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达能力是指一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情感、想法和意图,用语言、文字等清晰明确地表达出来,并善于让他人理解、体会和掌握的能力。它包括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简单地说,就是指一个人的说与写的能力。《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通过大量的语文实践,使学生掌握语言运用规范,逐步地由口语过渡到书面语,并由掌握的书面语提高已有的口语质量,使语言积累内化为语言能力。说先于写,高质量的说为高质量的写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表达方式。写在说之后,精彩的写呈現了说的效度。因此,在聋校语文教学中,从“说”开始,倡导多元的语言实践,是培养聋生的表达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聋生“说”的现状
聋哑学生由于听力部分或完全损失,正常儿童通过听力发展语言的途径,对聋哑学生则大大弱化或完全中断,聋生需要经过专业老师的专业语言训练,通过视觉、触觉等辅助手段,逐渐实现口语和手语的同步进行表情达意。相比健听的同龄儿童,聋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明显迟滞。
1.不会说
这类聋生语言表达能力障碍程度最高,他们看话能力与说话能力相对低下,无法实现和他人的正常沟通,仅仅能说出跟自己密切相关的、不连贯、个别的词语,例如:吃饭、睡觉、回家等。这类学生也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
2.说不出
这类聋生有一定的看听话能力,有初步的沟通能力,有一定的说话欲望,但由于缺乏大量的语言素材,不能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形同茶壶里面煮水饺,有货倒不出的状态。当老师或其他同学帮他表达出来的时候,他会连连点头,先是面露悦色,继而显出说不出的羞涩。
3.说不好
这类聋生表达欲望、沟通能力较强,但缺少长期必要的训练,他们表达的句子通常存在词序颠倒、人称指示不明、表述干涩不生动、有歧义等现象。因此,他们也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情感。
二、聋生“说”的培养策略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聋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现状,无疑给广大聋校语文教育工作者如何培养聋生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笔者通过实践,立足课堂,从“说”开始,倡导多元的语言实践,在培养聋生的表达能力上进行了大胆探索和有益实践,取得了较好成效。
1.与句式链接,通顺完整地说
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一年级内容编排,由汉语拼音开始,到简易汉字,再到简单句子。在句子教学内容的课后练习中,有针对性安排本课的句式训练,从简单的: “这是(什么),那是(什么)。” “(谁)看到了(什么)、(什么)和(什么)。” 逐步过渡到稍复杂的:“(谁怎么样),把(什么)轻轻地(怎么样)。”等。对于新接触句子的聋生,我在教学过程中,让聋生识记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围绕句式充分练习说句。这个过程中,我努力让聋生逐渐改掉他们习惯于只用个别词语简易表达的弊病,学会按照句式完整通顺表达,这对聋生语感的培养大有益处。即使有学生畏难的、说错的,我坚持以鼓励为主,激发、诱导聋生说的兴趣。句式练习,既是该课的重点,也是搭建聋生正常语序的基础。在充分利用句式练习口语表达,并持久坚持,聋生表达词语颠倒、指代不清的现象将会大为减少。
2.与生活链接,内涵丰富地说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强调,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打破社会与学校的界限,使之合为一体,学校以社会生活为广阔的大课堂。聋生口语训练的素材,也应与他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连接,生活中的素材丰富繁杂,包罗万象。聋生看到了什么?对象有怎样的变化?参与其中的人物是谁?他(她)又是怎么做的?参与其中的(我)心里有怎样的感受?离开了这些聋生看得到、摸得着的、悟得懂的生活实际,他们的语言训练将似朽木枯竭,无以言表。例如:在第二册第一课中“这是什么,那是什么”的语言训练中,因为学生初步涉及句子表达,我引导聋生立足课堂,先用教具图片引导,再过渡到手指动作指示教室内的物品,引导学生反复说句。对于有了初步沟通意识的二年级以上聋生,我常通过图片、视频或根据需要引导他们回忆生活中的相应情境,例如家具的摆设、水果店见到的、超市购物场景、菜市场买菜情形、十字路口怎样通行等,孩子们在熟悉的情境中,表达积极,且言之有物。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聋生语言表达,与其生活链接,才能内涵丰富。
3.与好词美句链接,文采飞扬地说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应该让孩子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原国家教育督学周德藩指出:“语文学习要重视积累,中小学阶段要养成喜爱读书、看报,多做笔记的好习惯。”我充分认识到阅读在聋生成长中的重要性,为了实现聋生有好书可读,我在教室里设置了阅读角,根据学生阅读水平,添置了窦桂梅老师等教育大家推荐的阅读书籍,并设置了流动书卡,记录聋生阅读的痕迹。在我长期坚持引导聋生多读书,读好书,做摘抄的过程中,他们日积月累,好词美句记忆库日渐充实。聋生在课堂发言、口头作文中将摘抄的内容逐渐内化为自身语言素养的现象增多,自觉运用好词、美句,逐渐成为聋生表达的一种习惯。
4.与想象链接,个性出彩地说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是孩子的天性,是个性化行为的一种体现,是形象思维的具体化,更是创新的翅膀。聋生以现实生活为基础,通过大胆的想象,在头脑中想象出一些现实不存在,但或许将来可以实现的事物,通过语言把它创造性表达出来,对发展聋生的语文素养是大有裨益的。例如:以“我心目中的未来汽车”为主题,需要引导聋生思考当下交通拥挤、事故频发、尾气超排等困扰人类的问题,对于心中未来的汽车,鼓励聋生大胆去想象,无论是在外形,功能等方面,可以大胆想象,可以天马行空。这样,聋生的思绪就完全放飞,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各种各样的未来汽车,通过聋生的表述,个性化地展现出来。
聋生表达能力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是一个坚持的过程,充分有效的语言实践,必将给聋生精彩的书面表达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单位:南通特殊教育中心 江苏
一、聋生“说”的现状
聋哑学生由于听力部分或完全损失,正常儿童通过听力发展语言的途径,对聋哑学生则大大弱化或完全中断,聋生需要经过专业老师的专业语言训练,通过视觉、触觉等辅助手段,逐渐实现口语和手语的同步进行表情达意。相比健听的同龄儿童,聋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明显迟滞。
1.不会说
这类聋生语言表达能力障碍程度最高,他们看话能力与说话能力相对低下,无法实现和他人的正常沟通,仅仅能说出跟自己密切相关的、不连贯、个别的词语,例如:吃饭、睡觉、回家等。这类学生也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
2.说不出
这类聋生有一定的看听话能力,有初步的沟通能力,有一定的说话欲望,但由于缺乏大量的语言素材,不能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形同茶壶里面煮水饺,有货倒不出的状态。当老师或其他同学帮他表达出来的时候,他会连连点头,先是面露悦色,继而显出说不出的羞涩。
3.说不好
这类聋生表达欲望、沟通能力较强,但缺少长期必要的训练,他们表达的句子通常存在词序颠倒、人称指示不明、表述干涩不生动、有歧义等现象。因此,他们也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情感。
二、聋生“说”的培养策略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聋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现状,无疑给广大聋校语文教育工作者如何培养聋生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笔者通过实践,立足课堂,从“说”开始,倡导多元的语言实践,在培养聋生的表达能力上进行了大胆探索和有益实践,取得了较好成效。
1.与句式链接,通顺完整地说
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一年级内容编排,由汉语拼音开始,到简易汉字,再到简单句子。在句子教学内容的课后练习中,有针对性安排本课的句式训练,从简单的: “这是(什么),那是(什么)。” “(谁)看到了(什么)、(什么)和(什么)。” 逐步过渡到稍复杂的:“(谁怎么样),把(什么)轻轻地(怎么样)。”等。对于新接触句子的聋生,我在教学过程中,让聋生识记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围绕句式充分练习说句。这个过程中,我努力让聋生逐渐改掉他们习惯于只用个别词语简易表达的弊病,学会按照句式完整通顺表达,这对聋生语感的培养大有益处。即使有学生畏难的、说错的,我坚持以鼓励为主,激发、诱导聋生说的兴趣。句式练习,既是该课的重点,也是搭建聋生正常语序的基础。在充分利用句式练习口语表达,并持久坚持,聋生表达词语颠倒、指代不清的现象将会大为减少。
2.与生活链接,内涵丰富地说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强调,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打破社会与学校的界限,使之合为一体,学校以社会生活为广阔的大课堂。聋生口语训练的素材,也应与他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连接,生活中的素材丰富繁杂,包罗万象。聋生看到了什么?对象有怎样的变化?参与其中的人物是谁?他(她)又是怎么做的?参与其中的(我)心里有怎样的感受?离开了这些聋生看得到、摸得着的、悟得懂的生活实际,他们的语言训练将似朽木枯竭,无以言表。例如:在第二册第一课中“这是什么,那是什么”的语言训练中,因为学生初步涉及句子表达,我引导聋生立足课堂,先用教具图片引导,再过渡到手指动作指示教室内的物品,引导学生反复说句。对于有了初步沟通意识的二年级以上聋生,我常通过图片、视频或根据需要引导他们回忆生活中的相应情境,例如家具的摆设、水果店见到的、超市购物场景、菜市场买菜情形、十字路口怎样通行等,孩子们在熟悉的情境中,表达积极,且言之有物。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聋生语言表达,与其生活链接,才能内涵丰富。
3.与好词美句链接,文采飞扬地说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应该让孩子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原国家教育督学周德藩指出:“语文学习要重视积累,中小学阶段要养成喜爱读书、看报,多做笔记的好习惯。”我充分认识到阅读在聋生成长中的重要性,为了实现聋生有好书可读,我在教室里设置了阅读角,根据学生阅读水平,添置了窦桂梅老师等教育大家推荐的阅读书籍,并设置了流动书卡,记录聋生阅读的痕迹。在我长期坚持引导聋生多读书,读好书,做摘抄的过程中,他们日积月累,好词美句记忆库日渐充实。聋生在课堂发言、口头作文中将摘抄的内容逐渐内化为自身语言素养的现象增多,自觉运用好词、美句,逐渐成为聋生表达的一种习惯。
4.与想象链接,个性出彩地说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是孩子的天性,是个性化行为的一种体现,是形象思维的具体化,更是创新的翅膀。聋生以现实生活为基础,通过大胆的想象,在头脑中想象出一些现实不存在,但或许将来可以实现的事物,通过语言把它创造性表达出来,对发展聋生的语文素养是大有裨益的。例如:以“我心目中的未来汽车”为主题,需要引导聋生思考当下交通拥挤、事故频发、尾气超排等困扰人类的问题,对于心中未来的汽车,鼓励聋生大胆去想象,无论是在外形,功能等方面,可以大胆想象,可以天马行空。这样,聋生的思绪就完全放飞,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各种各样的未来汽车,通过聋生的表述,个性化地展现出来。
聋生表达能力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是一个坚持的过程,充分有效的语言实践,必将给聋生精彩的书面表达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单位:南通特殊教育中心 江苏