中国经典民间故事动漫创作工程、中华老字号保护发展工程、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等任务,以上均跟高校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关系很大。
  4.大服务,激发文化创新动力
  大服务工作格局基于高校服务于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将文化传承创新从校内走向校外、从国内走向国外。
  一是打造社会服务品牌。如当前国家在文化体制、文化市场等大刀阔斧的改革以及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各项利好政策,为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路径,不少高校通过创立专业工作室、名匠工作坊、“大师进校园”协同创新项目、双创平台和重大国际项目推动非遗项目的文化交流。又如高校的文化惠民“三下乡”,有助于提升普通群众文化自觉。
  二是推动文化产业创新驱动。高校在结合市场办专业的过程中,通过“文化+”的思维,如“文化+互联网”“文化+金融”“文化+资本”“文化+技术”“文化+旅游”……尝试打破媒介、行业和地区壁垒,反作用于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有助于激发文化创意创新,激发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参考文献:
  [1]宋毛平,吴艳利.试论高校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四大育人工程”建设[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
  [2]张永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机制的构建:价值、内容与策略[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12).
  [3]黄宦霖.教育自觉与高校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
  [4]任世强.新时期地方高校文化传承创新路径分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7(8).
  [5]沈小勇.文化传承视域下核心价值的当代建构及实践逻辑[J].学习论坛,2017(11).
  [6]陈文苑.职业教育与民族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以云南省为例[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7(6).
  [7]于向东.聚焦立德树人,健全高校大思政工作格局[J].红旗文稿,2018(6).
其他文献
摘 要:“纺织针织染色工”课程是一门实践课程,主要任务是染色打样,该课程设置与工厂化验室打样员岗位相接,是与工厂生产联系实际的纽带。通过企业调研、课程设置、教学多样化、教学反馈、工匠精神运用等方式,提高了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培养出了首岗能胜任的优秀技术技能性人才。  关键词:工匠精神;“纺织针织染色工”;教学模式  一、“纺织针织染色工”课程介绍  “纺织针织染色工”课程是一门实践课程,是学生在学习
摘 要:文章简析了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提出在高职职业道德教育中存在“三个隔离”现象,文章作者对此提出了几条提高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质量的办法,为高职院校道德教育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高职;职业道德教育;重要性;举措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一、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1.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  社会是由人所组成的,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与人的品德和素质是密切
一、安全生产“三戒”●戒麻痹大意;●戒鲁莽冒失;●戒侥幸心理。二、安全生产“五抓五应”:●抓宣传、应注意效果;●抓重点、应注意一般;●抓措施、应注意成效;●抓建议、应注意落
杭州制氧机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国内最大的空分设备开发、设计、制造、成套企业,是空分设备设计制造、工程成套领域的龙头企业。公司以大中型空分设备和石化设备为核心业务,设计
摘 要:辽宁作为老工业基地,在建设新型工业化原材料工业基地和装备制造业基地过程中,具有推动两化融合的优势,因此应该加以利用,采取各项措施,做好两化融合工作。  关键词:辽宁;新型工业化;两化融合  两化融合,简单地说就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是新型工业化的题中之义和本质要求。新型工业化即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工业化。为此,新型工业化过程中,信息化和工业化要在技术、产品、业务和产业衍生四个
摘 要:初中生物是初中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物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文章结合作者多年的初中生物实验探究教学经验,探讨初中生物实驗探究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与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探究教学;创新能力  1.生物教学预习阶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预习是学好初中生物的前提,通常情况下,课前预习要求学生以阅读课本、明确目的、了解实验
基金项目:2011年江苏省高教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模式创新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号:kt2011323、江苏省高校2010年度“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  摘 要:应对产业升级,高职院校应培养大量高端技能型人才,因此依托企业资源,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加强学生技能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分类、建设原则、建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能起到重要作用。文章以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为例,详细论述了特色成长辅导室对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积极作用,探索出了一条适合
在众多诗作中,将期盼中的春天写得最为生动传神、让人充满憧憬的,当属郑板桥那首嵌满“春”字的《春词》。词曰: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经济市场呈现出一片空前的繁荣景象。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政府部门赋予了企业在国家规定范围内的企业定价权,然而在企业的定价过程中,如何才能够够确保价格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就成为了当前企业价格管理中所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企业制定价格的过程中,为了确保价格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首先必须要制定出一套科学完善的价格管理体制,从而才能够更加合理的运用企业的定价权。然而就我国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